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星文明与时空旅行:在科学与幻想之间——兼及一系列科幻电影 |
江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9
|
|
2
|
中国科学社为统一科技译名而进行的工作 |
温昌斌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3
|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早期化学课程与教材 |
王玮
|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早期的医学预科教育1901-1936 |
王玮
|
《医学教育探索》
|
2007 |
2
|
|
5
|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化学教育(1901~1936) |
王玮
|
《化学教育》
CAS
|
2008 |
2
|
|
6
|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化学教育(1901—1936年) |
王玮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0 |
|
7
|
量子体系的系统辩证法 |
吴新忠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8
|
皮克林的“社会建构论解释”与“科学家的解释”之分歧--试析关于高能物理学史的一场争论 |
王延峰
刘兵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古印度的天文思想 |
吴新忠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0
|
古代中国的宇宙模型 |
吴新忠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中华远古的天文思想 |
吴新忠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2
|
实验的关键性与说服力——析富兰克林的科学合理性辩护策略 |
王延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共生论与机会主义”——析皮克林的科学发展模式 |
王延锋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量子测量与时间之箭 |
李宏芳
吴新忠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