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坚镪 丁在咸 +3 位作者 张旻 陈红旗 秦环龙 蒋燕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LP)对炎症性肠病(IBD)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小鼠作为IBD动物模型,将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IL-10^(-/-)组和IL-10^(-/-)+LP组三组。IL-10^(-/-)+LP组每...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LP)对炎症性肠病(IBD)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小鼠作为IBD动物模型,将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IL-10^(-/-)组和IL-10^(-/-)+LP组三组。IL-10^(-/-)+LP组每日灌胃0.5 mL LP菌液(1.0×10~9CFU/mL),其余两组灌胃Ringer缓冲液0.5 mL,持续4周。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及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细菌移位为检测指标。结果IL-10^(-/-)小鼠肠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下降,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升高,且肠道细菌移位明显增加;而连续灌胃LP菌液4周后,益生菌发挥了对肠道的调节作用,纠正了肠道菌群失衡,并降低了肠道细菌移位。结论LP能纠正炎症性肠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减少细菌移位,从而增强了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CGMCC 1258 菌群紊乱 细菌移位
下载PDF
益生菌对炎性肠病小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红旗 杨俊 +3 位作者 周玉坤 张旻 杭晓敏 秦环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研究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P)对炎症状态下肠屏障的修复机理。方法以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小鼠为炎性肠病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法(随机表)将空白对照(WT)小鼠和IL-10-/-小鼠分成4组:WT组、WT+LP组、IL-10-/-组和IL-10-/-+LP组,每... 目的研究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P)对炎症状态下肠屏障的修复机理。方法以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小鼠为炎性肠病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法(随机表)将空白对照(WT)小鼠和IL-10-/-小鼠分成4组:WT组、WT+LP组、IL-10-/-组和IL-10-/-+LP组,每组10只。分别灌饲Ringer液或LP溶液,持续4周。每周记录小鼠肠炎的临床表现,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结肠组织,进行病理评分和形态观察,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利用Ussing Chamber技术对小鼠结肠通透性及电生理变化进行分析,并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析法对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与WT组相比,IL-10-/-组小鼠腹泻、直肠脱垂和体重丧失较明显(P<0.01);TNF-α和IFN-γ浓度明显升高(P<0.01);病理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偶见透壁性溃疡和隐窝脓肿形成;超微电镜提示紧密连接结构破坏;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伴有异常分布;结肠上皮细胞甘露醇通透性升高(P<0.001),跨膜电阻值降低(P<0.001)。LP干预4周后,与IL-10-/-组相比,LP能显著改善肠道炎症的临床和病理表现,阻止紧密连接超微结构破坏,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结肠上皮细胞甘露醇通透性(P<0.001),升高跨膜电阻值(P<0.001),降低了TNF-α和IFN-γ的浓度(P<0.01),减轻了肠道炎症。结论 LP能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修复受损肠屏障功能,从而减轻肠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 肠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