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术后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
1
作者 李盈 李金明 杨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第5期360-360,共1页
1病例患者,男,51岁,因"排脓便伴大便不尽感半月"入院,既往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肠镜及盆腔MRI提示:直肠占位,位于腹膜反折附近;腹部及胸部CT未提示肝、肺转移。予全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Dixon)术,术后病理:直肠腺癌,中至低分化,... 1病例患者,男,51岁,因"排脓便伴大便不尽感半月"入院,既往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肠镜及盆腔MRI提示:直肠占位,位于腹膜反折附近;腹部及胸部CT未提示肝、肺转移。予全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Dixon)术,术后病理:直肠腺癌,中至低分化,部分为黏液腺癌,直径3.5cm;浸润至浆膜层;两切缘及两吻合口阴性;直肠外膜(11/12)及肠系膜根部(1/1)淋巴结阳性;pT3N2M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膜切除 直肠腺癌 淋巴结阳性 家族遗传病史 肠外膜 DIXON 黏液腺癌 吻合口 肠系膜根部 肺转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文彬 智佳俊 +1 位作者 姜宏华 崔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及IHC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USP53的表达情况;利用UCSC C...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及IHC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USP53的表达情况;利用UCSC CANCER BROWSER提供的TCGA数据库,检测USP5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HCT116细胞中瞬时过表达USP53,利用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CT116细胞增殖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SP5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肿瘤组织[91.67%(44/48)vs 18.75%(9/48),P<0.01]。癌旁组织中USP53 mRNA水平也高于癌组织[(0.85±0.32)vs(0.46±0.27),P<0.05]。组织中USP53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有关,表达越低预后越差(P<0.05)。过表达USP53后,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显著下降[(123±27.22)vs(338±55.24)个,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0.14±0.01)vs(0.18±0.04),P<0.05;(0.23±0.01)vs(0.32±0.01),P<0.01;(0.45±0.03)vs(0.80±0.05),P<0.01;(0.83±0.03)vs(1.18±0.10),P<0.01]。结论:USP5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不良预后相关,USP53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示USP53可作为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 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
下载PDF
生物制剂时代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怡莲 杜鹏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9-23,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面世以来,众多研究已经证实,生物制剂治疗急性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快速诱导缓解、延缓疾病进展。随着众多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制剂的上市和应用,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切除手术率有所下降。在生物制剂时代,溃疡性结肠... 自20世纪90年代面世以来,众多研究已经证实,生物制剂治疗急性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快速诱导缓解、延缓疾病进展。随着众多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制剂的上市和应用,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切除手术率有所下降。在生物制剂时代,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的时机与临床策略均已出现相应的改变。然而,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炎症病程中,对炎-癌转化、疾病急性重度爆发等情况,外科治疗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在生物制剂时代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制剂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回肠储袋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月桂 许伟民 +4 位作者 朱怡莲 傅佶鸿 丁文俊 崔龙 杜鹏 《腹部外科》 2018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otal proctocolectomy with 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情况与长期生活质量,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措施、改...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otal proctocolectomy with 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情况与长期生活质量,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TPC-IPAA的UC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术后随访信息,通过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Cleveland Global Quality of Life,CGQL)评估病人术后远期生活质量,采用Wexner和Vaizey评分法评估术后排便功能。基于术后CGQL评分提高50%,以及Wexner/Vaizey评分均值为截断值,分别将病人不同分组统计,进一步分析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治疗及随访情况:研究共纳入61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85.7个月(IQR45.2-105.8个月),TPC-IPAA术后CGQL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0.732±0.148比0.420±0.173,P<0.001)。(2)TPC-IPA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共发生早期储袋手术相关并发症31例次(储袋术后30 d内发生),其中肠梗阻8例次(25.8%),储袋及吻合口出血8例次(25.8%),切口感染8例次(25.8%),储袋相关瘘发生共有3例次(8.7%)。发生远期并发症35例次,以储袋炎、肠梗阻较为常见。储袋失败3例(8.6%)。(3)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OR:3.50;95%CI:1.078~11.361)、手术时年龄(OR:0.950;95%CI:0.908~0.995)是影响长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早期并发症与储袋术后排便功能相关(P=0.031)。结论 TPC-IPAA治疗重度(难治性)UC安全有效,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储袋病人远期生活质量有关。选择微创精细的手术操作,合理规避防治储袋手术早期并发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UC病人术后的排便功能与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生活质量 排便功能
下载PDF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姚宏伟 李心翔 +21 位作者 崔龙 张卫 池畔 王自强 石晋瑶 揭志刚 孙跃明 卢云 韩方海 何显力 陶凯雄 王权 王贵英 王振宁 李海 钱群 李乐平 卫洪波 李伟华 房学东 张忠涛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肠癌病人临床信息全面采用前瞻性填报登记以及系统升级,汇总数据库升级前/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及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结直肠癌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73个中心的结直肠癌病例830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学诊断基线信息在数据库升级前/后无明显变化,直肠癌(57.6%)占比仍高于结肠癌(42.4%),近90%的直肠癌位于中低位直肠。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上升,数据库升级后的腹腔镜手术比例>80%。手术R0切除率有所下降(95.5%),而R2切除率有所升高(2.6%)。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2002)、CAPRINI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指标的登记完整度在数据库升级后显著提高,直肠癌MRI检查及围术期治疗信息记录也更加全面。总体术后并发症率下降(10.1%),切口感染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但发生率下降为1.7%,数据库升级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且以吻合口漏最常见(发生率1.3%)。结论通过前瞻性数据录入,数据登记质量明显提高,今后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应为术后并发症规范化登记以及随访信息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国结直肠外科大数据研究协作组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 回顾性 前瞻性
原文传递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中林 朱怡莲 +3 位作者 傅佶泓 陈卫 杜鹏 崔龙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2-1188,共7页
目的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 目的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行TPC—IPAA,根据患者病情行二期或三期手术。观察指标:(1)治疗及随访情况。(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手术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采用成对t检验。结果(1)治疗及随访情况:6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二期手术45例,三期手术22例。开腹手术37例,腹腔镜手术30例。术后平均日排便次数为5.6次/d。67例患者平均术前生命质量评分为0.47,术后生命质量评分为0.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5)。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1.0—8.4年)。(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10例发生近期并发症(部分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骶前脓肿继发窦道形成,经局部肠镜下切开窦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发生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贮袋肛管吻合口瘘合并骶前脓肿行引流术联合回肠造口术,暂未行造口回纳;2例贮袋顶端瘘,行修补术后好转;2例贮袋阴道瘘,其中1例行贮袋残端阴道瘘切除,游离大网膜带血管蒂填塞在贮袋残端与后穹隆间,同时行回肠临时性转流,获得痊愈;1例患者前后2次经肛推移瓣阴道瘘修补术,虽临床症状缓解,但造影检查证实瘘口尚未闭合。8例伤口感染患者出院后经过积极换药,未出现伤口裂开。(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28例发生远期并发症。28例患者中,12例发生肠梗阻,包括9例开腹TPC—IPAA患者和3例腹腔镜TPC—IPAA患者,经过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抗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的保守治疗,未出现严重肠穿孔,未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转归;13例术后发生贮袋炎,其中1例贮袋前回肠炎合并封套炎,通过美沙拉嗪保守治疗维持;3例贮袋失败,包括2例继发贮袋克罗恩病和1例严重贮袋炎,行小肠永久造口。结论TPC-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并发症以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常见,远期并发症以贮袋炎最多见,其次为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并发症 治疗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结直肠癌腹腔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金明 钱江辉 +2 位作者 吴庭玉 张纪伟 沙先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1-1757,共7页
目前用于结直肠癌腹腔化疗的药物剂型有待改进,故设计制备了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用于结直肠癌腹腔化疗,以期阻断结直肠癌腹腔转移、肝转移和血行转移,及产生淋巴导向化疗效果。采用去溶剂-交联法成功制备了直径(104.0±8.9)nm的奥... 目前用于结直肠癌腹腔化疗的药物剂型有待改进,故设计制备了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用于结直肠癌腹腔化疗,以期阻断结直肠癌腹腔转移、肝转移和血行转移,及产生淋巴导向化疗效果。采用去溶剂-交联法成功制备了直径(104.0±8.9)nm的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载药量8.4%,包封率45.93%,缓释时间10 h左右。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A组)与奥沙利铂原料药(B组)均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株具有良好的、相近的体外抑制效应。但在裸鼠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动物模型的体内试验中,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表现出了优异的腹腔化疗效果,2组裸鼠在d28、d35和d42时的肿瘤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d28、d35和d42的相对抑瘤率分别为85.17%、74.55%和81.27%,提示用其进行结直肠癌腹腔化疗可能具有深远的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白蛋白 纳米粒 结直肠癌 腹腔化疗 淋巴导向化疗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丁文俊 崔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6期641-643,646,共4页
近年来,我国炎性肠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炎性肠病诊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各类新型生物制剂的上市应用,越来越多的炎性肠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炎症缓解、黏膜愈合。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因为并发症、药物治疗失败、恶... 近年来,我国炎性肠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炎性肠病诊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各类新型生物制剂的上市应用,越来越多的炎性肠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炎症缓解、黏膜愈合。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因为并发症、药物治疗失败、恶变等因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手术治疗是炎性肠病诊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黏膜愈合 新型生物制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接受急诊手术的75岁及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中林 杜鹏 傅佶泓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接受急诊手术的75岁及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我院收治的因结直肠癌接受急诊肠道原发肿瘤切除手术的98例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腹部CT影像计算患者的...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接受急诊手术的75岁及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我院收治的因结直肠癌接受急诊肠道原发肿瘤切除手术的98例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腹部CT影像计算患者的腰大肌指数,以男性低于5.24 cm^(2)/m^(2)、女性低于3.85 cm^(2)/m^(2)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分析研究对象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有无合并肌肉减少症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与非肌肉减少症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共52例患者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为53.1%。两组性别、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ASA分级、肿瘤位置、急诊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有49例患者术后入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待气管插管拔除,呼吸、循环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两组术后入SICU患者比例及S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及术后输血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组中位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肌肉减少症组(P<0.05)。肌肉减少症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肌肉减少症组(均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吻合口漏及腹腔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发生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严重并发症20例,其中肌肉减少症组15例、非肌肉减少症组5例,肌肉减少症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肌肉减少症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评估腰大肌指数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肌肉减少症的指标。肌肉减少症在接受急诊手术的75岁及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其对此类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术后恢复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便秘治疗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崔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11-412,共2页
慢性便秘虽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疾病,却也因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伴随精神、心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全球便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便秘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 慢性便秘虽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疾病,却也因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伴随精神、心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全球便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便秘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占英国门诊患者的0.9%,美国门诊患者的1.2%,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6%[1-2].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10.0%~15.0%,患者基数巨大.国内临床医师对便秘治疗认识不足,便秘的诊断与综合治疗体系还存在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诊断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乙酰辅酶A合成酶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童 崔龙 +3 位作者 刘辰莹 王光辉 吴庭玉 黄雨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组织芯片上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40例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标本中ACSS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同时应用RN...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组织芯片上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与40例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标本中ACSS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同时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肠癌细胞系中ACSS2的表达,检测ACSS2-siRNA(ACSS2-siA和ACSS2-siB,分别为实验组A和实验组B)干扰后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HCT116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Snail)情况。结果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CSS2表达程度(6.284比3.625)与阳性细胞百分比(69.9%比45.1%)高于40例正常组织(均P〈0.01)。使用RNA干扰降低Lovo与HCTI16中ACSS2的表达后,增殖实验显示,等量细胞铺板生长5d后,实验组细胞计数均低于对应对照组(A450值分别为:Lovo对照组:1.758±0.041;Lovo实验组A:1.485±10.026;Lovo实验组B:1.371±0.049。HCT116对照组:2.609±0.038;HCT116实验组A:2.260±0.042,HCT116实验组B:2.295±0.029)。侵袭实验显示,Lovo和HCT116实验组穿膜的细胞数目均低于对应细胞系的对照组(每个视野下细胞数分别为:Lovo对照组:225±5;Lovo实验组A:40±5;Lovo实验组B:79±3,P〈0.05。HCT116对照组:198±7;HCT116实验组A:96±7;HCT116实验组B:77±9,P〈0.05)。定量PCR检测显示,在Lovo细胞系中,ACSS2RNA干扰后,E—eadherin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对照组:1.000±0.211;实验组A:3.403±0.207;实验组B:2.658±0.420,P〈0.05),Snail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对照组:1.000±0.085;实验组A:0.468±0.030;实验组B:0.499±0.088.P〈0.05):HCT116细胞系中结果类似,Snail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对照组:1.000±0.118;实验组A:0.265±0.020:实验组B:0.194±0.017,P〈0.05),但E—eadherin的mRNA水平上调不明显(对照组:1.000±0.121,实验组A:1.349±0.197,实验组B:1.528±0.147,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ACSS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ACSS2可能与肿瘤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乙酸 乙酰辅酶A合成酶2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文俊 崔龙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UC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尽管大多数UC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减轻黏膜炎症反应,促进黏膜修复愈合,缓解临床症状,但仍有20%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UC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尽管大多数UC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减轻黏膜炎症反应,促进黏膜修复愈合,缓解临床症状,但仍有20% ~ 30%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价值在于彻底切除病变靶器官,治愈疾病,减少药物带来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遗憾的是,中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协作组于2006年对我国11个地区23家医院的3100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UC的手术率仅为3%[1].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 被引量:25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崔龙 张忠涛 吴小剑 练磊 杜鹏 姚宏伟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1期7-16,共10页
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外科治疗中,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药物、掌握规范化的手术策略和技巧、预防和处理外科并发症等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尚无UC外科治疗尤其是手术操作方面的指南。为促进我国规范开展U... 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外科治疗中,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药物、掌握规范化的手术策略和技巧、预防和处理外科并发症等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尚无UC外科治疗尤其是手术操作方面的指南。为促进我国规范开展UC的外科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UC外科治疗的术前评估、手术策略和技巧、并发症及处理方案、术后监测等内容制定相关指南,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外科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月桂 许伟民 +4 位作者 朱怡莲 丁文俊 陈卫 崔龙 杜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手术(TPC-IPAA)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术后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行TPC-IPAA术...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手术(TPC-IPAA)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术后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行TPC-IPAA术的61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随访信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行TPC-IPAA的UC患者,男性20例,女性4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85.7(45.2,105.8)个月,手术时中位年龄为38.0岁(27.5~52.0)岁.IPAA腹腔镜手术22例(36.1%),开腹手术39例(63.9%);45例(73.8%)行二期IPAA,16例(26.2%)行三期IPAA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共发生69例次,其中16例次发生肠梗阻,包括早期肠梗阻8例次(储袋术后30 d内发生)和迟发型肠梗阻8例(储袋手术3个月后发生),其中有2例因保守治疗无效接受再次手术.与无肠梗阻组比较,肠梗阻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38.3(32.6,41.5)g/L比40.1(37.5,42.8)g/L,P=0.038]、术中失血量≥400 ml者比例较高(50.0%比20.0%,P=0.048)、有腹部手术史者的比例较高(43.8%比15.6%,P=0.036].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低(OR=1.036,95%CI:1.002~1.072)、术中失血量≥400 ml(OR=5.732,95%CI:0.039~0.781)是UC患者IPAA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C患者IPAA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术前改善患者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精细操作,可能会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肠梗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不同长度J型储袋临床疗效研究
15
作者 许伟民 丁文俊 +8 位作者 朱怡莲 王垚晟 华哲斌 蔡泽荣 崔龙 吴小剑 练磊 丁召 杜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6-1285,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构建不同长度J型储袋对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中山大学... 目的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构建不同长度J型储袋对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3家中心接受TPC-IPAA手术的130例UC病人临床资料。根据3家单位储袋长度分布,将储袋长度为(22±2)cm及(14±2)cm的病人分为长储袋组(76例)和短储袋组(54例),分析两组病人TPC-IPAA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长储袋组病人术后总体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CGQL)及术后CGQL较术前评分提高50%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短储袋组病人[(0.700±0.123)vs.(0.756±0.129),t=-2.454,P=0.015;42.6%vs.62.5%,χ^(2)=6.117,P=0.013]。此外,短储袋组术后发生远期并发症病人占所比例较长储袋组高(51.9%vs.30.3%,χ^(2)=6.172,P=0.013),主要包括排便次数增加(22.2%vs.7.9%,χ^(2)=5.433,P=0.020)及发生储袋炎(40.7%vs.21.1%,χ^(2)=5.915,P=0.0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储袋长度(14±2)cm是影响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短储袋组病人的无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总体生存率低于长储袋组(P<0.0001)。结论J型储袋的储袋长度与UC病人TPC-IPAA术后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长度为(22±2)cm的储袋可考虑作为储袋构建的选择,以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并显著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溃疡性结肠炎 储袋长度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伟 崔龙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2,共2页
我国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其原因除了我国晚期病例的比例较高以外,也与诊疗规范的执行不利有关。因此。对直肠癌手术治疗质量的严格把控,应当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质量控制 手术治疗 欧美发达国家 5年生存率 诊疗规范
原文传递
直肠癌手术中骶前大出血的原因与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龙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2-14,共3页
直肠癌手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最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其处理极具挑战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的止血处理方法,缝合结扎、填塞和按钉等处理措施尽管比较有效,但有时也会失败。常规的止血措施无效时,临床上需要去探寻新的、容易操作... 直肠癌手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最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其处理极具挑战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的止血处理方法,缝合结扎、填塞和按钉等处理措施尽管比较有效,但有时也会失败。常规的止血措施无效时,临床上需要去探寻新的、容易操作的有效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失血 手术 止血技术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与再生修复的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伟民 杜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为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表现为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复溃疡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长的UC患者中大肠癌发生率增加(1)结肠隐窝底部的肠道干细胞( intestinal stem cells,...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为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表现为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复溃疡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长的UC患者中大肠癌发生率增加(1)结肠隐窝底部的肠道干细胞( 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通过不断分裂增殖产生的子细胞沿'隐窝-绒毛轴'方向增殖分化,到达隐窝顶端分化为成熟的结肠上皮细胞,维持着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与再生修复. 其正常有序的更新与再生修复过程在黏膜炎性损伤中常常被破坏或中断(2)因此,探讨调控肠道上皮组织更新的分子机制有助于UC患者的黏膜愈合与临床治疗. 目前关于维持UC黏膜炎性损伤和再生修复动态平衡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 ( leucine-richrepeat-containing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5,Lgr5)是重要的ISCs标志物和Wnt/β-catenin通路靶点,其阳性细胞是肠道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机体信号通路调控作用下,Lgr5阳性ISCs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来修复损伤的肠黏膜,维持肠道稳态. 不同信号通路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协同调控UC中具有分化潜能的Lgr5细胞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就UC黏膜损伤与再生修复的分子调控机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阐明UC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调控 隐窝 黏膜 患者 机制
原文传递
结肠型克罗恩病手术治疗原则
19
作者 朱怡莲 杜鹏 崔龙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案。CD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狭窄、梗阻、恶变、穿孔、瘘管等并发症,须及时外科干预。结肠型CD具有特有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使其处理策略有...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案。CD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狭窄、梗阻、恶变、穿孔、瘘管等并发症,须及时外科干预。结肠型CD具有特有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使其处理策略有别于其他部位的病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并权衡手术利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下制定适合病人的个体化临床决策与方案,可使病人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结肠
原文传递
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盈 吴炯 +4 位作者 金炜 杨豪杰 韩昌鹏 金磊 李金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纳入120例Ⅲ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运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两... 目的:探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纳入120例Ⅲ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运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肛门狭窄或失禁。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天数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疗效确切,可与传统手术相媲美,且其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改良胶圈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