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士参与微习惯训练营体验的研究
1
作者 乐雨倩 苏静 +1 位作者 汪靖 查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索临床护士参与微习惯训练营后的真实体验与需求,为协助其建立健康行为及完善训练营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参与微习惯训练营的12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 目的:探索临床护士参与微习惯训练营后的真实体验与需求,为协助其建立健康行为及完善训练营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参与微习惯训练营的12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数据采用NVivo14软件辅助编码及归类、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结果:对临床护士“微习惯训练”的真实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即负性情绪缓解与适应能力变化的心理体验;工作能力提升与自信心建立的成长体验;对微习惯训练营安排的需求及建议。结论:微习惯训练营作为一个认识自我的契机,通过强化自我效能感改善参与者的心理弹性;通过构建平台引领参与者共同成长;“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建议管理者在未来开展微习惯训练营时应多注重内在动力的挖掘并提供更全面的外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微习惯 质性研究 心理弹性 成长
下载PDF
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志华 徐晓颖 +1 位作者 熊少洁 罗艳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连续接受胃肠道择期手术的患者41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18~59岁、60~74岁、≥75岁)、性... 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连续接受胃肠道择期手术的患者41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18~59岁、60~74岁、≥75岁)、性别构成、BMI(<18.5 kg/m 2、18.5~23.9 kg/m 2、≥24.0 kg/m 2)、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6年、>6年)、饮酒史、吸烟史、睡眠质量、地西泮使用史、精神病史和脑血管病史;记录患者ASA分级,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两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将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P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369例,其中POD组22例(5.96%),非POD组347例(94.04%)。POD组年龄≥75岁(OR=5.47,95%CI为1.49~22.37,P=0.011)、有脑血管病史(OR=6.59,95 CI%为2.55~16.47,P<0.001)和术前血糖水平升高(OR=2.68,95%CI为1.03~6.54,P=0.034)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POD组,受教育年限>6年(OR=0.25,95%CI为0.10~0.60,P=0.002)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POD组。两组间性别构成、BMI、饮酒史、吸烟史、睡眠质量、地西泮使用史、精神病史、ASA分级,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正常或异常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0.24,95%CI为0.09~0.61,P=0.004)和脑血管病史(OR=5.96,95%CI为2.01~17.43,P=0.001)是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24,95%CI为0.24~6.31,P=0.790)、术前血糖水平(OR=2.33,95%CI为0.81~6.27,P=0.101)不是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POD的发生率为5.96%。文化程度低、有脑血管病史是胃肠道手术患者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对中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熊少洁 范华霖 何秋芸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19-321,325,共4页
分析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对中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中青年(18~65岁)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8)、对照组(n=58),两组患者均接受胃印戒细胞癌... 分析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对中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心理复原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中青年(18~65岁)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8)、对照组(n=58),两组患者均接受胃印戒细胞癌根治术及化疗治疗及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加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围术期营养状态、心理复原力变化。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消化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 d营养状态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3 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7 d心理复原力未见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术后7 d心理复原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明显缩短中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维持患者营养状态稳定、改善心理复原力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加速康复外科 营养状态 心理复原力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四) 被引量:6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1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李子禹 赵刚 曹晖 刘凤林 臧潞 陈凛 徐泽宽 顾小萍 于泳浩 王月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0-657,共8页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为体现ERAS在胃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及麻醉领域的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修订本指南,以促进胃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胃部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司仙科 王廷峰 +7 位作者 李英儒 李华水 张一中 乐飞 李绍杰 杨佳华 于昆 吴卫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IL-TEP)学习曲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四所医院疝中心单一主刀医师与固定助手行SIL-TEP的临床资料,通过累积和分析法,根据每个中心的学习曲线情况,结合各中心... 目的:探讨影响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IL-TEP)学习曲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四所医院疝中心单一主刀医师与固定助手行SIL-TEP的临床资料,通过累积和分析法,根据每个中心的学习曲线情况,结合各中心主刀医师的学习背景,分析影响SIL-TEP学习曲线的相关因素。结果:四所医院单一主刀医师度过SIL-TEP学习曲线的例数分别为18例、13例、10例、10例,各组跨越学习曲线前后两阶段的年龄、BMI、疼痛评分、血清肿、中转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复发、感染病例,各组跨越学习曲线前后两阶段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TEP学习曲线可控,在具备丰富三孔腹腔镜疝修补经验、固定手术团队、特定指导带教老师、较强学习及复盘能力、短期连续集中开展该手术等条件下跨越学习曲线需10~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胃癌患者饮食蛋白质摄入量现状及其对营养状况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6
作者 田秋菊 熊少洁 +1 位作者 Beeharry Maneesh Kumarsing 吴蓓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7期118-12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GC)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5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GC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人口统计学、疾病相关和营养相关信息的数据,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并使用食物频率问卷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GC)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5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GC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人口统计学、疾病相关和营养相关信息的数据,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并使用食物频率问卷评估饮食摄入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至少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GC患者,其中70.6%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21.9%的患者能量摄入不足,32.5%的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3.62,P=0.005)和蛋白质摄入量<2 g/(kg·d)(OR=3.01,P=0.005)是导致GC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GC患者仍然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年龄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对胃癌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宣教时,应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饮食 营养不良 蛋白质
下载PDF
胃肠微创外科临床研究2017年盘点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晶 张森 郑民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胃肠微创外科在2017年进入了临床研究突飞猛进的一年。从戳孔、手术入路、淋巴清扫、消化道重建、全腔镜手术、免切口手术、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等系列的手术规范逐步建立。在胃癌治疗领域,腹腔镜技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一手数据即将发... 胃肠微创外科在2017年进入了临床研究突飞猛进的一年。从戳孔、手术入路、淋巴清扫、消化道重建、全腔镜手术、免切口手术、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等系列的手术规范逐步建立。在胃癌治疗领域,腹腔镜技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一手数据即将发布。研究热点也逐渐转移至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切除范围和消化道重建等。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清扫范围(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和D,根治)及不同手术入路持续成为研究热点;腹腔镜在直肠癌中安全应用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挑战,激起了腹腔镜结直肠外科医师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肿瘤学根治性的进一步研究热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入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相关研究成为结直肠外科领域今年当之无愧的重点与热点。最后,在胃肠微创外科新器械的相关研究中,国产化3D腹腔镜系统、腹腔镜智能机械臂及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也是2017年的研究重点。综上所述,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胃肠道手术领域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仍有很多临床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微创外科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于传统微创术式的规范化、新微创术式的研发、微创相关数字设备与新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胃肠外科 临床研究 3D腹腔镜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中国微创胃肠外科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民华 马君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腹腔镜为平台的微创手术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胃肠外科领域,手术数量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率稳步提升。然而,唯有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微创胃肠外科近期的创新包括设备平台和手术技术两方面。前者包括3D腹腔镜、4... 以腹腔镜为平台的微创手术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胃肠外科领域,手术数量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率稳步提升。然而,唯有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微创胃肠外科近期的创新包括设备平台和手术技术两方面。前者包括3D腹腔镜、4K或6K高清、以及虚拟现实等视觉系统的创新发展,全维度运动能力的手术机械臂设计与研发,机器人手术系统,内镜治疗设备的发展等;后者包括手术入路、经肛门入路直肠全系膜切除以及消化道重建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无论是技术层面上,还是设备平台上的创新发展.均提示中国未来的微创胃肠外科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微创外科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创新 发展
原文传递
微创外科相关科技创新热点及其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民华 马君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9-422,共4页
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微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推动疾病诊断与治疗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微创技术相关科技创新层出不穷,4K超高清摄像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腹腔镜荧光显影示踪技术等视觉显示技... 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微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推动疾病诊断与治疗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微创技术相关科技创新层出不穷,4K超高清摄像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腹腔镜荧光显影示踪技术等视觉显示技术的应用,对微创胃肠外科的手术方式发展、技术规范与培训等方面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笔者期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国充分发挥经济与科技发展迅猛的势头,在微创外科技术创新、诊断与治疗标准上引领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 微创外科 外科手术 创新
原文传递
国际微创胃肠外科技术发展和创新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民华 马君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微创外科发展至今已逾30年.一系列新的技术在近年来崭露头角,使我们看到新的方向,同时亦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在手术术式方面,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腹腔镜消化道重建近年来也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话题.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部分复杂低... 微创外科发展至今已逾30年.一系列新的技术在近年来崭露头角,使我们看到新的方向,同时亦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在手术术式方面,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腹腔镜消化道重建近年来也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话题.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部分复杂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亦在手术安全性、根治性方面具有一定争议.在微创设备与器械方面,3D腹腔镜、裸眼3D腹腔镜、4K超高清腹腔镜以及腹腔镜荧光技术等成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微创外科研发与创新领域的热点.未来,不同新技术的相互融合,各种技术优势的相互结合将有可能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胃肠外科 微创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如何把握好胃肠微创外科的盛年时代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民华 马君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5-718,共4页
我国胃肠微创外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第一个10年的艰辛起步期、到第二个10年的快速成长期,目前进入了高位平台期,步入了“盛年时代”。然而盛年之下,为避免盛极而衰,我们必须迎接新的挑战。随着5G时代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加之一系列... 我国胃肠微创外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第一个10年的艰辛起步期、到第二个10年的快速成长期,目前进入了高位平台期,步入了“盛年时代”。然而盛年之下,为避免盛极而衰,我们必须迎接新的挑战。随着5G时代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加之一系列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胃肠微创外科,乃至整个外科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治疗模式的改变,强调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模式;疾病谱的改变,除肿瘤外,更多良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可能需要微创外科的治疗;靠“手艺”吃饭的胃肠外科专科医师将可能被人工智能手术系统取代。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不忘初心,勤于反思,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微创治疗理念;深入基层,进一步构建规范的培训体系;继续保持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如此,才能把握好胃肠微创外科的盛年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外科 胃肠外科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发展轨迹与趋势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以腹腔镜为平台的微创手术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被誉为外科发展的里程碑。特别是在胃肠外科领域,手术数量不断增加,腹腔镜手术率稳步提升,建立了从戳孔、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全腹腔镜手术、免切口手术、3D腹... 以腹腔镜为平台的微创手术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被誉为外科发展的里程碑。特别是在胃肠外科领域,手术数量不断增加,腹腔镜手术率稳步提升,建立了从戳孔、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全腹腔镜手术、免切口手术、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等系列的手术规范。微创胃肠外科今后的发展将更多体现在功能的保护与保留,而非仅限于切口的大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更多设备与平台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肠外科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防疫工作人员感染防控实践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莺莺 钟旭 +8 位作者 刘嘉琳 何乐 熊少洁 翁懿 丁成唯 杨溢 陈伟红 邱力萍 辛海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疫情期间,抗疫医护及工勤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感控)实践(感控意识、措施执行)中的差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主设计感控实践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形式,对2022年3月至4月期间我院参加抗疫...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疫情期间,抗疫医护及工勤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感控)实践(感控意识、措施执行)中的差异,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主设计感控实践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形式,对2022年3月至4月期间我院参加抗疫工作的医护及工勤人员250人开展实践及培训效果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208份,有效问卷192份,其中医护人员158人(82.3%),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34人(17.7%)。工勤人员与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点前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知晓比例(58.8%比89.2%)、医院感控制度流程知晓比例(67.6%比91.1%)、口罩的规范使用比例(82.4%比98.7%)、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的知晓比例(58.8%比98.7%)、感控意识程度(47.1%比98.7%)、生活区感控执行情况(47.1%比94.3%)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工勤人员在污染区工作期间出现多汗、呼吸不畅、头晕乏力等身体不适者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医护人员(2.9%比11.5%,P<0.001)。通过开展情景模拟化培训考核及实时全程“一对一”现场监督等针对性的措施后,这两类群体的感控实践规范均得到显著改善,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由89.2%上升到99.4%,(P<0.001),工勤人员由58.8%上升到85.3%(P=0.01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控制度流程的知晓程度由91.1%上升到98.7%(P=0.002),工勤人员从67.6%上升到100%(P<0.001)。工勤人员中医院感控考核成绩为90~95分的比例从29.4%上升到38.2%,95分以上的比例从32.4%上升到58.8%(P<0.001)。结论:工勤人员的感控实践规范执行及感控意识低于医护人员,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采用情景模拟化培训考核方式、实时全程进行“一对一”现场监督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医护尤其是工勤人员的感控意识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工勤人员 感染防控培训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健文 乐飞 《手术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53-55,共3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在各国开展的情况不尽相同,其比例呈稳定或逐步增长的趋势。TAPP和TEP是目前腹腔镜治疗初发性腹股沟疝的两种标准术式。全麻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区域性麻醉有上升趋势,局麻有报道但应用较少。除较大的直疝以...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在各国开展的情况不尽相同,其比例呈稳定或逐步增长的趋势。TAPP和TEP是目前腹腔镜治疗初发性腹股沟疝的两种标准术式。全麻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区域性麻醉有上升趋势,局麻有报道但应用较少。除较大的直疝以外尽量不对补片进行机械性固定。LIHR是众多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一种方式,兼有"腹膜前修补"和"微创"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膜前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双吻合术吻合口不同加固方式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天宇 刘海山 +9 位作者 马君俊 臧潞 陆爱国 董峰 冯波 宗雅萍 孙晶 何子锐 洪希周 郑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50-956,共7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双吻合术吻合口不同加固方式对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双吻合术的患者资料,根据吻...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双吻合术吻合口不同加固方式对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双吻合术的患者资料,根据吻合口加固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断缝合加固组(n=41)、连续缝合加固组(n=41)、不加固组(对照组,n=42),比较3组术中和术后的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4例患者,间断缝合加固组、连续缝合加固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被诊断为吻合口漏。间断缝合加固组、连续缝合加固组的严重吻合口漏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间断缝合加固组吻合口漏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1(19~42)d,连续缝合加固组为41(37~43)d,均低于对照组的64(54~74)d。间断缝合加固组的平均治疗费用为(71142.6±2849.3)元,连续缝合加固组为(71360.1±2072.3)元,均少于对照组的(91386.0±9151.7)元。结论·腹腔镜直肠双吻合术后,应用间断缝合法和连续缝合法加固吻合口能够降低严重吻合口漏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未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漏 直肠癌 双吻合技术 加固缝合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3D与2D腹腔镜系统在结直肠癌手术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洪希周 马君俊 +8 位作者 董峰 臧潞 陆爱国 冯波 乐飞 宗雅萍 孙晶 余超然 郑民华 《腹部外科》 2017年第1期23-26,35,共5页
目的研究3D腹腔镜系统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操作技术、术后短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收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4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3D腹腔镜系统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操作技术、术后短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收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4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D(高清)腹腔镜组及3D腹腔镜组。2D腹腔镜组共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为60.5岁(46~83岁);3D腹腔镜组共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为62岁(37~84岁)。38例2D腹腔镜组病人中,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4例,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17例(其中3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2例。36例3D腹腔镜病人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5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3例,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10例(其中5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4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接受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无中转开腹手术。2D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3.3±54.9)min,平均术中出血为(117.9±102.5)ml,平均排气时间为(2.3±0.9)d,平均住院天数为(9.6±7.8)d。3D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9±48.3)min,与2D腹腔镜组比较P=0.973;平均术中出血为(100.3±66.3)ml,与2D腹腔镜组比较P=0.386;平均排气时间为(2.1±0.8)d,与2D腹腔镜组比较P=0.228;平均住院天数为(8.1±3.2)d,与2D腹腔镜组比较P=0.289。术后2D腹腔镜组有1例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及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出现吻合口漏;3D腹腔镜组有1例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出现会阴切口感染。以上病人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行二次手术病人。结论 2D腹腔镜系统与3D腹腔镜系统在手术操作上相似,两者手术后临床短期疗效、肿瘤根治程度相当。进一步研究尚需病例的积累与远期疗效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手术 2D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婕 马君俊 +2 位作者 刘晓敏 张惠雯 倪宇婕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联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配合常规护...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联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配合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关治疗指标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奥美拉唑 腹腔镜手术 胃癌 术后康复
下载PDF
钙粘素12促进结直肠癌中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新 陆元凤 +2 位作者 王界璇 赵敬坤 蔡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研究钙黏蛋白12(CDH-12)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连续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H12和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CD31作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即用CD31反映新生... 目的研究钙黏蛋白12(CDH-12)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连续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H12和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CD31作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即用CD31反映新生血管的位置及密度。将转染带有无意义序列的siRNA片段的结肠癌细胞组为阴性对照组,将仅加入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介质的结肠癌细胞组为空白对照组。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在9株结肠癌细胞株中筛选CDH-12高表达细胞株;siRNA瞬转干扰高表达CDH12的细胞株HCT116,小管形成试验检测敲低CDH12后肠癌细胞株HCT11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过表达HT-29细胞系的CDH-12,通过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结果根据CDH12染色结果评分和CD31所反映的微血管计数,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H12表达与新生微血管数呈正相关。免疫荧光显示代表CDH12的高亮区,CD31也高亮,反映新生血管集中区域与CDH12高表达区域相一致。下调HCT116细胞中CDH-12表达之后,培养过该组癌细胞的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过表达HT-29细胞系的CDH-12后,使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管能力增强。结论 CDH12在结直肠癌细胞系及结直肠癌组织中起到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钙粘素12 CD31 血管形成
下载PDF
PDGFRα下游新底物CCT2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屈国君 陆元凤 李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的下游新靶点分子伴侣复合体β亚基(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subunit 2,CCT2)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非小细胞...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的下游新靶点分子伴侣复合体β亚基(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subunit 2,CCT2)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703作为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1703细胞在PDGFRα抑制剂Gleevec处理以及PDGF刺激条件下CCT2的磷酸化;将H1703细胞分为对照组(siCon组)、siPDGFRα组和siCCT2组,分别转染siRNA,待48 h后对细胞进行计数;将H1703细胞分为对照组(siCon组)、siPDGFRα组、siAKT组和siCCT2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4组细胞中PDGFRα和PARP蛋白水平;采用细胞组分分离方法检测CCT2在H1703细胞中的定位,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CT2与PDGFRα的相互作用。结果·Gleevec抑制CCT2的磷酸化,PDGF诱导CCT2磷酸化;与对照组比较,siCCT2转染的细胞数量降低了约30%(P=0.006);与对照组比较,siCCT2转染的细胞中PDGFRα蛋白表达量减少,PARP切割增加;CCT2在细胞膜类组分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并可以与PDGFRα相互作用。结论·PDGFRα下游新靶点CCT2通过与PDGFRα相互作用,维持PDGFRα蛋白稳定性,从而促进H1703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伴侣复合体β亚基 细胞生长 蛋白稳定性
下载PDF
林下参与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圣东 姬彦彬 +5 位作者 黄冬冬 邹洪波 余鼎业 吴咏梅 陈丹青 余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00-1303,1343,共5页
目的:研究林下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的抗疲劳机制,比较两种人参对术后中枢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FS模型组(POFS组)、园参干预组和林下参干预组,每组再按时间点分为术后1、3 d组。术... 目的:研究林下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的抗疲劳机制,比较两种人参对术后中枢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FS模型组(POFS组)、园参干预组和林下参干预组,每组再按时间点分为术后1、3 d组。术后对应时间点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脑海马丙二醛(MDA)的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 <0. 01),MDA的量明显增加(P <0. 01),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园参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减少(P <0. 05),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林下参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1),MDA的量明显减少(P <0. 05,0. 01),术后3 d 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1),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林下参组与园参组比较,术后1、3 d不动时间减少(P <0. 05,0. 01),术后3 d MDA的量减少(P <0. 05),T-SOD活性明显升高(P <0. 05),术后1、3 d Bax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受损,数量降少,人参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细胞形态得到改善,数量增多。结论:POFS大鼠神经细胞存在一定程度损伤,园参和林下参改善了POFS大鼠的脑细胞损伤,林下参效果优于园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疲劳综合征 林下参 园参 中枢疲劳 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