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对照护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砚燕 李蕊 +2 位作者 孙晶 袁婧雅 智晓旭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描述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照护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人文关怀品质对照护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所医院351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护行为量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目的描述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照护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人文关怀品质对照护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所医院351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护行为量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照护行为总体水平良好,为(124.64±15.3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与技能、服务的可及性、尊重及服务的连续性;人文关怀品质水平为(128.53±15.87)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肿瘤科护士照护行为的因素为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感知、日常工作量和对实施关怀护理的态度(均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照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持续性、针对性地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感知及理念等的培养,进而改善肿瘤科护士照护行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关怀行为 人文关怀品质 相关因素
下载PDF
CT螺旋扫描速度对肺部不同部位肿瘤靶区勾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佳 夏士安 +4 位作者 蒋马伟 林清 查元梓 张松方 车莉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CT螺旋扫描速度在放射治疗肺部不同部位肿瘤定位时对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对10例位于肺上1/2和肺下1/2部位的原发或转移性肺部肿瘤分别行快速螺旋扫描和慢速扫描,通过先后序贯同一体位螺旋快速扫描和慢速扫描,勾画肺上1/2... 目的分析不同CT螺旋扫描速度在放射治疗肺部不同部位肿瘤定位时对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对10例位于肺上1/2和肺下1/2部位的原发或转移性肺部肿瘤分别行快速螺旋扫描和慢速扫描,通过先后序贯同一体位螺旋快速扫描和慢速扫描,勾画肺上1/2和肺下1/2部位大体肿瘤体积(GTV)qs、GTVss,GTVqi、GTVsi的大小及三维等中心坐标。结果位于肺上1/2部位GTVqs、GTVss的体积大小分别为10.56、11.05cm3(DSC=0.97,x2=3.37,P=0.19),等中心位移误差x、y、z轴分别为0.01、0.05、0.30cm,GTVqs对GTVss的包含度(DI)=0.98,GTVss对GTVqs的DI=0.96;位于肺下1/2部位GTVqi、GTVsi的体积大小分别为9.48、14.01cm3(DSC=0.81,x2=5.32,P=0.043),等中心误差x、y、z轴分别为0.4、0.85、1.45cm,GTVqi对GTVsi的DI=0.98,GTVsi对GTVqi的DI=0.82。结论不同扫描速度在放射治疗肺部不同部位肿瘤定位时对靶区勾画存在一定影响,尤以肺下部1/2部位的肿瘤靶区勾画影响较大,模拟定位时应考虑到扫描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扫描 肿瘤定位 肺部肿瘤 大体肿瘤体积
下载PDF
全身分次放射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原 张松方 +2 位作者 屠永青 陆冬青 王雅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观察接受分次全身放射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晚期毒性反应及预后。方法:对14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预处理。结果:14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身分割放射治疗,早期急性反应均能耐受。经过... 目的:观察接受分次全身放射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晚期毒性反应及预后。方法:对14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预处理。结果:14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身分割放射治疗,早期急性反应均能耐受。经过一年以上随访,1年生存率为57%(8/14),5年生存率为37%(3/8)。结论:患者对分次全身放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重要预处理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分次放射治疗 血液恶性肿瘤 异基因骨髓移植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习攀 郑磊贞 《癌症进展》 2013年第5期440-443,共4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热疗手段。它是利用超声波良好的方向性、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穿过软组织聚焦于体内靶器官,而使局部组织内的温度瞬间上升到65℃以上,导致...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热疗手段。它是利用超声波良好的方向性、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穿过软组织聚焦于体内靶器官,而使局部组织内的温度瞬间上升到65℃以上,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目前,临床上用于HIFU治疗的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子宫肌瘤以及软组织肿瘤等,然而,由于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综述了HIFU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以探讨HIFU治疗不同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治疗 实体肿瘤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磊贞 朱雪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第一个肿瘤相关抗原在黑色素瘤中被发现,使得肿瘤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成为癌症治疗新途径.随后,多种免疫治疗手段如白细胞介素、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等不断出现,然而,这些免疫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 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第一个肿瘤相关抗原在黑色素瘤中被发现,使得肿瘤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成为癌症治疗新途径.随后,多种免疫治疗手段如白细胞介素、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等不断出现,然而,这些免疫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却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抑制剂 检查点 CD8+T淋巴细胞 特异性细胞毒性 肿瘤相关抗原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肿瘤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小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发生并发症者5例,其中1例导管断裂,2例导管感染,1例静脉炎,1...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发生并发症者5例,其中1例导管断裂,2例导管感染,1例静脉炎,1例导管阻塞。最长可留置1年,最短留置4个月。结论PICC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符合肿瘤患者需多次化疗的需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选择静脉及PICC导管、及时更换合适的敷料及肝素帽、合理利用导管并正确地冲管和封管,以提高PICC导管的使用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上海地区癌症患者疼痛诊断和治疗规范性的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郑莹 王杰军 +4 位作者 郑磊贞 彭鹏 许德凤 陆震宇 卢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了解三阶梯止痛方案在医疗机构中的执行情况,评价上海地区癌症患者疼痛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方法:抽取上海市22家二、三级医院的210份具有疼痛症状并经止痛治疗的癌症患者的住院病史,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标准,... 目的:了解三阶梯止痛方案在医疗机构中的执行情况,评价上海地区癌症患者疼痛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方法:抽取上海市22家二、三级医院的210份具有疼痛症状并经止痛治疗的癌症患者的住院病史,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标准,对患者疼痛诊断和治疗符合标准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癌症疼痛诊疗完全符合三阶梯止痛原则的病史占5.7%,基本符合者占33.3%,不符合者占30.0%,无法评价者占31.0%,总符合率为39.0%。三级医院总符合率高于二级医院(P<0.01),郊区二级医院总符合率高于市区二级医院(P=0.012)。疼痛描述不规范是不符合和无法评价的最主要原因。结论:被调查的上海医院对癌症疼痛处理的规范性仍不理想,目前癌症疼痛诊断和治疗中突出的问题由原来的用药转变为疼痛评估。癌症疼痛控制应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除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教育外,还应加强临床规范诊治的监督检查力度,以提高癌症疼痛处理的规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诊断 治疗 评估
下载PDF
循环血肿瘤DNA含量变化对评价兔VX2肿瘤放疗早期反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车莉萍 夏士安 +5 位作者 孙高峰 王涛 李潇 张桉瑜 程超 左长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512-1516,1524,共6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循环Shope病毒DNA含量变化比较VX2移植瘤放疗早期治疗效果,探讨液态活检技术在临床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大腿外侧皮下接种法建立兔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单剂量20Gy放射治疗。根据已知... 目的观察外周血循环Shope病毒DNA含量变化比较VX2移植瘤放疗早期治疗效果,探讨液态活检技术在临床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大腿外侧皮下接种法建立兔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单剂量20Gy放射治疗。根据已知的Shope病毒基因库设计Shope病毒特征性探针,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放疗前1天、放疗后第3天及放疗后第7天血浆中Shope病毒特征性DNA片段含量。于放疗后第7天留取肿瘤组织块行病理组织学分析肿瘤细胞坏死率,分组标准以肿瘤细胞坏死率达80%为界,≥80%者为放疗有效组,小于80%为放疗抵抗组。采用SAS 9. 1统计软件分析,循环血shope病毒DNA含量组间差别采用方差分析,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病理肿瘤坏死率分组,对照组n=4,有效组n=6,抵抗组n=6。病理分析发现放疗有效组肿瘤组织存在大量坏死灶,放疗有效组坏死率明显高于放疗抵抗组(P <0. 05);放疗后3天,有效组的循环血shope病毒DNA含量明显高于抵抗组(P <0. 05),放疗后7天,放疗有效组循环血shope病毒DNA含量明显低于抵抗组(P <0. 01)。外周血中shope病毒的动态变化与VX2肿瘤放疗早期病理改变相关。结论循环血Shope病毒DNA可以作为兔VX2肿瘤特征性肿瘤标志物,循环血肿瘤DNA变化在早期监测肿瘤放疗疗效时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血肿瘤DNA VX2肿瘤 放射治疗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子宫活动度
9
作者 沈奕晨 蒋马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604-610,共7页
目的:通过统计研究15名手术前宫颈癌病人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治疗过程中的子宫活动度,为制定放疗计划中更准确的计划靶区(PTV)。同时使得在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以及图像配准过程中,更好地确定治疗位置以确保剂量的准... 目的:通过统计研究15名手术前宫颈癌病人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治疗过程中的子宫活动度,为制定放疗计划中更准确的计划靶区(PTV)。同时使得在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以及图像配准过程中,更好地确定治疗位置以确保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Philips16排CT获取病人治疗前的模拟定位CT图像,CMS(XIO)计划系统完成宫颈癌IMRT放射治疗计划,传送定位CT图像至Elekta Synergy的XVI系统。选取15名手术前宫颈癌病例。在放射治疗前获取CBCT图像,通过XVI系统进行3D图像配准,获取治疗中摆位误差(60组数据),子宫位移(60组数据),计算获取治疗中病人子宫活动度数据(60组数据)。子宫活动度为通过摆位误差和子宫位移计算后得到的绝对值差值数据。整个研究获得180组研究数据,每组数据分别包含3个方向:Left-Right(LR),Anterior Posterior(AP),InferiorSuperior(IS),以及3个方向的旋转角度。本文研究子宫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确定治疗计划制定时,PTV的确定不仅包括了系统误差数据,同时结合了治疗时的随机误差数据。结果:子宫活动度为:系统误差(Σ)LR、IS、AP的数值为0.15cm、0.22 cm、0.41 cm;随机误差(δ)LR、IS、AP的数值为0.11 cm、0.11 cm、0.15 cm。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摆位误差数据为:系统误差(Σ)LR、IS、AP的数值为0.18 cm、0.23 cm、0.29 cm;随机误差(δ)LR、IS、AP的数值为0.08 cm、0.05 cm、0.07cm。通过DVH和靶区覆盖可能性分析指出,PTV的间隙为摆位误差与子宫活动度误差的总和。计算得到PTV为:LR=0.67 cm,IS=0.88 cm,AP=1.37 cm。结论:研究子宫活动度对于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治疗的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分析具有指导作用。指导物理师对PTV外放的合理性,有效降低正常组织受量与靶区剂量的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活动度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图像配准
下载PDF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莹莹 陈思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148-151,共4页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研究称糖尿病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分别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糖药物。胰岛素的使用频度逐年提高,为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和改善代谢紊乱而提倡合理、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二...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研究称糖尿病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分别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糖药物。胰岛素的使用频度逐年提高,为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和改善代谢紊乱而提倡合理、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的用药频度在口服降糖药中位居前3位。本文就近年来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与肿瘤发展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将为糖尿病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肿瘤 胰岛素 二甲双胍
下载PDF
照光,儿童肿瘤的希望之光
11
作者 文璐 朱传营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3年第2期36-37,共2页
有数据显示,每年有3万~4万儿童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儿童常见的肿瘤有白血病、脑肿瘤、淋巴瘤等。治疗肿瘤,手术、放疗、化疗是最主要的三种手段。其中,放疗利用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治疗,来... 有数据显示,每年有3万~4万儿童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儿童常见的肿瘤有白血病、脑肿瘤、淋巴瘤等。治疗肿瘤,手术、放疗、化疗是最主要的三种手段。其中,放疗利用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治疗,来达到破坏或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且效果比较良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之一,常被人称为照光或烤电。70%以上的儿童肿瘤均需要放疗,该疗法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照射治疗 脑肿瘤 照光 恶性肿瘤 数据显示 淋巴瘤 白血病
下载PDF
上海市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铖 金奕滋 +21 位作者 李婷 章真 梁晓华 唐曦 刘天舒 李琦 沈赞 姜斌 王理伟 张俊 陈思宇 周彩存 高勇 臧远胜 李恒宇 董宇超 湛先保 钟薏 刘苓霜 秦悦农 胡夕春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9-10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与CINV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改善CINV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16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V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年上海市CINV管理与指南符合率较5年前有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指南符合率从21.6%提升至67.0%。对于接受中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显著降低CINV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是CINV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方案是影响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优先关注药物本身的致吐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严格遵循指南,从而最大化地控制CI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癌症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与CBCT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
13
作者 谈俊蕾 祝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中Exac Trac图像引导系统替代CBCT图像引导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次头颈部肿瘤患者在相同摆位条件下治疗前均用Exac Trac和CBCT进行验证摆位,与计划CT图像配准。比较分析2个图像引导系统配准后的摆位误差...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中Exac Trac图像引导系统替代CBCT图像引导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次头颈部肿瘤患者在相同摆位条件下治疗前均用Exac Trac和CBCT进行验证摆位,与计划CT图像配准。比较分析2个图像引导系统配准后的摆位误差。结果 53例次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摆位条件相同情况下Exac Trac图像引导系统与CBCT图像引导系统的配准结果在X(左右)、Y(前后)和Z(上下)方向上摆位误差的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0±0.9)mm、(1.0±0.7)mm和(1.1±1.5)mm。其中10例次单纯治疗头部患者在摆位条件相同情况下ExacTrac与CBCT配准结果在X、Y和Z方向上摆位误差的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8±0.4)mm、(0.8±0.4)mm和(0.4±0.4)mm。2种图像引导系统在3个方向上的相对误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验证头颈部肿瘤摆位时,ExacTrac和CBCT的配准数据相对误差值小,匹配度高,且在头部配准应用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微生物相关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慧 陈思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期178-182,共5页
肿瘤是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病的疾病,其中生物致癌因素主要有致癌性病毒、细菌及寄生虫,常见的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EB病毒(EBV)与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幽门螺杆菌(Hp)与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肿瘤的发生... 肿瘤是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病的疾病,其中生物致癌因素主要有致癌性病毒、细菌及寄生虫,常见的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EB病毒(EBV)与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幽门螺杆菌(Hp)与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微生物密不可分,微生物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施展致癌促癌作用:产生毒性物质、诱导毒性效应、诱导炎性反应发生、影响免疫应答等。本文将微生物的致癌促癌机制相关进展做简要总结,并展望以微生物作为早期肿瘤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和以微生物作为靶点研发药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肿瘤 发病机制 早期筛查 治疗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及网络药理学探究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治疗骨关节炎机制
15
作者 张玉 杨然 +5 位作者 马飞 娄祺祺 陈汉 崔若琳 金立伦 滕蔚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8-1867,共10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简称新组方贴膏)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基础与作用靶点。方法以UPLC-Q-TOF-MS技术结合文献检索获取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的活...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简称新组方贴膏)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基础与作用靶点。方法以UPLC-Q-TOF-MS技术结合文献检索获取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的活性成分信息,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与骨关节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合并去重,通过Cytoscape 3.10.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有效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交集靶点用R(4.2.1)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B-dock2在线分析软件进行关键成分与有效靶点的分子对接研究。结果通过应用UPLC-Q-TOF-MS技术,从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中共鉴别出54个活性成分,与骨关节炎交集靶点332个。预测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可能通过菊苣酸、迷迭香酸、咖啡酸、大黄酸、壬二酸、秦皮乙素、藁本内酯、新隐丹参酮和阿魏酸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PTPN1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等关键靶点,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与抗炎镇痛作用;其中PIK3CA与咖啡酸(Caffeic acid)结合能最高,为-9.7 kJ·mol^(-1),表明所筛选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结论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可能通过菊苣酸、迷迭香酸、咖啡酸、大黄酸、壬二酸、秦皮乙素、藁本内酯、新隐丹参酮和阿魏酸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PTPN11、PIK3R1、PIK3CA、EGFR、JAK2等关键靶点,调控TNF、PI3K-Akt、EGFR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与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散精简方新组方贴膏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UPLC-Q-TOF-MS 骨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3促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相关探索
16
作者 徐文晖 杨畅 +3 位作者 李瑞卿 卞京 李夏伊 郑磊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IRF3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肾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结直肠癌或肾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中IRF3表达水平的差异。针对IRF3蛋白的C端残基位点进行改造,构建拟磷酸化IRF3-5D(396/398/402/404/405-D)高表达的HEK-293T细胞。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采用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抑制剂进行处理,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IRF3、p-IRF3(Ser38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NA测序技术探索IRF3-5D高表达与肿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构建野生型IRF3(IRF3-WT)和IRF3-5D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CT26、COLON26,采用细胞计数法、细胞划痕试验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TCGA数据分析提示癌组织中IRF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癌症患者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结直肠癌、肾癌组织中IRF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蛋白表达集中于细胞核内。TBK1抑制剂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间点作用后,HEK-293T细胞p-IRF3(Ser386)蛋白表达减弱。RNA测序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多个与癌症预后不良相关的蛋白[IRF9、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等]表达水平在IRF3-5D高表达的条件下显著上调。结直肠癌细胞中过表达IRF3-5D,可导致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上调。结论·结直肠癌中IRF3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IRF3-5D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内高表达后,促进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此外,IRF3-5D依赖于TBK1介导的IRF3活化激活通路,并上调多个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干扰素调节因子3 TANK结合激酶1 RNA测序
下载PDF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倩 郭伟剑 郑磊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3,共4页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抗癌谱广、毒副反应轻微是其主要特点。但该药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却高达90%,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神经毒性分为两种:以遇冷后表现加重为特征的急性神经毒性以及与顺铂相似的慢性的累...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抗癌谱广、毒副反应轻微是其主要特点。但该药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却高达90%,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神经毒性分为两种:以遇冷后表现加重为特征的急性神经毒性以及与顺铂相似的慢性的累积神经毒性。该文就LOHP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药物副作用 防治进展
下载PDF
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秦薇 张晓伟 +1 位作者 章莉 张凤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干细胞相关标志物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6月~2006年3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6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Oct-4表达,分别以5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回顾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研究干细胞相关标志物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6月~2006年3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6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Oct-4表达,分别以5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回顾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Oct-4表达的关系。对63例中的50例患者进行为期8年的生存随访,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Oct-4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构建Cox回归模型,评估Oct-4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的可能性。结果Oct-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95%(5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5.2%(3/58)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P<0.01)。Oct-4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O.01)。Oct-4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及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4表达阳性程度高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Oct-4表达阳性程度低的患者(P<0.05)。Oct-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R 0.554,95%CI 0.209~1.466)。结论Oct-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患者生存期有关,但不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临床分期 生存期 预后 胃癌
下载PDF
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晶 姚文 王小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情况,为进一步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评估量表(Comprehensive Needs Assessment Tool in cancer for patients,CNAT)对397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总...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情况,为进一步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评估量表(Comprehensive Needs Assessment Tool in cancer for patients,CNAT)对397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总分42.37(32.77,53.11)分,身体症状需求35.90(12.82,51.28)分,心理情感需求33.33(9.01,57.58)分,知识信息需求50.00(33.33,66.67)分,实际支持需求33.33(19.05,47.62)分,社会精神支持需求33.33(22.22,55.56)分,护理需求58.33(33.33,66.67)分,医院设施需求66.67(41.67,66.67)分,医疗需求58.33(33.33,75.00)分;老年癌症患者综合需求受到目前职业、照顾者类型、治疗方式、癌症类型、癌症患病时间、癌症分期、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总收入及目前居住地影响(均P<0.01)。结论老年癌症患者就医体验需求较高,与患者的病情及获得资源的情况有关。需要加强对低学历、居住于农村,患有乳腺癌、子宫及其附件癌症、癌症分期较差及放疗患者的针对性干预,满足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癌症患者 综合需求 身体症状 心理情感 知识信息 实际支持 社会精神支持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抗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小平 郑磊贞 +2 位作者 顾建春 马飞 郭伟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联合抗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方法转移性肝癌造模成功后,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n=12):奥沙利铂组(A组)、生脉中剂量组(B组)、奥沙利铂+生脉小剂量组(C组)、奥沙利铂+生脉中剂量组(D组)、奥沙利铂+生脉大剂...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联合抗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方法转移性肝癌造模成功后,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n=12):奥沙利铂组(A组)、生脉中剂量组(B组)、奥沙利铂+生脉小剂量组(C组)、奥沙利铂+生脉中剂量组(D组)、奥沙利铂+生脉大剂量组(E组)和对照组。生脉注射液小、中、大剂量浓度分别为10.0、100.0、1 000.0μg/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d腹腔注射,连续给药。奥沙利铂剂量浓度为9.3μg/L。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观察瘤重抑制率和肝转移抑制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介素(IL)-15、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D、E组小鼠的瘤重抑制率和肝转移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1),HGF、IL-15、IL-6和VEGF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MVD明显降低(P<0.01)。A、D、E组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肝转移作用,其对肝转移的干预机制可能与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奥沙利铂 结肠肿瘤 肝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