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骨科围手术期的临床输血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波 蔡豪褀 +1 位作者 顾萍 王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通过单中心分析儿童骨科手术的输血状况,为儿童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和血液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三年间我院儿童骨科手术患儿7217例,采集年龄、病种输血例数、血液制剂各成分的输注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单中心分析儿童骨科手术的输血状况,为儿童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和血液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三年间我院儿童骨科手术患儿7217例,采集年龄、病种输血例数、血液制剂各成分的输注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术期输血率较高的是2~4岁学龄前儿童(P<0.05),其中骨折和先天性畸形血液制品输注比例较高(P<0.05)。除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其它疾病在各年龄段患儿手术例数及输血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各病种总输血例数及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人均输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了解我院儿童骨科病种围手术用血情况,有利于提高全院临床用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骨科手术 临床输血
下载PDF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住院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原博 缪明远 +1 位作者 杨惠忠 郇京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 目的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烧伤面积、是否接受手术、住院天数等。结果共纳入患者1 844例,其中1 112例(60.3%)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2008—2012年患者数为2003—2007年的2倍,以0~3岁居多,占73.8%;各年龄群中,热液烧伤仍为最主要烧伤类型;春季(29.6%)及夏季(26.7%)烧伤发生率较高。1 015例患儿烧伤累及上肢;575例患儿接受植皮等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共有7例电击伤行截肢(指)术;死亡7例,6例为热液烧伤,1例为火焰烧伤。结论绝大多数烧伤儿童(及重度烧伤)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随着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烧伤患儿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重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尤其是0~3岁儿童家庭的烧伤安全教育可能是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烧伤 流行病学 烧伤防治
下载PDF
儿童复拇畸形WasselⅣ型的新分型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蕴岚 陈博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0-711,共2页
[目的]阐述儿童先天性复拇畸形WasselⅣ型的新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5年8月~2008年1月治疗的73例80拇先天性复拇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男性45例(62%),女性28例(38%);平均年龄1.83岁。对病例作Wassel分型,其中的WasselⅣ型... [目的]阐述儿童先天性复拇畸形WasselⅣ型的新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5年8月~2008年1月治疗的73例80拇先天性复拇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男性45例(62%),女性28例(38%);平均年龄1.83岁。对病例作Wassel分型,其中的WasselⅣ型进一步新分成4个亚型,根据不同的分型和畸形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单纯多指切除术,合并各种皮瓣、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矫形手术的多指切除术,改良的Bilhaut手术,少数大龄患儿还可行截骨矫形术。[结果]65例术后平均随访9.6个月,对治疗结果用改良的Tada评分进行评估,优61拇,良12拇,中6拇,差1拇。[结论]先天性复拇畸形的治疗,应该根据畸形的分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对于畸形严重的WasselⅣ-4型近节指骨重复型,在疾病的早期即行合并各种软组织矫形的多指切除术,手术效果优良,有效避免再次骨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 分型 治疗
下载PDF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834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蕴岚 庄伟 陈博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诊治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701例Ⅰ型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67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8例5~15d发现骨片移位接受手术治疗;59例Ⅱ型骨折,2例非手术治疗,49例手术治疗;62例Ⅲ型和Ⅳ型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病例手...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诊治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701例Ⅰ型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67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8例5~15d发现骨片移位接受手术治疗;59例Ⅱ型骨折,2例非手术治疗,49例手术治疗;62例Ⅲ型和Ⅳ型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病例手术治疗,总共147例手术;12例放弃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例中,1例Ⅱ型骨折病例出现肘内翻;139例急性、亚急性手术病例,22例轻度肱骨外髁隆凸,5例轻度肘关节功能受限,1例肱骨小头及滑车坏死,1例内固定感染骨髓炎;8例手术治疗的陈旧性病例,5例效果满意,2例肘关节功能受限,1例骨不连。结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的关键是争取早期解剖复位,防止陈旧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 骨折 治疗
下载PDF
持续闭式冲洗在儿童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方案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缪明远 蔡海清 王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闭式冲洗对不同病程阶段儿童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在儿童化脓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1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入院后急诊手术,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平... 目的·观察持续闭式冲洗对不同病程阶段儿童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在儿童化脓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1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入院后急诊手术,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平均51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平均75 mm/h。手术方式依据发病时间及影像学表现决定行关节镜下单纯冲洗,或关节镜下滑膜清扫或直接切开引流,术后均行闭式冲洗。结果·病程短于1周组平均冲洗10.9 d,平均住院21.2 d。病程大于1周组平均冲洗19.3 d,平均住院29.9 d。出院时2组平均CRP分别为3、2 mg/L,平均ESR分别为18、16 mm/h。平均随访26个月,无感染复发,Lysholm功能评分均为90分以上。结论·在儿童化脓性膝关节不同病程合理选择持续闭式冲洗方案有利于尽早控制感染,保护关节软骨,恢复关节功能,防止感染迁延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化脓性膝关节炎 持续闭式冲洗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中重度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姬 王苏明 +1 位作者 刘兴存 徐蕴岚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Metaizeau法及Metaizeau法联合撬拨复位在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9.1岁;O'BrienⅡ型12例,Ⅲ型7例。单纯弹性髓内钉固定11例...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Metaizeau法及Metaizeau法联合撬拨复位在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9.1岁;O'BrienⅡ型12例,Ⅲ型7例。单纯弹性髓内钉固定11例,弹性髓内钉结合撬拨复位8例。结果全部患儿均获经6~36个月的随访,优14例,良5例,无桡骨头骨骺早闭,缺血坏死,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结论弹性髓内钉Metaizeau法,弹性髓内钉Metaizeau法结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可靠、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弹性髓内钉 撬拨复位 儿童
下载PDF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恩泽 葛翼华 沈恺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例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儿童A...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例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儿童AlQattanⅡ型指骨颈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手术指征为:骨折线位于指骨颈、伴远端骨折移位,但仍存在骨折端骨性接触;骨折仅累及指骨颈,指骨头完整。统计患儿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儿童改良DASH评分等指标。结果患儿平均年龄(7.5±4.1)岁,平均随访(10.5±7.5)个月,术中平均用时(11.1±6.2)min。直至末次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1.1)周,平均内固定时间(5.1±1.2)周。内固定取出后平均(3.5±1.5)周骨折远端指间关节恢复无痛屈伸活动,1例患指残余轻度旋转畸形,无一例出现骨不连、骨慢连、指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骺板早闭等并发症。术后改良DASH评分的平均值为1.7分(0~6.0分),显示功能预后良好。结论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蹲伏步态多学科团队治疗的初步经验
8
作者 章燕云 蔡海清 +5 位作者 王志刚 徐纯鑫 陆洋阳 陈岑 沈敏 金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16-522,共7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联合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蹲伏步态的初步经验。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诊治的29例存在蹲伏步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联合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蹲伏步态的初步经验。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诊治的29例存在蹲伏步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14.3岁(12~16.5岁)。患儿均行三维步态分析,由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步态研究员共同分析步态检查报告,并商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前予康复宣教及康复训练3~4周(其中家庭康复1~3周),包括体位摆放、体位转移、轮椅训练、肌力训练等。采取单次多平面手术,包括髋关节重建术、髌韧带推进术、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截骨术等,如患儿存在扁平外翻足则行Mosca术。术后2周开始院内康复训练,时间8周;予居家康复训练+线上指导10个月。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12个月以后行三维步态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9例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患儿均完成多学科团队治疗方案,医院康复训练及康复指导时间0.5~2周,家庭康复训练2~3周,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经互联网完成;均行单次多平面手术,其中髌韧带推进术29例,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术20例,内收肌切断术10例,股直肌延长术1例,髂腰肌松解术15例,Dega骨盆截骨+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术3例,腘绳肌延长术14例,距舟关节复位+距下关节融合术5例,Mosca手术13例。术后复查三维步态分析时间平均为术后13.5个月(12~15个月)。结果显示,患儿术后髋关节在支撑相中末期最大伸展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12.29°,术后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屈曲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26.84°,术后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背屈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7.05°。康复评定发现,患儿髋外展、伸髋、伸膝及踝跖屈肌群的肌力均明显提升,平衡稳定性较术前增强,但步行过程中躯干横向位移问题未能改善。结论本研究已经验证了多学科团队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僵直状态,提升各关节运动肌群的肌力,明显改善异常的步态外观。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骨科和康复科联合治疗模式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外科学 矫形外科手术 肌痉挛状态/康复 步态失调/康复 运动疗法 远程康复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步态分析对于痉挛型脑性瘫痪下肢矫形领域最新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毛佳蓓 陆洋阳 +5 位作者 金晟 沈敏 徐纯鑫 陈岑 翟歆昳 刘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步态分析可分为三维步态分析和观察性步态评估,对于脑性瘫痪下肢矫形手术的选择有着指导意义。文章主要综述了观察性步态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近年来步态分析在各种不同步态模式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畸形处理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 步态分析 下肢矫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皮下跟腱切断术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志刚 蔡海清 +5 位作者 陈博昌 李玉婵 徐蕴岚 杨杰 葛翼华 冯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目的]介绍皮下跟腱切断术的手术指征、方法,阐明皮下跟腱切断术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重要性。[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36例,男196例,女40例,共330足,年龄3 d^13个月... [目的]介绍皮下跟腱切断术的手术指征、方法,阐明皮下跟腱切断术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重要性。[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36例,男196例,女40例,共330足,年龄3 d^13个月。选择连续矫形石膏后,足不能背屈>15°,不能保持外展70°位置的病例为施行皮下跟腱切断术指征。308足具备手术指征接受手术治疗,22足未行皮下跟腱切断术而直接佩戴矫形支具。[结果]佩戴支具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期2.1年,随访率97.88%。所有行手术的跟腱无1例不连接,外观连续,扪之有弹性,已行走者步态正常,跟腱有力。随访中,未手术组4足出现马蹄复发,行皮下跟腱切断术;手术组31足出现不同程度的马蹄,内收畸形复发,再行皮下或切开跟腱延长术及肌腱转移术。所有接受手术者无1例出现“摇椅足”畸形。[结论]皮下跟腱切断术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完全矫正马蹄畸形的关键,它对于恢复跟骨的解剖位置,维持足正常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仔细操作,正确配合矫形石膏和外展支具使用,有助于取得Ponseti方法治疗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PONSETI方法
下载PDF
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蕴岚 陈博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了15例骨盆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病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2—16岁,急性14人,慢性1人;10例发生在短距离赛跑时,2例发生... [目的]探讨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了15例骨盆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病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2—16岁,急性14人,慢性1人;10例发生在短距离赛跑时,2例发生在足球运动时,各有1例发生在排球、篮球和棒球运动时;X线片和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根据撕脱骨片的大小及移位的方向及距离,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展屈髋位石膏固定、卧床休息等不同治疗方法。[结果]14例急性病例,保守及手术治疗效果优良,均达到局部无疼痛,髋关节满幅活动,步态正常,可参加各类体育活动。1例慢性病例为外院保守治疗2个月后转来,局部仍明显疼痛,经本院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作者认为手术复位内固定者可达到解剖复位,康复时间短,早期活动。[结论]明确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病因、分类,可以做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早期康复,杜绝各种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上棘 撕脱骨折
下载PDF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基因突变检测:附一家系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怀远 李玉婵 +1 位作者 王剑 傅启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家系的EXT1和EXT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寻找引起该家系HME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PCR扩增先证者EXT1和EXT2的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结果DNA测序分析发现,先证... 目的对1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家系的EXT1和EXT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寻找引起该家系HME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PCR扩增先证者EXT1和EXT2的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结果DNA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EXT1基因第1外显子有一新的杂合缺失-插入突变(651-664delinsTTT),致使EXT1基因编码蛋白218位后的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在220位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K218fsX220),使编码的EXT1蛋白为截断型蛋白。家系调查发现,该突变来自于先证者母亲。先证者EXT2基因没有发现变异。结论EXT1基因651-664delinsTTT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HME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EXT基因 突变
下载PDF
MRI在青少年应力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莺 孙燕 +2 位作者 郭辰 徐琳 李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分析MRI在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X线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无基础性疾病,并经治疗后随访复查证实。男9例,女3例,年龄6岁4个月至14岁3个月,平均12岁... 目的:分析MRI在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X线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无基础性疾病,并经治疗后随访复查证实。男9例,女3例,年龄6岁4个月至14岁3个月,平均12岁3个月。所有12例病例均先行X线摄片,2天内行MRI平扫检查。结果:(1)发生部位:结合X线和MRI检查,均在下肢不同部位发现应力性骨折,其中左胫骨近段6例,双侧胫骨近段、左侧胫腓骨近段、右胫骨近段、右胫骨中段、右股骨下段、左侧第三跖骨各1例。(2)X线表现:12例病例,4例X线阴性,8例X线可见各种异常表现,包括髓腔内横行致密线/带(6例)、骨膜反应(6例)、骨皮质增厚(1例)。(3)MRI表现:MRI清晰显示髓腔内骨折线,表现为T1W和T2W序列均为低信号,邻近髓腔内见骨髓水肿,骨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4)随访:所有病例经石膏固定制动休息后1~3个月复查,疼痛症状均明显好转,X线片显示病变部位骨膜增厚,骨髓腔密度接近正常。1例左胫骨近段骨折病例于2年9个月后再次发生应力性骨折(双侧股骨远段)。结论:青少年应力性骨折正逐步得到认识,X线平片在诊断本病时的作用有限,MRI的诊断价值则举足轻重,且其具有无辐射的优点,从而成为本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青少年 数字X射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在DDH研究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翼华 王志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031-2033,2036,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四肢畸形,发病率高,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传统上,DDH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骨盆正位X线片来提供依据,但由于DDH病理变化复杂,三维立体的软骨及软组织的变化也越...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四肢畸形,发病率高,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传统上,DDH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骨盆正位X线片来提供依据,但由于DDH病理变化复杂,三维立体的软骨及软组织的变化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传统的X线片提供的依据有限。MRI作为一种无辐射的影像诊断方法,具有软组织对比优良,三维立体成像等优点,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髋关节内各种骨,软骨及软组织结构,为DDH的诊治和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了解最新的MRI在DDH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在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及转归,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疗效评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EXT基因的一种新突变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启华 李玉婵 +1 位作者 王剑 王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6期625-627,共3页
目的:对1个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家系的EXT1和EXT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寻找引起该家系HME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应用PCR扩增先证者EXT1和EXT2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结果:DNA测序分析发现,先... 目的:对1个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家系的EXT1和EXT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寻找引起该家系HME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应用PCR扩增先证者EXT1和EXT2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结果:DNA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EXT1基因第7外显子区有一杂合缺失突变,为1564-7delC,导致522位后编码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并在546位引入终止密码,使编码的EXT1蛋白为截断型蛋白。经家系调查发现,该突变来自先证者的母亲。先证者EXT2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EXT1基因1564-7delC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HME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EXT基因 突变
下载PDF
经腹股沟前路超声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的治疗评价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静 杜隽 +1 位作者 王志刚 葛翼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728-1730,17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前路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治疗过程中的随访及监测价值。方法 Graf法确诊患儿每周行前路超声检查,以评判患儿在Pavlik支具固定状态下能否达到同心圆复位。结果本组患儿共68例、80髋,包括TYPE D型18髋,Ⅲ型54...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前路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治疗过程中的随访及监测价值。方法 Graf法确诊患儿每周行前路超声检查,以评判患儿在Pavlik支具固定状态下能否达到同心圆复位。结果本组患儿共68例、80髋,包括TYPE D型18髋,Ⅲ型54髋,Ⅳ型8髋。经前路超声检查,佩戴Pavlik支具后即达到同心圆复位的有52髋(包括TYPE D型18髋,Ⅲ型40髋),佩戴支具一周达到同心圆复位的有12髋(Ⅲ型),佩戴Pavlik支具2周达到同心圆复位3髋(Ⅲ型2髋,Ⅳ型1髋),其余7髋(Ⅳ型) 2周后仍未能达到同心圆复位,改换其它治疗方式。结论经腹股沟前路超声可以实时监测患儿支具固定状态下的复位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前路超声 儿童 超声检查
下载PDF
A1滑车松解术治疗儿童"伸直型"扳机拇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徐蕴岚 章燕云 韩炳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6-640,共5页
目的总结A1滑车松解术治疗儿童罕见的"伸直型"扳机拇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随访时间大于18个月的25例"伸直型"扳机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患儿... 目的总结A1滑车松解术治疗儿童罕见的"伸直型"扳机拇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随访时间大于18个月的25例"伸直型"扳机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患儿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3岁,范围在2~8岁。患侧拇指位于左侧13例,右侧9例,双侧3例;共计28只拇指受累。统计患儿是否接受过固定屈曲扳机拇的非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接受A1滑车松解术和患拇滑车的部分切除术,记录并分析患儿术前、术后即时、术后末次随访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72%(18/25)的患儿接受过固定屈曲扳机拇指的非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顺利接受A1松解手术,所有患儿手术前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为(25.2±5.4)°,术后即时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为(59.8±6.8)°,末次随访时为(68.8±4.7)°。与手术前比较,术后即时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改善34.7°(t=-27.92,P<0.001),末次随访时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改善43.6°(t=-43.40,P<0.001)。对于单侧受影响的患儿,末次随访时拇指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25.5°比68.5°,t=-41.67,P<0.001),但没有达到与健侧拇指最大屈曲活动水平。结论"伸直型"扳机拇是临床罕见的扳机拇,临床上易漏诊。A1滑车松解术可有效改善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机指症 手术 疗效 儿童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恩 祝加学 +3 位作者 秦金保 丁文祥 俞晓青 高波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瓣膜内皮化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复合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细...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瓣膜内皮化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复合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细胞的表面标志。取扩增3~6代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VEGF和b-FGF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内皮祖细胞的标志。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表达CD34、CD133和vWF,且Dil-acLDL实验阳性。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可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瓣膜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诱导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非融合性脊柱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林 陈博昌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治疗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缪明远 蔡海清 +1 位作者 蔡豪祺 王志刚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内推髌骨、护膝佩戴及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结果24例行膝关节穿刺抽吸血肿,平均抽吸血量为20.6 ml。初次发病后平均随访时间3.9年。1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62例中54例无髌骨脱位复发,8例复发;其中3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该5例中有2例未遵医嘱康复锻炼,遵医嘱康复锻炼后无再脱位);另外3例髌骨再脱位3次以上。再脱位3次和4次后考虑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骨脱位软组织联合手术后随访3.1年无再脱位。随访患儿平均Kujala评分为93.4分。结论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大部分患儿长期随访效果好,但对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要求较高,临床诊疗中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再脱位超过3次以上可考虑伸膝装置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复发 青少年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