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加合剂治疗实验性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研究
1
作者 钱玉润 龚学忠 +4 位作者 周令芳 贾秀琴 郭竹英 胡春 徐芒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探讨芪加合剂对新西兰大白鼠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sPGN)模型24h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及其治疗MesPGN的机制。方法采用吴氏法建立兔的MesPGN模型,再通过灌服芪加合剂,观察MesPGN模型24h尿蛋白,肾功能,血脂以及肾脏形态学的... 目的探讨芪加合剂对新西兰大白鼠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sPGN)模型24h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及其治疗MesPGN的机制。方法采用吴氏法建立兔的MesPGN模型,再通过灌服芪加合剂,观察MesPGN模型24h尿蛋白,肾功能,血脂以及肾脏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兔MesPGN模型24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脂质代谢异常,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芪加合剂能明显改善兔MesPGN模型的尿蛋白及脂代谢异常,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结论芪加合剂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治疗机制可能与纠正MesPGN模型脂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莉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脂肪组织是导致CKD代谢紊乱的重要细胞因子来源,脂肪细胞因子能促进炎症并引起尿毒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在CK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脂肪组织是导致CKD代谢紊乱的重要细胞因子来源,脂肪细胞因子能促进炎症并引起尿毒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在CK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是治疗CKD的经典药物,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功能失调而延缓CKD的发展。文章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阻滞剂 脂肪细胞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束金莲 潘瑜 +2 位作者 刘晓莉 高丰厚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8-462,47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组),以分化成熟的正常3T3-L1脂...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组),以分化成熟的正常3T3-L1脂肪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EPOR的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细胞EPOR mRNA的表达。分别以rHuEP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抑制剂对模型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对EPOR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分子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STAT5磷酸化水平(p-Akt和p-STAT5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EPOR、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相应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LY29400或STAT5阻断剂+对照组或模型组的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正常3T3-L1脂肪细胞上存在EPOR,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rHuEPO可通过EPOR介导激活PI3K-Akt和JAK2-STAT5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惠敏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血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4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病人,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5±s 12)a。先行1 wk的标准透析(透析液温度37℃,钠浓度 140 mmol·L-1),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血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4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病人,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5±s 12)a。先行1 wk的标准透析(透析液温度37℃,钠浓度 140 mmol·L-1),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6例。标准透析组;可调钠透析组,透析前4 h透析液钠浓度150 mmol· L-1,后1 h降至135 mmol·L-1;低温透析组,整个透析中透析液温度为34.5 ℃-35.5℃;左卡尼汀组,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2次,共12 wk。结果:12 wk左卡尼汀治疗后,左卡尼汀组低血压发生率 13.8%(22/160),明显低于标准透析组94.1%(160/170)和可调钠透析组48.2%(80/166),P<0.01;亦比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19.5%)低,P<0.05。左卡尼汀组血CRP下降(4.0±s 2.3)mg·L-1,用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3组血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能有效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并降低血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低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左卡尼汀
下载PDF
醛固酮诱导MIN6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潘瑜 刘晓莉 +2 位作者 束金莲 张霞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醛固酮组(加入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进行干预)和醛固酮+拮抗剂组(以100 nmol/L...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醛固酮组(加入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进行干预)和醛固酮+拮抗剂组(以100 nmol/L醛固酮和100 nmol/L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共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spas-3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cl-2、Bax和磷酸化蛋白激酶C(p-Akt)的表达。结果MIN6细胞增殖活性随醛固酮干预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现浓度依赖性。在生理糖浓度(5.6 mmol/L)和高葡萄糖浓度(28 mmol/L)环境中,醛固酮组的GSIS均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GSIS显著高于醛固酮组(P<0.01)。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Cyt-C表达上调,Bcl-2/Bax下降,p-Akt表达下调(均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对醛固酮组的Caspase-3活性升高及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醛固酮具有促进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yt-C、Bcl-2、Bax和Akt介导的线粒体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胰岛B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氯沙坦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莉 潘瑜 +2 位作者 束金莲 高丰厚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以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根据细胞模型添加干预药物的不同分为模型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氯沙坦组(分别给予1、10、100μmol/L氯沙坦... 目的探讨氯沙坦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以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根据细胞模型添加干预药物的不同分为模型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氯沙坦组(分别给予1、10、100μmol/L氯沙坦干预48 h)和wortmannin+氯沙坦组,wortmannin+氯沙坦组以100 n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预处理20 min后再加入100μmol/L氯沙坦干预48 h。观察脂肪细胞体积的变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脂肪细胞中PI3K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以及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氯沙坦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缩小(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显著降低(P<0.01),PI3K和IRS-1表达明显上升(P<0.01),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可被wortmannin阻断。结论氯沙坦可使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细胞体积缩小,并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_3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郭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27-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在高糖诱导的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有无添加维生素D3对于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的大鼠β细胞系min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并使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建立糖尿病大鼠模...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在高糖诱导的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有无添加维生素D3对于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的大鼠β细胞系min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并使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拟疾病进程,研究给药骨化三醇胶丸[0.008μg/(kg.d)]对于大鼠血糖、体重变化的影响,并检测血清及胰腺中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情况。结果维生素D3可以保护高糖诱导的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并且抑制β细胞中胰岛素的分泌。动物模型实验显示,给药骨化三醇胶丸对于糖尿病发生及进程影响不大,但是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重减轻。对于血清及胰腺MDA和GSH-Px的检测发现,骨化三醇胶丸有助于改善胰腺氧化应激状态并减少胰腺损伤。结论维生素D3可以减少高糖诱导的大鼠胰腺β细胞损伤,并且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减轻胰腺氧化应激状态,减少胰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胰岛素分泌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血液透析时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不同的压迫处理方法
8
作者 刘丽玲 王兵 +1 位作者 范蔷 艾红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34-136,共3页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由于长期反复内瘘穿刺,容易造成穿刺处的皮肤组织发生改变,造成透析治疗中渗血。目的:比较采用不同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压迫渗血的处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由于长期反复内瘘穿刺,容易造成穿刺处的皮肤组织发生改变,造成透析治疗中渗血。目的:比较采用不同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压迫渗血的处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需要进行针眼压迫处理的患者300例,随机等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消毒干棉球、消毒干棉球加云南白药粉剂、消毒干棉球加弹力绷带方法压迫于针眼处处理渗血。结果与结论:C组100%压迫的棉球上无渗血,而A和B组无渗血分别是80%和90%,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在血透过程中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上,消毒干棉球加弹力绷带压迫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 渗血处理 皮肤
下载PDF
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龚学忠 周令芳 +5 位作者 王骞 汤晓春 钱玉润 王跃荣 吕岚 周家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观察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SAS软件随机程序将60例CKD3期患者分为川黄1号方组(治疗组)及氯沙坦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川黄1号方汤剂400mL,每... 目的观察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SAS软件随机程序将60例CKD3期患者分为川黄1号方组(治疗组)及氯沙坦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川黄1号方汤剂400mL,每日1剂;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每日50~100mg,均用药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一仅(TNF.仅)、白细胞介素-6(1L-6)水平、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eGFR上升(P〈0.05);对照组仅UA明显下降(P〈0.05),SCr、BUN、eGFR改变不明显。两组治疗后SCr、BUN、eGFR、U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24hU—pro降低(P〈0.05),但降低程度不及对照组,对照组U.Alb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24hU—pro及U·A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s.CRP均明显降低(P〈0.05),但仅治疗组血清TNF.OL、IL-6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0.00%,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黄1号方能有效保护CKD3期患者的肾功能,改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微炎症 川黄1号方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