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医学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分型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成宝 陈逸云 +3 位作者 聂红明 吕桦 李泓町 陈建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候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形式,统计患者的中医症候体征规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CHC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候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形式,统计患者的中医症候体征规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CHC患者病毒基因型以1型为主,中医证型以正虚邪恋型为主,病毒基因型和中医证型间不存在相关性,临床症状胁肋隐痛与HCV基因型存在相关性,且症状越重,病毒基因1、6型出现的机率越大。结论:HCV患者临床宏观症状与微观指标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CHC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病毒基因型 中医证候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友祥 徐俊 +2 位作者 王江蓉 陈楠 王灵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重型肝炎患者 中医证候分析 并发 logistic回归分析 导管介入技术 医院真菌感染 肝移植技术 免疫抑制剂 广谱抗生素 诊疗操作 肝病患者 时间延长 医学角度 结果报告 病死率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清除率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成宝 聂红明 +2 位作者 吕桦 李泓町 陈建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51-38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对血清HCVRNA阴转率的影响,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形式,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干扰素用药史等情况,HCVRNA定量统一采用RT-PCR法检...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对血清HCVRNA阴转率的影响,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形式,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干扰素用药史等情况,HCVRNA定量统一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男女间总体HCVRNA阴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812,P=0.051);无干扰素治疗史的各年龄段男女间HCVRNA阴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干扰素治疗史的患者年龄<50岁的男女间HCVRNA阴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4,P=0.990),年龄≥50岁的男女间阴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87,P=0.030)。结论:性别、年龄及干扰素用药史可以影响HCVRNA的阴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性别 年龄 血清HCV RNA
下载PDF
补肾法和清肝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聂红明 陈建杰 +2 位作者 高月求 赵钢 王灵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补肾法和清肝法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补肾组和清肝组,各20例;补肾组给予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清肝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 目的比较补肾法和清肝法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补肾组和清肝组,各20例;补肾组给予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清肝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IL-6、IL-8、IL-10、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补肾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补肾组积分降低幅度较清肝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补肾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清肝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肾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5),而清肝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各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组IL-2、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IL-8水平降低(P<0.05),清肝组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IL-2、IL-6、IL-8、IFN-γ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法和清肝法均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但补肾法免疫调控作用显著优于清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法 清肝法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富永 陈逸云 +2 位作者 刘旭 叶清艳 陈建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87-88,共2页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为传染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亿8千万人感染,且有上升趋势。迄今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学术界已将运气学说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但还没有关于运气学说与丙肝关系的专门研究。为...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为传染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亿8千万人感染,且有上升趋势。迄今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学术界已将运气学说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但还没有关于运气学说与丙肝关系的专门研究。为此,笔者就相关理论作一探讨,期冀对丙肝临床防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学说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HLA-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上海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兰羽 陈建杰 章晓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HLA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检测6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LAA、DRB1分型,并与146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LAA02及HLADRB107、HLADRB108、HLADRB111... 目的探讨HLA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检测6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LAA、DRB1分型,并与146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LAA02及HLADRB107、HLADRB108、HLADRB111的频率在乙肝后肝硬化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LAA02及HLADRB107、HLADRB108、HLADRB111与上海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HLA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的改变浅析“传脾”“实脾”在其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乐敏 陈建杰 赵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探寻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探求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①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共71例,均行胃镜、胃黏膜活检及HP...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探寻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探求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①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共71例,均行胃镜、胃黏膜活检及HP检查,并作胃黏膜HBsAg、HBcAg免疫组化分析。②对合并有胃黏膜病变的67例患者,运用健脾清肝方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以及胃黏膜病变和HP感染的变化。结果:①71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患者中,合并有胃黏膜病变者67例,检出率为94.37%,其中浅表性胃炎者55例,占胃黏膜病变的83.58%;糜烂性胃炎者6例,萎缩性胃炎者6例;HP检出阳性率为61.19%,胃黏膜HBV-M免疫组化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7.61%,经检验,胃黏膜HBV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程度、胃黏膜HP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程度之间有相关性(P<0.05)。②对合并有胃黏膜病变的患者,运用健脾清肝方治疗3个月后,胃黏膜病变改善总有效率为52.38%。HP治疗后的有效率为47.62%。结论:①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是肝病传脾理论的病理学基础之一;②HP感染也是慢性乙型肝炎胃黏膜病变的致病因素之一;③健脾清肝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胃黏膜病变 幽门螺旋杆菌 健脾清肝法
下载PDF
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雯 商斌仪 +2 位作者 李莉 李丹 张云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解毒软坚方治疗,对照组予鳖甲软肝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及主要症状体... 目的观察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解毒软坚方治疗,对照组予鳖甲软肝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及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54.5%,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腹痛、瘀斑外,其余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乏力、腹胀、腹痛、胁胀、失眠、瘙痒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GGT、DBIL、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ST、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毒邪内蕴 瘀阻肝络 解毒软坚方
下载PDF
陈建杰教授使用二术清解汤治疗晚期肝癌经验
9
作者 潘凯 马文婷 +1 位作者 周璇 陈建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8-559,共2页
肝癌是指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全球的发病率为9.5/10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5名,死亡率为8.7/10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3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了重大负担。2022年中国肝癌发病率为18.7/10万,死亡率为17.2/10万,均远高于... 肝癌是指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全球的发病率为9.5/10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5名,死亡率为8.7/10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3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了重大负担。2022年中国肝癌发病率为18.7/10万,死亡率为17.2/10万,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死亡率为亚洲第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二术清解汤 陈建杰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价值比较
10
作者 徐晓嵘 章晓鹰 +1 位作者 张珏 吕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46-147,150,共3页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 (HBV-DNA)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252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 (HBV-DNA)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252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血清学转换组(83例)与未转换组(169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2周与24周HBeAg分别以90 S/CO与25 S/CO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0.852,0.639,0.680,0.828与0.899,0.663,0.763,0.845,24周的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结论 HBeAg血清定量值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转换最佳预测指标,此外,治疗24周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ROC曲线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虚实病理因素的分析
11
作者 张晓东 凌琪华 +2 位作者 聂红明 乐敏 陈建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虚实病理因素。方法:对2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对舌、脉象进行频数及发生率统计。结果:共提取9个因子,结合舌、脉象发生率,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基本病理因素包括:气虚、阴虚、...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虚实病理因素。方法:对2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对舌、脉象进行频数及发生率统计。结果:共提取9个因子,结合舌、脉象发生率,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基本病理因素包括:气虚、阴虚、阳虚、脾虚、肾虚、湿热、肝郁、瘀血,除外后三者,其余皆为虚性病理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其中医病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因素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HLA-A和DRB1基因关联研究
12
作者 章晓鹰 陈建杰 陈兰羽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0-370,37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LA-A HLA-DRB1 基因芯片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MHR外变异临床意义
13
作者 顾超 章晓鹰 +2 位作者 孙学华 张珏 高月求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亲水区(MHR)外变异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4例,分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组(n=55)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9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亲水区(MHR)外变异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4例,分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组(n=55)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99)。使用基因测序法进行MHR外与MHR区基因序列分析,并分析比较两组变异率及变异位点差异。结果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MHR外变异率为45.45%,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变异率明显提高至70.71%,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HR外变异主要集中于细胞毒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CTL+Th)免疫表位区,变异率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免疫表位区变异率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虽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MHR以及MHR区域内"a"决定簇变异率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R外以及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变异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危险因素,可增加发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MHR外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原永明 章晓鹰 +2 位作者 顾超 张珏 孙学华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S蛋白变异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114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41例(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肝硬化...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S蛋白变异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114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41例(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肝硬化组35例(肝硬化组)。采用测序法检测所有对象的HBV S蛋白基因序列。结果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年龄和HBV DNA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及HBV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BV S蛋白总体变异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和慢性HBV携带组(P<0.05、P<0.01)。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与肝硬化组S蛋白的主要亲水区(MHR)外变异率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免疫表位区变异率依次升高(P<0.01)。3组之间S蛋白的MHR及位于MHR内的"a"决定簇、LOOP1和LOOP2的变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R外的非免疫表位区变异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组中有1例患者同时出现MHR外Th免疫表位区、CTL免疫表位区和非免疫表位区3个位点变异,1例患者出现MHR与MHR外Th免疫表位区2个位点变异,其他患者均为单点变异,且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与非免疫表位区变异率相当,呈随机分布。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有5例(13.15%)患者出现2个位点以上的变异,肝硬化组有9例(25.71%)患者出现2个位点以上的变异,且2个组的变异位点集中于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结论HBV S蛋白MHR外,尤其是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变异不仅与HBeAg阴性血清学状态相关,也与肝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蛋白 基因测序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抗核抗体阳性率升高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佳 章晓鹰 +2 位作者 孙学华 王晓乐 高月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8-708,共1页
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主要类型与原因分析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多局限于HBV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情况,且结果也不一致。国外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可以导致乙肝患儿产生明显的自身抗体。本文调查分析了干扰素治疗对乙肝患者... 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主要类型与原因分析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多局限于HBV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情况,且结果也不一致。国外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可以导致乙肝患儿产生明显的自身抗体。本文调查分析了干扰素治疗对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 抗核抗体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湿热瘟毒型肝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熙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试从甘露消毒丹的适应症结合湿热瘟毒型肝炎的主要见证出发,来阐述甘露消毒丹用于治疗湿热瘟毒型肝炎的中医理论指导,从而拓宽甘露消毒丹的临床运用范围。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湿热瘟毒 肝炎 体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灵猫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
17
作者 马利节 朱晓骏 +3 位作者 林佳成 王芳 孙学华 高月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灵猫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Ⅰ型IFN的相关性。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灵猫方主要活性成分;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灵猫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靶点;Bioinformatics获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绘制韦恩图、并进行GO富集分析;DAVID 6.8进行K... 目的探讨灵猫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Ⅰ型IFN的相关性。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灵猫方主要活性成分;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灵猫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靶点;Bioinformatics获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绘制韦恩图、并进行GO富集分析;DAVID 6.8进行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 3.8.0进行免疫过程分析。30只SPF级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灵猫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10只外,余20只采用水动力转染技术建立HBV体内复制模型,灵猫方灌胃3 d,2次/d,模型组、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收集血清样本,ELISA检测HBsAg、HBeAg、Ⅰ型IFN水平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结合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获取灵猫方22个活性成分、6059个作用靶点,481个慢性乙型肝炎相关靶点,38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并提出灵猫方通过调控Ⅰ型IFN参与乙型肝炎相关免疫应答的假设。动物实验证实与模型组比较,灵猫方组HBsAg(t=2.227,P=0.043)、HBeAg(t=2.488,P=0.026)显著下降,且HBsAg(t=-4.603,P<0.001)、HBeAg(t=-2.224,P=0.043)下降幅度亦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FNα、IFNβ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灵猫方组IFNα、IFNβ水平显著上升(P值均<0.001);与模型组相比,灵猫方组IFNα、IFNβ水平亦显著上升(P值均<0.001)。结论灵猫方通过调控Ⅰ型IFN的分泌,达到抗HB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灵猫方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干扰素Ⅰ型
下载PDF
中医对肝病腹胀之认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建伟 赵钢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0期2028-2031,共4页
腹胀是肝病中最常见而又顽固难愈的症状之一。肝病腹胀指既往肝炎病史,因肝病日久出现的以腹部胀满为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胃脘以下腹部胀满,腹部皮肤绷紧的感觉,严重者胀大如鼓,并常常伴有食欲减退,腹部胀痛等为特征。 肝病腹胀... 腹胀是肝病中最常见而又顽固难愈的症状之一。肝病腹胀指既往肝炎病史,因肝病日久出现的以腹部胀满为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胃脘以下腹部胀满,腹部皮肤绷紧的感觉,严重者胀大如鼓,并常常伴有食欲减退,腹部胀痛等为特征。 肝病腹胀原因众多,如肝功能受损、胆汁淤积、胆汁分泌入肠道减少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肠道食物滞留过久,细菌产气增多:腹水、低血钾、肠道继发感染、肠道功能紊乱、肝脾肿大等也是腹胀的主要原因。急性或轻度慢性肝炎患者的腹胀多呈现一过性,而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可有明显腹胀,常令患者彻夜痛苦不安,腹胀也是危重病人临死前的危险征兆,引起临床重视。西医对于肝病腹胀的治疗手段有限,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腹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腹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陈建杰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潘凯 徐小青 +2 位作者 薛冬英 李季 陈建杰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二术清解方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陈建杰2005—2021年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设为中医治疗组,并设立仅运用现代医学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2... 目的:观察二术清解方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陈建杰2005—2021年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二术清解方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设为中医治疗组,并设立仅运用现代医学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在血清生化学改善、抑制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和患者主要症状控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升高;2组均能降低患者ALT、AST和AF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在ALT、AST及AFP下降幅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Alb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组在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和腹胀的改善率上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术清解方在血清生化学改善、抑制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主要症状控制方面有显著疗效,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术清解方 肝癌 陈建杰
下载PDF
清开颗粒灌肠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卓蕴慧 商斌仪 +4 位作者 陈建杰 徐玉萍 张颖 姚军 王燕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清开颗粒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n=32)用清开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n=30)用乳果糖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结果治... 目的观察清开颗粒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n=32)用清开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n=30)用乳果糖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平均为(19.6±11.8)h,对照组为(26.9±13.2)h(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3%和87.5%,对照组为23.3%和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NCT、DS、血氨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开颗粒治疗肝性脑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清开颗粒 灌肠 数字连接试验 数字符号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