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概念辨析与发展策略
1
作者 刘祎 宋欣阳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2期39-46,共8页
全球贸易方式和经济结构正步入数字化转型期,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是推动中医药产业服务“数字中国”和“贸易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援外医疗和卫生健康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辨析“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与“中医药... 全球贸易方式和经济结构正步入数字化转型期,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是推动中医药产业服务“数字中国”和“贸易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援外医疗和卫生健康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辨析“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与“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数字贸易”和“中医药数字服务贸易”等概念,理清内在关系;从交付方式、粒度和可试性3个基本特征将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分为内容型、工具型和交互型;分析了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的优势,总结了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存在的共性和个性挑战,据此提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数字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数字贸易 数字医疗 数据安全
下载PDF
中医药协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文涛 蔡文君 +6 位作者 赵雷 奚耀 严理 沙媛媛 郭健 钱风华 钱义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0期1793-1796,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诊断和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一直是重症医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痰培养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并呈现泛耐药趋势,抗生素的使用面临着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诊断和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一直是重症医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痰培养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并呈现泛耐药趋势,抗生素的使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药现代化研究为合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了优势前景,中药不仅有杀菌、抑菌、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逆转耐药菌的作用,本文旨在总结国内近10年来中医药协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辨证论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琦祺 黄海茵 杨佩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1,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中医学将COPD归属于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辨证。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中药治疗COPD,既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发作次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中医学将COPD归属于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辨证。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中药治疗COPD,既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发作次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辨证论治 中药蒸气吸入 综合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汪猛 秦凯健 +1 位作者 杨梦琪 王丽娜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中医诊断,包括病因病机的认识、舌脉象等客观化研究、辨证分型的归纳,中医药治疗,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则治法、中药临床运用的分析、中成药及其他辅助疗法的运用。认为中医药在防治...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中医诊断,包括病因病机的认识、舌脉象等客观化研究、辨证分型的归纳,中医药治疗,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则治法、中药临床运用的分析、中成药及其他辅助疗法的运用。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肝癌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也成为目前诊治肝癌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医药 诊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娜 王一飞 张明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4期3690-3694,共5页
近年来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从单一的改善症状到结合客观的实验室指标,从内分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具有调节雄激素、抑制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痤疮丙酸杆... 近年来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从单一的改善症状到结合客观的实验室指标,从内分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具有调节雄激素、抑制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作用,与西医对痤疮的发病机制认识一致,侧面印证中医药的科学性,为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药 机理 综述
下载PDF
中医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园区的实施路径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6
作者 邢曼 陈跃来 +1 位作者 李英 刘红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17期20-22,共3页
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调查该校张江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现状,了解大学生对中医文化融入生活园区的认识理解情况,进一步研究中医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园区的实施途径,为丰富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氛围和实现园区的育人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学生生活园区 实施路径
原文传递
加强中医药院校新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崔骥 解雪云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年第9期809-810,共2页
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医药院校新生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中医药院校新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新生管理 思考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玥 王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为验证中医的科学性、指导我们认识及诊疗疾病,必须通过中医临床研究来探索。中医临床实验包括中医诊断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学实验(试验)研究。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系统性综述、试验性研究、非随机和观察性的比较研究、病例系列研究... 为验证中医的科学性、指导我们认识及诊疗疾病,必须通过中医临床研究来探索。中医临床实验包括中医诊断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学实验(试验)研究。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系统性综述、试验性研究、非随机和观察性的比较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四大类。临床实验设计的原则包括对照、随机、重复,以及盲法。实验设计基本要素为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中医临床试验的方法有随机对照研究(RCT)、队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时序试验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是治疗性临床研究的金标准方法。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方法)及层次分析法(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新型研究方案被引入中医药临床实验,使得中医临床研究逐步优化。中医临床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偏倚、机遇和依从性,在临床研究中应尽量控制偏倚,并合理提高依从性。为了提高临床治疗学研究的效益,保障安全,在实施以患者为对象的临床治疗学前,要求开展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白细胞介素相关效应机制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舜雪 金园 +1 位作者 张欣 纪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0期63-66,共4页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通过调节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来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作用,其中针对荨麻疹的研究居多。本文查阅了近五年中医药基于IL相关效应机制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从辅助性T细胞(Th)1/Th2...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通过调节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来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作用,其中针对荨麻疹的研究居多。本文查阅了近五年中医药基于IL相关效应机制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从辅助性T细胞(Th)1/Th2漂移、IL-31、IL-33、Th17/调节性T细胞比值、IL-23/IL-17炎症轴、Th9、IL-9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科研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皮肤瘙痒 白细胞介素 效应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之唯物辩证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雄 侯瑜超 +3 位作者 陈晓桐 顾翀颖 陈玮 李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8期65-6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主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智慧的结晶。其中辩证法部分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学科,是世界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古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主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智慧的结晶。其中辩证法部分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学科,是世界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其在长期运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纵观中医药的观点、理论可以发现其中都蕴含着诸多辩证法的思想体系,此文仅从中医药理、法、方、药方面浅述中医药中的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物质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亚 郑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整理相关文献。结果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针灸等方面综述了近...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整理相关文献。结果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针灸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病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不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有效。通过制定统一的诊断、辨证、疗效评定标准,使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研究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脂代谢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消渴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萌萌 郑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1期158-158,F0003,F0004,共3页
胰岛素抵抗(IR)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显著病理特征,减轻和防治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代谢异常对提高疗效意义重大,应用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局限和副作用,而中医药在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中医学对... 胰岛素抵抗(IR)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显著病理特征,减轻和防治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代谢异常对提高疗效意义重大,应用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局限和副作用,而中医药在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中医学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中医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综述 中医药治疗 消渴
下载PDF
近代中医药期刊中有关天癸的研究述评
13
作者 张永康 赵心华 《中医药文化》 2017年第5期16-21,共6页
近代中医药期刊是指1911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有关中医药的期刊,具有很高的文献、史学、医学价值,亟待整理研究。而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天癸,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内涵也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根据近代中医药期刊各家对天... 近代中医药期刊是指1911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有关中医药的期刊,具有很高的文献、史学、医学价值,亟待整理研究。而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天癸,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内涵也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根据近代中医药期刊各家对天癸的探讨,梳理出近代各医家对天癸的认识,并总结其研究特点为:趋于"有形物质论"、注重其生理病理学认识、开始关注地域环境下的差异、逐渐具有还原论的特点及仍注重系统论的发挥;进而结合现代学者对天癸的研究,理清近代对天癸的看法与现代临床发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期刊 天癸 《黄帝内经》 近代文献
下载PDF
如何让医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中医治学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骥 解雪云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中医是一门悠久的医学科学,历代中医大家都有其严谨的治学观,中医学子对于中医治学有很多方法。本文就如何从思政辅导员角度将中医大家的治学观灌输给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引导,让学生适应中医学习,熟悉中医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中... 中医是一门悠久的医学科学,历代中医大家都有其严谨的治学观,中医学子对于中医治学有很多方法。本文就如何从思政辅导员角度将中医大家的治学观灌输给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引导,让学生适应中医学习,熟悉中医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中医治学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治学观 思政辅导员
下载PDF
中医智慧看“失眠”
15
作者 张锦城 吴蕾 《科学生活》 2024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提示我国居民的睡眠状况欠佳,其中高达28%的人每晚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64%的人饱受睡眠质量不佳的困扰,近60%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失眠的危害性,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像是手机电量耗尽却找不到充电器的感觉...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提示我国居民的睡眠状况欠佳,其中高达28%的人每晚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64%的人饱受睡眠质量不佳的困扰,近60%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失眠的危害性,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像是手机电量耗尽却找不到充电器的感觉——你可能就像一块电量严重不足的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状 睡眠状况 睡眠质量 手机 睡眠健康 充电器 睡眠时长 危害性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课程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的实践刍议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陈咸川 石冬梅 +1 位作者 赵琛 刘隽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0期1369-1371,共3页
探索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将60名学生按不同模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评估。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后发现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形成性评价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 探索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将60名学生按不同模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评估。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后发现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形成性评价教学有助于提高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形成性评价 教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群群 张婷婷 +1 位作者 谭蕾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8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本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制的中医体质量表,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的75例内异症患者为内异组,以...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本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制的中医体质量表,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的75例内异症患者为内异组,以同期就诊于本院妇科门诊无盆腔疾患的75例女性为正常组进行调查。结果:内异组中血瘀体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阳虚体质,正常组体质以阳虚质和平和质为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与内异症发病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示血瘀体质是本病发病的高危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体质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海派中医医家人文精神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涛 陈叶 +2 位作者 田广军 黄任佳 金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5-956,959,共3页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的核心。近代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故从海派医家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方面探究海派...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的核心。近代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故从海派医家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方面探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以期更多的人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医家留存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中医 医家 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秀君 方漫兮 +4 位作者 胡芸倩 王岚 臧娜 姜蓉 汤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07例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中证型相关...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07例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中证型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PH的中医辨证要素中病位证素分布呈肺>心>肾>脾>肝的趋势,其中肺、心出现频次居前两位;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瘀>阳虚>阴虚>痰浊>寒>水饮>血虚>热>气滞的趋势,其中气虚、血瘀出现频次居前两位,气虚血瘀证也是最多见的证型。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有关指标在各中医证型间有明显差异,痰热郁肺证中FVC%pred、FEV1%pred、FEV1/FV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LY%、MONO%最低,NEUT%最高。肺功能相关指标与PaCO_(2)、NEUT%呈负相关,与LY%呈正相关。结论 气虚、血瘀为PH的基本病机,痰热郁肺证肺功能最差,PH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有关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判定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素 中医证型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肠屏障学说探讨胰性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婧 王晓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7期623-625,共3页
肠黏膜屏障学说是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较公认的发病机制。重症胰腺炎由胰腺的局部炎症发展成具有潜在危险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并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胰外器官损伤中肾功能损伤在临... 肠黏膜屏障学说是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较公认的发病机制。重症胰腺炎由胰腺的局部炎症发展成具有潜在危险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并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胰外器官损伤中肾功能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对于SAP并发肾功能损伤(胰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案,因此提高对胰性肾病的认识,对于改善该病的的预后和减少其病死率至关重要。针对本病时表现出的郁、结、热、淤、厥等病因病机特点,提出清下化瘀法的治疗思路并探讨其在胰性肾病防治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性肾病 肠黏膜屏障 清下化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