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大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雯 陆松廷 康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调查我校大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探讨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在校大学生中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发放485份调查问卷,收回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9.38%,其中大一249名(51.66%)、大二104名(21.58%)... 目的:调查我校大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探讨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在校大学生中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发放485份调查问卷,收回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9.38%,其中大一249名(51.66%)、大二104名(21.58%)、大三129名(26.76%);男生317名(65.77%)、女生165名(34.23%)。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资料,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现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482例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6.83±0.95)分,营养态度得分为(23.85±0.96)分,营养行为得分为(22.84±0.95)分。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得分与性别、年级、专业、父母文化水平相关(P<0.05)。营养知识与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397(P<0.05),营养态度与营养行为也存在相关关系(r=0.258,P<0.05)。73.24%的大学生体重正常,9.13%的大学生体重过轻,17.63%的大学生体重超重或肥胖,男女大学生体质指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重正常组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营养态度得分及营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体重过轻及体重超重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与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相关。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受性别、年级、专业、父母文化水平影响,在实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针对性的对男生、低年级学生、理科生及父母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营养教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营养 知信行 营养状况 体质指数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资源网络化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划萍 吴志坤 +2 位作者 徐仰才 蔡增亮 邱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6期77-81,共5页
体育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大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任。"互联网+"时代趋于网络化、数字化和自主化发展,体育教学资源网络化平台的建设,成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 体育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大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任。"互联网+"时代趋于网络化、数字化和自主化发展,体育教学资源网络化平台的建设,成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中医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提出应从体育理论与文化、精品课程和微课程、体质健康测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竞赛欣赏、体育综合管理等方面,打造丰富、实用的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以促进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教学 中医药院校 网络平台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校本开发的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宾 徐仰才 吴志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实施武术拳操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66名)和对照班(60名)。实验班采用武术拳操教学,对照班采用三路长拳教学,每周3学时,共14周。测定武术拳操和三路... 目的探讨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实施武术拳操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66名)和对照班(60名)。实验班采用武术拳操教学,对照班采用三路长拳教学,每周3学时,共14周。测定武术拳操和三路长拳的运动强度,并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评分。结果实验班平均心率为(132.3±4.3)次/min,对照班平均心率为(141.5±4.6)次/min,两组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分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且实验班实验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术拳操的运动强度是中等强度负荷,属于有氧运动范畴;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实施武术拳操教学,能提高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与原有的三路长拳相比,在武术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 武术拳操 校本开发 教学实验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振文 王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85-188,共4页
本研究以传播学为视角,根据传播学原理和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的传播推广进行研究,使武术拳操在大学生中得到进一步地传播推广。武术拳操传播过程具备4个基本要素,即武术拳操传播者、武术拳操传播内容、武... 本研究以传播学为视角,根据传播学原理和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武术拳操的传播推广进行研究,使武术拳操在大学生中得到进一步地传播推广。武术拳操传播过程具备4个基本要素,即武术拳操传播者、武术拳操传播内容、武术拳操传播方式、武术拳操传播对象。传播者主要为高校武术老师和武术拳操管理部门;传播内容为武术拳操;传播方式主要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对象主要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本研究提出加强武术拳操的表演;举办武术拳操的竞赛;开展武术拳操的教学;加强武术拳操的宣传;设置武术拳操的段位;重视武术拳操的技术;巧用武术拳操的借名;发扬武术拳操的创新;加强武术拳操的理论;强化武术拳操的武德;挖掘武术拳操的内涵等多种传播策略。在武术拳操传播过程中要整合多种传播方式,综合运用传播策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拓宽传播渠道,全方位多层次进行传播,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 武术拳操 传播学 策略
下载PDF
论道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佳丽 王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158-161,共4页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医药院校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道统万物、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动静结合、重人贵生、专气致柔、形神兼养等方面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道家思想...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医药院校的特色课程。本文主要从道统万物、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动静结合、重人贵生、专气致柔、形神兼养等方面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道家思想为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养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中医药院校 传统保健体育 养生思想
下载PDF
儒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宾 孙蓉 +2 位作者 胡军 吴志坤 龚博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医药院校的开设的体育课程。本文主要从仁、义、礼、智、信、和、勇等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认为儒家思想为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伦理... 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医药院校的开设的体育课程。本文主要从仁、义、礼、智、信、和、勇等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认为儒家思想为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伦理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中医药院校 传统保健体育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师徒制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宾 孙蓉 +2 位作者 胡军 吴志坤 龚博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65-68,共4页
师徒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文化技艺类领域,师徒传承是传统保健体育文化传承的制度保证。师徒制明确了传统保健体育为师者的责任,保证了传统保健体育传承人的质量,增强了传统保健体育同门的凝聚力。同时师徒制制约了传统... 师徒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文化技艺类领域,师徒传承是传统保健体育文化传承的制度保证。师徒制明确了传统保健体育为师者的责任,保证了传统保健体育传承人的质量,增强了传统保健体育同门的凝聚力。同时师徒制制约了传统保健体育技法的广泛传播,师徒制滋生出传统保健体育门派的狭隘偏见。本文为重新审视师徒制在传统保健体育中的定位及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制 中医药院校 传统保健体育 发展 传承
下载PDF
中医四时理论在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晰娟 张军 施振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本文根据传统保健体育的特点,探索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在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中医四时理论对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为教学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中医药院校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中医理论应用能力,引领中医药... 本文根据传统保健体育的特点,探索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在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中医四时理论对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为教学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中医药院校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中医理论应用能力,引领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时理论 中医教育 中医药院校 传统保健体育 教学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保健体育课“个性化”教学改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佳丽 王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上海市教委首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课程试点单位,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学校体育基本目标,结合中医药院校优势项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制订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个性化"教学改...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上海市教委首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课程试点单位,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学校体育基本目标,结合中医药院校优势项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制订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个性化"教学改革实施路径,构建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了公共体育课程"个性化"教学改革实施路径,即掌握专项技能的课堂教学、增加学生体质的课外活动、培养运动兴趣的社团活动、展现学生风采的竞赛活动、传承民族精神的体育文化等"五位一体"具体实践路径,为其他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个性化”教学 体育课程改革 五位一体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国强 徐仰才 +2 位作者 王宾 吴志坤 秦海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72-75,共4页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知行一致”“天人合一”“阴阳学说”等共通的文化基础理论着手,探讨中医药文化融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积极影响。提出中医药...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知行一致”“天人合一”“阴阳学说”等共通的文化基础理论着手,探讨中医药文化融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积极影响。提出中医药文化融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总体设计应遵从“三维六面”的布局方针,重点在提升传统保健体育教师“文武兼修”的工作素养和优化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更全面地促进中医药文化在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文化 传统保健体育 理论教学 路径探析
下载PDF
武德教育融入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宾 刘晰娟 冯金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7期83-86,共4页
传统保健体育历史悠久,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中医学为理论依据,以导引、武术为主要锻炼方法,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传统保健体育教育... 传统保健体育历史悠久,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中医学为理论依据,以导引、武术为主要锻炼方法,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程,传统保健体育教育一直把武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将武德精神融入在教学中,使学生在中医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武德内涵,将武德教育贯穿落实到实践。本文系统分析了武德教育融入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策略设计、实施方法、实现路径,将武德教育融入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武德教育的内容及内涵,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将来走到医务工作岗位上,学会如何体现医者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将“武德”与“医德”融会贯通,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德教育 传统保健体育 教学 融入
下载PDF
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的三维向度及其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丽 龚博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168-171,共4页
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要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行动策略三个维度来探究。研究认为,目前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首先,要突出健身气功在松、净、柔... 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号召,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播要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行动策略三个维度来探究。研究认为,目前中医药院校健身气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首先,要突出健身气功在松、净、柔中注重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而修炼身心以至健身的内观健身理念;其次,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做好健身气功校园及其文化阐释与传承方面的政策与规范;再者,行动策略方面要处理好校方主导健身气功育人价值的传播与社团主导健身气功人文价值的传播的相互促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 中医药院校 传播 内观
下载PDF
党建引领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S市登山协会为例
13
作者 朱萍 季伟 龚博敏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 2024年第1期169-185,290,共18页
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和参与治理的根本所在。发挥党组织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注入体育社会治理全过程。将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和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和参与治理的根本所在。发挥党组织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注入体育社会治理全过程。将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和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注入体育社会组织的革新、组织、运行、发展,可以切实解决当前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的发展自主性不足、服务硬实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瓶颈问题。注入人民性、规范性、协同性,凸显党组织的政治逻辑、组织逻辑、民本逻辑,可以帮助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思想作风建设、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有力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为全民健身和体育治理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建设 体育社会组织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中医体质视角的上海城市白领体质健康状态促进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仰才 李纪霞 +2 位作者 吴志坤 龚博敏 徐划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93-96,共4页
目的从中医体质的视角探究与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和中医辨体施养对城市白领体质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于2016年3~7月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白领人群294名被调查者体质健康状态进行随机调查。结果上... 目的从中医体质的视角探究与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和中医辨体施养对城市白领体质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于2016年3~7月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白领人群294名被调查者体质健康状态进行随机调查。结果上海城市白领的中医体质大多存在偏颇现象,其中虚性体质比例偏高,与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亚健康状态基本一致。城市白领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也逐年上升,处于疾病状态的城市白领比例也逐年增加;影响其体质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体育运动、不良饮食和睡眠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运动习惯不同的城市白领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P<0.05)。结论按照中医辨体施养的原则,依据个体的体质类型选择合理、科学的运动、养生方法 ,可以调整其偏颇体质,达到阴平阳秘、身心健康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白领 中医体质 健康促进
下载PDF
中医体质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仰才 吴志坤 +2 位作者 张彩 龚博敏 李纪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论证了中医体质理论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增加大学生人文素质大有裨益,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而中医体质理论具有... 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论证了中医体质理论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增加大学生人文素质大有裨益,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而中医体质理论具有"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不足。研究建议将中医体质测试项目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并加强测试后期的干预和指导,从而完善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理论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疲劳状态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张彩 吴志坤 《运动》 2013年第3期68-69,共2页
为探析大学生疲劳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度,采用调查问卷法与文献资料法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疲劳状况与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研,以期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疲劳 体育锻炼 相关性
下载PDF
结合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敖翔 王宾 吴志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152-156,共5页
本文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通过综合体质测试、个性化辨体施教、综合评估三大路径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在获得健康方法缺乏个性化、体质健康测试缺乏关联性、关注健康管理缺乏延续性... 本文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通过综合体质测试、个性化辨体施教、综合评估三大路径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在获得健康方法缺乏个性化、体质健康测试缺乏关联性、关注健康管理缺乏延续性、体育课程选择缺乏实效性。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引入在体质健康测试、后期干预、健康管理、教育功能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理论 大学生 体质健康测试 健康管理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仰才 李纪霞 吴志坤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后期干预的应用效果,探讨个性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在学生体质健康干预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学生722名,在2015年9月~10月和2016年3月~4月进行了2次中医体质类型测试和身体...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后期干预的应用效果,探讨个性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在学生体质健康干预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学生722名,在2015年9月~10月和2016年3月~4月进行了2次中医体质类型测试和身体健康状态测试。运用9类中医体质类型大学生健康处方,调整饮食和起居、运动、情志等干预方案。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运用填写健康日志,手机APP在线签到、关注微健康和健康知识的推送,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进行监督,干预指导时间为6个月,并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干预前后相比,体质健康状态向好效果较明显;8种偏颇体质中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痰湿质、湿热质下降更为明显,均值分别下降了10.05、10.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在疲劳、消化、失眠和便秘等方面第二次比第一次测试均值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身体健康状态总分也有较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对大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指导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阈下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问题审视及创新路径
19
作者 秦海龙 陆松廷 +1 位作者 王宾 洪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1期87-91,共5页
传统体育保健与“健康中国”规划接轨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保障国家健康战略顺利推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剖析了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与“健康中国”规划的内在联系,重点探究“健康中国”语境下传... 传统体育保健与“健康中国”规划接轨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保障国家健康战略顺利推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剖析了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与“健康中国”规划的内在联系,重点探究“健康中国”语境下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并提出合理性革新建议。研究发现,在“健康中国”视阈下传统保健体育教育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具有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切实提高个体健康水平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体系有待完善与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症结。因此,需从“德-技-能”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更新,“三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师资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四方面进行革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中医药院校 传统保健体育 问题审视 路径革新
下载PDF
不同身体成分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医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邱慧 徐划萍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对不同身体成分的女大学生进行7d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学2年级女生30例,测试其BMI及体脂率,根... 目的: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对不同身体成分的女大学生进行7d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学2年级女生30例,测试其BMI及体脂率,根据体脂率的高低分为肥胖组(体脂率>30%)、标准体重组(体脂率为25~30%)、消瘦组(体脂率<25%)3组。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于身体右侧髂前上棘部位连续佩戴加速度计监测日常体力活动7d,观察其体力活动数据,并测试其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结果:(1)和标准组相比,消瘦组和肥胖组同学的静坐时间百分比均显著性高于标准组(P<0.01);消瘦组和肥胖组同学的轻体力活动时间百分比、中等体力活动时间百分比、中高强度活动时间百分比、每日能量消耗量、步数等数据均显著性低于标准组(P<0.05、P<0.01);(2)与标准组相比,消瘦组的肺活量及测试总分显著性低于标准组(P<0.05);肥胖组的立定跳远及总分均显著性低于标准组(P<0.05、P<0.01),50m、800m测试时间均显著性高于标准组(P<0.05);与消瘦组相比,肥胖组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显著性增高(P<0.01,P<0.05);(3)消瘦组主要以阳虚、气虚和阴虚体质类型为主;肥胖组主要以痰湿和湿热体质类型为主;标准组全集中在气虚和湿热两种体质类型。结论与建议:(1)不同身体成分的女大学生静坐时间均偏高,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少,其中肥胖和消瘦的同学较之体型标准的同学体力活动时间更少;(2)身体成分标准同学的体质健康结果多集中在良好水平,肥胖和消瘦的同学体质健康处于及格水平,身体成分标准的同学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下肢爆发力方面均优于肥胖同学,但肥胖同学的肺活量成绩优于消瘦同学;(3)不同身体成分的同学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偏颇体质,消瘦组同学多表现为虚性体质,肥胖同学多为痰湿和湿热体质。建议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采取联合措施加大大学生体力活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体力活动 能量消耗 体质健康 中医体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