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管翔宇 高益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上颌后牙区由于缺牙后进行性骨吸收及上颌窦解剖位置限制,使得该区域多不能采取常规种植修复,上颌窦底提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就上颌窦内成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术 上颌窦黏膜 成骨机制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丹阳(综述) 高益鸣(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84-86,共3页
口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定植。在人体各个菌丛中,口腔菌丛较复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新陈代谢和细胞应答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口腔中有700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宿主口腔及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 口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定植。在人体各个菌丛中,口腔菌丛较复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新陈代谢和细胞应答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口腔中有700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宿主口腔及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口腔菌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口腔菌群 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不同排龈剂对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阻聚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侯乾乾 葛欢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排龈剂直接接触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后,对其阻聚作用及阻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排龈剂(0.1%盐酸肾上腺素、0.05%羟甲唑啉、15.5%硫酸铁、25%氯化铝和5%氯化铝),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Express^(T...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排龈剂直接接触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后,对其阻聚作用及阻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排龈剂(0.1%盐酸肾上腺素、0.05%羟甲唑啉、15.5%硫酸铁、25%氯化铝和5%氯化铝),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Express^(TM),Imprint^(TM) Ⅱ),共组合成12组,每组12个样本,共144个样本。由同一名操作者用硅橡胶印模材混合枪将硅橡胶印模材混合于亚克力模具中,使其直接接触密织棉织物上的排龈剂,到达厂家所示的聚合时间后取下样本,置于放大倍数为1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样本是否发生阻聚,并比较其阻聚程度。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的阻聚均发生于15.5%硫酸铁组和25%氯化铝组,阻聚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盐酸肾上腺素组、0.05%羟甲唑啉组和5%氯化铝组均未发生阻聚,15.5%硫酸铁和25%氯化铝对Imprint^(TM)阻聚程度的影响大于Express^(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取模时,要注意含15.5%硫酸铁和25%氯化铝2种成分的排龈剂对其聚合的影响。取模前,要将排龈剂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直接接触硅橡胶引起阻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龈剂 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 阻聚
下载PDF
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法对于提高牙髓炎根管治疗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包璇 邓雪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隔离技术(棉卷+大容量抽吸)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 目的探讨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隔离技术(棉卷+大容量抽吸)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及之后采用橡皮障隔离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根管治疗时间、根管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总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和满意率作为主要指标。本研究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84例成年牙髓炎患者[男50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0.70±12.55)岁]入组。观察组的总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45.29±4.77)min vs.(51.36±5.54)min,P<0.001]。观察组的根管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vs.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vs.80.95%,P<0.05)。结论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可有效缩短牙髓炎患者的根管治疗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障隔离技术 四手操作法 牙髓炎 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的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5
作者 吴炯睿 高益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进行观测。在CBCT骨窗视图,测量第二前磨牙(P2)、第一磨牙(M1)、第二磨牙(M2)牙位中线处MSA骨孔与骨壁间的位置关系,并将其走形类型分为窦内型(位于上颌窦黏膜下方)、骨内型(完全位于上颌窦侧壁内)、表浅型(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骨膜下方)3类;测量MSA骨孔直径(diameter of the MSA,DMSA)、MSA骨孔下缘至上颌窦底距离(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vessel and the sinus floor,DVSF);测量M1牙位中线处上颌窦底上方5 mm处的上颌窦侧壁厚度及上颌窦宽度;测量上颌窦底上方10 mm处上颌窦内外侧壁与上颌窦底最低点形成的角度,即上颌窦角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MSA走形位置变异、走形类型、DMSA和DVSF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别对MSA的DMSA及DVSF与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MSA走形位置变异:在1021例患者中,共42例(4.1%)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侧壁、紧贴上颌窦底部,其中14例(33.3%)为双侧MSA,28例(66.7%)为单侧MSA;7例(0.7%)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底根方牙槽骨内,其中1例(14.3%)为双侧MSA,6例(85.7%)为单侧MSA。②MSA走形类型:窦内型占36.5%,骨内型占60.4%,表浅型占3.1%。中年患者中骨内型检出率(63.0%)高于青年和老年患者(P=0.005)。③DMSA:M1牙位的DMSA最大,为(1.42±0.44)mm。男性在P2、M1、M2牙位的DMSA均大于女性。在P2、M1牙位均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与DMSA呈弱正相关(r=0.2,r=0.2)。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均与DMSA呈弱负相关(r=-0.1,r=-0.2)。④DVSF:自M2至P2方向,DVSF逐渐降低。男性在P2、M2牙位的DVSF均大于女性。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均与DVSF呈弱负相关(r=-0.3,r=-0.1)。结论·MSA走形位置变异可发生于上颌窦底及上颌窦底根方的牙槽骨中。随着患者年龄增大,MSA走形类型由窦内型向骨内型转变。男性患者的DMSA较女性更大,动脉出血风险更大;在较厚的上颌窦侧壁中能观测到较大的DMSA,而当上颌窦宽度和角度越大时,DMSA越小。男性患者的DVSF较女性更大,当上颌窦侧壁越厚或当上颌窦宽度越大时,DVSF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动脉 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窦底提升术 解剖变异
下载PDF
两种手术径路在水平阻生牙拔除中的选择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涛 江莉婷 +3 位作者 陈玉华 高月丽 王彩娣 孙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舌侧去骨法与颊侧去骨法用于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方法:中、低位水平阻生患者105例,共160颗牙齿,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中位阻生齿55颗,低位阻生齿25颗。一组采用舌侧去骨法,一组采用颊侧去骨法。比较2组拔牙花... 目的:探讨舌侧去骨法与颊侧去骨法用于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方法:中、低位水平阻生患者105例,共160颗牙齿,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中位阻生齿55颗,低位阻生齿25颗。一组采用舌侧去骨法,一组采用颊侧去骨法。比较2组拔牙花费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中位阻生齿拔除所花费时间,舌侧去骨法为(17.31±1.53)min,颊侧去骨法为(18.76±2.45)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所用时间分别为(34.40±5.81)min及(42.97±4.77)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引起面部水肿的程度分别为(21.25±3.81)%及(30.80±5.04)%,P<0.05。两组间出现疼痛、张口受限、感染、出血、舌或下唇麻木的机会无明显差别。结论:拔除低位水平阻生齿应采用舌侧去骨法,中位水平阻生齿拔除采用颊侧去骨法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去骨 颊侧去骨 阻生齿 拔牙术
下载PDF
不同时机受力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良燕 严拥庆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微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分析,研究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将48枚微型钛金属种植体植入2只实验Beagle犬双侧上、下颌骨,每只24枚。将48枚种植体分为8组,1组为对照组,负载力值为0g;其余... 目的:通过对微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分析,研究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将48枚微型钛金属种植体植入2只实验Beagle犬双侧上、下颌骨,每只24枚。将48枚种植体分为8组,1组为对照组,负载力值为0g;其余7组为加力组,负载力值为200g。加力组分别在植入术后即刻、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和第6周,用正畸专用镍钛螺旋拉簧对各组微种植钉在相应的时间施加200g的水平拉力。在种植钉植入术后的第6周、第8周和第10周,分别对2只实验犬颈部皮下注射荧光剂四环素、土霉素和钙黄绿素溶液。于植入术后第12周处死实验犬,应用光学显微镜及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种植体骨磨片进行纵断面观察,并计算各种植植体-骨界面的骨结合率。各组的骨结合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时机加载各组的骨沉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普通光镜下可见种植体-骨界面既有骨结合又有纤维结合,不同时机加载各组的骨结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植入后不同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加力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支抗 组织形态学 时机
下载PDF
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软组织成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涛 吴凯南 +3 位作者 李琳 张静 朱海国 翁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种植模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后,利用模板将种植体三维位置及方向转移到模型上,在模型上制作过渡义齿,二期手术时直接安放过渡义齿对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另采用常规的愈合基台与过渡义齿两步诱导法对10例单颗前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作对照。结果:单牙缺失种植修复者,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ES)得分别为7.1±1.2与6.6±1.8(P<0.05)。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组诱导时间为(2.8±1.8)个月,平均复诊次数(2.2±1.8)次;常规两步方法平均诱导时间为(9.5±2.5)个月,复诊次数为(4.6±2.7)次,诱导时间差异P<0.01,复诊次数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者的软组织成型后也获得了较为美观的效果,诱导时间为2~6个月,复诊次数为2~5次。结论 :该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用于种植美学修复中软组织的诱导,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软组织成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修复 过渡义齿 软组织成形 美学区
下载PDF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立 江莉婷 +2 位作者 周琦 朱雅萍 高益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01-5908,共8页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参与了髁突软骨生长与改建,是软骨发育关键因子。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对体外培养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 Bcl-2 和 BaxmRNA 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出生后...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参与了髁突软骨生长与改建,是软骨发育关键因子。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对体外培养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 Bcl-2 和 BaxmRNA 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出生后 1,28 d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后,将每个年龄组的髁突软骨细胞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饥饿培养 24 h 后,实验组加入 100 μg/L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细胞因子孵育 48 h,对照组正常培养。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加入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后,髁突软骨细胞数量增多,增殖速度显著增加(P < 0.05)。实时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加入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培养 48 h 后,各组髁突软骨细胞中 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加,bax mRNA 和蛋白表达减少(P < 0.05)。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可以促进新出生及青春期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可能通过 Bcl-2 和 Bax 介导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下颌骨髁突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BAX Bcl-2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干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髁突软骨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琦 魏立 +2 位作者 江莉婷 李宁 高益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970-3976,共7页
背景:二膦酸盐是一类传统的抗骨吸收药物,影响软骨组织的生长发育,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其对长骨关节软骨的影响,而其对髁突软骨效应如何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观察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利塞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髁突软骨抗凋亡蛋白Bc... 背景:二膦酸盐是一类传统的抗骨吸收药物,影响软骨组织的生长发育,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其对长骨关节软骨的影响,而其对髁突软骨效应如何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观察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利塞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髁突软骨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术中暴露卵巢但不切除;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并于造模前3 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4μg/kg,1次/d,以后每隔3 d注射1次;治疗组切除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并于造模前3 d皮下注射利塞膦酸钠2.4μg/kg,以后每隔3 d注射1次。造模后3个月取髁突软骨,观察细胞凋亡、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P均<0.05)。(2)Bcl-2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略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3)Bax及Caspase3表达:模型组Bax及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治疗组Bax及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果表明利塞膦酸钠可通过改变骨质疏松大鼠髁突软骨内Bcl-2、Bax及Caspase3表达调控髁突软骨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骨质疏松 动物 实验 实验动物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二膦酸盐 去卵巢 下颌骨髁突软骨 TUNEL Bcl-2 Bax CASPASE3
下载PDF
发育性不对称畸形下颌骨生长活性的核素显像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益鸣 田伟家 +2 位作者 邱蔚六 唐友盛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髁突、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生长活性的特征,为该类畸形患者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9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了下颌骨各部位99mTc-MDP吸收状况的测定,并以患者自身第4腰... 目的:研究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髁突、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生长活性的特征,为该类畸形患者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9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了下颌骨各部位99mTc-MDP吸收状况的测定,并以患者自身第4腰椎的吸收值作为参考以排除个体间差异。将病例分为大年龄组(≥20岁)和小年龄组(<20岁),其中大年龄组13例,小年龄组16例。对下颌骨髁突、升支、下颌体各部位的99mTc-MDP吸收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年龄组下颌骨各区的吸收比值双侧无显著差异,个别患者在20岁以后仍显示出畸形区活跃的生长活性;小年龄组双侧髁突区吸收比值差异显著(P<0.05);检测结果显示下颌骨发育不良侧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而发育过度侧与正常侧及发育不良侧的差异显著。结论:在20岁以前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大部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岁以后趋于平稳;少数病例在20岁以后其畸形的下颌骨在髁突区仍有活跃生长的现象。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手术治疗,术前可以通过核素显像检查确定非正常发育是否停止来决定手术时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不对称 核素 骨闪烁照相法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三维结构及组织形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钧 江莉婷 +2 位作者 王晋申 周琦 高益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01-5107,共7页
背景: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系统性疾病之一,常引起颌骨及全身其他骨骼结构的变化,以及矿物代谢的异常改变。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三维结构以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50mg/kg剂量连续5d... 背景: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系统性疾病之一,常引起颌骨及全身其他骨骼结构的变化,以及矿物代谢的异常改变。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三维结构以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50mg/kg剂量连续5d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结果与结论:造模3周后,运用显微CT技术观察两组小鼠下颌骨三维结构,对其松质骨及皮质骨骨微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感兴趣区域内松质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均显著减少(P<0.01,P<0.05),结构模型指数明显增大(P<0.05);皮质骨骨密度、皮质骨面积减少(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1型糖尿病小鼠脱钙后下颌骨松质骨骨小梁数量及体积均变小。说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骨松质骨及皮质骨三维结构明显改变,且松质骨骨组织微结构改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1型糖尿病 下颌骨骨结构 松质骨 皮质骨 骨微结构 骨形态计量学 显微CT 组织切片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乾乾 高益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54-556,560,共4页
桩核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牙体修复技术,临床上桩核冠多用于修复经过完善根管治疗但无法取得良好固位的牙齿。长期以来,金属桩核在临床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其弹性模量远高于牙本质,易致严重的根折。由于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牙本质... 桩核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牙体修复技术,临床上桩核冠多用于修复经过完善根管治疗但无法取得良好固位的牙齿。长期以来,金属桩核在临床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其弹性模量远高于牙本质,易致严重的根折。由于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似,可以减少根折,以及断裂后易取出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便备受临床医生的青睐。本文从预成纤维桩的分类、性能、临床适应证等应用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桩核 纤维加强型复合树脂桩
下载PDF
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拥庆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13例患者32颗微螺钉不同的应用设计、植入部位、植入高度、植入次数、牙龈和黏膜反应、加力时机、初期稳定性等因素,应用SAS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 目的:评价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13例患者32颗微螺钉不同的应用设计、植入部位、植入高度、植入次数、牙龈和黏膜反应、加力时机、初期稳定性等因素,应用SAS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影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32颗微螺钉中,成功29颗,成功率为90.6%。患者年龄与微螺钉的稳定性相关(P=0.04),18岁以下成功率为75%,大于18岁成功率可达100%。植入早期的异常外力影响骨结合,一旦获得骨结合后,长期施加正畸力不会影响微螺钉的稳定。微螺钉周龈炎,甚至化脓性感染(2例)不会破坏已获得的钉-骨间骨结合。植入牙龈的位置,上、下颌间,左、右侧位置间,早期加载与后期加载间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同一个微螺钉多次植入不影响成功率。结论:初期稳定性是影响微螺钉长期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软组织的轻微炎症不会影响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支抗 微螺钉 稳定 牙龈炎
下载PDF
IGF-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莉婷 魏立 +3 位作者 谢银银 周琦 朱雅萍 高益鸣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单层培养并鉴定出生后1、7、14、28 d共4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IGF-1表达情况,Real-time ...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单层培养并鉴定出生后1、7、14、28 d共4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IGF-1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IGF-1R、Bcl-2、Bax mRNA及蛋白表达。饥饿培养24 h后,实验组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ng/mL的重组大鼠IGF-1细胞因子(rrIGF-1)继续培养24、48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髁突软骨细胞内IGF-1R、IGF-2R、Raf1、GSK-3、IGFBP3、NF-κB、Bcl-2、Bax、integrin、TGF-βmRNA表达情况;对照组培养液不加rrIGF-1。结果:各鼠龄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内IGF-1表达均阳性,IGF-1R 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平稳,Bcl-2、Bax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出生14 d后表达下降(P<0.05)。加入100 ng/mL rrIGF-1后,髁突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减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IGF-1R、GSK-3、Bax、integrin mRNA表达整体呈下降趋势;IGF-2R、Raf1、IGFBP3、NF-κB、Bcl-2、TGF-βmRNA表达水平总体呈上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F-1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软骨形成早期的调控,并可能与integrin、TGF-β等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髁突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髁突 软骨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颌面硬组织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益鸣 邱蔚六 +1 位作者 唐友盛 沈国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通过对44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后前位片的定点测量与分析,研究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颌面骨组织的特征性变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正颌外科电脑模拟手术系统软件,选择41个头颅标志点,对44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 目的:通过对44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后前位片的定点测量与分析,研究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颌面骨组织的特征性变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正颌外科电脑模拟手术系统软件,选择41个头颅标志点,对44例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的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内容包括各标志点到面中线之间的距离、面部高度及颅面角度。采用加藤信一提出的非对称率计算方法[Q=(G-K)/G×100%]计算颌面骨各点、距离及角度的非对称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的颅面骨非对称率自颅面上、中、下1/3逐次递增。面上1/3中的颧额缝点的非对称率在正常范围,而眶内侧点则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颅面部非对称率较大的部位在下颌角点、角前切迹点、磨牙点、鼻旁点以及上颌牙槽突点等。上颌骨的不对称表现在牙槽骨的高度与宽度不对称。结论:下颌骨不对称畸形可引起上颌骨的继发性畸形改变,即上颌骨尤其是牙槽骨具有一定程度的功能代偿性变化。提示对于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早期功能性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不对称 颌面畸形
下载PDF
支抗种植体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拥庆 高益鸣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8-671,672,共5页
支抗种植体是近年来国内外正畸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通过组织学研究的文献回顾,反映出支抗种植体微螺钉化、自攻化的发展方向。虽然种植支抗的加力时机尚有争论,但微螺钉存在骨结合,可即刻加力、长期应用,牙周损伤可自愈等新观点对传... 支抗种植体是近年来国内外正畸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通过组织学研究的文献回顾,反映出支抗种植体微螺钉化、自攻化的发展方向。虽然种植支抗的加力时机尚有争论,但微螺钉存在骨结合,可即刻加力、长期应用,牙周损伤可自愈等新观点对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正畸学 支抗 组织学
下载PDF
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牙本质基质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莉婷 周琦 +2 位作者 魏立 李宁 高益鸣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8-95,共8页
目的 :观察二膦酸盐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内破骨细胞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和二膦酸盐药物治疗组(RIS),每组10只... 目的 :观察二膦酸盐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内破骨细胞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和二膦酸盐药物治疗组(RIS),每组10只。Sham组大鼠仅术中暴露卵巢不切除,OVX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RIS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利塞磷酸钠(2.4μg/kg)皮下注射"。术后3个月取各组大鼠下颌骨常规脱钙,甲苯胺兰染色观察下颌第一磨牙(M1)区域牙槽骨组织学结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M1区域牙槽纵隔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M1牙槽骨DMP1分布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TRAP阳性细胞数增加;而较OVX组而言,RIS组TR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DMP1不仅表达在牙槽骨骨细胞内,牙槽间隔的松质骨骨基质、牙周韧带中均可见其表达,OVX组M1牙槽骨DMP1表达较Sham组减少(P<0.05),而RIS组表达较OVX组有升高。结论:二膦酸盐能减少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破骨细胞数量,并上调DMP1表达,从而影响下颌牙槽骨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 骨质疏松 去卵巢 下颌骨牙槽骨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下载PDF
下颌骨功能性偏斜对发育期大鼠髁突软骨胶原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钧 江莉婷 +3 位作者 章翊钟 齐进 周琦 高益鸣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观察下颌骨功能性偏斜对发育期大鼠髁突软骨内I型、II型以及III型胶原纤维分布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实验组佩戴自制的上切牙金属牙套引导下颌骨功能性右偏,对照组... 目的:观察下颌骨功能性偏斜对发育期大鼠髁突软骨内I型、II型以及III型胶原纤维分布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实验组佩戴自制的上切牙金属牙套引导下颌骨功能性右偏,对照组不佩戴任何装置,分别于实验1周、4周取得标本。HE染色及番红-O染色观察髁突软骨组织形态,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髁突软骨内I型、II型、III型胶原纤维含量以及分布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HE以及番红-O染色显示,实验1周后实验组牵张侧较正常组髁突软骨厚度显著增加,到4周后两组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受压侧髁突软骨厚度4周后显著下降。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型胶原主要表达在增殖层至成骨细胞层,II型胶原主要表达在软骨细胞层和肥大层。与正常组相比,1周及4周时实验组牵张侧软骨中区I型及II型胶原表达增强;受压侧软骨后区I型及II型胶原表达均显著减少。III型胶原主要表达在软骨纤维层至软骨细胞层,两组间无显著表达差异。结论:下颌骨功能性偏斜导致两侧髁突软骨发生了差异性生长改建,I型及II型胶原参与了改建中软骨内骨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软骨 I型胶原 II型胶原 III型胶原 机械负荷 大鼠
下载PDF
微创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方法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湧 徐颖 +2 位作者 杨驰 戈旌 池政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拔牙 截冠 压迫下牙槽神经 埋伏阻生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