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鼻阀静态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怡 汪涛 王珮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 探究内鼻阀(INV)的重要参数包括单侧INV面积(A_(INV-R)、A_(INV-L))、INV总面积(A_(INV))、单侧INV高度(H_(INV-R)、H_(INV-L))、单侧INV底线长度(W_(INV-R)、W_(INV-L))、单侧INV角(α_(INV-R)、α_(INV-L))和INV角之和(αINV)之... 目的 探究内鼻阀(INV)的重要参数包括单侧INV面积(A_(INV-R)、A_(INV-L))、INV总面积(A_(INV))、单侧INV高度(H_(INV-R)、H_(INV-L))、单侧INV底线长度(W_(INV-R)、W_(INV-L))、单侧INV角(α_(INV-R)、α_(INV-L))和INV角之和(αINV)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40例无鼻部疾病及症状汉族成年人的颌面部三维CT的数据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7.05±17.82)岁。以重建鼻腔气流三维模型,定位INV并测量其重要参数。根据INV的形态特点,构建预测模型:单侧A_(INV)=WINV×HINV/2=tan[radians(αINV)]×(HINV)2/2,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作INV静态参数之间以及其与左右侧别、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_(INV-L)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强(Z=-1.075,P>0.05;r=0.766 2,P<0.01),A_(INV-R)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极强(t=-1.238,P>0.05;r=0.818 2,P<0.01)。A_(INV)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极强(Z=-1.156,P>0.05;r=0.799 3,P<0.01)。比较左右两侧的INV参数可知,A_(INV-R)较A_(INV-L)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81、-2.029,P<0.05)。比较男性及女性的INV参数可知,男性的A_(INV-L)、A_(INV-R)及A_(INV)较女性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5、-3.336、-3.297、-4.223及-4.041,P<0.05),A_(INV-L)与H_(INV-L)、A_(INV-R)与H_(INV-R)间呈正相关(r=0.619 4、0.7101,P<0.01)。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的INV参数可知,<50岁人群的A_(INV-L)及A_(INV)较≥50岁人群的偏大(t=3.694、3.131,P<0.01),A_(INV-L)、A_(INV)与年龄呈负相关(rs=-0.519 8、-0.433 1,P<0.01)。这种负相关可能与年龄增长过程中α_(INV-L)的减小有关,相关分析提示α_(INV-L)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4 7,P<0.05)。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组内的左右两侧INV参数,发现:<50岁人群的α_(INV-L)及α_(INV-R)、A_(INV-L)及A_(INV-R)无统计学差异,然而≥50岁人群的α_(INV-R)较α_(INV-L)偏大、A_(INV-R)较A_(INV-L)偏大(Z=-2.726、-2.987,P<0.01)。相关分析提示:αINV R-L与年龄呈正相关(r=0.342 8,P<0.05),A_(INV) R-L与αINV R-L呈正相关(r=0.710 9,P<0.01),A_(INV) R-L实测值与A_(INV) R-L计算值呈正相关(r=0.779 5,P<0.01)。结论 本研究提出预测模型单侧A_(INV)=WINV×HINV/2=tan[radians(αINV)]×HINV2/2并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强。该模型还可用来解释不同侧别、性别及年龄分组间的INV静态参数差异,并补充A_(INV-L)、A_(INV)、α_(INV-L)与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鼻阀面积 内鼻阀高度 内鼻阀角 相关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85例儿童鼻骨骨折影像分析及骨折分型研究
2
作者 江璞玉 孙艺渊 +3 位作者 王珮华 陈静怡 陈东 石润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13,共7页
目的通过CT影像分析,探究儿童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为制定个性化儿童鼻骨骨折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85例儿童鼻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91例,... 目的通过CT影像分析,探究儿童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为制定个性化儿童鼻骨骨折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85例儿童鼻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91例,女94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8.52±3.51)岁。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0~5岁),小学组(6~11岁),初中组(12~14岁),由影像科收集DICOM格式的CT影像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对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以上患者鼻骨骨折的特点,统计面中部其他骨骨折的发生率,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T影像的儿童鼻骨骨折分类方法。结果统计285例患者中,学龄前组患儿69例(24.21%)、小学组患儿145例(50.88%),初中组患儿71例(24.91%);其中单纯型鼻骨骨折210例(73.68%),复合型鼻骨骨折75例(26.32%)。根据上述患者的CT影像,分析儿童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将儿童鼻骨骨折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型为单纯鼻骨骨折无移位,只见骨折线34例(11.93%),Ⅱ型为单纯鼻骨骨折有移位176例(61.75%),Ⅲ型为合并1种面中部其他骨骨折的鼻骨骨折70例(24.57%),Ⅳ型为合并两种及以上面中骨骨折的鼻骨骨折5例(1.75%)。结论影像学分析儿童鼻骨骨折特点和鼻骨骨折分型方法,骨折的匹配度更高,可以更好地评估儿童鼻骨骨折的情况,并对儿童鼻骨骨折的个性化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儿童鼻骨 鼻骨骨折分型
下载PDF
外鼻部分缺损的鼻唇沟瓣分区修复方式
3
作者 王珮华 陈静怡 +2 位作者 孙艺渊 吴晴伟 陈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鼻唇沟皮瓣是常用的局部皮瓣修复方法,可用于修复外鼻缺损。通过选择鼻唇沟区皮肤作为修复材料,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因为该区域的皮肤与邻近的外鼻皮肤在色泽、质地和类型上相似。鼻唇沟皮瓣的分区修复方式包括鼻唇... 鼻唇沟皮瓣是常用的局部皮瓣修复方法,可用于修复外鼻缺损。通过选择鼻唇沟区皮肤作为修复材料,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因为该区域的皮肤与邻近的外鼻皮肤在色泽、质地和类型上相似。鼻唇沟皮瓣的分区修复方式包括鼻唇沟推进瓣、易位瓣、折叠瓣、瓦合瓣、岛状瓣和双瓣等。在修复鼻侧面或鼻翼缺损时,根据创面大小可选择推进瓣、易位瓣、瓦合瓣或岛状瓣等方法;针对鼻翼及前鼻孔等部位的洞穿型缺损,可选择鼻唇沟折叠瓣及瓦合瓣;针对鼻下部的组织缺损,可选择鼻唇沟双瓣进行修复。在选择适合的鼻唇沟瓣类型和分区修复方式时,术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缺损程度和位置、血供情况、组织可塑性以及术后外观和功能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鼻缺损 鼻唇沟瓣 分区修复 形态 功能
下载PDF
3D个性化定制人工材料耳支架在一期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与幸 江晨艳 +5 位作者 罗元博 陈斌 阎小军 易彬 吴皓 石润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9-24,共6页
目的评价3D个性化定制人工材料耳支架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全耳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3D个性化定制的... 目的评价3D个性化定制人工材料耳支架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全耳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3D个性化定制的人工材料支架,对照组采用常规需术中拼接的成品耳支架,均行支架植入-颞浅筋膜瓣转移的一期全耳廓再造术,伴或不伴同期听力重建。记录手术耗时,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行耳廓对称度、精细结构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同期行听力重建者听力得到改善,术后言语识别阈平均改善38.6 dBHL,术后最大言语识别率均达到10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耳廓对称度和精细结构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耗时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1);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最终每项平均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3D个性化定制耳支架植入耳再造术安全有效,可同期行听力重建,临床效果优越,可成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再造 多孔高分子聚乙烯
下载PDF
鼻瓣区静态参数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的研究
5
作者 陈静怡 汪涛 +4 位作者 王珮华 孙艺渊 薛娜 许晨婕 石润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颌面部三维CT检查...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颌面部三维CT检查的无鼻部疾病汉族黄种人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20~80岁,<50岁者占50%。重建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以下参数:鼻瓣区与鼻骨平面夹角(θ_(INV-B))、单侧鼻瓣区面积(A_(INV-R)、A_(INV-L))、鼻瓣区总面积(AINV)、单侧鼻瓣区高度(HINV-R、HINV-L)、单侧鼻瓣角(α_(INV-R)、α_(INV-L))以及鼻瓣角之和(αINV)。比较本研究所定位鼻瓣区的总面积与既往采用测量平面(垂直硬腭平面与垂直鼻骨平面)所得。分析不同侧别、性别、年龄及种族分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SPSS 26及GraphPad Prism 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制图。结果本研究所定位鼻瓣区的总面积为(214.87±52.94)mm^(2),较既往CT测量方法中所采用的垂直硬腭平面[(254.97±47.80)mm^(2)]及垂直鼻骨平面[(226.07±57.36)mm^(2)]上所得偏小。本研究测得的鼻瓣区静态参数如下:θ_(INV-B)为(82.07±7.06)°,A_(INV-R)为(112.66±31.39)mm^(2)、A_(INV-L)为(102.21±27.14)mm^(2),AINV为(214.87±52.94)mm^(2),HINV-R为(24.87±4.62)mm、HINV-L为(24.35±4.86)mm,α_(INV-R)为(20.48±2.99)°、α_(INV-L)为(19.65±3.82)°、αINV为(40.13±6.24)°。右侧较左侧鼻瓣区面积偏大(t=2.33,P<0.05);男性的单侧鼻瓣区高度和右侧、左侧鼻瓣区面积,以及鼻瓣区总面积较女性偏大(t值分别为5.77、3.21、2.91及3.52,P值均<0.01);<50岁人群的鼻瓣区总面积较≥50岁人群的偏大(t=2.83,P<0.01);汉族黄种人的鼻瓣区与鼻骨平面夹角不同于白种人(t=2.92,P<0.01),鼻瓣角较白种人偏大(Z=-6.92,P<0.01),而单侧鼻瓣区高度较白种人偏小(Z=-3.89,P<0.01)。结论本研究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对汉族黄种人鼻瓣区进行定位及参数测量所测得的鼻瓣区总面积小于既往CT测量方法所得,不同性别、年龄组及种族的鼻瓣区参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鼻瓣区 性别 年龄 种族
原文传递
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耳廓部分缺损
6
作者 徐洲 汪涛 +1 位作者 王珮华 陈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外伤后耳廓软骨部分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视软骨缺损大小取同侧或者对侧的耳甲腔软骨缝合固定在缺损软骨处再造软骨支架,取耳周皮瓣转移...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外伤后耳廓软骨部分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视软骨缺损大小取同侧或者对侧的耳甲腔软骨缝合固定在缺损软骨处再造软骨支架,取耳周皮瓣转移覆盖软骨,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结果:7例耳廓部分缺损患者采用同侧或者对侧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再造耳廓形态满意,随访6个月耳廓软骨未见明显吸收,形态稳定。结论:采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耳廓部分缺损,可避免取肋软骨,手术简单,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长期随访软骨未见明显吸收,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甲腔软骨 耳廓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