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善勇 郑家伟 +3 位作者 杨驰 张瑛 刘秀明 魏魁杰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9期1232-1235,共4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被广泛接受的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在现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下,进行PBL教学的探索,并通过教案编写、指导教师培训、学生的组织、教学评价及实...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被广泛接受的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在现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下,进行PBL教学的探索,并通过教案编写、指导教师培训、学生的组织、教学评价及实施,形成了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法和过程,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并未普及。本文介绍PBL教学的组成、特点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为各高校开展PBL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 口腔颌面外科
下载PDF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凌艳 杨驰 +5 位作者 张伟杰 蔡协艺 姜滨 王保利 浦益萍 金佳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因、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在老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并发症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而在中青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住院天数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并发症与入院血糖浓度和入院白细胞总数。结论:分析阐明了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其中,受累间隙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老年
下载PDF
MMP1 mRNA在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吕晓智 邹亚光 +2 位作者 殷学民 陈万涛 张陈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粘膜中MMP1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t-tes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粘膜中MMP1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t-tes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MMP1mRNA在OSCC和配对正常粘膜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06±0.52和1.24±0.17,上调3.26倍(P<0.0001)。在30例OSCC标本中,MMP1mRNA表达在病理Ⅱ/Ⅲ级OSCC中的表达(4.31±0.68)高于Ⅰ级OSCC的表达(3.87±0.57)(P>0.05);在临床Ⅲ/Ⅳ期OSCC患者标本中的表达水平(4.18±0.67)高于Ⅰ/Ⅱ期OSCC的表达水平(3.65±0.53)(P>0.05);在颈淋巴结阳性OSCC患者的表达水平(4.32±0.71)高于颈淋巴结阴性OSCC患者的表达水平(3.91±0.51)(P>0.05)。结论MMP1可能在OSCC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OSC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一个基因靶标;MMP1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 RT-PCR
下载PDF
骨桥蛋白mRNA在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晓智 殷学民 +3 位作者 冯元勇 段丽琼 陈万涛 张陈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粘膜中OPN mRNA的表达。结果Real time RT-PCR检测结...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粘膜中OPN mRNA的表达。结果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表明,OPN mRNA在OSCC和配对正常粘膜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17±0.51和0.97±0.12,上调4.3倍(P<0.001)。在30例OSCC标本中,OPN mRNA在高分化鳞癌中的表达为2.16±0.17,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为6.80±0.72,下调3.1倍,P<0.05;在颈淋巴结阳性组表达为6.38±0.56,颈淋巴结阴性组为2.89±0.32,上调2.2倍,P<0.05;在临床早期表达为2.34±0.17,临床晚期表达为4.73±0.35,下调2.0倍,P<0.05。结论在OSCC的癌变过程中OP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可能是OSC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靶点基因;OPN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单克隆抗体与口腔癌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浏 蔡以理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91-194,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于多种上皮源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通过实验已证明它的单克隆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口腔癌目前的发病趋势逐渐增高.本文对口腔癌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单克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于多种上皮源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通过实验已证明它的单克隆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口腔癌目前的发病趋势逐渐增高.本文对口腔癌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口腔癌
下载PDF
护牙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丁小军 龚逸明 +4 位作者 张萍 沈毅 郭雪华 余优成 顾章愉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富士(GC)护牙素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用10-3浓度的GC护牙素处理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NB和NT细胞;对照组不使用护牙素,描绘生长曲线,并在处理24h后进行细胞周期测定和凋亡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3... 目的:探讨富士(GC)护牙素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用10-3浓度的GC护牙素处理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NB和NT细胞;对照组不使用护牙素,描绘生长曲线,并在处理24h后进行细胞周期测定和凋亡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3浓度的GC护牙素对NB和NT细胞的生长具有轻度抑制作用,GC护牙素可使NB和NT细胞中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减少S期的百分比,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GC护牙素可能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护牙素 增殖 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口腔正畸
下载PDF
GSTM1基因、吸烟及饮酒与亚洲人群口腔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闫晋 谢利明 +2 位作者 沈国芳 于德栋 王一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521,共7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评价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吸烟及饮酒与亚洲人群口腔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万方、维普、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07-30全面收集相关文...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评价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吸烟及饮酒与亚洲人群口腔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万方、维普、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07-30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数据计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以评价关联性。结果:纳入27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GSTM1缺失基因型与亚洲人群口腔癌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1.31,95%CI:1.18~1.45,P<0.001),在南亚人群中尤为显著(OR=1.35,95%CI:1.20~1.52,P<0.001);吸烟和饮酒与口腔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在东亚人群中显著(吸烟:OR=1.70,95%CI:1.36~2.13,P<0.001;饮酒:OR=1.54,95%CI:1.24~1.90,P<0.001),在南亚人群中不显著。结论:GSTM1缺失基因型与亚洲人群口腔癌易感性显著关联,吸烟和饮酒与口腔癌易感性在东亚人群中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基因多态性 吸烟 饮酒 口腔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评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术大会
8
作者 邱蔚六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1-644,共4页
2009年5月23至27日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由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IAOMS)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 2009年5月23至27日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由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IAOMS)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S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口腔颌面外科学 外科学术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Surgery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中国
原文传递
口腔医学本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及其与心理、睡眠关系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9
9
作者 夏文棣 傅开元 +3 位作者 陆文昕 赵长铭 杨怀溢 叶周熹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1-525,共5页
目的 调查口腔医学本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症状、心理及睡眠状况,并探讨心理、睡眠与TMD症状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调查我国5所口腔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898人,其中男性342人,女性556人,... 目的 调查口腔医学本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症状、心理及睡眠状况,并探讨心理、睡眠与TMD症状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调查我国5所口腔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898人,其中男性342人,女性556人,平均(20.5±1.7)岁.采用2014版国际TMD诊断标准的症状自评问卷评估TMD症状发生率,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项评估抑郁、焦虑、压力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睡眠情况.根据有无TMD症状进行分组,分析伴TMD症状组和不伴TMD症状组心理和睡眠问题发生率差异.结果 61.9%(556/898)的本科生最近1个月至少出现过1项TMD症状,以口面痛和关节弹响多见,分别为42.3%(380/898)和34.2%(307/898),男性发生率[55.0%(188/342)]显著低于女性[66.2%(368/556)](P<0.05).伴TMD症状组抑郁、焦虑、压力和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33.5% (186/556)、63.1%(351/556)、29.5% (164/556)和30.2% (168/556),均显著高于不伴TMD症状组[分别为24.3%(83/342)、48.5%(166/342)、21.6%(74/342)和21.9%(75/34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焦虑情绪的人群(OR值为1.57,95%可信区间为1.14~2.15)以及女性(OR值为1.57,95%可信区间为1.19~2.08)出现TMD症状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 口腔医学本科生TMD症状负荷较重,并可能与心理压力,如焦虑情绪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睡眠 心理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建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的思考
10
作者 张陈平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7年第6期323-324,共2页
由于头颈部集中了诸多重要器官,解剖关系复杂,在肿瘤医学中独具特色,所以国际上在现代肿瘤学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了一门年轻的学科——头颈肿瘤学。20世纪50年代美国Hayes Martin首次组建“头颈肿瘤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Head a... 由于头颈部集中了诸多重要器官,解剖关系复杂,在肿瘤医学中独具特色,所以国际上在现代肿瘤学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了一门年轻的学科——头颈肿瘤学。20世纪50年代美国Hayes Martin首次组建“头颈肿瘤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Head and Neck Surgeons)”。目前我国头颈肿瘤的诊治主要由肿瘤医院的头颈外科和综合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和耳鼻咽喉科完成,同时也有化疗科和放疗科以及其他有关科室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头颈部 头颈肿瘤学 现代肿瘤学 耳鼻咽喉科 解剖关系 肿瘤医学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管瘤的现代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家伟 叶为民 +2 位作者 王延安 周国瑜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血管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良性脉管肿瘤,40%~60%发生于头颈部。最近,许多作者对血管瘤的病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实施了具体治疗的病例和只进行了保守观察的病例之间预后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根据这些研究,制定了对血管瘤安全有效的... 血管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良性脉管肿瘤,40%~60%发生于头颈部。最近,许多作者对血管瘤的病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对实施了具体治疗的病例和只进行了保守观察的病例之间预后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根据这些研究,制定了对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主张,较小、处于稳定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的血管瘤适于随访观察,增生期血管瘤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积极治疗,浅表血管瘤可采用咪喹莫特软膏局涂、单纯激光或激光+激素治疗;深部血管瘤可采用瘤内注射激素、平阳霉素治疗;多发性血管瘤、重症血管瘤或生长快速的血管瘤首选口服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无效时,采用干扰素α(2a或2b)皮下注射;手术治疗不再作为早期血管瘤的首选,而是用于血管瘤后期残存病变的切除或修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治疗
下载PDF
CBCT观察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钱文涛 樊林峰 +1 位作者 徐光宙 张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98-403,共6页
目的:观察在曲面断层片(Orthpantomography,OPG)中表现为重叠影像的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CBCT(cone beam CT)中的位置关系。方法:对在OPG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影像重叠的116名患者(136颗牙)进行CBCT扫描。利用软件(I-view)对... 目的:观察在曲面断层片(Orthpantomography,OPG)中表现为重叠影像的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CBCT(cone beam CT)中的位置关系。方法:对在OPG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影像重叠的116名患者(136颗牙)进行CBCT扫描。利用软件(I-view)对所得图像测量分类。通过SA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136颗牙中,在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接触方面的概率上与性别无关(P=0.0758);而当OPG中下颌管与第三磨牙重叠时,骨白线的存在与否与两者是否接触是有关的(P=0.0003)。结论:下颌CBCT和OPG相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下颌管和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OPG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管 骨白线
下载PDF
单侧唇裂的个体化修复设计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希银 魏明勇 唐友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的临床分型,根据分型制定个体化修复术式,评价手术效果。方法:50例单侧上唇裂患者,平均年龄4.8个月,包括单侧完全性唇裂、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根据唇高分为4型,分别对各型应用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法、制定术后效果评定方法...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的临床分型,根据分型制定个体化修复术式,评价手术效果。方法:50例单侧上唇裂患者,平均年龄4.8个月,包括单侧完全性唇裂、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根据唇高分为4型,分别对各型应用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法、制定术后效果评定方法,观察术后近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近期唇弓、唇红、唇珠恢复好,鼻畸形得到改善。结论:单侧唇裂修复根据临床分型应用个体化唇裂修复设计,手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临床分型 唇裂修复术
下载PDF
^(125)Ⅰ标记的Flt4多抗检测荷瘤小鼠前哨淋巴结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生娇 吕春堂 +3 位作者 郭伟 韩玲 谢卫红 任国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2-115,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标记的Flt4多抗(125I-Flt4PcAb)对荷瘤小鼠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检测,为应用Flt4PcAb进行SLN特异性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后肢荷瘤模型,7周后应用125I-Flt4PcAb检测肿瘤的SLN,健侧作为对... 目的探讨125I标记的Flt4多抗(125I-Flt4PcAb)对荷瘤小鼠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检测,为应用Flt4PcAb进行SLN特异性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后肢荷瘤模型,7周后应用125I-Flt4PcAb检测肿瘤的SLN,健侧作为对照,切取窝淋巴结探测γ射线的每分钟计数率(count per minute,Cpm),并进行HE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不同状态淋巴结摄取125I-Flt4PcAb的特点。结果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移植瘤成功率达100%;患侧70枚窝淋巴结中,HE染色3枚(4.3%)出现肿瘤转移;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5枚(7.1%);125I-Flt4PcAb摄取方面,肿瘤转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注射Tca-8113细胞悬液可成功致瘤,但淋巴结转移率低;免疫组化染色较HE染色检测肿瘤转移更敏感;125I-Flt4PcAb能够检测到荷瘤鼠的SLN,肿瘤转移淋巴结对125I-Flt4PcAb的摄取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125 I-Flt4PcAb 前哨淋巴结 肿瘤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变化规律的激光三维扫描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玲君 房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30-332,共3页
国内外的口腔正畸、正颌外科以及整形外科学者一直关注面部软组织形态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1],包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三维头影测量(3D Cephalometry)、直接测量法(Direct measurement)、莫尔云纹(Moire Techniques)和常规CT... 国内外的口腔正畸、正颌外科以及整形外科学者一直关注面部软组织形态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1],包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三维头影测量(3D Cephalometry)、直接测量法(Direct measurement)、莫尔云纹(Moire Techniques)和常规CT扫描(Conventional CT scans),但因操作费时、软组织显示不佳、精确度差、有射线和伪影等阻碍了研究的发展;继而立体摄影测量(Stereo-photogrammetry)、激光扫描(Laser scanning)、形态分析法(Morphanalysis)等三维测量技术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其中,三维扫描激光能快速准确地数字化记录面部软组织外形,无创并且操作简单,已成为学者们对三维测量技术的研究热点[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形态 激光三维扫描 软组织变化 常规CT扫描 三维测量 三维头影测量 立体摄影测量 直接测量法
下载PDF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浏 蔡以理 +1 位作者 吕燕 苏立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6例不同亚型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病理切片、20例正常腮腺组织切片及ACC-2细胞爬片进行EGFR的检测;激光共聚...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6例不同亚型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病理切片、20例正常腮腺组织切片及ACC-2细胞爬片进行EGFR的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ACC-2细胞中EGF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EGFR呈过度表达,其阳性率要明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P<0.05);EGFR的表达在腺样囊性癌的恶性程度相关(P<0.05);ACC-2细胞中也检测到了EGFR的过度表达。结论:EGFR表达与腺样囊性癌恶性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惠敏 施沃栋 +5 位作者 范先群 孙英 罗敏 林明 李政康 周国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激光治疗的方法: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暴露静脉畸形病灶,术中应用连续Nd:YAG激光照射凝固瘤体病灶,然后切除缩小的瘤体组织,直接缝合创面。对于结膜下瘤体组织可直接照射,但须用棉片保护角膜。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无眼睑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2~4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ND:YAG激光
下载PDF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仪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敏洁 张伟杰 +3 位作者 杨驰 董敏俊 柴盈 张文豪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检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VC)程度的准确性,评价其对微血管减压(MVD)手术适应证判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3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MVD。根据患者术前MRTA表现对NVC分级,并与术中NVC对比,采用Kappa(SPSS... 目的检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VC)程度的准确性,评价其对微血管减压(MVD)手术适应证判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3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MVD。根据患者术前MRTA表现对NVC分级,并与术中NVC对比,采用Kappa(SPSS14.0)检验术前MRTA与术中NVC的一致度。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疗效分级,并分析术前不同NVC分级的患者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322例患者术前MRTA提示的NVC情况与术中表现无明显差异(χ~2=6.182,P=0.103】0.05),两者具有较高一致度(Kappa=0.811)。术后随访,277例患者(86.0%)术后疗效为优,27例患者(8.4%)为良,18例(5.6%)为差。术前NVC 0-1级的患者MVD有效率(疗效为优)81.8%(95/116),术后NVC 2-3级的患者有效率为88.3%(182/206)。结论术前MRTA提示神经受压较为严重的患者(NVC 2级和3级)MVD术后获得较好疗效,为MVD的明确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指征
下载PDF
拔牙后牙槽嵴保持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文涛 张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拔牙后的牙槽嵴存在一个不可逆、进行性的吸收过程。牙槽窝本身的愈合过程表现为牙槽窝内新骨的形成和外部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丧失。而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丧失,给今后牙列的修复和种植治疗带来了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问题,成为临床上常见... 拔牙后的牙槽嵴存在一个不可逆、进行性的吸收过程。牙槽窝本身的愈合过程表现为牙槽窝内新骨的形成和外部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丧失。而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丧失,给今后牙列的修复和种植治疗带来了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问题,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困难之一。牙槽嵴保持就是运用各种相关方法和技术来限制牙槽嵴高度和宽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持 拔牙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新型两亲性共聚物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智强 赖仁发 +1 位作者 缪婧 周长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946-6949,共4页
目的:由于PLA-PVP两亲性共聚物具有亲-疏水微相分离的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实验观察应用聚乳酸以及PLA-PVP/rhBMP-2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过程中材料与颌骨的结合况及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验证PLA-PV... 目的:由于PLA-PVP两亲性共聚物具有亲-疏水微相分离的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实验观察应用聚乳酸以及PLA-PVP/rhBMP-2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过程中材料与颌骨的结合况及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验证PLA-PVP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造模: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用牙科电钻在双侧下颌骨下缘造成约15mm×6mm范围的全层骨缺损,然后随机分为4组,rhBMP-2/PLA-PVP组8只,植入复合有rhBMP-2的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PVP组8只,植入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组8只,植入PLA;对照组2只,不植入任何材料。前3组分别于2,4,8及12周各处死2只,对照组2只于术后12周处死。②观察指标:取材后行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材料降解及新生骨生长情况,并应用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检测骨矿物质密度,以探明成骨的质量和成骨速度。结果:①各组材料植入后无感染和排斥反应,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显示各组随时间的增长材料逐渐降解,新生骨组织逐渐替换材料并修复缺损区。②术后骨密度测量显示各组材料骨修复区随时间的增长密度逐渐增大,PLA-PVP/rhBMP-2组术后2,4,8,12周骨密度值明显优于PLA-PVP组和PLA组(P<0.01),PLA-PVP组优于PLA组(P<0.01)。③术后12周,PLA-PVP完全降解,PLA则有部分残留,对照组骨缺损区未能修复。结论:①PLA-PVP/rhBMP-2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能力。②PLA-PVP生物相容性好,效果优于聚乳酸,可作为骨形成蛋白2的有效载体,有希望成为修复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PLA-PVP) 骨形成蛋白 聚乳酸 颌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