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标志及三维CT无创定位在亚厘米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清奎 郑敏 +8 位作者 徐烨 朱辰 钱文良 王宁 赵闻 尚鸣异 朱才松 马骏 杨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51-1752,共2页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第一位,由于健康意识增强及体检采用胸部薄层高分辨CT检查,临床上被发现的直径在10mm或以下的小结节(亚厘米结节)或淡片状磨玻璃样改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肺内小结节越来越多,由于呈GGO改变...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第一位,由于健康意识增强及体检采用胸部薄层高分辨CT检查,临床上被发现的直径在10mm或以下的小结节(亚厘米结节)或淡片状磨玻璃样改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肺内小结节越来越多,由于呈GGO改变的肺部病变或伴有实性成分的GGO或结节,其恶性比例甚至可以高达59%~73%,因此,对于可疑恶性的肺内小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组织 解剖标志 肺段切除术 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纵隔淋巴结 GGO CT
下载PDF
基于MR定量积分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同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陆文杰 肖正光 +5 位作者 顾峰 闵庆华 尚鸣异 朱才松 袁立新 杨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等序列联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大小及血流情况进行量化评价,探讨其同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7例,排除6例,分为无梗死组(88例)、小血管型梗死(54... 目的本研究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等序列联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大小及血流情况进行量化评价,探讨其同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7例,排除6例,分为无梗死组(88例)、小血管型梗死(54例)、大动脉型梗死(59例),应用3.0T磁共振行双侧颈动脉检查并获得相关积分,以及颈动脉的流速、流量等参数,对比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以评价颈动脉斑块积分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Course积分大动脉型梗死组(1.99±1.99)明显高于无梗死组(1.04±1.11)和小血管型组(1.49±1.26),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个梗死组间、小血管型梗死组和无梗死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半定量积分各组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两种积分ROC曲线分析,Course曲线下面积大于半定量积分。无梗死组颈动脉峰值流速高于小血管型及大动脉型梗死组,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动脉型梗死组流量降低明显,同无梗死组和血管型梗死组间差异显著,小血管型梗死组和无梗死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ourse积分升高、颈动脉流速、流量降低同大动脉型脑卒中有较强的相关性,对高危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筛查有较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定量 血液动力学 脑梗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癌大鼠碘油栓塞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及其磷酸化形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越 蒋霆辉 +1 位作者 刘艳 茅爱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碘油栓塞后生存时间、肿瘤生长率及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 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建模成功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碘油组、姜黄素组、碘油联...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碘油栓塞后生存时间、肿瘤生长率及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 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建模成功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碘油组、姜黄素组、碘油联合姜黄素组,根据组别经肝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超液态碘油和(或)姜黄素,观察实验动物的生存时间、肿瘤生长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边缘组织中STAT3及p STAT3表达水平。结果碘油联合姜黄素组与模型组、姜黄素组、碘油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姜黄素组、碘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姜黄素组、碘油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姜黄素组、碘油组肿瘤生长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碘油联合姜黄素组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1)。碘油联合姜黄素组STAT3及p STAT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碘油栓塞后肿瘤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 STAT3表达水平,同时本实验提示姜黄素与碘油栓塞联合治疗肝癌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移植性肝癌模型 碘油栓塞 STAT3 pSTAT3
下载PDF
三叉神经MRTA成像在三叉神经痛MVD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峰 谢英遂 +1 位作者 陆文杰 华春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应用MRTA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应用MRTA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评估进行研究,对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患者于术前行MR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并与手术结果对照,为指导临床医生进一步诊治及随访提供依据。结果两位医师观察患侧与健侧MRTA神经-血管关系有较满意的一致程度(患侧Kappa值=0.86,健侧Kappa值=0.78),且两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92,P<0.05)。18例ITN患者MRTA图像测量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为[(7.95±1.66)mm],宽度为[(6.11±1.49)mm],健侧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为[(9.48±1.70)mm],宽度为[(6.29±1.43)mm]。MRTA诊断ITN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4.44%,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 MRTA无副作用,能可靠地显示ITN神经血管的关系,对ITN病因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有用的术前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术前评估
下载PDF
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鉴别及其效能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良靓 王建波 《肿瘤影像学》 2019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目的:探讨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鉴别要点,总结规律并评估MRI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和28例其他腮腺肿瘤患者,均行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鉴别要点,总结规律并评估MRI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和28例其他腮腺肿瘤患者,均行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MRI增强检查,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发病部位等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差异,总结两者鉴别要点并评估MRI诊断效能。结果:腺淋巴瘤组男性多于女性(17/18,94.4%),患者年龄均>50岁,有明确吸烟史14例,多发者7例(38.9%),多位于腮腺后下极(25/31,80.6%),大多数DWI上信号增高(23/31,74.2%),囊性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9个(29.0%),实性成分强化明显(23/31,74.2%),多呈快进快出(27/31,87.1%)。非腺淋巴瘤组女性居多(19/28,67.9%),年龄多≤50岁(18/28,64.3%),无明确吸烟史17例,多发者3例(10.7%),位于腮腺后下极8个(24.2%),少见DWI信号增高(10/33,30.3%),囊性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者少见(2/33,6.1%),实性成分大多强化明显(21/33,63.6%),部分呈快进快出(12/33,36.4%)。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发病数目、发病部位、DWI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及快进快出样强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强化模式及DWI高信号对腺淋巴瘤诊断具有较大价值,OR值分别为101.57(95%CI:6.39~161.47)和63.89(95%CI:5.46~747.47)。结论: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吸烟男性的浅叶后下极,DWI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及增强模式对腺淋巴瘤具有鉴别价值,其中DWI高信号和增强模式具有较大诊断效能。建议对于影像学诊断确切的腺淋巴瘤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从而降低损伤面神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淋巴瘤 WARTHIN瘤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大咯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峰 尚鸣异 +3 位作者 潘静 王玮琴 貊婷婷 金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930-1932,共3页
肺部的血液几乎全部来源于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两者分属肺循环和体循环,正常状态下并不相通。极少数人有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存在,儿童时期不发病[1]而成年发病。在炎症、肿瘤、缺氧等异常情况下亦可形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2]... 肺部的血液几乎全部来源于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两者分属肺循环和体循环,正常状态下并不相通。极少数人有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存在,儿童时期不发病[1]而成年发病。在炎症、肿瘤、缺氧等异常情况下亦可形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2]。正常肺动脉压力约13mmHg,而支气管动脉压力可高达95mmHg,压力的巨大差异,导致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容易破裂,且多为大咯血。由于发病率极低,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而且文献以个案报道为多[3]。而多支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相通更为罕见。我院于2018年2月新收1例多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大咯血,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 文献复习 大咯血 肺动脉压力 发病率 儿童时期 个案报道 体循环
下载PDF
MRI在直肠癌患者诊断及评估疗效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英遂 顾峰 徐慧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直肠癌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前MRI和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术前MRI对直肠癌T分期、直肠癌系膜淋巴... 目的探讨MRI在直肠癌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前MRI和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术前MRI对直肠癌T分期、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50/60),其中T1期为78.6%(11/14),T2期为85.0%(17/20),T 3期为7 7.8%(1 4/1 8),T 4期为100.0%(8/8);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3.3%(44/60),其中N1期为79.2%(19/24),N2期为68.4%(13/19),T3期为70.6%(12/17)。结论 MRI在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将其作为术前诊断及术后降期评估的有效依据用于诊疗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直肠癌 诊断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个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代顺 张蕾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由于其无创性、简便性以及能综合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有获得对比剂相关性肾病和辐射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注射与扫描方案的不断优化,在...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由于其无创性、简便性以及能综合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有获得对比剂相关性肾病和辐射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注射与扫描方案的不断优化,在图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患者所受的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也得到大幅下降。现就个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碘对比剂 对比剂相关性肾病
下载PDF
七例下腔静脉中断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9
作者 龚拥军 万林凰 +1 位作者 陈黎伟 吴献豪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82-84,共3页
下腔静脉中断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例下腔静脉中断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发现胸腹部CT平扫及直接法、间接法下腔静脉CT造影均能明确下腔静脉中断的诊断,其中直接法、间接法下腔静脉CT造影静... 下腔静脉中断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例下腔静脉中断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发现胸腹部CT平扫及直接法、间接法下腔静脉CT造影均能明确下腔静脉中断的诊断,其中直接法、间接法下腔静脉CT造影静脉期显影较好,为临床有效识别下腔静脉中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下腔静脉 诊断显像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小梗死1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恩卓 张燕 +2 位作者 肖正光 李克良 都爱莲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10期703-705,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但一部分患者经治疗仍可进展为脑梗死。本研究报道1例频发TIA患者经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仍频发,经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但一部分患者经治疗仍可进展为脑梗死。本研究报道1例频发TIA患者经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仍频发,经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三联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控制了症状发作,避免了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出现,并附上患者的颅内血管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结果,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OPD患者胸部HR CT测定肺气肿相关参数、常规肺功能和IOS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薪竣 陈淑靖 +3 位作者 严瑾 曾健 朱才松 金晓燕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21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测定的肺气肿相关参数、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和脉冲振荡 (IOS)肺功能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呼吸...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测定的肺气肿相关参数、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和脉冲振荡 (IOS)肺功能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使用 Myrian系列软件分析其胸部HRCT图像,计算-950亨氏单位 (HU)以下的肺气肿容积 (EV)、肺总容积 (TLV)以及肺气肿指数 (EI),并将其与患者的常规肺功能及IOS肺功能检测指标三者之间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VC和FEV1%pred与电抗5 (X5)呈正相关,EV和EI均与FEV1/FVC、FEV1%pred与阻抗20 (R20)呈负相关,TLV与阻抗5 (R5)呈负相关。控制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EV1%pred与X5之间呈正相关,EV和EI与FEV1/FVC、FEV1%pred以及R20之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TLV与共振频率、R5、R20和R5-R20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IOS肺功能和 HRCT有助于COPD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分辨率CT 常规肺功能 脉冲振荡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