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食子对口腔常见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忠臣 束蓉 姚菊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4-634,638,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细菌 抑制作用 没食子 体外研究 常见细菌 牙周可疑致病菌 实验数据 常见致病菌
下载PDF
现代分子技术在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褚敏 梁景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细菌感染是口腔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现代分子技术作为新的研究方法能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在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常用于口腔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分子技术的原理、用途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现代分子技术 口腔微生物 生态学
下载PDF
共生菌和致病性口腔念珠菌耐药性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民 周曾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共生菌、致病性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种类及对3种抗真菌药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菌株,经YBCTestKit鉴定其念珠菌种类;根据NCCLS的M27-A2标准方案,测定3组(共生菌、口腔念珠菌病、头颈部... 目的:评价和比较共生菌、致病性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种类及对3种抗真菌药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菌株,经YBCTestKit鉴定其念珠菌种类;根据NCCLS的M27-A2标准方案,测定3组(共生菌、口腔念珠菌病、头颈部放化疗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菌株对3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3组临床分离株对5-氟胞嘧啶全部敏感,3组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均有一定的耐药比例,放化疗组的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及耐药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共生菌组和口腔念珠菌病组。结论:共生菌和致病性口腔念珠菌均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一定的耐药比例和交叉耐药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 口腔黏膜病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中8种厌氧菌检出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闫培芳 梁景平 +1 位作者 李超伦 朱彩莲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应用16SrRNA-PCR技术检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8种厌氧菌的定植情况,分析根管细菌与患牙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集2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样本,提取样本细菌DNA,用细菌16SrRNA引物通过PCR扩增细菌基因片段检测细菌种类。结果23... 目的应用16SrRNA-PCR技术检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8种厌氧菌的定植情况,分析根管细菌与患牙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集2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样本,提取样本细菌DNA,用细菌16SrRNA引物通过PCR扩增细菌基因片段检测细菌种类。结果23例样本均检出有细菌存在,待检细菌检出率达73.91%(17/23)。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中间普氏菌(39.13%),其次是牙龈卟啉菌(30.43%)和福赛斯类杆菌(21.74%),变黑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啮蚀艾肯氏菌均为13.04%,伴放线放线杆菌有1例检出,直肠弯曲杆菌未检出。中间普氏菌在有自发痛症状组检出率高于无自发痛症状组(P<0.05),其他细菌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以厌氧菌感染为主;根管内中间普氏菌感染与患牙自发痛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厌氧菌感染 16S RRNA PCR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对猪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根面附着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爱梅 束蓉 +3 位作者 谢玉峰 吴安平 刘晓峰 张秀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体外培养的猪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strom alcells,BMSCs)增殖和在根面附着生长的影响,为EMPs联合应用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猪髂骨骨髓,全血培养法获得...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体外培养的猪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strom alcells,BMSCs)增殖和在根面附着生长的影响,为EMPs联合应用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猪髂骨骨髓,全血培养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EMPs的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μg/ml,以不加EMPs为对照。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实验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法组间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制备猪自体牙根片,以200μg/mlEMPs处理组为实验组,对照组不用EMPs处理。接种BMSCs后培养7d,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选取800倍下标准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的细胞数,取4个视野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法作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猪BMSCs在含有EMPs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EMPs对BMSCs的促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00μg/ml浓度的EMPs从实验的第3天开始显著促进猪BMSCs增殖。HE染色显示BMSCs在根片表面附着良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实验组附着生长的BMSCs数量较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EMPs在200μg/ml浓度时可显著促进猪BMSCs增殖,并促进其在根面的附着生长,提示EMPs和BMSCs可以联合应用以修复牙周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增殖 根面
下载PDF
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漂白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蓓 梁景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的漂白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名受试者,用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进行漂白治疗。术前和术后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并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记录受试者术后牙齿的敏感度,术后1、3、6个月复查受试者牙... 目的:观察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的漂白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名受试者,用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进行漂白治疗。术前和术后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并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记录受试者术后牙齿的敏感度,术后1、3、6个月复查受试者牙齿的反色度。结果: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漂白的综合显效率为72.4%,综合有效率为96.6%,漂白后平均提高6个VITA色阶。追踪复查显示术后6个月内大多数病人的牙齿颜色保持稳定。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齿酸痛症状,但24 h后都能缓解。结论: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具有较好的漂白效果,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美白仪 牙漂白 比色 牙齿敏感
下载PDF
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艳 冯希平 +1 位作者 李鸣宇 黄正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克隆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的保守序列。方法:通过脲酶试验,定性检测沃氏葡萄球菌的尿素分解活性,应用PCR克隆其尿素酶基因中的保守序列,测序并分析。结果:沃氏葡萄球菌具有尿素分解活性,其基因组中含有尿素酶基因,与已知的尿素... 目的:克隆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的保守序列。方法:通过脲酶试验,定性检测沃氏葡萄球菌的尿素分解活性,应用PCR克隆其尿素酶基因中的保守序列,测序并分析。结果:沃氏葡萄球菌具有尿素分解活性,其基因组中含有尿素酶基因,与已知的尿素酶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本研究证实沃氏葡萄球菌具有尿素分解活性,并克隆出具有该活性的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氏葡萄球菌 尿素酶 保守序列
下载PDF
微生物群体的合作行为与社会微生物学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静 亓庆国 刘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微生物在自然界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个体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利他行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群居生物的特征。本文综述微生物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合作行为,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合作行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抑制合作行为中的欺骗... 微生物在自然界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个体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利他行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群居生物的特征。本文综述微生物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合作行为,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合作行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抑制合作行为中的欺骗现象的种种途径,并引入社会微生物学的概念,为从群体的角度认识微生物的生物学行为,从基因表达的角度了解社会学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合作行为 社会微生物学
下载PDF
远缘链球菌6715及其耐氟菌株适应性耐酸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葳 梁景平 +1 位作者 李超伦 姜云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远缘链球菌6715(Streptococcus sobrinus 6715,以下简称S.6715)及其耐氟菌株的适应性耐酸能力。方法:在含有不同氟浓度的TSA上逐步诱导S.6715产生耐氟突变株(以下简称S.6715-FR)。通过测定在各种酸性pH值培养基中预酸化2 h后,... 目的:探讨远缘链球菌6715(Streptococcus sobrinus 6715,以下简称S.6715)及其耐氟菌株的适应性耐酸能力。方法:在含有不同氟浓度的TSA上逐步诱导S.6715产生耐氟突变株(以下简称S.6715-FR)。通过测定在各种酸性pH值培养基中预酸化2 h后,能否使S.6715及其耐氟突变株抵抗致死性pH杀伤而存活及存活率,来测定其适应性耐酸能力的有无及大小。结果:S.6715属强适应性耐酸能力类菌株,最大生存率9.98%出现在pH5.5预酸化组,其耐氟突变株S.6715-FR亦具有强适应性耐酸能力,最大生存率10.55%出现在pH值5.0预酸化组。结论:在亚致死性pH值中生长能引发远缘链球菌6715及其耐氟菌株的某些生理变化,产生适应性耐酸能力,抵抗酸性环境的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链球菌 耐氟菌株 耐酸反应
下载PDF
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中MMP-2和MMP-9的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春 梁景平 +1 位作者 郭炳诗 张秀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69-671,共3页
目的比较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以探讨MMP-2和MMP-9在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利用酶谱分析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和MMP-9的活性。结... 目的比较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以探讨MMP-2和MMP-9在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利用酶谱分析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和MMP-9的活性。结果龋齿组中MMP-2和MMP-9的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结论MMP-2和MMP-9在健康牙齿和龋齿成牙本质细胞中的活性不同,提示MMPs可能在龋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本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活性 龋病
下载PDF
氢氧化钙类根管消毒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鲍炜 朱亚琴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5年第4期199-201,206,共4页
氢氧化钙是根管消毒中常规选用材料之一。与其他根管消毒剂相比,具有吸湿性强,组织相容性佳,抗菌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操作较复杂,消毒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主要就氢氧化钙的抗菌性, 组织相容性及其作为消毒剂对于根管充填封闭性... 氢氧化钙是根管消毒中常规选用材料之一。与其他根管消毒剂相比,具有吸湿性强,组织相容性佳,抗菌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操作较复杂,消毒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主要就氢氧化钙的抗菌性, 组织相容性及其作为消毒剂对于根管充填封闭性的影响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抗菌作用 组织相容性 封闭性 根管消毒剂 氢氧化钙类 组织相容性 消毒时间 根管充填 抗菌性 吸湿性 封闭性
下载PDF
aFGF和TGFβ1联合诱导猪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姗姗 翁雨来 蒋欣泉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281-283,294,共4页
目的建立猪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案。方法联合应用aFGF和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猪牙乳头细胞进行平面诱导,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Von Kossa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的矿化能力,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 目的建立猪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案。方法联合应用aFGF和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猪牙乳头细胞进行平面诱导,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Von Kossa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的矿化能力,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DSP蛋白和DSPP mRNA在诱导后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诱导后部分细胞出现细长的单侧细胞突起,在矿化液培养2周后形成典型的矿化结节,并且表达DSP蛋白和DSPP mRNA。结论联合应用aFGF和TGFβ1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猪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细胞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分化
下载PDF
两种根管充填糊剂对犬根尖周组织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列 朱亚琴 刘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682-685,共4页
目的:采用国产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CPC)与进口注射型氢氧化钙(V 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比较根尖周炎动物模型中CPC、V itapex超填后,超填材料的吸收和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为临床应用CP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条健康成年杂种犬... 目的:采用国产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CPC)与进口注射型氢氧化钙(V 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比较根尖周炎动物模型中CPC、V itapex超填后,超填材料的吸收和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为临床应用CP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条健康成年杂种犬上、下颌P2、P3、M1共36个实验牙(共计78个根管),随机分为CPC组、V itapex组及空白对照组。应用CPC、V 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在人为造成根尖周炎后进行根管充填并使其超充,定期X线摄片,观察比较两种糊剂的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的变化,以及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CPC组、V itapex组超填材料均可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缩小,两组材料组织切片显示在根尖孔附近均有新骨形成。CPC组根管内材料出现吸收情况较V itapex组严重。结论:CPC糊剂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适量超填可促进根尖周骨缺损修复,超填材料可完全吸收,但同时根管内充填糊剂亦存在吸收,其机制、意义、解决办法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固化磷酸钙 VITAPEX 根管充填
下载PDF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下的粪肠球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鄂佳 梁景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30-432,共3页
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是细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理状态,进入VBNC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无法用常规的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对这一生存方式的研究,将对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粪肠球菌在VBNC... 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是细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理状态,进入VBNC的细菌其生物学特性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无法用常规的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对这一生存方式的研究,将对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粪肠球菌在VBNC状态的诱导、粪肠球菌进入VBNC状态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粪肠球菌进入VBNC状态的检测、VBNC细菌的复苏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非可培养 粪肠球菌 生物学特性 复苏
下载PDF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鹏 翁雨来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6年第2期82-84,87,共4页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是口腔内科医生常遇到的一个较棘手的问题。其产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度。在根管治疗时,如何避免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是口腔医生所要了解的。本文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原因及预...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是口腔内科医生常遇到的一个较棘手的问题。其产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度。在根管治疗时,如何避免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是口腔医生所要了解的。本文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疼痛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及其在牙周炎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影 束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56-258,共3页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蛋白质和生命活动研究的桥梁,差异蛋白质组学则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其常用技术来检测牙周炎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蛋白,将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及其在牙周炎中的应用作一...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蛋白质和生命活动研究的桥梁,差异蛋白质组学则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其常用技术来检测牙周炎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蛋白,将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及其在牙周炎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组学 牙周炎
下载PDF
不同深度牙体窝洞制备对人成牙本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春 梁景平 +2 位作者 陈颖 郭炳诗 张秀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建立牙体制洞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深度的窝洞对人成牙本质细胞的影响。方法:20~30岁成人健康第三磨牙40个,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制浅(A组)、中(B组)、深(C组)3种不同深度窝洞,冠根分开,37℃... 目的:建立牙体制洞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深度的窝洞对人成牙本质细胞的影响。方法:20~30岁成人健康第三磨牙40个,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制浅(A组)、中(B组)、深(C组)3种不同深度窝洞,冠根分开,37℃,50mL/LCO2连续培养2d,每天换液。扫描电镜检测成牙本质细胞形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台盼蓝染色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髓室顶中央区域,牙本质小管开放,仅见极少量的细胞碎片,周围区域成牙本质细胞形态良好;各实验组之间的台盼蓝染色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制备窝洞不同深度均对成牙本质细胞造成损伤,随着制洞深度的增加,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的损伤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本质细胞 制洞 显微图像分析
下载PDF
干髓治疗失败再治疗中的根管扩通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放 杜越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63-864,共2页
关键词 干髓治疗 根管治疗(RCT) 根尖孔 根管扩通 根尖定位仪
下载PDF
单独或联合应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对猪牙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姗姗 蒋欣泉 +1 位作者 翁雨来 花菲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347-350,共4页
目的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独或联合应用后对猪牙乳头细胞(pDP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aFGF、TGFβ1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单独及联合应用后... 目的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独或联合应用后对猪牙乳头细胞(pDP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aFGF、TGFβ1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单独及联合应用后对pDPCs增殖的影响,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aFGF在5~100ng/ml和8d范围内能促进pDPCs增殖,最强效应浓度为10ng/ml和25ng/ml,最强效应时间为8d;TGFβ1在5~50ng/ml和8d范围内能抑制pDPCs增殖,其中以5ng/ml和10ng/ml抑制作用较弱;以aFGF最强效应浓度与TGFβ1较弱抑制浓度交互联合后对pDPCs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中以aFGF25ng/ml+TGFβ110ng/ml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细胞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牙齿发育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颖 梁景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牙齿发育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随着对牙齿发育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人们试图揭示参与牙齿发育的信号分子以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就牙齿发育不同时期信号分子中心位置的变化及不同的信号分子对牙齿发育的作用进行... 牙齿发育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随着对牙齿发育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人们试图揭示参与牙齿发育的信号分子以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就牙齿发育不同时期信号分子中心位置的变化及不同的信号分子对牙齿发育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 发育 信号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