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发生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惠纪元 何征晖 +4 位作者 龚如 冯军峰 毛青 高国一 江基尧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伤后早期并发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PS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1日—2022年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中心收治的121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SH量表评分进...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伤后早期并发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PS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1日—2022年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中心收治的121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SH量表评分进行诊断,统计诊断PSH的患者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以α2受体激动剂为基础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其它用药包括苯二氮卓5例,溴隐亭2例,阿片类3例,统计患者治疗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伤后早期并发PSH的危险因素。结果121例患者中,共19例患者诊断为PSH,发病时间平均为伤后第29天。19例发生PSH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率加快17例,高热14例,血压升高14例,呼吸急促13例,大汗淋漓12例,肢体肌肉强直12例。经药物治疗17例患者控制良好,2例症状明显缓解,偶有轻微发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伤因,脑积水,入院血小板及血糖水平是影响患者伤后早期并发PSH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0,95%CI:0.880~0.982,P=0.009),脑积水(OR=105.561,95%CI:9.155~1217.106,P<0.001)是并发PS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轻及合并脑积水的sTBI患者伤后早期更容易并发P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闭管试验中颅内压相关参数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星兆 顾嘉程 +3 位作者 龚如 章素芳 曹轲 毛青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闭管试验中的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EVD并脑室型ICP探头置入术治疗的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是否...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闭管试验中的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EVD并脑室型ICP探头置入术治疗的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是否合并脑积水行分流手术、是否持续植物状态,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1例)与预后良好组(47例)。在EVD闭管试验期间每隔1 h记录1次ICP值,持续24 h,计算平均ICP变化率(ΔICP)及ICP累积负荷值。比较两组患者的ICP相关参数,并分别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闭管前,两组患者平均IC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管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95%CI:0.554~0.819,P=0.0146)和0.727(95%CI:0.580~0.874,P=0.0029);两条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95和25.185。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并置入脑室型ICP探头的患者进行EVD拔管前闭管试验时的ICP相关参数(平均ICP变化率与ICP累积负荷值),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相关参数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沈晓燕 惠纪元 +2 位作者 赵希敏 刘勇 毛青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86-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acSDH)的临床特点及钻孔引流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的22例acSDH病例并总...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acSDH)的临床特点及钻孔引流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的22例acSDH病例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钻孔引流术对acSDH的疗效。结果acSDH发病率约占同期CSDH的11.89%,和同期收治的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acSDH患者具有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血肿厚度大、血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高的特点(均P<0.05)。钻孔引流术治疗acSDH在引流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3个月内再出血率、复发率和随访1年死亡率方面,和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在尿激酶使用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acSDH是CSDH特殊类型。钻孔引流配合尿激酶使用是临床治疗acSDH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出血 钻孔引流术 治疗 复发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恶性脑肿瘤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郑书钰 王天伟 +3 位作者 朱池豪 廖克曼 杨溪 邱永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75-580,584,共7页
恶性脑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其预后极差。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为代表的细胞过继疗法可以在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大脑的特殊肿瘤微环境,有关TILs对恶性脑肿... 恶性脑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其预后极差。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为代表的细胞过继疗法可以在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大脑的特殊肿瘤微环境,有关TILs对恶性脑肿瘤的治疗作用仍存争议,目前该方面的综述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就脑肿瘤免疫微环境、TILs在恶性脑肿瘤中的作用、TILs应用于恶性脑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肿瘤 免疫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过继疗法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术后聚醚醚酮颅骨修补的疗效
5
作者 何征晖 惠纪元 +3 位作者 冯军峰 毛青 高国一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去骨瓣术后行聚醚醚酮(PEEK)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85例TBI去骨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7例, 女28例;年龄7~70...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去骨瓣术后行聚醚醚酮(PEEK)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85例TBI去骨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7例, 女28例;年龄7~70岁[(40.8±15.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15分[15(13, 15)分]。患者均择期行PEEK颅骨修补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评估预后情况。排除术前GOSE为8分的33例患者后, 针对修补前GOSE<8分的52例患者进行GOSE改善程度分析。术后6个月采用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对PEEK颅骨修补的满意度。观察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7个月[6(6, 7)个月]。患者术前GOSE为6(5, 8)分, 术后3个月为6(5, 8)分, 术后6个月为7(5, 8)分。术后3个月GOSE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术后6个月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3个月时, 10例GOSE较术前轻度改善, 42例GOSE未改善;而术后6个月时, 4例GOSE较术前明显改善, 17例GOSE轻度改善, 31例未改善(P<0.05)。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43例, 比较满意33例, 一般7例, 不满意2例。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 2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9%。其中伤口感染1例, 新发癫痫1例, 硬膜外出血8例, 修补部位皮下积液13例, 严重感染、皮下积液和材料外露1例, 严重感染、新发癫痫和皮下积液1例。2例因并发多种并发症取出材料。其余患者并发症经治疗后明显好转, 未影响日常生活。结论 TBI去骨瓣术后行PEEK颅骨修补, 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满意度高, 术后感染和材料外露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减压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聚醚醚酮
原文传递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住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指征及早期用药情况调查
6
作者 郎力键 杨春 +2 位作者 冯军峰 高国一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住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指征、早期镇痛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医院基本特征、院前及急诊救治、住院治疗、神经重症和康复等方面,通过网络或邮件调查中国参与欧洲创...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住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指征、早期镇痛镇静和抗癫痫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医院基本特征、院前及急诊救治、住院治疗、神经重症和康复等方面,通过网络或邮件调查中国参与欧洲创伤性脑损伤疗效比较研究(CENTER-TBI)的18个省市37家医院NICU,整理并分析NICU收住TBI患者的指征,早期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类别、使用频率,早期抗癫痫药物的使用类别、使用频率和使用指征。结果在收住TBI患者的指征方面,30家(81.1%)和24家(64.9%)NICU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TBI术后作为主要指征;而收住GCS 9~12分、GCS 13~15分的患者时,大部分NICU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在早期使用的镇痛镇静药物方面,13家(35.1%)NICU常规使用(即使用频率70%~100%)芬太尼镇痛,24家(64.9%)NICU和18家(48.6%)NICU常规使用咪达唑仑和α-2受体激动剂镇静。在早期使用的抗癫痫药物方面,35家(94.6%)NICU常规使用丙戊酸钠。而对于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指征,35家(94.6%)、21家(56.8%)和20家(54.1%)NICU分别在伤后2 h内发作癫痫、贯通性脑损伤、皮质挫伤的情况下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结论重型TBI、TBI术后是NICU主要的收住指征,收住中型、轻型TBI患者时则会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芬太尼、咪达唑仑和丙戊酸钠分别是NICU收住TBI患者早期最为常用的镇痛、镇静和抗癫痫药物;伤后2 h内发作癫痫、贯通性脑损伤、皮质挫伤则是主要的抗癫痫药物使用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重症监护病房 镇痛药 癫痫 创伤后
原文传递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的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佳磊 何征晖 +3 位作者 冯军峰 惠纪元 毛青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因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术后植入物(钛网和聚醚醚酮)外露的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因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术后植入物(钛网和聚醚醚酮)外露的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15例)收治的25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外露创面是否存在感染、外露时长、大小、形态,个体化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及是否去除修补材料。若存在皮下感染,则清除感染病灶并去除修补材料。以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作为疗效指标。患者于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诊,随访伤口愈合、外观修复、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为钛网外露,2例为聚醚醚酮外露;13例(52.0%)患者植入物外露同时伴有伤口感染。2例局部感染的钛网修补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最终痊愈,另外23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中,10例患者通过旋转皮瓣保留了修补材料,13例去除了材料。25例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去除材料的患者中有11例再次进行了修补;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生活质量无影响。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颅骨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常伴有伤口感染。仅伤口局部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对于不伴皮下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旋转皮瓣覆盖创面以保留原修补材料,而对于存在皮下感染的患者应当去除修补材料,考虑远期再次修补。经个体化治疗,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颅骨修补 植入物外露
原文传递
从意识研究角度重新审视濒死体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岩 陈研 +6 位作者 倪城城 李美琦 潘瑜冉 胡楠荼 冯军峰 Steven Laureys 狄海波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1-496,共6页
濒死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意识,一种与自我相关神秘得无法解释的体验,可发生于危及生命或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分别称为经典濒死体验和类濒死体验。经典濒死体验对应于无反应状态下的内在觉知,可用于探索人类的断连意识状态。而类濒死体验是... 濒死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意识,一种与自我相关神秘得无法解释的体验,可发生于危及生命或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分别称为经典濒死体验和类濒死体验。经典濒死体验对应于无反应状态下的内在觉知,可用于探索人类的断连意识状态。而类濒死体验是一种更异质的状态,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梳理心脏骤停、晕厥、冥想等不同情况下的濒死体验对其研究进展作一论述。研究者发现,有快速眼动期入侵的人更易发生濒死体验以及氯胺酮诱导的全身麻醉可作为研究濒死体验的可逆且安全的试验模型。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对濒死体验的解释,但这种现象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对濒死体验者的识别仍然存在争论。国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濒死体验作为意识研究的一个领域,可用于探讨无反应状态下人类意识的机制,为临床意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觉知 濒死体验 类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内容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