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海绵Agelas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彦 焦伟华 孙华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19-421,437,共4页
目的研究海绵Agelas sp.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色谱柱、HP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4,5-二溴吡咯-2-甲酰胺(1)、4,5-二溴... 目的研究海绵Agelas sp.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色谱柱、HP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4,5-二溴吡咯-2-甲酰胺(1)、4,5-二溴吡咯-2-甲酸(2)、4,5-二溴吡咯-2-甲酸甲酯(3)、N-(4,5-二溴-2-吡咯甲酰基)甘氨酸甲酯(4)、1-(4,5-二溴-2-吡咯甲酰胺基)丙酸甲酯(5)、1-(4,5-二溴-2-吡咯甲酰胺基)丙酸乙酯(6)、异吲哚-1,3-二酮(7)、2(3 H)-苯并噻唑酮(8)和manzacidin C(9)。结论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6为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海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溴代吡咯 生物碱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在复杂成分快速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曾亚军 王淑萍 林厚文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全扫描范围灵敏度高、可提供碎片离子精确分子质量信息、质量范围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复杂成分的筛选和鉴定。综述近几年UPLC-QTOF/MS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 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全扫描范围灵敏度高、可提供碎片离子精确分子质量信息、质量范围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复杂成分的筛选和鉴定。综述近几年UPLC-QTOF/MS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药品保健品非法成分检测、食品农残检测及药物体内代谢、疾病代谢等体内、体外复杂基质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 MS 复杂成分 鉴定应用
下载PDF
苦木中3个二聚β-卡巴林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石国华 焦伟华 +1 位作者 杨帆 林厚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研究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和MIC法分别... 目的研究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和MIC法分别评价化合物的细胞毒和抗菌活性。结果从苦木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β-卡巴林生物碱成分,分别鉴定为picrasidine F(1)、picrasidine G(2)和picrasidine S(3)。化合物1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且选择性较强;化合物2和3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胃癌MKN-28细胞和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3对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2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有显著的抑菌活性。结论首次对化合物1的核磁数据进行了全归属。3个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 生物碱 β-卡巴林 picrasidine F picrasidine G picrasidine S 细胞毒活性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1株蓝藻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启航 安法梁 +1 位作者 李蕾 卢艳花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1株采自中国三亚蓝藻(Lyngbyamajuscula)来源的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色谱、HPLC等色谱学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 目的对1株采自中国三亚蓝藻(Lyngbyamajuscula)来源的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色谱、HPLC等色谱学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MS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CCK8法,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评价了这6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真菌Aspergillus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methyl asterric acid(1),methyl 3-chloroaste-rric acid(2),methyl 3,5-dichloroasterric acid(3),dihydrogeodin(4),benzomalvinB(5)和benzomalvinE(6)。结论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Aspergillus属真菌中获得,化合物1~6在40μmol/L浓度下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来源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曲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