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甲状腺多灶癌的诊断和规范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诚 余宁康 +1 位作者 陈曦 李宏为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6-9,共4页
近期上海地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达34.20%,中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20%,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灶癌是其临床的重要特征,影响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应当引起重视。社区临床医师需要熟悉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 近期上海地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达34.20%,中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20%,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灶癌是其临床的重要特征,影响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应当引起重视。社区临床医师需要熟悉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继续治疗的方法,对甲状腺多灶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多灶癌 危险因素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晓 王振乾 +5 位作者 黄河 王海 吴志浩 丁昊 殷佳晗 邵堂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85医院外科和上海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85医院外科和上海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脓液培养1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7例为阴性;治疗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10例愈合时间超过14 d者颈部留下明显瘢痕。结论甲状腺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误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甲状腺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时未彻底消毒和清除血肿及多汗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致伤口未及时闭合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术后 切口 感染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 被引量:2
3
作者 龚进发 陈曦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是一种较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MTC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即滤泡旁细胞.其中75%为散发性,25%为遗传性。绝大多数遗传性MTC为多发性内分泌瘤2型(mutiple end...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是一种较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MTC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即滤泡旁细胞.其中75%为散发性,25%为遗传性。绝大多数遗传性MTC为多发性内分泌瘤2型(mutiple endocfine neoplasm type 2。MEN-2)的相关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全甲状腺切除术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鉴别转移淋巴结性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好 陈海珍 +4 位作者 陈曦 余宁康 陈诚 吴志浩 李宏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临床研究通过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可行性。方法: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中对切除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行直视下细针穿刺,对穿刺洗脱液行甲状腺球蛋白(Tg... 目的:临床研究通过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可行性。方法: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中对切除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行直视下细针穿刺,对穿刺洗脱液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测定,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对。结果:甲状腺内乳头状癌病灶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84.4(19.0~446.1)ng/mL,甲状腺良性组织的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133.4(16.0~558.3)ng/m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78.0(14.9~1000.0)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0.1~1.3)ng/mL]。直径<1 cm的转移性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中位数为45.9(8.0~352.0)ng/mL,显著高于直径<1 cm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0.1(0.1~2.1)ng/mL]。同样为转移淋巴结,直径>1 cm的穿刺洗脱液Tg值明显高于直径<1 cm的Tg值。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值与血清Tg值和血清TgAb值无相关性。结论:细针穿刺洗脱液测Tg水平对明确颈部淋巴结是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 甲状腺球蛋白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骨科专用病号裤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燕 丁尔其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为骨科手术患者设计一套舒适简便,便于伤口处理和愈合的病号专用裤。方法一种骨科病人专用病号裤,包括裤子和系带,裤子的每条裤腿上设有一条平行于胫骨的竖向开口;每对系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开口的两侧相对称的位置,另一端游离。结... 目的为骨科手术患者设计一套舒适简便,便于伤口处理和愈合的病号专用裤。方法一种骨科病人专用病号裤,包括裤子和系带,裤子的每条裤腿上设有一条平行于胫骨的竖向开口;每对系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开口的两侧相对称的位置,另一端游离。结果骨科手术患者使用效果良好,医患满意。结论该设计在现有常规住院病号裤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装,不仅方便患有骨科下肢疾病的患者手术、换药,利于伤口愈合,还延长了病号服的使用寿命。在不影响医护人员对伤口观察处理的同时,极大地保护了患者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病号裤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诚 余宁康 +5 位作者 龚进发 吴志浩 陈海珍 沈晓卉 陈曦 李宏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问收治的首次手术的PTC患者资料128例,其中30例为HT合并PTC。结果女性HT合并PTC发病率为男性的6.5倍...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问收治的首次手术的PTC患者资料128例,其中30例为HT合并PTC。结果女性HT合并PTC发病率为男性的6.5倍。HT合并FI'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6.7%)略高于单纯PTC者(39.4%)。HT合并微小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5.5%)明显高于单纯微小PTC者(16.7%)。直径〉1em的单纯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47.2%)明显高于单纯微小PTC者(16.7%)。而多灶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73.3%)明显高于单灶癌者(36%);HT合并多灶PTC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100%)明显高于单纯多灶PTC者(69.2%)。结论HT合并PTC多见于中年女性,易早期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全甲状腺切除并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桥本病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33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邵堂雷 殷佳晗 +6 位作者 吴志浩 丁昊 王海 汪洋 邱伟华 陈伟国 杨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3例因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者...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3例因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者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病人,3例有一侧中央组淋巴结有转移,23例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有转移。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9.70%(23/33),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8.79%(26/33)。术后6例(18.1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其喉返神经或神经内支直径<1mm。3个月后声音均恢复正常;9例(27.27%)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有1例(3.03%)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该10例均为年龄>50岁女性病人,其中6例在中央组淋巴组织中发现有甲状旁腺组织。结论虽然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会出现一定比例并发症,但多为暂时性。因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有必要施行这一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手术切除范围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堂雷 汪洋 +5 位作者 吴志浩 丁昊 殷佳晗 王海 陈伟国 杨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手术切除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20例(71.43%)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均发现转移,8例(28.5... 目的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手术切除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20例(71.43%)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均发现转移,8例(28.57%)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未发现转移。13例术前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1例发现微小癌。3例术前伴一侧多发结节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有3例出现暂时性声嘶,7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对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同时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但对仅峡部单发癌结节或一侧腺叶多发结节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结节侧腺叶切除及对侧无结节侧腺叶次全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峡部 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手术范围
原文传递
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研究(附163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邵堂雷 王振乾 +6 位作者 蒋晓 黄河 伍承天 吴志浩 丁昊 殷佳晗 杨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及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63例甲状腺术后须再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分为A、B和C 3组。A组为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复...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及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63例甲状腺术后须再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分为A、B和C 3组。A组为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者;B组为甲状腺癌首次仅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再手术者;C组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复发须再手术者。结果3组喉返神经寻找方法略有不同。A、B、C组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和永久性麻痹发生率分别为8.22%、11.11%、14.81%和2.74%、0、3.70%。结论再次手术寻找喉返神经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故建议一侧腺叶初次手术时,尽量采取腺叶全和(或)近全切除术,摒弃次全和(或)大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喉返神经 再次手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 丁昊 +4 位作者 吴志浩 殷佳晗 陈诚 黄志良 邵堂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1-62,69,共3页
目的对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治疗的17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 目的对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治疗的17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脓液培养4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例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4例为阴性;换药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6例愈合时间超过14 d者颈部留下明显瘢痕。结论甲状腺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误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甲状腺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时未彻底消毒和清除血肿及多汗的糖尿病病人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致伤口未及时闭合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术后 切口 感染
原文传递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变异临床研究(附2404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堂雷 蒋晓 +6 位作者 王振乾 黄河 郭建强 吴志浩 丁昊 殷佳晗 杨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的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施行的2404例显露颈段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3275根,左侧1576根,右侧1699根。结果有647根喉返神经存... 目的探讨我国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的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施行的2404例显露颈段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3275根,左侧1576根,右侧1699根。结果有647根喉返神经存在入喉处变异,占19.8%(647/3275)。包括入喉处扇形膨大变异234根,占7.2%(234/3275)。入喉处分支变异376根,占11.5%(376/3275)。入喉处远离环甲关节变异37根,占1.1%(37/3275)。第一类变异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后两类变异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第一类变异较国外报道高,第二类变异较国外报道低,第三类变异国外未见报道。后两类变异神经术后麻痹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神经。结论喉返神经入喉处存在膨大变异、分支变异和远离环甲关节三类变异。其中后两类变异术后麻痹发生率较高,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入喉处变异
原文传递
探讨一种新的喉返神经变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堂雷 黄河 +6 位作者 王海 蒋晓 王振乾 吴志浩 丁昊 殷佳晗 杨卫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9-510,514,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喉返神经变异。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施行显露颈段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2094例,其中女1652例,男442例。共解剖喉返神经2710根,左侧1312根,右侧1398根。结果共发现新的变异喉返...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喉返神经变异。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施行显露颈段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2094例,其中女1652例,男442例。共解剖喉返神经2710根,左侧1312根,右侧1398根。结果共发现新的变异喉返神经5根,且均位于右侧,总的发生率0.18%(5/2710),右侧发生率为0.36%(5/1398)。主要的变异为其有发往颅内的入颅支变异。结论喉返神经可能还存在某些尚未知晓的功能。在甲状腺手术中更应认真仔细的保护喉返神经以免误伤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变异
原文传递
喉不返神经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0-1260,共1页
关键词 喉不返神经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甲状腺淋巴瘤合并乳头状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陈诚 王海 费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3期7881-7883,共3页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和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同时合并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和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同时合并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更是非常罕见,国内报道3例病例,国外报道仅1例病例。PTML合并PTC的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所有报道病例均为手术切除后病理加免疫组化加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恶性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甲状腺癌 术前诊断 上升趋势 免疫组化 合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