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
作者 刘成海 刘平 +2 位作者 胡义扬 徐列明 刘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包括病理机制与诊断方法等;回顾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及其认识,指出我国的肝纤维化临床治疗学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继而介绍我国抗肝纤维化新药与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包括扶... 本文首先介绍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包括病理机制与诊断方法等;回顾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及其认识,指出我国的肝纤维化临床治疗学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继而介绍我国抗肝纤维化新药与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包括扶正化瘀方、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861合剂等。接着介绍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的多途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包括抗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等,而且针对肝纤维化的不同病理阶段,该方具有各自的药物配伍特点,目前已知该方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丹酚酸B、苦杏仁甙与虫草组分等。最后,展望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发展前景,一方面加强临床试验,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其国际化;另一方面,开展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学 临床治疗 机制
下载PDF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瑜 胡义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最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证-方"结合及"整合-聚焦-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中医药 客观化 系统生物学
下载PDF
健脾活血方对大鼠24h急性酒精中毒的保肝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琳 冯琴 +5 位作者 彭景华 傅琪琳 黄甫 李晓飞 赵瑜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大鼠24 h急性酒精中毒的保肝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和健脾活血方组(各10只)。予相应饮用水或健脾活血汤1.0 m L/100 gwt,连续3 d,2次/d。第3天末次给药后,禁食禁水16 h,再...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大鼠24 h急性酒精中毒的保肝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和健脾活血方组(各10只)。予相应饮用水或健脾活血汤1.0 m L/100 gwt,连续3 d,2次/d。第3天末次给药后,禁食禁水16 h,再次灌胃饮用水或健脾活血汤1.0 m L/100 gwt。1 h后,予等剂量56%乙醇灌胃模型组和健脾活血方组大鼠复制酒精中毒模型。24 h后麻醉,留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血方组血清ALT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见肝细胞胞质内小空泡状改变减轻,库普弗细胞减少,肝组织GSH活性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NOS、i 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通过提高24 h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肝脏GSH含量,降低i NOS水平,起到抗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急性酒精中毒 氧化应激 肝损伤
下载PDF
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巧红 赵瑜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75-1079,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炎性反应和黏膜免疫功能受损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策略和治疗靶位之一,具有良好的前景。现综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炎性反应和黏膜免疫功能受损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策略和治疗靶位之一,具有良好的前景。现综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如益生菌、抗生素、黏附分子、肠菌移植,以及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研究进展 益生菌 抗生素 黏附分子 肠菌移植 中药
下载PDF
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苟小军 冯琴 胡义扬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330-3335,共6页
目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 目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正常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持续8周;自第5周起,祛湿化瘀方组大鼠按0.1 mL/kg灌胃祛湿化瘀方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8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样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取血清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进样测定,按标准曲线法计算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多发坏死肝细胞,肝细胞出现脂肪样变性和空泡变性;血清中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一烷酸、榆树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顺-10-十七碳烯酸、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芥酸、亚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花生四烯酸、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祛湿化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上述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且能显著改善其血清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异常变化,调节紊乱的游离脂肪酸谱趋于正常。建议通过膳食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采用祛湿化瘀方等药物干预脂肪酸代谢,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化瘀方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 脂肪酸谱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祛湿化瘀方抑制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保护肠道血管屏障治疗实验性NAFLD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吕胜 王欣 +3 位作者 辛鑫 胡义扬 孙沁梅 冯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85-249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回肠肠道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揭示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高糖(HFHC)饮食模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FHC饮食模型组,祛湿化瘀方低、高剂量组,12周...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回肠肠道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揭示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高糖(HFHC)饮食模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FHC饮食模型组,祛湿化瘀方低、高剂量组,12周末开始给药,直至18周末;(2)检测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血清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回肠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免疫荧光观察回肠质膜相关蛋白1(PV-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LBP和回肠Wnt3a、p-β-catenin、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G,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NAS评分,血清TG、TC、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显著升高(P<0.01),祛湿化瘀方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轮廓肿胀、形态不规则,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多见;回肠HE染色显示回肠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可见绒毛顶部少量细胞脱落;肝组织油红O染色显示肝细胞轮廓变大变圆,细胞质中可见大量脂滴;回肠PV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V1表达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脏LBP、回肠Wnt3a、p-β-catenin/β-catenin、VEGF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祛湿化瘀方干预后肝组织、回肠病理均改善,肝细胞中脂滴明显变小,回肠PV1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脏LBP、回肠Wnt3a、p-β-catenin/β-catenin、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祛湿化瘀方可通过抑制回肠中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下调PV1的表达,保护肠道血管屏障的功能,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血管屏障 祛湿化瘀方 机制 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逍遥散,解君忧
7
作者 吕胜 冯琴 《肝博士》 2023年第1期50-50,共1页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这句诗词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向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悲忧善虑、日渐憔悴的状态。这种忧虑、不开心、日渐消瘦的表现在中医上多属“肝郁脾虚”这一证型,而“逍遥散”正是治疗这一类型不开心的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这句诗词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向大家呈现出了一种悲忧善虑、日渐憔悴的状态。这种忧虑、不开心、日渐消瘦的表现在中医上多属“肝郁脾虚”这一证型,而“逍遥散”正是治疗这一类型不开心的良药。肝郁是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虑、不开心、闷闷不乐、爱叹气。中医学认为,肝可以调畅人的情志活动,肝的调节功能正常,则人的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若调节功能失常,可见抑郁不乐,悲忧善虑,则为肝郁。脾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脾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乏力、易疲倦、食欲不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心情舒畅 功能失常 肝郁脾虚 逍遥散 忧虑 调节功能
下载PDF
基于眼部图像特征的肝肾疾病病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会明 刘平 +1 位作者 高悦 张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五轮学说及眼部图像特征提取技术,探讨不同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的肝硬化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眼部图像特征及其差异性,以期从眼部图像特征上为肝硬化临床诊断及证候辨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 目的:基于五轮学说及眼部图像特征提取技术,探讨不同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的肝硬化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眼部图像特征及其差异性,以期从眼部图像特征上为肝硬化临床诊断及证候辨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住院的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3种证候的肝硬化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眼科裂隙灯采集受试者的眼部图像,并以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匹配的非肝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15例及健康志愿者112例眼部图像特征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剔除因受到各种因素干扰眼部图像不符合要求的患者,最终3组各纳入60例进行眼部图像分析。基于图像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提取法,将彩色图像转化为共生矩阵,计算图像LBP特征面积百分比。通过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组间差异性。结果:肝硬化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与健康人3组眼部图像LBP特征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组相比,在255层面积百分比中,肝硬化组有245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疾病组有246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慢性肾脏疾病组相比,2组共有15层面积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种疾病间不同证候的LBP特征频数面积百分比进行比较,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3组证候间共19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组患者3组证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种证候不同疾病间的LBP特征频数面积百分比,湿热内蕴证中,肝硬化与慢性肾脏疾病组患者间有54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中共有46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郁脾虚证的2种疾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与肝肾阴虚证3种证候间频数面积百分比,发现有2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眼部图像LBP特征发现,肝硬化及慢性肾脏疾病2种疾病间存在明显差异,且2种疾病的相同证候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但同一疾病的3种不同证候间比较,仅肾脏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而肝硬化患者各证候间区分不明显。提示运用眼部图像LBP特征提取技术对不同疾病区分的敏感性优于对证候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肾脏疾病 眼部图像特征 病证比较 局部二值模式
原文传递
祛湿化瘀方治疗小鼠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
9
作者 安梓铭 胡义扬 +1 位作者 辛鑫 冯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3-5868,共6页
目的:明确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运用高反式脂肪酸高糖饮食诱导29周构建小鼠NASH合并肝纤维化模型,并予祛湿化瘀方灌胃给药4周,设奥贝胆酸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明确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运用高反式脂肪酸高糖饮食诱导29周构建小鼠NASH合并肝纤维化模型,并予祛湿化瘀方灌胃给药4周,设奥贝胆酸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肝组织甘油三酯(TG)与羟脯胺酸(HYP)含量,肝组织病理,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祛湿化瘀方可显著降低NASH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FBG、INS和HOMA-IR(P<0.01,P<0.05),降低肝组织TG及HYP含量(P<0.05,P<0.01);显著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气球样变、降低纤维化分期,显著降低肝组织Col-Ⅰ、α-SMA和TGF-β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祛湿化瘀方可改善实验性NASH肝纤维化,为其治疗NASH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化瘀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模型 奥贝胆酸
原文传递
不同证候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损伤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马欣 顾宏图 +4 位作者 赵瑜 冯琴 彭景华 苟小军 胡义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经多维统计找出差异代谢物,并确定差异代谢通路。结果:NAFLD湿热内蕴证患者与肝郁脾虚证患者在肝功能、血脂、血糖、BMI上两证之间无差异。在血清代谢组学研究PLS-DA得分图上显示湿热内蕴证与肝郁脾虚证存在明显代谢差异。两证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类、胺类化合物类等11种差异代谢物。两证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氨基酸、糖类、脂类代谢通路。结论:NAFLD典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脾虚证在代谢层面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不同证候有其特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证候 代谢组学 湿热内蕴证 肝郁脾虚证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成分含量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亚涛 刘芳 +6 位作者 贺晓立 张聪聪 张定棋 杨海琳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21-1427,1446,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利用其高分辨的特点采用一级正离子Full mass扫描方式,对不同批次五味子、醋五味子及自制醋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仅为4 min。通过Xcalibur数据处理软件加权处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丙素在0.062 5~2.00μg·mL-1,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0.015 6~0.5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1 3);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3%);加样回收率在98.74%~102.34%,RSD均小于3%;所测成分含量在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之间无显著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与市面上醋五味子之间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也无明显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含量炮制前后同一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均不一致,有升有降,但多批次平均含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五味子及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快速测定,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醋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木脂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