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淫羊藿对类风湿关节炎抗炎机制的分子对接分析:动物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冉磊 韩海慧 +4 位作者 徐博 王建业 沈军 肖涟波 施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背景:临床上补骨脂-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但两者所含有效成分复杂,在分子水平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验证补骨脂-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 背景:临床上补骨脂-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但两者所含有效成分复杂,在分子水平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验证补骨脂-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作用靶点及通路,为以补骨脂-淫羊藿为主的临床方剂使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借助中医药研究平台、中医百科全书和上海有机所的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等检索并筛选有效成分,从PubChem平台获取3D分子式,通过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靶标预测;结合DrugBank、GeneCards、OMIM等基因数据库完成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靶点获取,经Uniport数据库校准靶标,借助VENNY 2.1获取补骨脂-淫羊藿与疾病交集靶点并绘制韦恩图;采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进行数据可视化,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通路四重网络模型;运用AutoDock-Vina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探索最佳结合靶点。建立Ⅱ型胶原+佐剂诱导型关节大鼠模型,用补骨脂-淫羊藿干预21 d后,观察其对相关通路靶点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筛选补骨脂与淫羊藿活性成分28个,与类风湿关节炎交集靶点共288个,主要成分有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淫羊藿苷等;交集靶点主要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②基因本体论分析获得生物过程2232条,主要与丝氨酸蛋白磷酸化、AKT正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等功能有关;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202条,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等,可能通过调节滑膜细胞凋亡与增殖、抑制炎性因子等发挥治疗作用;④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补骨脂-淫羊藿主要与AKT1及雌激素受体转录因子1结合活性最强,并形成稳定结构,与PI3K/AKT等凋亡增殖、炎性介导等调控信号通路密切相关;⑤补骨脂-淫羊藿可降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⑥补骨脂-淫羊藿可调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滑膜中p-PI3K、p-AKT、p-FOXO1蛋白的表达;⑦结果证明,补骨脂-淫羊藿可能经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增殖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等发挥治疗作用,这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症和骨破坏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为临床的合理使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补骨脂 淫羊藿 类风湿关节炎 凋亡 增殖 体内实验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早期关节遗忘度评价
2
作者 高晨鑫 韩大鹏 +3 位作者 丁浩源 姚捷 欧阳桂林 肖涟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遗忘度评分,评价并分析两类假体在早期关节遗忘度评分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0月...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遗忘度评分,评价并分析两类假体在早期关节遗忘度评分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72例。按不同假体类型进行分组,其中CR组共84例、PS组共88例,出院后对患者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门诊复查,进行关节遗忘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评价。结果①172例患者均随访24~40个月,平均(32.03±5.01)个月,期间均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及僵硬等并发症;②HSS评分:术后2年CR组与PS组HSS评分均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2年膝关节HS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VAS评分:术后2年CR组与PS组VAS评分均明显好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2年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FJS-12评分:术后3个月的关节遗忘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12、24个月的CR组关节遗忘度评分均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①两类假体均可有效改善晚期膝骨关节炎的功能、疼痛评分;②CR假体除了可保持与PS假体相同的改善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外,尚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遗忘人工假体存在等主观感受,提升患者的“本体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人工关节遗忘度评分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早期关节遗忘度中的比较
3
作者 高晨鑫 丁浩源 +2 位作者 姚捷 韩大鹏 欧阳桂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目的 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遗忘度评分,评价并分析两类术式在早期关节遗忘度评分... 目的 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遗忘度评分,评价并分析两类术式在早期关节遗忘度评分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共296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TKA组共144例,UKA组共152例。出院后对患者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门诊复查,进行关节遗忘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分)。结果 (1)296例患者获得24~37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30.41±6.93)个月;(2)术后24个月TKA组与UKA组的HSS评分与VAS评分均明显好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膝关节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的HSS评分改善程度好于TK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3、6、12、24个月的UKA组关节遗忘度评分均高于TK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UKA和TKA术式均可有效改善晚期膝骨关节炎的功能、疼痛评分;(2)UKA作为目前改善膝骨关节单间室破坏的有效治疗方式,除可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外,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本体感知度,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人工关节遗忘度评分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不使用止血带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周海波 马成豪 +3 位作者 韩大鹏 王浩 丁皓原 欧阳桂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不使用止血带对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TKA的72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全程使...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不使用止血带对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TKA的72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全程使用止血带(36例),试验组全程不使用止血带(36例),顺利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72.5±10.0)min比试验组(78.64±14.95)min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失血量对照组(440±167)ml较试验组(347±178)ml有所增加,术后1天总失血量对照组(510±150)ml较试验组(420±180)ml有所增加,术后7天总失血量对照组(677±205)ml较试验组(551±260)ml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ROM试验组(98.31±8.24)°优于对照组(91.39±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天(3.02±0.88)、30天(1.50±0.66)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7天(3.56±1.11)、30天(1.9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天(70.83±5.14)、30天(77.50±2.99)的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7天(68.47±3.00)、30天(74.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记录的术后并发症。结论RA患者行TKA不使用止血带能减少总失血量,在疼痛、功能恢复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炎 类风湿 止血带 功能恢复 疼痛 手术后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改良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凯捷 朱泽 +1 位作者 蔡晓辉 欧阳桂林 《光明中医》 2021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改良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9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方药组33例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牵引组33例使用改良牵引法治疗;研究组33例加味... 目的探讨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改良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9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方药组33例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牵引组33例使用改良牵引法治疗;研究组33例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改良牵引法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临床疗效等。结果3组治疗后10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减轻优于方药组和牵引组(P<0.05),且牵引组疼痛减轻优于方药组(P<0.05),3组治疗后10 d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3周VAS评分、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减轻、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方药组和牵引组(P<0.05);3组治疗3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改良牵引法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前期不仅明显减轻患者主观疼痛,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方药或牵引治疗,体现了中医药综合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术后1号方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血亏虚肠燥证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冉磊 肖涟波 +6 位作者 解骏 沈军 赵翅 孟晓辉 徐博 王建业 施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术后1号方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血亏虚肠燥证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纳入2021年1—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患者120例,均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按SPSS软件随... 目的观察中药术后1号方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血亏虚肠燥证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纳入2021年1—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患者120例,均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关节外科,按SPSS软件随机数法分为中药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围术期按照关节置换术常规处理,术后第2天整体评估后进行药物干预,中药组给予术后1号方2袋(200 mL),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果糖口服液15 mL,每天3次,均治疗3天,术后第9天评价中药通便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便秘症状问卷(PAC-SYM)、中医证候评分和安全性指标,并判定主要症状疗效。结论最终纳入117例,中药组58例,对照组59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药组便秘主要症状平均得分、次要症状平均得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SCBM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便秘主要症状平均得分升高(P<0.05),SCBM无明显改变(P>0.0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便秘主要症状平均得分、次要症状平均得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SCBM增加(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患者主要症状平均有效率分别为86.1%、78.2%,平均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3.9%、3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6,P<0.001;χ^(2)=5.304,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术后1号方可明显减少术后便秘症状,缓解胃肠道不适,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围手术期使用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的有满意度和舒适度。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Chi CTR2100051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术后1号方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 便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康冰心 肖涟波 +5 位作者 赵翅 许辉 钟声 高晨鑫 解骏 施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126例TKA患者根据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63例)。术后给予口服塞来昔布镇痛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干预,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126例TKA患者根据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63例)。术后给予口服塞来昔布镇痛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干预,对照组给予假针干预,治疗穴位为术侧的伏兔、足三里、阴陵泉和阳陵泉。治疗时间在术后第3、4、5、6、7天,每天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压力痛阈值(PPT)、改良版30s坐站试验(m30s STS)、抑郁自评量表(SDS)、额外镇痛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纳入统计12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术第4、5、6、7天NRS降低(P<0.05),PPT值升高(P<0.05);m30s STS增加(P<0.05),SDS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术后第4、5、6、7天NRS降低,PPT值增高(P<0.05),m30sSTS增加(P<0.05),SDS降低(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额外镇痛次数显著较少(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电针联合塞来昔布能降低患者TKA术后的疼痛强度,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疗效优于假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电针 镇痛
原文传递
微型带线锚钉加关节囊紧缩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第一掌指关节脱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聂智兴 高晨鑫 +4 位作者 韩大鹏 丁盛 王凌椿 张建坡 欧阳桂林 《中国综合临床》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微型带线锚钉加关节囊紧缩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8例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目的研究微型带线锚钉加关节囊紧缩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8例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0)、关节置换组(n=19)、非手术组(n=19)。术后评定指标: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比较3组手术疗效,采用Michiga手功能评价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2(ar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 2,AIMS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进行手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组、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无任何早期并发症。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其中研究组患者优1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90.0%,关节置换组优15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关节置换组和非手术组MHQ评分均有明显提高[(48.36±8.24)分与(73.06±10.55)分,(47.56±7.75)分与(81.42±8.54)分,(48.75±8.85)分与(65.91±8.26)分](F值分别为33.19、35.12、28.42,P均<0.05),但研究组(73.06±10.55)分、关节置换组(81.42±8.54)分的MHQ评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65.91±8.26)分(P<0.05),关节置换组显著高于研究组(P均<0.05)。治疗后12个月,MHQ评分在研究组(82.45±7.18)分和关节置换组(84.36±6.33)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研究组[(216.51±35.28)分与(230.28±23.51)分]、关节置换组[(221.45±31.63)分与(234.15±21.42)分]的AIMS2评分显著高于非手术组[(192.69±41.31)分与(200.43±28.42)分](P均<0.05)。治疗后6、12个月,AIMS2评分在研究组和关节置换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型带线锚钉加关节囊紧缩术治疗RA第一掌指关节关节脱位,关节复位稳定性好,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理想的短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带线锚钉 关节囊紧缩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掌指关节脱位 短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肩袖修补术后导引训练对冈上肌形态影响的肌骨超声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勇 唐晓野 +1 位作者 毛剑莹 张杰超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从冈上肌形态角度评价导引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小或中型冈上肌腱撕裂病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导引康复组,常规康复组遵循现行分阶段康复方案,导引康复... 目的从冈上肌形态角度评价导引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小或中型冈上肌腱撕裂病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导引康复组,常规康复组遵循现行分阶段康复方案,导引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分阶段导引训练。在术前,术后4周、2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侧肩关节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评估项目包括冈上肌横截面积,术后6个月时冈上肌腱愈合情况。结果入组89例病例,81例完成随访,其中常规康复组41例,导引康复组40例。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冈上肌横截面积导引康复组均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较术前出现进一步的肌萎缩,常规康复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冈上肌横截面积方超过术前水平,而导引康复组术后2个月时即已超过术前水平。随访至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再撕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骨超声研究显示,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冈上肌出现废用性萎缩,而导引康复能够有效减少冈上肌萎缩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且不会增加肩袖的再撕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袖修补 术后康复 导引训练 肌骨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