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的现实与未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刚 余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以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为主线,简单概述以下问题:①口腔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起源;②数字化对口腔放射工作模式与流程的影响;③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临床应用;④三维影像数据对口腔临床... 以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为主线,简单概述以下问题:①口腔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起源;②数字化对口腔放射工作模式与流程的影响;③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临床应用;④三维影像数据对口腔临床诊疗的影响;⑤数字化医学影像是推动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基础;⑥医疗数据库或数据中心建立的意义;⑦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 数字化医学影像 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
原文传递
CBCT观察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钱文涛 樊林峰 +1 位作者 徐光宙 张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98-403,共6页
目的:观察在曲面断层片(Orthpantomography,OPG)中表现为重叠影像的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CBCT(cone beam CT)中的位置关系。方法:对在OPG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影像重叠的116名患者(136颗牙)进行CBCT扫描。利用软件(I-view)对... 目的:观察在曲面断层片(Orthpantomography,OPG)中表现为重叠影像的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CBCT(cone beam CT)中的位置关系。方法:对在OPG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影像重叠的116名患者(136颗牙)进行CBCT扫描。利用软件(I-view)对所得图像测量分类。通过SA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136颗牙中,在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接触方面的概率上与性别无关(P=0.0758);而当OPG中下颌管与第三磨牙重叠时,骨白线的存在与否与两者是否接触是有关的(P=0.0003)。结论:下颌CBCT和OPG相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下颌管和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OPG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管 骨白线
下载PDF
忌行供血动脉阻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12
3
作者 范新东 郑家伟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虽然临床少见,但处理十分棘手。本文论述了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自然发展病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策略,从理论上探讨了单纯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不仅不能治疗动静脉畸形,还会加速病变的发展,为进一步血管内...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虽然临床少见,但处理十分棘手。本文论述了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自然发展病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策略,从理论上探讨了单纯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不仅不能治疗动静脉畸形,还会加速病变的发展,为进一步血管内超选择治疗带来困难。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严禁行颈外动脉或供血动脉的结扎或堵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颅面部 供血动脉 结扎 阻塞
下载PDF
应用CBCT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33
4
作者 马志贵 樊林峰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正畸-牙周联合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方法: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20例,处于正畸治疗排齐整平阶段,平均6个月。应用CBCT自行设计定点方式,对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和牙...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正畸-牙周联合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方法: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20例,处于正畸治疗排齐整平阶段,平均6个月。应用CBCT自行设计定点方式,对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高度进行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行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可信度评价。结果: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密度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2),牙槽骨高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74)。不同检测时间和不同观察者间的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高度值,一致性检验结果示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无显著差异。结论:CBCT可用于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自行设计的定点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槽骨骨密度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邻牙损伤风险及预防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周熹 杨驰 樊林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邻牙损伤风险分级方法 ,以预测风险和指导手术。方法 :从接受全景片检查者中筛选出与邻牙接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连续病例的1359颗牙作为样本,进行评分:埋伏深度评分,高、中、低位阻生牙...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邻牙损伤风险分级方法 ,以预测风险和指导手术。方法 :从接受全景片检查者中筛选出与邻牙接触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连续病例的1359颗牙作为样本,进行评分:埋伏深度评分,高、中、低位阻生牙分别计1、2、3分;与邻牙接触面积评分,将该面积占牙冠的比例≤1/3(少)、〉1/3~≤2/3(中等)、〉2/3(多)分别计1、2、3分。将得分之和=3设为I级(低度)风险,得分之和=4设为Ⅱ级(中度)风险,得分之和≥5设为Ⅲ级(高度)风险。对样本中有锥形束CT(CBCT)检查者以相同标准行风险等级评价,用Kappa值和youden指数比较2种影像评价结果。用K-W检验分析阻生牙埋伏深度、与邻牙接触面积及阻生方向与邻牙损伤风险的相关性。采用SAS 8.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邻牙接触的阻生牙占96.25%(1359/1412),其中Ⅰ、Ⅱ、Ⅲ级风险分别占17.88%、13.63%和4.86%。72颗阻生牙CBCT和全景片评价接触面积的Kappa值为0.7844;以CBCT为金标准,全景片评价与邻牙接触少、中等、多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889、0.6781和0.5560。水平阻生者出现高风险的比例较高(P〈0.01)。结论:该分级从阻生牙埋伏深度及与邻牙接触面积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和预测了邻牙损伤风险。全景片可用于该风险分级,CBCT可作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邻牙损伤 全景片 锥形束CT
下载PDF
运用小视野CBCT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对3D打印椭圆形根管的预备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易维 夏文君 +7 位作者 唐子圣 卞小禾 漆正楠 詹灵女 邹岩 林皓逸 董敏俊 朱凌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1期710-713,共4页
目的运用小视野CBCT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评价3D打印椭圆形根管的预备效果。方法对离体牙进行小视野CBCT扫描并筛选1颗合适的椭圆形单根管牙齿,将CBCT数据转换处理后,制作3D打印树脂牙模型,使用小视野CBCT扫描牙模型后保存数据。选取50名口... 目的运用小视野CBCT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评价3D打印椭圆形根管的预备效果。方法对离体牙进行小视野CBCT扫描并筛选1颗合适的椭圆形单根管牙齿,将CBCT数据转换处理后,制作3D打印树脂牙模型,使用小视野CBCT扫描牙模型后保存数据。选取50名口腔全科医生,利用X⁃Gold机用镍钛锉系统预备树脂牙根管,小视野CBCT扫描预备后树脂牙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测量比对根管预备前后的CBCT扫描数据,通过图像的三维重建与渲染,显示椭圆形根管预备后的根管清洁度与根管偏移情况。结果50例3D打印牙模型的根管清洁度为(56.20±11.91)%,根管平均最大偏移距离为(0.140±0.041)mm;根管清洁度与偏移度没有相关性(r=0.18,P=0.212)。结论小视野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对根管预备的根管清洁度与根管偏移情况实现有效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CBCT 3D打印 根管预备 椭圆形根管 根管清洁 根管偏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余强 王平仲 +1 位作者 石慧敏 罗济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用单休素氢质子磁共振(~1H MR)波谱诊断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1H MR 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病例。~1H MR 波谱空间定位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同波时间144 ms。以肿瘤内胆碱化合物(化... 目的探讨用单休素氢质子磁共振(~1H MR)波谱诊断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1H MR 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病例。~1H MR 波谱空间定位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同波时间144 ms。以肿瘤内胆碱化合物(化学位移为3.2×10^(-6))的检出为评价标准。结果 42例恶性肿瘤中,检出胆碱化合物者37例,包括15例鳞状细胞癌,9例涎腺癌,13例肉瘤和恶性淋巴瘤。结论单休素~1H MR 波谱能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恶件肿瘤的诊断提供有益信息。多数恶性肿瘤以含胆碱化合物为特点,其中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内胆碱化合物的检出高于上皮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颈外动脉结扎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范新东 朱凌 苏立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总结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颈外动脉结扎后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经验。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7例颈外动脉结扎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治疗前行血管造影,详尽了解包括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 目的总结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颈外动脉结扎后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经验。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7例颈外动脉结扎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治疗前行血管造影,详尽了解包括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情况。介入治疗采用颞浅动脉切开、逆行引入管腔外经为4F(1F=0.333mm)的动脉鞘进行栓塞,栓塞材料选用不可吸收组织胶——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结果7例均成功进行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的血管造影,造影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颈外动脉阻断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仍呈异常血管团样改变,颈部回流静脉提前显示。血管造影所见:颈外动脉阻断后,病变由颈内动脉的眼动脉供血;椎动脉通过枕动脉与结扎远端的颈外动脉相通;甲状颈干增粗并为病变供血;健侧的颈外动脉扩张后为患侧供血。结论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严禁行颈外动脉永久性结扎,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相反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同时使该类病变的介入治疗风险加大。颞浅动脉切开、逆行栓塞是有效的治疗途径,适于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且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颈外动脉
原文传递
放射性颌骨骨肉瘤: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韶颖 潘自来 +1 位作者 石慧敏 王平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颌骨骨肉瘤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放射性颌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CT影像学表现.观察项目:病变部位、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钙化.13例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29~68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颌骨骨肉瘤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放射性颌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及CT影像学表现.观察项目:病变部位、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钙化.13例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29~68岁,中位年龄48岁;部位:下颌骨8例,上颌骨5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放射性骨肉瘤发生于放疗后3.5~14.0年(平均11年).影像学分型:8例成骨型、1例溶骨型、4例混合型病灶.12例病灶内见肿瘤骨,11例见骨膜反应.12例病灶内见软组织肿块自骨质破坏区向外侵犯.结论放射性颌骨骨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放疗后原照射野内出现骨破坏,并伴大量的瘤骨形成和显著的软组织肿块,为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颌骨 CT影像
原文传递
牙源性囊肿与牙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永杰 王平仲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71-76,共6页
牙源性囊肿与牙源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易与其他类型的颌面部囊肿或肿瘤相混淆,而且不同类型的牙源性囊肿和肿瘤其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所以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术前诊断对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 牙源性囊肿与牙源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易与其他类型的颌面部囊肿或肿瘤相混淆,而且不同类型的牙源性囊肿和肿瘤其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所以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术前诊断对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其诊治的过程中,影像学检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也各具特征。本文对常见的牙源性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等)及肿瘤(成釉细胞瘤、恶性成釉细胞瘤等)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际的影像学图片作简单的介绍,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在上述疾病诊断中所具有的优点,以期望能将CT、MRI及全景片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更好的运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诊断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为卿 乐维婕 +2 位作者 王平仲 石慧敏 余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1-715,共5页
目的 总结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3例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规MRI和动态增强影像资料.53例中,女性26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为35.6岁.计算所有病变的强化达... 目的 总结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3例咀嚼肌间隙软组织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规MRI和动态增强影像资料.53例中,女性26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为35.6岁.计算所有病变的强化达峰时间,相对最大强化率和相对流出率.结果 恶性病变的平均强化达峰时间为(69.6±6.9)s,良性病变的平均强化达峰时间为(130.3±13.2)s;恶性病变的平均相对流出率为(8.7±2.1)%,良性病变的平均相对流出率为(29.7±5.5)%.相比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具有较快的强化达峰时间(P =0.001)和较低的相对流出率(P =0.003).当强化达峰时间<92.2 s和相对流出率≤16.0%被视为恶性肿瘤时,动态增强MRI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可达到72.3%、93.5%、84.9%、88.9%和82.9%.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咀嚼肌间隙软组织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咀嚼肌间隙 肿瘤和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
12
作者 张露珠 何冬梅 +6 位作者 孟帅帅 刘婷 李毅 付宇卓 白果 董敏俊 邹建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进行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非颞下颌关节疾病就诊,进行颌面部CT扫描的中国人患者448例(79...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进行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非颞下颌关节疾病就诊,进行颌面部CT扫描的中国人患者448例(797侧正常颞下颌关节)进行研究。采用Proplan CMF 1.4软件对其颌面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选择13项特征性指标对关节窝及髁突进行三维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以确定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类型。结果初步建立了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解剖数据库,13项测量指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聚类结果显示中国人的颞下颌关节窝分为3种类型,髁突分为4种类型(判别分析:关节窝数据准确率97.24%、髁突-下颌支数据准确率94.98%)。结论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 三维测量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