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住院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原博 缪明远 +1 位作者 杨惠忠 郇京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 目的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烧伤面积、是否接受手术、住院天数等。结果共纳入患者1 844例,其中1 112例(60.3%)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2008—2012年患者数为2003—2007年的2倍,以0~3岁居多,占73.8%;各年龄群中,热液烧伤仍为最主要烧伤类型;春季(29.6%)及夏季(26.7%)烧伤发生率较高。1 015例患儿烧伤累及上肢;575例患儿接受植皮等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共有7例电击伤行截肢(指)术;死亡7例,6例为热液烧伤,1例为火焰烧伤。结论绝大多数烧伤儿童(及重度烧伤)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随着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烧伤患儿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重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尤其是0~3岁儿童家庭的烧伤安全教育可能是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烧伤 流行病学 烧伤防治
下载PDF
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学科63年回顾
2
作者 刘琰 方培耀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源自195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外科严重灼伤治疗小组。63年来,他们创造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技术,包括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分期分批切痂、大张异体或异种皮打洞嵌植自体小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源自195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外科严重灼伤治疗小组。63年来,他们创造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技术,包括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分期分批切痂、大张异体或异种皮打洞嵌植自体小皮片混合移植覆盖创面;烧伤早期液体复苏的“瑞金公式”;严重烧伤患者应激调控的“冬眠疗法”;这些技术和国内其他独创的治疗技术一起被誉为烧伤治疗的“中国方法”。在烧伤感染防治、创面修复、康复整形等方面同样取得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他们不断总结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发表对学界有影响力的文献著作,同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与时俱进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深度烧伤 混合移植 瑞金公式 冬眠疗法
原文传递
2005年至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严重烧伤特点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萌 张勤 +1 位作者 刘健 郑捷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195-202,共8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特点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烧伤学科在老年严重烧伤治疗领域提供较为详实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的年... 目的通过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特点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烧伤学科在老年严重烧伤治疗领域提供较为详实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的年龄≥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30%总体表面积(TBSA)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住院病史信息,收录信息包括患者入院日期、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受伤场所、合并伤前疾病、烧伤后并发症、合并吸入性损伤、生存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治时间及治疗结果。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二项分布检验,生存患者和病死患者对比有差异的因素(年龄、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存在伤后并发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录老年严重烧伤患者73例,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发病率从2005年2.7%上升到2017年17.8%,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8,P<0.05)。男性患者(65.8%)多于女性患者(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分布为61~86岁,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女性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83)。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3.9±20.9)%TBSA,Ⅲ度烧伤面积中位数0。不同烧伤严重程度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例数、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病死例数均多于重度烧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工作场所烧伤占比高。患者烧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79.5%),受伤场所以家庭为主(57.5%),其次为工作场所(31.5%)。患者伤前明确诊断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32例(43.8%)、神经系统疾病7例(9.6%)、糖尿病5例(6.8%)、呼吸系统疾病5例(6.8%)。患者烧伤后并发症主要为创面感染31例(4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例(11.0%)、肺部感染8例(11.0%)。合并吸入性损伤11例(15.1%),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中位数为12 d。患者病死率为32.9%,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024,95%CI为1.006~1.041,P=0.008)。结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严重烧伤发病率显著增高,老年患者家庭烧伤占比高,应积极制定老年烧伤特别是家庭预防策略,切实降低发病率及减小烧伤面积、提高治愈率,建立有效烧伤康复体系改善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老年人 特点 分析
原文传递
一份出色的答卷——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伟石教授
4
作者 张勤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本文作者在读过许伟石教授撰写的《我的学术轨迹》一文原稿后,深感以许教授为代表的一代烧伤开拓者为烧伤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他们淡泊名利、富于奉献的精神感动,因此,特撰写这篇关于许伟石教授的文章,以颂扬他们这代... 本文作者在读过许伟石教授撰写的《我的学术轨迹》一文原稿后,深感以许教授为代表的一代烧伤开拓者为烧伤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他们淡泊名利、富于奉献的精神感动,因此,特撰写这篇关于许伟石教授的文章,以颂扬他们这代人为烧伤事业付出的毕生精力,他们是这个学科发展的脊梁和灵魂,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瑞金医院 医学院 医务工作者 答卷 烧伤 开拓者 撰写
原文传递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早期预警价值
5
作者 宋晨璐 向军 杨惠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4-481,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2例重...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2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一般资料。收集患者入院48 h内的HB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以及入院48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的评分。根据出院时的状态,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发生休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无休克组和脓毒症休克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死亡、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患者死亡、脓毒症,以及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警作用。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烧伤总面积及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在是否发生脓毒症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1)。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HBP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患者血清HBP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脓毒症无休克组比较,脓毒症休克组患者HB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是住院期间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重度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BP水平预测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8;当HBP≥147.03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3%和70.00%。HBP水平预测重度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出现脓毒症休克的AUC为0.789;当HBP≥147.03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63.20%。结论·入院48 h内的血清HBP水平可作为重度烧伤患者预后以及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休克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重度烧伤 脓毒症 预警指标 预后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沈晓娴 周增丁 +5 位作者 刘健明 叶震遐 李学川 章盖 宋晨璐 杨惠忠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评估烧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1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明确红外热像仪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收治的严重... 目的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评估烧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1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明确红外热像仪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34例,均采用翻身床定期翻身治疗,并将患者分为Braden评估组(单纯应用Braden评估表,n=17)和联合评估组(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n=17)。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在患者入院接受翻身床治疗1个月后的1周内,每天根据臀部压力性损伤评估,调整翻身次数和臀部护理按摩时间,记录两组患者1周内翻身总次数和臀部按摩总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评估组在减少翻身次数、缩短臀部护理按摩时间上均明显优于Braden评估组(P<0.05)。两组均发生臀部褥疮1例(1/17),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对翻身床烧伤患者臀部受压部位进行监测,相较单纯采用Braden评估表,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发现潜在1期压力性损伤,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翻身治疗次数及臀部按摩时间,减轻护理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红外热像仪 压力性损伤 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 预防
下载PDF
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敷料对烧伤或整形手术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健 郑捷新 +2 位作者 施燕 张勤 廖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35-1539,共5页
目的评价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Veloderm促进烧伤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Veloderm外敷于首次烧伤或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试验组,n=24),以临床常用... 目的评价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Veloderm促进烧伤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Veloderm外敷于首次烧伤或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试验组,n=24),以临床常用且疗效确定的凡士林油纱布作为阳性药平行对照(对照组,n=24),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后第7天的创面愈合百分率、累计痊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Veloderm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以及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25±1.11)d和(7.00±0.9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试验组创面愈合百分率、累计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5.69)%、87.50%和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37±8.92)%、58.33%和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结论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Veloderm外敷对烧伤或整形手术供皮区创面的愈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使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 烧伤 供皮区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大鼠深Ⅱ度灼伤后皮肤力学性质改变及变性真皮再利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勇 王西樵 +4 位作者 刘英开 董叫云 宋菲 曹晓赞 陆树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深Ⅱ度灼伤后皮肤力学性质的改变及变性真皮脱细胞后用于复合移植再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SD大鼠背部深Ⅱ度灼伤模型,灼伤后3 h及3 d后切取皮肤组织,利用力学检测器,检测皮肤弹性模量及最大载荷;另外,制作正... 目的·研究大鼠深Ⅱ度灼伤后皮肤力学性质的改变及变性真皮脱细胞后用于复合移植再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SD大鼠背部深Ⅱ度灼伤模型,灼伤后3 h及3 d后切取皮肤组织,利用力学检测器,检测皮肤弹性模量及最大载荷;另外,制作正常皮肤及灼伤后3 h皮肤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比较真皮基质的结构差异以及进行异体复合移植,观察移植成活皮片的大体及组织学结构。结果·大鼠正常皮肤、灼伤后3 h及3 d皮肤的弹性模量分别是(8.7±6.4)MPa、(7.2±2.7)MPa和(2.7±0.3)MPa,最大载荷分别是(107.1±41.7)N、(81.5±10.8)N和(42.2±7.0)N;灼伤后3 d皮肤的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均P<0.05)。灼伤后3 h的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仍保留了与正常真皮大致相近的孔隙结构;将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复合移植,愈后外观和组织学结构与对照组基本相似。结论·深Ⅱ度灼伤早期变性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的力学性质相近,组织结构相似,可作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潜在来源进行复合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变性真皮 生物力学 脱细胞真皮基质 复合移植
下载PDF
灼伤患儿照顾者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洁 吴圣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灼伤患儿照顾者在患儿进行创面治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时的心理过程,以期为照顾者心理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12年8-12月在上海市瑞金医院灼伤整形门诊进行治疗的患儿照顾者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 目的研究灼伤患儿照顾者在患儿进行创面治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时的心理过程,以期为照顾者心理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12年8-12月在上海市瑞金医院灼伤整形门诊进行治疗的患儿照顾者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并作资料记录,通过类属分析的方法提炼主题。结果患儿照顾者在患儿创面治疗、后期瘢痕治疗、功能锻炼的不同时期均存在抑郁、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并出现躯体化症状,严重者影响其正常生活,表现出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对其本人、患儿及家庭的生活均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患儿灼伤后,医护人员对同时经历意外的患儿照顾者容易疏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关注这一部分人员的心理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患儿 照顾者 心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灼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解琳 沈晓娴 刘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0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灼伤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在瑞金医院灼伤科实习的8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进行分组后确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灼伤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在瑞金医院灼伤科实习的8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进行分组后确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名。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出科成绩等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求知欲4个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体满意度为(81.73±4.75)分、出科成绩为(89.71±4.41)分,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77.32±5.17)分]、出科成绩[(80.91±6.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灼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提升理论知识掌握并在实践中提升护生的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情景模拟教学法 灼伤科护理 护理教学 批判性思维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伤口卫生系列国际专家共识的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春茂 乔亮 +4 位作者 王新刚 何继银 李霖 黄志见 夏正国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生物膜概念提出和内涵解读是创面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生物膜和抗生物膜研究为推动难愈创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0年推出的第一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的清洗、清创、重塑和敷料更换四步法框架方案。2... 生物膜概念提出和内涵解读是创面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生物膜和抗生物膜研究为推动难愈创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0年推出的第一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的清洗、清创、重塑和敷料更换四步法框架方案。2022年第二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更新了伤口卫生概念,补充并定义了难愈创面概念,构建了伤口卫生和创面管理的评估-管理-监测三阶段框架,并将其认定为临床抗生物膜创面治疗的保守方案。本文就共识文件的背景信息、相关研究和国内现状展开思考和解读,以供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难愈创面 生物膜 伤口卫生 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
下载PDF
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尽早肠内营养的主要因素
12
作者 张寅 窦懿 +4 位作者 张勤 汪雯靓 沈晓娴 马珍珠 吴蓓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通过11年病人住院资料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营养的主要因素和伤后72 h内是否实施肠内营养对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在烧伤后24 h... 目的:通过11年病人住院资料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营养的主要因素和伤后72 h内是否实施肠内营养对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在烧伤后24 h内收治入院烧伤总面积>30%的烧伤成年病人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原因,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72 h内与72 h后给予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28 d生存率、在院期间生存率等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启动肠内营养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为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及烧伤原因、是否有吸入性损伤(P<0.05)。将上述单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病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Ⅲ度烧伤面积(P=0.017)及吸入性损伤(P=0.001)。进一步以烧伤后72 h内是否启动肠内营养作为研究目标分析发现,病人有吸入性损伤和Ⅲ度烧伤面积大是其主要原因。经数据匹配后的受伤情况及伤前情况一致条件下,烧伤后72 h内与72 h后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在院期间生存率、28 d生存率、血培养阳性率等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较低(P=0.001)、烧伤后7 d内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率较低(P=0.001)。结论:导致严重烧伤病人未能尽早实施肠内营养主要原因是Ⅲ度烧伤面积大及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后72 h内接受肠内营养降低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及肠外营养的使用率,从而降低严重烧伤病人救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导管感染
下载PDF
更新烧伤休克期循环系统评估的必要性与方法
13
作者 张勤 窦懿 郜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32-436,共5页
为应对烧伤休克期循环复苏工作中面临的休克期复苏公式优化及休克期麻醉及镇静-镇痛治疗时循环决策依据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采用将尿量与循环-氧合量化指标结合的循环评估方法,开展实时与动态循环不同维度相结合进行循环评估... 为应对烧伤休克期循环复苏工作中面临的休克期复苏公式优化及休克期麻醉及镇静-镇痛治疗时循环决策依据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采用将尿量与循环-氧合量化指标结合的循环评估方法,开展实时与动态循环不同维度相结合进行循环评估。本文介绍该工作的背景及理论与实践基础;推动开展更多烧伤休克期循环评估方法的临床研究,为未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更新作必要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液体复苏 循环 麻醉 镇静药物
下载PDF
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促进皮肤移植供皮区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学川 乔亮 +2 位作者 黄晓琴 袁克俭 杨惠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促进皮肤移植(植皮术)供皮区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植皮术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Medifoam组(刃厚皮供皮区和中厚皮供皮区创面各30例)和油纱组(刃厚皮供皮区和中厚皮供皮区创面... 目的评价一种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促进皮肤移植(植皮术)供皮区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植皮术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Medifoam组(刃厚皮供皮区和中厚皮供皮区创面各30例)和油纱组(刃厚皮供皮区和中厚皮供皮区创面各30例)。Medifoam组供皮区创面直接以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Medifoam敷料)贴敷,油纱组供皮区创面则采用凡士林油纱外敷。观察各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感染情况和愈合效果,直至创面完全干燥且上皮化。结果Medifoam组与油纱组创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油纱组比较,Medifoam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提前(P<0.01),换药疼痛轻微(P<0.01),创面愈合后无明显色素沉着和瘢痕形成。结论以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贴敷植皮术供皮区创面,能够明显减轻供皮区创面疼痛,创面上皮化快且愈合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敷料 供皮区 皮肤移植
下载PDF
猪深Ⅱ度烫伤早期磨痂术后创面组织学改变及CK和EGFR表达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学川 郇京宁 +3 位作者 章雄 王明青 傅鸿滨 袁克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 目的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早期磨痂术创面的组织学改变及细胞角蛋白(C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烫伤早期(烫伤后3 h)分别实施磨痂术(磨痂组,n=96)、常规削痂术治疗(削痂组,n=96)和SD-Ag保痂处理(SD-Ag组,n=96)。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于烫伤后12 h和1、2、3、5、7、10、20 d分别采集创面皮肤样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及CK和EGFR表达。结果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削痂组和SD-Ag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削痂组和SD-Ag组比较,磨痂组烫伤后3、5 d真皮深层组织炎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淤滞较轻,皮肤附件破坏较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烫伤后5、7 d磨痂组CK和EGFR表达较削痂组和SD-Ag组显著,保留皮肤附件较多,创面上皮化快,新生表皮厚。结论深Ⅱ度烫伤创面实施早期磨痂术可保留较多皮肤附件,通过提高局部CK和EGFR释放而使创面上皮化提前,加速创面愈合并改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烫伤 创面愈合 磨痂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烧伤后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ET-1表达及血管新生和胶原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向军 王西樵 +2 位作者 刘英开 青春 陆树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皮素1(ET-1)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标本(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各8例)和正常皮肤组织标本(正常对照,n=8)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烧伤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皮素1(ET-1)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标本(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各8例)和正常皮肤组织标本(正常对照,n=8)作为研究对象。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RT-PCR半定量检测成纤维细胞中ET-1mRNA的表达情况;新生血管标志物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瘢痕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CD34阳性细胞面积百分率);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分布。结果瘢痕组织的发生早期,成纤维细胞ET-1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于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逐步降低,成熟期下降至最低水平。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瘢痕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CD34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961±0.159)%、(3.432±0.237)%、(0.412±0.026)%、(0.354±0.025)%和(0.1917±0.018)%,不同时期瘢痕组织间及其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发现,增生期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显著增加,排列致密。结论烧伤后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ET-1表达水平呈现发生早期逐步升高、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下降的变化,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及胶原纤维分布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内皮素-1 新生血管 胶原纤维 烧伤 瘢痕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浅二度烫伤创面VEGF表达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乔亮 陆树良 +5 位作者 高見佳宏 董叫云 金曙雯 花兰女 廖镇江 史济湘v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60-864,共5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浅二度烫伤模型和不同浓度的高葡萄糖体外培养体系,研究高糖环境对促血管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①9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两组同时形成10%体表总面积(TBSA)的浅二...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浅二度烫伤模型和不同浓度的高葡萄糖体外培养体系,研究高糖环境对促血管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①9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两组同时形成10%体表总面积(TBSA)的浅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烫伤后第1、3、7、10、14天创面皮肤组织样本,测定糖含量、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②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在正常环境及30、50mmol/L葡萄糖中培养7d,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释放VEGF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烫伤创面组织局部糖含量及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高糖组释放VEG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环境组。结论在糖尿病浅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存在促血管化生长因子高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低反应性的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血管化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被引量:12
18
作者 牛轶雯 陆树良 +3 位作者 谢挺 葛奎 王敏骏 廖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深Ⅱ度烫伤对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的深Ⅱ度10%TBSA烫伤大鼠模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真皮组织中FB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FB凋亡;伤后0、3、7、21d检测皮肤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深Ⅱ度烫伤对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的深Ⅱ度10%TBSA烫伤大鼠模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真皮组织中FB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FB凋亡;伤后0、3、7、21d检测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后愈合延迟,糖尿病组烫伤后进入S期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0.05),创面凋亡细胞数量高于正常组(P<0.01,P<0.05);烫伤前和烫伤后糖尿病组皮肤组织单位面积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正常大鼠(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皮肤损伤后主要的修复细胞FB增殖异常,凋亡增多,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创面修复延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烧伤 创面愈合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烧伤患者气管套管内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向军 孙珍 +2 位作者 夏俊星 宋菲 郇京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h,... 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h,改良微孔法进行BF半定量黏附试验;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并测定成熟BF厚度;以标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作为对照。于ETT拔除时收集并制备套管内壁标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F半定量黏附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黏附力在体外培养24~48h时达到高峰,且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CLSM动态观察发现,临床菌株在体外培养48h左右形成成熟BF,其厚度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ETT内壁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熟BF呈团状簇集,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并融合呈片状。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能在烧伤患者ETT内壁形成BF,且具有成熟早、数量多、黏附能力强的特点,是烧伤后ETT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细菌生物膜 气管套管
下载PDF
Ⅳ型胶原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飞 林源 +6 位作者 王润秀 陆树良 梁自乾 章付生 董叫云 刘英开 杨国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Ⅳ型胶原的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标志物(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将表皮干细胞分别接种在包被有正常Ⅳ型胶原和糖基化Ⅳ型...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Ⅳ型胶原的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标志物(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将表皮干细胞分别接种在包被有正常Ⅳ型胶原和糖基化Ⅳ型胶原的培养板上,比较两者黏附率、生长曲线和克隆生成率。结果糖基化Ⅳ型胶原上生长的表皮干细胞的黏附率和克隆生成率均较正常胶原组低(P<0.05)。结论Ⅳ型胶原的糖基化抑制了表皮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创面难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Ⅳ胶原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表皮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