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晓平 于之伦 +3 位作者 邓超 张晶晶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9 d。测量结肠长度,并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评分;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体外制备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黄芩素(10,25和50 mmol·L-1)给药干预,Griess试剂法测定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介质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诱导型NO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 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NF-κB(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p-PI3K,p-AKT,p-p65和p-IκB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缩短,组织病理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组织TNF-α含量增高;黄芩素给药组上述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细胞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NO分泌、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i NOS,COX-2和MCP-1)m RNA表达及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给药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减轻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NF-κB 黄芩素
下载PDF
芒果苷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晶晶 丁丽丽 +2 位作者 任改艳 窦薇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以饮用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造模。SASP组和MA组分别于造模前2 d每日给予SASP和MA直到实验结束。于造模7 d处死小鼠,对结肠行HE染色后进行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以ELISA方法检测结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病理损伤和评分、MPO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上述指标比模型组明显改善,但改善效果不如SASP组明显。结论芒果苷可以减轻实验性UC小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其UC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保护 MPO TNF—α 芒果苷
下载PDF
“有毒”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毒性及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岩 唐莹莹 +2 位作者 杨莉 熊爱珍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85-3295,共11页
中药的“毒性”、安全性问题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生物碱(alkaloids)是许多种常用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很多生物碱类成分在较低的浓度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但如使用不当,也会引发毒副作用。这些生物碱类既是中药的“活性”成分又是“... 中药的“毒性”、安全性问题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生物碱(alkaloids)是许多种常用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很多生物碱类成分在较低的浓度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但如使用不当,也会引发毒副作用。这些生物碱类既是中药的“活性”成分又是“毒性”成分,相关中药的安全性尤其值得注意。生物碱作用于有机体所产生的药效或毒副作用,可能是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有关,还具有明显的生物种属差异。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毒”中药所含生物碱类成分为研究对象,查阅近20年来中外文献,归纳、评述不同结构类型的代表性生物碱的代谢途径及代谢机制,以期为含有此类成分中药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安全性 生物碱 药物代谢 减毒 代谢酶
原文传递
NF-κB在细胞凋亡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任改艳 孙阿宁 +3 位作者 张晶晶 邓超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27,共5页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主要有3条通路参与引起细胞凋亡,即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路。近年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在细...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主要有3条通路参与引起细胞凋亡,即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路。近年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在细胞凋亡中调节作用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c-Jun氨基端激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Fas相关死亡域蛋白样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抑制蛋白等有关。探索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凋亡相关疾病的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结肠炎相关的结直肠癌的癌变因素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欣 罗晓平 +1 位作者 刘琼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性病变,随着病程延长,癌变风险增加。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RC)是IB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全球CR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讨论了CRC的主要癌变因素,包括IBD患者的病程、病变范围、遗...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性病变,随着病程延长,癌变风险增加。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RC)是IB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全球CR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讨论了CRC的主要癌变因素,包括IBD患者的病程、病变范围、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并对与CRC发病机制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通路、Wn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激活,以及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表达失调进行了概述,为CRC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结肠癌 直肠癌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山姜素激活孕烷X受体和上调CYP3A4 mRNA转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窦薇 丁丽丽 +1 位作者 张晶晶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山姜素能否通过活化孕烷X受体(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及对CYP3A4 mRNA的实际诱导作用。方法在人结肠癌LS174T细胞中,用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实验研究山姜素(1~50μmol.L-1)对PXR介导的CYP3A4基因的转录激活;用荧光定量RT-PCR... 目的探讨山姜素能否通过活化孕烷X受体(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及对CYP3A4 mRNA的实际诱导作用。方法在人结肠癌LS174T细胞中,用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实验研究山姜素(1~50μmol.L-1)对PXR介导的CYP3A4基因的转录激活;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对CYP3A4 mRNA的实际诱导。结果 10μmol.L-1浓度山姜素能够通过活化PXR诱导CYP3A4的转录(1.63倍);10和20μmol.L-1山姜素能够明显上调CYP3A4 mRNA(2.28倍和1.65倍)的表达。结论 PXR途径也许是山姜素诱导CYP3A4基因表达的调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CYP3A4 共转染 mRNA 调节 山姜素
下载PDF
牡荆素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阿宁 任改艳 +3 位作者 邓超 张晶晶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DSS)和牡荆素组(4%DSS+牡荆素,50 mg·kg...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4%DSS)和牡荆素组(4%DSS+牡荆素,50 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饮用水中加入4%DSS造模,造模同时牡荆素灌胃给药,每天1次,并每天称重和观察血便等症状,直到实验结束。于造模7 d处死小鼠,截取结肠做HE染色并进行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ELISA方法检测小鼠结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组织病理评分增高,同时结肠匀浆MPO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TNF-α、IL-6和COX-2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牡荆素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牡荆素能有效减轻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MPO TNF-α IL-6 COX-2
下载PDF
野百合碱对人肝窦内皮细胞的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蔚倩 叶铉玲 +3 位作者 陈岩 熊爱珍 杨莉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利用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HSEC)探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的体外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CCK-8检测MCT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LC-MS检测毒性代谢物吡咯蛋白加合物(PPA)的水平;用... 目的利用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HSEC)探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的体外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CCK-8检测MCT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LC-MS检测毒性代谢物吡咯蛋白加合物(PPA)的水平;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通过Hoechst染色、荧光底物法和Western blot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T-PCR分析细胞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CT(5,10 mmol·L-1)能明显降低HHSEC的细胞存活率;在给药后的HHSEC和培养基中均检测到了大量PPA,且其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明显降低了HHSEC中GSH含量。MCT能导致细胞核固缩,同时提高caspase-3蛋白酶活性,诱导细胞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MCT诱导代谢活化关键酶CYP3A4,并使细胞中VEGFA和MMP9基因表达上调,NOS3基因则表达下调。结论MCT经HHSEC内代谢酶代谢活化,同时消耗细胞内GSH,破坏肝脏抗氧化系统,激活了HHSEC凋亡并影响内皮及血管系统等进一步加剧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人肝窦内皮细胞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肝窦阻塞综合征 肝毒性 凋亡
下载PDF
西式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岳备 任怡静 +4 位作者 于之伦 罗晓平 张婧 任君宇 窦薇 《胃肠病学》 2019年第6期373-376,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消化道炎性病变。近年IBD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流行病学显示IBD的发生与西式饮食存在一定关联。西式饮食可能通过破坏菌群结构、损伤黏膜屏障、激发黏膜固有...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消化道炎性病变。近年IBD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流行病学显示IBD的发生与西式饮食存在一定关联。西式饮食可能通过破坏菌群结构、损伤黏膜屏障、激发黏膜固有免疫反应等方式增加IBD的易感性。本文就西式饮食与IBD发病率、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IBD的饮食干预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西式饮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含千里光中药制剂中肝毒性成分阿多尼弗林碱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芬 姜凯元 +3 位作者 熊爱珍 鞠政财 杨莉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7,共6页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是一种天然毒性物质,可导致显著的肝毒性、肺脏毒性、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等,甚至死亡。因此含PAs的中草药及制剂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及国家严密监控的对象。PAs广泛存在于我国多种药用植物中,...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是一种天然毒性物质,可导致显著的肝毒性、肺脏毒性、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等,甚至死亡。因此含PAs的中草药及制剂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及国家严密监控的对象。PAs广泛存在于我国多种药用植物中,涉及中药成方制剂数百种。《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了千里光药材中阿多尼弗林碱的限量,但对含有该药材的制剂并未做任何规定,对其他数十种相关制剂中阿多尼弗林碱的限量也未做规定。该研究收集了包括《中国药典》收录的千柏鼻炎片、千柏鼻炎胶囊等常用的14种含千里光的中药制剂,并采用UPLC-MS技术检测了阿多尼弗林碱的含量。结果在8种制剂中均检测到了阿多尼弗林碱,包括千柏鼻炎片、千柏鼻炎胶囊等,其平均含量远高于德国、荷兰和新西兰的相关标准。且同一复方不同批次间含量差异较大,最高质量分数为156.10μg·g-1,按该批制剂推荐用量每日摄入阿多尼弗林碱最高达1030.26μg,提示服用含千里光的制剂需注意其用药安全,对复方中千里光药材含量较高的制剂尤其应该注意阿多尼弗林碱的限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中药制剂 UPLC-MS 阿多尼弗林碱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原文传递
豆蔻明对TLR4/MyD88/NF-κB/iNO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超 任改艳 +3 位作者 孙阿宁 罗晓平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豆蔻明(cardamonin,CDN)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y D88/NF-κB/i NO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炎性细胞模型并分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豆蔻明(cardamonin,CDN)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y D88/NF-κB/i NO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炎性细胞模型并分组:正常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LPS组)和药物处理组(LPS+CDN组);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RT-PCR检测诱导型NO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ɑ、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 NOS、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hosphorylated(p)-p65、inhibitorκBα(IκBα)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1~50μmol·L^(-1)豆蔻明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但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NO分泌和i NOS、COX-2、MCP-1、TNF-α、IL-1β及IL-6的mRNA表达,25μmol·L-1豆蔻明可下调LPS诱导的i NOS、TLR4、My D88、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及抑制IκBα降解。结论豆蔻明通过抑制TLR4/My D88/NF-κB/i NO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N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TLR4 MYD88 NF-ΚB INOS 豆蔻明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被引量:9
12
作者 钱珺 谢凡 +2 位作者 石燕红 李文艳 王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白芍)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白芍)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没食子酸、苯甲酸分别在0.020~0.639 mg/m L(r=0.999 8)、0.005~0.172 mg/m L(r=0.999 9)、0.020~0.652 mg/m L(r=1.000 0)、0.003~0.097 mg/m L(r=0.999 8)、0.002~0.058 mg/m 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3%、98.6%、98.1%、99.5%,RSD分别为1.86%、1.37%、1.69%、1.46%、2.26%。27批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白芍配方颗粒中白芍质量不稳定,应对其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配方颗粒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亚硫酸酯 没食子酸 苯甲酸 HPLC
下载PDF
三七皂苷类成分及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娟 王如锋 +1 位作者 杨莉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480-3487,共8页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能。此外,其茎叶、花、果实在民间也做药用。三七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达玛烷型皂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现已从三七及...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能。此外,其茎叶、花、果实在民间也做药用。三七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达玛烷型皂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现已从三七及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近百种皂苷类成分。根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分为4类,分别为PPD型,PPT型,C17侧链变化型以及其他类型。该研究对三七的不同部位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归纳,同时对三七皂苷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类 分布 心血管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脂肪酸代谢轮廓分析川楝子的肝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熊印华 刘晓杰 +2 位作者 王新堂 杨莉 王峥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104-3109,共6页
目的从脂肪酸代谢轮廓的角度评价川楝子(TF)水提醇沉物和川楝子+延胡索(TF+CR)水提醇沉物的小鼠肝毒性。方法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对照组、TF组和TF+CR组小鼠血清中15种游离脂肪酸和酯化脂肪酸,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小鼠给... 目的从脂肪酸代谢轮廓的角度评价川楝子(TF)水提醇沉物和川楝子+延胡索(TF+CR)水提醇沉物的小鼠肝毒性。方法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对照组、TF组和TF+CR组小鼠血清中15种游离脂肪酸和酯化脂肪酸,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小鼠给药后脂肪酸代谢轮廓的变化和生物标识物。结果血清脂肪酸定量测定结果经主成分分析表明TF给药后小鼠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明显偏离正常水平,而具有保肝作用的CR可逆转这种偏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棕榈油酸、十八碳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对表征TF小鼠肝毒性具有重要贡献,可作为评价TF肝毒性的生物标识物。结论 TF肝毒性与脂肪酸的代谢轮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延胡索 脂肪酸 肝毒性 代谢轮廓 棕榈油酸 十八碳烯酸 花生四烯酸
原文传递
大鼠灌胃菊三七生成吡咯蛋白加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岩 王汛江 +5 位作者 熊芬 王蔚倩 杨莉 熊爱珍 王长虹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3-477,共5页
近年来,误服菊三七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的案例逐年增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菊三七含大量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经肝脏代谢活化生成吡咯-蛋白加合物(pyrrole... 近年来,误服菊三七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的案例逐年增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菊三七含大量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经肝脏代谢活化生成吡咯-蛋白加合物(pyrrole-protein adducts,PPAs)。本文首先利用SD雄性大鼠单次灌胃不同剂量的菊三七醇提物(0.0625、0.25、0.5、2.0和4.0 g·kg-1)后,于2、12、24和48 h眼眶静脉丛取血,并48 h后异氟烷麻醉取肝,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分析,考察不同剂量菊三七醇提物与PPAs生成量及菊三七肝毒性的关系。此外,利用SD雄性大鼠单次灌胃0.25和0.5 g·kg-1菊三七醇提物后,于不同的时间点(10、20和30 min、1、2、4、6、12、24和48 h)眼眶静脉丛取血,进行了不同剂量的PPAs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方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PZSHUTCM190912019)。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血清中PPAs含量,并用PK Solutions 2TM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进行拟合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PPAs含量随菊三七给药剂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且与肝损伤程度相关;PPAs在大鼠体内的消除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明显减慢。PPAs可作为PAs毒性标志物,其含量的高低及清除的快慢可为PAs减毒策略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三七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蛋白加合物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二氢杨梅素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婧 罗晓平 +4 位作者 于之伦 岳备 任君宇 王浩 窦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458,共5页
二氢杨梅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小分子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诸多植物中含量丰富,药理活性多样。由于其具备安全、低毒的特点,现已成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 二氢杨梅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小分子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诸多植物中含量丰富,药理活性多样。由于其具备安全、低毒的特点,现已成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拮抗肿瘤细胞耐药等。目前,针对二氢杨梅素的抗肿瘤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层面,主要涉及Akt-mTOR、NF-κB、ERK、p53等信号通路,少见体内药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抗肿瘤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血小板信号转导及相关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玲芳 张二云 +2 位作者 高波 吴晓俊 王峥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阐述血小板活化过程的相关信号转导,并对临床已用和正在研发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相关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随着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通路的不断阐明,可能的治疗干预靶点也逐渐被揭示。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化学单... 阐述血小板活化过程的相关信号转导,并对临床已用和正在研发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相关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随着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通路的不断阐明,可能的治疗干预靶点也逐渐被揭示。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化学单体,针对血小板活化过程的某一个靶点进行干预,进而到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但是存在抗血小板效果不佳、出血及过敏反应等缺陷。建议针对不同途径的靶点进行药物干预,有针对性地联合用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要加强中药活性成分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为新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信号转导 抗血小板药 中药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快速鉴别及测定制马钱子及其制剂中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
18
作者 张皓月 陈岩 +6 位作者 潘斯涵 陈依琳 李林楠 熊爱珍 王峥涛 陈凯先 杨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92-1701,共10页
目的:建立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DART-MS法)快速鉴别及测定制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中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结合离子阱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全扫描采集制马钱子的DART-MS特征图谱及二级图谱,与已报道的制马钱子... 目的:建立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DART-MS法)快速鉴别及测定制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中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结合离子阱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全扫描采集制马钱子的DART-MS特征图谱及二级图谱,与已报道的制马钱子化学成分的质谱数据比对确证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利用内标法,选用野百合碱为内标物,对制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行定量分析。传送管间距为7.5 mm,样品居中,毛细管温度350℃,气加热温度350℃,毛细管电压10 V,套管透镜电压80 V。结果:通过对制马钱子DART-MS一级质谱图及二级质谱图分析,共鉴别出12个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质量浓度在62.80~314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5,平均回收率为93.8%;士的宁质量浓度在68.00~340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88,平均回收率为89.1%。马钱子碱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57和3.14 ng·mL^(-1),士的宁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70和3.40 ng·mL^(-1)。制马钱子及腰痛宁胶囊、平消胶囊、风湿马钱片、伤科接骨片、疏风定痛丸、舒筋丸、伸筋丹胶囊、伸筋活络丸、疏风活络丸、风寒双离拐胶囊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3~9.07、0.14~20.25 mg·g^(-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试剂耗费少,适用于马钱子的快速鉴别及多种含马钱子的中药制剂中马钱子碱与士的宁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 马钱子生物碱 中药制剂 快速鉴别 含量测定 原位电离质谱
原文传递
大黄酚对Huh-7细胞SREBP表达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金梅 丁丽丽 +2 位作者 宋保亮 杨莉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大黄具有泻下、降脂和减肥等作用,但其降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讨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黄酚(chrysophanol)对人肝癌细胞株(human liver carcinoma Huh-7 cells,Huh-7)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 大黄具有泻下、降脂和减肥等作用,但其降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讨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黄酚(chrysophanol)对人肝癌细胞株(human liver carcinoma Huh-7 cells,Huh-7)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s)表达及脂质代谢的影响。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黄酚对SREBP的转录抑制作用;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TC、TG水平;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REBP及靶基因m RNA的表达;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经大黄酚(40μmol·L-1)干预16 h后,使细胞内TC、TG水平显著减少;大黄酚可以抑制SREBP转录,并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能显著下调SREBP及靶基因的表达;大黄酚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大黄酚可能通过下调肝细胞SREBP及靶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内TC、TG的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起到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大黄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HUH-7细胞
原文传递
黄药子诱导肝损伤大鼠血清脂肪酸的代谢轮廓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印华 徐英 +1 位作者 杨莉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3-759,共7页
中药黄药子具有肝毒性,黄药子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尚不清楚。本文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空白组、黄药子醇提物(ethanol extraction,ET)组和黄独素B(diosbulbin B,DB)组大鼠血清中16种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 中药黄药子具有肝毒性,黄药子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尚不清楚。本文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空白组、黄药子醇提物(ethanol extraction,ET)组和黄独素B(diosbulbin B,DB)组大鼠血清中16种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和酯化脂肪酸(esterified fatty acids,EFA),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大鼠灌胃黄药子或黄独素B后血清中脂肪酸代谢轮廓的变化。NEF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DB组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降低;ET组亚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升高,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降低。EF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ET组和DB组棕榈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ET组和DB组的大鼠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明显偏离正常水平,且ET组偏离程度大于DB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ET和DB的肝毒性具有重要贡献,且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被鉴定为黄药子肝毒性的潜在生物标识物。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黄药子的肝毒性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黄药子 黄独素B 肝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