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开展DCD供体肝移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陶一峰 祝哲诚 彭承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经过数十年的阶段式发展,我国肝移植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迅速发展和成熟,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终末期肝脏病人的生命。然而,滞后的器官来源方式和加剧的供体短缺严重制约了肝移植的发展,同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走向。1... 经过数十年的阶段式发展,我国肝移植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迅速发展和成熟,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终末期肝脏病人的生命。然而,滞后的器官来源方式和加剧的供体短缺严重制约了肝移植的发展,同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走向。1968年美国通过脑死亡立法后,大多数移植中心曾摒弃心脏/循环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心死亡供体 器官捐献 移植伦理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与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钱道海 刘钦 +9 位作者 汪小辉 潘春鹏 沈柏用 鲍国清 王以巧 彭承宏 祝哲诚 邓侠兴 詹茜 李宏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hepatic arterial buffer response,HABR)与肝功能恢复、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small—fov size syndrome,SFSS)的关系。方法通过监测34例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 目的研究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hepatic arterial buffer response,HABR)与肝功能恢复、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small—fov size syndrome,SFSS)的关系。方法通过监测34例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相关参数(肝动脉及门静脉流量等),结合肝功能、超声、CT及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分析其与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中11例术后早期(被动)肝动脉缓冲效应一直存在(组1),23例消失(组2)。组1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11.6±9.0)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6±8.8)d、总胆红素(TBil)(平均29d)的恢复快于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在早期胆道并发症和小体积综合征(SFSS)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和37.0%)上显著低于组2(分别为39.0%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多数患者(被动)肝动脉缓冲效应消失,这很可能是导致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的原因;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缓冲效应能预测并防治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避免移植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小体积综合征 肝动脉缓冲效应 胆道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