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静 顾锦芳 +2 位作者 祝华婧 杜健儿 陈海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麻醉科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并实施。结果: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明确了麻醉护理的全程概念,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结论:医护协同管...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麻醉科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并实施。结果: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明确了麻醉护理的全程概念,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运用是现代麻醉科护士发展的需要,对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麻醉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管理 护理管理 麻醉护士
下载PDF
先天性腹裂外科治疗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海蓉 杜溢 +2 位作者 陈怡绮 陈依君 王英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腹裂修补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新生儿先天性腹裂修补术的麻醉过程。结果3例采用全麻后Ⅰ期关腹直接复位缝合术,14例先采用非麻醉下免缝Silo袋Ⅰ期免缝手术,5~7d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Ⅱ期复位缝合术...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腹裂修补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新生儿先天性腹裂修补术的麻醉过程。结果3例采用全麻后Ⅰ期关腹直接复位缝合术,14例先采用非麻醉下免缝Silo袋Ⅰ期免缝手术,5~7d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Ⅱ期复位缝合术,只放置Silo袋、后期死亡或放弃治疗4例;未经任何治疗自动出院2例。手术患儿中12例麻醉过程较平稳,5例术中血压轻度下降,经加快输血输液等处理后血压回升,无麻醉死亡,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术后肺膨胀不良死于呼吸衰竭。随访时间4个月至4年,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腹裂的主要方法,新生儿先天性腹裂复位修补术的围手术处理关键是麻醉保障,而麻醉的重点是气道管理和保证循环功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裂/外科学 麻醉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凌云志 孙瑗 +3 位作者 梁启胜 李晓红 禹莉 徐浣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经静脉微量注射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经静脉微量注射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监测两组患儿在术中颈内静脉置管后(T1)、劈胸骨后(T2)、CPB前(T3)、CPB结束时(T4)、气管导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T1、T2、T3和T4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同时测定术中5个时间点的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结果试验组在术中各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T1、T2、T4时间点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试验组在各时间点的BIS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在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T1、T2、T3和T4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T2、T3、T4和T5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术中各时间点的醛固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试验组在T4和T5时间点的血糖和醛固酮水平以及T5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对照组在T2、T4和T5时间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以及T2、T3、T4和T5时间点的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儿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及高碳酸血症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琦 陶静茹 +1 位作者 尤新民 鲍泽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12mL/kg,Fi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12mL/kg,Fi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频率10 ̄12次/min,使PETCO2维持在30 ̄35mmHg。术中维持CO2气腹注气压1.6~2.0kPa。分别于麻醉后15min、T位后15min、平卧位气腹后15min、T位气腹后15min、行过度通气后(PETCO2恢复至30~35mmHg)15min、30min监测ECG、HR、MAP、每搏指数SI、心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并测定动脉血气。结果MAP、CI、SI、HR、pH、PaCO2:平卧位气腹后、T位气腹后比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过度通气后较平卧位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并与麻醉后15min比较无明显差异。SVR:T位、气腹后及过度通气后均较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均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术中适当过度通气可减少以上各因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循环功能 气腹 体位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3
5
作者 许艳淑 陈琦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I组吸入异氟烷和50%氧化氮(N2O)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和50%N2O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BIS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按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24h各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3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和输液量及出血量、各观察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组和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T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I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略长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h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T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为3h,S组为6h,而I组为24h。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恢复更快,吸入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
下载PDF
气道食管双通喉罩在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尤新民 赵璇 +2 位作者 叶海蓉 陈红 金耀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42,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roseallaryngealmaskairway,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0例,年龄35~65岁,ASAⅠ ̄Ⅲ级。常规静脉麻醉肌松药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PLMA,观察PLMA置入前...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roseallaryngealmaskairway,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0例,年龄35~65岁,ASAⅠ ̄Ⅲ级。常规静脉麻醉肌松药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PLMA,观察PLMA置入前后1、3、5和10min及气腹后5、10、20和30min的血流动力学、PETCO2、SpO2变化,同时观察PLMA通气罩在不充气、充气10、20和30mL时分别在气道压20、30和40cmH2O时对头正中位、屈曲位、过伸位、侧位时的气道密封效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通气管,检查PLMA的位置,插入引流管检查通畅性并放置胃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稳定,通气罩不充气,气道压20cmH2O时,80%不漏气;充气10mL气道压20cmH2O,90%不漏气;充气2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充气3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即使气道压40cmH2O也只有2例病人少量漏气。各种头位不影响气道密封效果。97.5%的病人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纤维支气管镜证实PLMA位置好,引流管通畅,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PLMA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很好的呼吸道密封功能、无反流误吸等优点。可提供安全、有效的正压通气,可安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静洁 杨理巧 +1 位作者 王英伟 石学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喉部疾患患儿88例,对所有患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定义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初次发病年龄、手术次数、呼吸道梗阻程度、疾病部位、疾病性...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喉部疾患患儿88例,对所有患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定义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初次发病年龄、手术次数、呼吸道梗阻程度、疾病部位、疾病性质、是否合并肺炎、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是否气管切开、是否气管插管下手术。此类手术术中主要麻醉不良事件包括:SpO2下降(SpO2<90%)、HR减慢(减慢≥基础值30%)、术中手术部位出血(≥5ml)。对影响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OR值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相关性。结果呼吸道梗阻程度和合并肺炎是SpO2下降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4.164~83.262)、(5.358~518.580);呼吸道梗阻程度、合并肺炎和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HR减慢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3.036~43.094)、(1.886~52.508)、(1.118~27.100);初次发病年龄大和气管插管下手术是术中出血的保护因素,95%CI分别为(0.095~1.050)、(0.004~0.294)。结论呼吸道梗阻程度和合并肺炎是SpO2下降和HR减慢的危险因素;初次发病年龄大和气管插管下手术是术中出血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疾患 小儿 麻醉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云秀 马柯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丙泊酚1mg/kg组、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丙泊酚1mg/kg组、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经静脉输液泵注射相应药物10min,丙泊酚1mg/kg组于手术结束时经静脉输液泵注射丙泊酚。4组的药物容积均为10mL。小儿苏醒期躁动评分采用Aono的四分评级法和儿童麻醉苏醒谵妄(PAED)评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时的Aono评分、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的Aono评分、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丙泊酚1mg/kg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P值均<0.05),但后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儿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均无呕吐、误吸、呼吸暂停和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能够降低小儿苏醒期的术后躁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苏醒期躁动 丙泊酚 小儿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金耀君 赵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被随机分入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组...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被随机分入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5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10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40mL/h,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0μg(稀释至20mL,40 mL/h)。在麻醉前(T0)和麻醉后15 min(T1)、30 min(T2)、45 min(T3)、60min(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镇静评分,以及4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与罗哌卡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在T2、T3、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在T3和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局部复合50μg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且对血压和HR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依君 杜溢 尤新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首剂量2mg/kg,维持剂量4~8mg·kg-1.h-1,辅以氯胺酮2mg/kg;Ⅱ组,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后,...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首剂量2mg/kg,维持剂量4~8mg·kg-1.h-1,辅以氯胺酮2mg/kg;Ⅱ组,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后,经面罩吸入七氟烷3%~4%;Ⅲ组,静脉注射γ-羟基丁酸钠50mg/kg、氯胺酮2mg/kg,术中追加氯胺酮每次1mg/kg;所有患儿入睡后均以1%地卡因在咽喉部作喷雾表面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术中屏气呛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90%以下、硬质支气管镜退出气道、气管插管以及喉水肿或喉痉挛等的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Ⅲ组屏气呛咳、支气管镜退管以及喉痉挛或喉水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选择以静脉注射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和1%地卡因局部表面麻醉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吸入 全身麻醉 小儿
下载PDF
喉罩与面罩吸入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杜溢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第3代喉罩(PLMA)与面罩吸入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个月-12岁,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包皮环切术或多并指整形术的患儿按年龄分组,6个月-6岁为Ⅰ组,7-12... 目的比较经第3代喉罩(PLMA)与面罩吸入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个月-12岁,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包皮环切术或多并指整形术的患儿按年龄分组,6个月-6岁为Ⅰ组,7-12岁为Ⅱ组,每组均进一步随机分为七氟烷面罩麻醉组(m组)和七氟烷PLMA麻醉组(1组)。所有患儿以面罩吸入七氟烷诱导,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到50时Ⅰ组置入PLMA。所有患儿在BIS值为50时开始手术,根据BIS值调整七氟烷的体积分数。于建立监测时(T1)、BIS值达到50或PLMA置入时(T2)、手术开始后即刻(T3)、手术开始后10 min(T4)和拔除喉罩时(T5,m组为送麻醉恢复室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儿入手术室至麻醉成功的时间(麻醉时间)、手术结束至呼唤其姓名能睁眼的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术中发生屏气、咳嗽和吞咽的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Ⅰ1组在T2、T3、T4和T5时间点的PetCO2均显著低于Ⅰm组(P值均〈0.05),Ⅱ1组在各时间点的PetCO2均显著低于Ⅱm组(P值均〈0.05)。Ⅰm组、Ⅰl组在T2、T3、T4和T5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除Ⅰm组1例患儿在术中发生屏气外,其余各组均未发生屏气、吞咽和咳嗽,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小儿日间手术使用七氟烷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术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少,经第3代PLMA吸入七氟烷比面罩吸入七氟烷在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喉罩 儿童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小儿的麻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瑞冬 张马忠 陈锡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1866年英国人约翰.朗顿.唐首先在《伦敦医院报道》中报道了唐氏综合征。1959年美国学者Jacobs和法国学者Lejeune分别发现了唐氏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是第21号染色体三体畸形。该病包含多种先天缺陷,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麻醉 小儿 美国学者 染色体三体 遗传学基础 先天缺陷 英国人
下载PDF
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兆磊 梅举 +6 位作者 汤敏 丁芳宝 黄健兵 马南 刘浩 沈赛娥 蔡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应用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62例(女25例)。平... 目的 总结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应用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6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4±6.2)岁,平均房颤病程(4.9±2.3)年,平均左心房直径(46.3±4.9)mm,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2.5±1.3)分,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7.2±2.8)%。16例患者既往曾接受过失败的房颤导管消融术。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每年随访时,均作24 h或72 h动态心电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为4~10(5.7±0.8)个月,围术期无死亡病例。56(90.3%)例消融术中即恢复窦性心律,6(9.7%)例消融术后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12~66(29.8±13.5)个月,8(12.9%)例患者术后复发,54(87.1%)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Kaplan-Meier曲线表明术后2年时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4±4.5)%。全组患者无死亡、无脑血管事件发生,1例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结论 分期杂交微创外科导管消融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治疗中,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持续性房颤 分期杂交手术 微创外科消融 导管消融
下载PDF
骶管阻滞麻醉对尿道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卫卫 杜溢 +1 位作者 陈依君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麻醉对因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的患儿术中和术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1~5岁择期行尿道成形术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骶管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于入室后即刻(T0)、全身麻...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麻醉对因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的患儿术中和术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1~5岁择期行尿道成形术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骶管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于入室后即刻(T0)、全身麻醉及骶管阻滞成功后(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72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FN)-γ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Th2细胞百分比。结果 B组MAP在T2、T3时升高,并且显著高于A组;与T0时比较,两组E、NE在T2~T4时均上升(P<0.05);与T0比较,B组IL-2、IFN-γ、Th1在T2~T5时降低(P<0.05),IL-4、IL-10、Th2在T2~T5时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骶管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在一定程度增强行尿道成形术患儿术中和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全身麻醉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气道食管双通喉罩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赛娥 金耀君 +1 位作者 张铮 尤新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LMA)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7岁,体重45~75 kg,常规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静脉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LMA)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7岁,体重45~75 kg,常规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静脉麻醉诱导,下颌完全松弛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插入法置入PLMA, 观察置管成功率、置管后1、3、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头过伸位后和术中15、30、45、60 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的变化,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各时点的PLMA位置及术毕患者呼吸恢复后的声带活动情况。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达100%,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部分患者PETCO2、Paw升高(P<0.05);口咽部漏气,但不影响通气功能,术毕声带活动正常。结论 PLMA可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麻醉,但术中必须严密观察通气质量、口咽漏气及手术医师的操作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喉罩 甲状腺
下载PDF
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麻醉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静茹 任荣荣 +1 位作者 赵璇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1-873,831,共3页
目的探讨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长期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方法选用15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诱导,应用1.5mg.kg-1.h-1硫喷妥钠、0.15mg.kg-1.h-1维库溴铵、体积分数为0.01~0.03的异氟烷、0.5~2L/min氧化亚氮、1~2L/min... 目的探讨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长期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方法选用15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诱导,应用1.5mg.kg-1.h-1硫喷妥钠、0.15mg.kg-1.h-1维库溴铵、体积分数为0.01~0.03的异氟烷、0.5~2L/min氧化亚氮、1~2L/min氧气和0.4mg.kg-1.h-1地塞米松麻醉维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时间频率为6Hz,空间频率为1.5周/°,刺激4s,对照1s,间歇12s,共64个循环。在此过程中检测猕猴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并应用matlab程序把图像信号转换为代表图像强度的数字矩阵。结果实验共使用8只猕猴,实验过程中平均心率为(143.8±15.2)次/min,平均呼吸频率为(33.5±2.3)次/min,平均体温为(37.9±0.2)℃,平均SpO2为(96.3±1.7)%,平均petCO2为(30.1±2.0)mmHg(1mmHg=0.133kPa),能较好地维持猕猴的麻醉状态,并得到满意的视觉光学成像结果。结论选用此麻醉用药及用量能较好地实施麻醉及维持麻醉,并能得到很好的内源性成像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光学成像 麻醉
下载PDF
持续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短小手术麻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英伟 刘伯飞 +1 位作者 仇梨萍 尤新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一些短小的外科手术在使用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的同时,还需要应用一些全身麻醉药物以增强镇痛作用,并让患者感觉更为舒适。异丙酚作为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静脉麻醉药经常被用于短小手术的麻醉。异丙酚能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 一些短小的外科手术在使用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的同时,还需要应用一些全身麻醉药物以增强镇痛作用,并让患者感觉更为舒适。异丙酚作为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静脉麻醉药经常被用于短小手术的麻醉。异丙酚能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遗忘和抗焦虑作用,但其镇痛作用较差,单独用于一些短小、疼痛刺激较强的手术,如肛周手术、肩关节复位术等,不能提供良好的麻醉状态,并能产生呼吸和循环抑制。相反,氯胺酮不但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精神症状。因此从理论上讲,合用异丙酚和氯胺酮能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较为理想的麻醉状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短小手术的最佳剂量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手术麻醉 异丙酚用 短小手术 复合 局部浸润麻醉 镇痛作用 肩关节复位术 交感神经兴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气管食管双通喉罩麻醉诱导时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赛娥 王英伟 尤新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插入气管食管双通喉罩(PLMA)麻醉诱导时的优缺点。方法28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n=13)和丙泊酚组(n=15)。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依托咪酯组麻醉诱导用药依次为利...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插入气管食管双通喉罩(PLMA)麻醉诱导时的优缺点。方法28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n=13)和丙泊酚组(n=15)。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依托咪酯组麻醉诱导用药依次为利多卡因1.5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0μg;丙泊酚组为利多卡因1.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50μg。插入PLMA,观察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注药至下颌松弛时间、注药至成功插入PLMA时间、PLMA成功插入的次数、是否发生呼吸抑制等。观察PLMA插入后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呃逆、喉痉挛、体动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HR、SBP、DBP在麻醉诱导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下颌松弛时间和成功插入PLMA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依托咪酯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但体动反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患者在PLMA插入前后H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依托咪酯组患者SBP、DBP在PLMA插入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丙泊酚组患者SBP、DBP在PLMA插入后3、5min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依托咪酯0.3mg/kg复合利多卡因和芬太尼能够为插入PLMA提供良好的条件,并能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但体动反应的发生率较丙泊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气管食管双通喉罩
下载PDF
麻醉前认知干预对降低颅内肿瘤术后全麻躁动发生率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海琴 褚峥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麻醉前认知干预对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全麻躁动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80例行颅内肿瘤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麻醉前认知干预,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 目的 探讨麻醉前认知干预对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全麻躁动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80例行颅内肿瘤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麻醉前认知干预,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即刻(T_1)、手术切皮后30 min(T_2)、拔除气管导管时(T_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血浆血糖、肾上腺素及皮质醇的浓度及术后麻醉苏醒躁动、恶性呕吐发生情况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T_0~T_3时段的HR、Sp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_0~T_3时段的血浆血糖、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麻醉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前认知干预能有效减轻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患者全麻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前认知干预 颅内肿瘤 全麻躁动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依托咪酯用于小儿腺样体吸割术麻醉诱导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丛露 李静洁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8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用于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割术的麻醉诱导效果,并与丙泊酚作对照方法:60例ASAⅠ~Ⅱ级2~8岁患儿随机分为依托咪酯0.2mg·kg^(-1)组、依托咪酯0.3mg·kg^(-1)组和丙泊酚2mg·kg^(-1)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用于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割术的麻醉诱导效果,并与丙泊酚作对照方法:60例ASAⅠ~Ⅱ级2~8岁患儿随机分为依托咪酯0.2mg·kg^(-1)组、依托咪酯0.3mg·kg^(-1)组和丙泊酚2mg·kg^(-1)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依托咪酯0.3mg·kg^(-1)组和丙泊酚2mg·kg^(-1)组血压下降较明显,抑制插管后血压反跳较好;依托咪酯0.3mg·kg^(-1)组的心率在整个诱导期间最为平稳;依托咪酯0.3mg·kg^(-1)组脑电双频指投值下降幅度最大,能提供比丙泊酚2mg·kg^(-1)组更深的镇静程度;丙泊酚2mg·kg^(-1)组发生4例(20%)注射痛,依托咪酯0.2mg·kg^(-1)组和依托咪酯0.3mg·kg^(-1)组各发生6例(30%)肌阵挛。结论:0.3mg·kg^(-1)依托咪酯较0.2mg·kg^(-1)依托咪酯更适用于小儿腺样体吸割术的麻醉诱导,能提供和丙泊酚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麻醉诱导 小儿 腺样体吸割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