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中医临床肝炎肝硬化主、次证候分类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华 王磊 +2 位作者 苏越 张琴 刘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541-544,548,共5页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表征及生物学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表征及生物学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对27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样本进行证候分类建模(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采用Leave-One-Out法完成建模),并以之对临床样本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和预测。结果:278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样本中,有证可辨者共计261例(93.9%)。主证候以瘀热蕴结证(108例)和湿热内蕴证(79例)最多,占71.6%;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证候者215例,占82.38%。其中,主证候为肝郁脾虚证的45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29例,包括湿热内蕴证18例,瘀热蕴结证11例。兼夹2个次证的15例,均为瘀热蕴结和湿热内蕴证;主证候为湿热内蕴证的79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53例,以兼肝郁脾虚证者为最多(47例,88.7%),其次为瘀热蕴结证。兼夹2个次证的有9例,均为瘀热蕴结和肝郁脾虚证;在主证候为湿热内蕴与肝郁脾虚证的124例病例中,表现为两者复合证候的有76例(62.3%);29例肝肾阴虚主证候中,均兼夹1个次证,均为瘀热蕴结证;同样,108例主证候为瘀热蕴结者中,兼夹1个次证的78例,68例为兼肝肾阴虚证(87.2%)。结论: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复杂,以复合证候为主,且证候相兼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及瘀热蕴结4个主证候中,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以及肝肾阴虚和瘀热蕴结组合是最常见的兼夹证候组合,反映了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候多虚实夹杂的特点,也表明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定的临床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证候 兼夹证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中医肝病目诊系统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7
2
作者 朱会明 赵锐 +2 位作者 高悦 刘平 张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94-1497,共4页
立足于“目为肝之窍”的中医望诊理论,针对传统医学中肝病目诊缺少客观化及量化指标的问题,研发一种可穿戴的中医肝病智能目诊系统(设备)。本系统主要是由眼部图片自动采集、图谱智能生成设备及数字化诊断系统两部分构成。利用仿生模式... 立足于“目为肝之窍”的中医望诊理论,针对传统医学中肝病目诊缺少客观化及量化指标的问题,研发一种可穿戴的中医肝病智能目诊系统(设备)。本系统主要是由眼部图片自动采集、图谱智能生成设备及数字化诊断系统两部分构成。利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同源连续性算法构建眼部特征发现模块,利用仿生模式识别的高维目标识别算法实现眼部肝病图谱生成模块。通过这2个模块,根据中医目诊理论,对照片及识别结果进行分层次结构化的存储,建立有中医内涵的健康人及肝病患者人眼库,为提高中医数字化、可视化诊断水平提供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诊 目诊设备 仿生模式识别 同源连续性算法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初步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3
作者 唐礼瑞 郭涛 +2 位作者 陶艳艳 慕永平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VID数据库、Springer;③同时手工检索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6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纳入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单用纳入对照组。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后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筛选检索到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RCT)采用Jadad评分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质量评分,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结果:8个有关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RCT研究(合计608例)纳入评价系统。其中1篇Jadad量表得分为2分,7篇为1分。Meta分析显示: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HA、LN、P-Ⅲ-P、Ⅳ-C、ALT、AST、Alb以及脾脏厚度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联合用药优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胶囊与核苷(酸)类抗HBV药物联合应用,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其确切疗效尚需以组织学为最终疗效评价标准的严格的RCT证据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治疗应用 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虫草菌丝对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建良 王志勇 +3 位作者 孙丽伟 郭赟 付金龙 刘成海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明确虫草菌丝对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虫草组在造模同时予以虫草菌丝煎剂,直至造模结束。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 目的:明确虫草菌丝对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虫草组在造模同时予以虫草菌丝煎剂,直至造模结束。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Nothern Blot测定I型前胶原mRNA。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静脉与汇管区周围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肝脏胶原沉积,可见纤维间隔形成,肝脏Hyp含量及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肝脏S0D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组肝脏炎症与胶原沉积减轻(P<0.01),Hyp含量及I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加(P<0.01)。结论:虫草菌丝制剂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提高肝脏SOD水平、降低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肝纤维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Ⅰ型前胶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