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邢俊 孙炎冰 +4 位作者 朱子奇 李刚 焦静 倪其鸣 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_(2)A)、第1胸椎倾斜角(T_(1)SA)、C_(2)与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可变螺距技术在颈动脉、冠脉CTA一站式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邢俊 贾一鸣 +3 位作者 焦静 倪其鸣 孙炎冰 于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5期336-341,共6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在颈动脉CTA和冠脉CTA检查中使用可变螺距(VHP)法一站式扫描与常规方法扫描相比,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上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怀疑颈动脉疾病、冠心病行颈动脉、冠脉CTA检查患者5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VHP法,从心... 目的探讨320排CT在颈动脉CTA和冠脉CTA检查中使用可变螺距(VHP)法一站式扫描与常规方法扫描相比,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上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怀疑颈动脉疾病、冠心病行颈动脉、冠脉CTA检查患者5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VHP法,从心脏往头侧扫描,先经心脏处开启心电监护模式,至气管分叉处后自动切换大螺距扫描(Fast)。B组患者分两天行常规冠脉CTA容积扫描及颈动脉螺旋扫描。测量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冠脉开口(右冠)、颈动脉(包括颈动脉开口、颈动脉分叉)、基底动脉及颈静脉层面的CT值。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颈静脉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值、标准差(SD)值分别为9.92±2.84、8.08±2.85、(247.63±63.58)HU、25.58±5.13及4.42±1.19、1.84±1.04、(77.70±17.74)HU、18.73±2.8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其余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及主观评价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上,A组[(992.94±177.43)mGy·cm、(60.06±11.22)mL]相较于B组[(1077.35±117.36)mGy·cm、(100.50±9.79)mL]降低了7.8%和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HP技术下的颈动脉、冠脉CTA一站式扫描可在不影响诊断且确保图像质量的基础上一次完成检查,减少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螺距 低剂量 低对比剂 联合扫描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肺小腺癌病理亚型的Ultra-HRCT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群慧 张杰 +3 位作者 叶晓丹 邵晋晨 叶剑定 吴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直径≤2cm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Noguchi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分别与病理Noguchi分型对照... 目的:探讨直径≤2cm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Noguchi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分别与病理Noguchi分型对照。结果:病灶纯磨玻璃密度、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增粗和棘突征在各不同病理亚型中出现比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22,0.002,0.022,0.032和0.012。而边缘、空泡、蜂房征在不同病理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部分形态学征象与病理Noguchi亚型有明显相关性,有助于预测病灶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CT 单纯磨玻璃密度 混合磨玻璃密度 Noguchi病理分型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造影不同斑块性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关韶峰 曲新凯 +4 位作者 韩文正 焦静 刘华 李若谷 戴锦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能力,比较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就诊的患者,均在接受CTA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CAG检...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能力,比较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就诊的患者,均在接受CTA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CAG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率≥50%且CTCA检查存在斑块者纳入研究。根据CTCA检查显示斑块的CT值将患者分为软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特征。同时,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与慢性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以及不同HS-CRP水平患者CTAT斑块分布的特点,评价软斑块联合HS-CRP识别ACS患者的价值。结果共有106例患者入选该研究,其中66例(62.3%)为软斑块组,13例(12.3%)为钙化斑块组,27例(25.4%)为混合斑块组,三组斑块的CT值分别为(35.2±11.8)、(252.3±40.9)和(88.3±19.6)HU。除钙化斑块组患者年龄高于软斑块组和混合组(P=0.036),三组间其他临床因素以及血肌酐、血肌钙蛋白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与SIHD组、HS-CRP水平正常组与HS-CRP水平升高组患者的斑块分布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HS-CRP水平升高且合并软斑块的患者均诊断为ACS。结论CTCA可区别不同性质的冠状动脉斑块。不同临床诊断结果和不同HS-CRP水平患者的CTCA斑块分布并无差异,而HS-CRP水平升高且斑块为软斑块的患者均诊断为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斑块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肿瘤最小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莉 任广 +2 位作者 汤伟军 李克 耿道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评价肿瘤最小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常规MRI及DWI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31例(Ⅰ级3例、Ⅱ级28例),高级别胶质瘤50例(Ⅲ级21例、Ⅳ级29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组织最小ADC值。... 目的:评价肿瘤最小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常规MRI及DWI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31例(Ⅰ级3例、Ⅱ级28例),高级别胶质瘤50例(Ⅲ级21例、Ⅳ级29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组织最小ADC值。统计学方法应用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平均最小ADC值[(1.279±0.270)×10-3mm2/s]高于高级别胶质瘤平均最小ADC值[(0.849±0.185)×10-3mm2/s](P<0.001),高于Ⅲ级胶质瘤平均最小ADC值[(0.92±0.201)×10-3mm2/s](P<0.001),也高于Ⅳ级胶质瘤平均最小ADC值[(0.797±0.156)×10-3mm2/s](P<0.001),但Ⅲ级与Ⅳ级胶质瘤平均最小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69)。肿瘤最小ADC值与胶质瘤级别呈显著负相关(r=-0.699,P<0.001)。结论:肿瘤最小ADC值有助于胶质瘤分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面弥散系数 胶质瘤
下载PDF
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6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超高分辨力CT(UHRCT)检出并有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72例,72例病灶最大径均≤2cm,回顾性分析其UHR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超高分辨力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超高分辨力CT(UHRCT)检出并有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72例,72例病灶最大径均≤2cm,回顾性分析其UHR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2例fGGN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20例,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GGN)52例。20例pGGN中良性病变8例(40%,8/20),其中炎症3例,局灶纤维化3例,间质或肺泡上皮增生2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6例(30%,6/20),细支气管肺泡癌(BAC)6例(30%,6/20)。52例mGGN中良性病变2例(3.85%,2/52),其中慢性炎症1例,肺泡内出血1例;恶性病变50例(96.15%,50/52),其中BAC10例,含BAC的腺癌35例,不含BAC的腺癌5例。结论:超高分辨力CT影像上,pGGN的病理诊断以良性病变、AAH或BAC为主,而mGGN则大多为BAC及肺小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关韶峰 方唯一 +4 位作者 曲新凯 叶剑定 沈艳 焦静 李若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双期MSCT扫描检查。分析MSCT图像中早期相灌注缺损(ED)...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双期MSCT扫描检查。分析MSCT图像中早期相灌注缺损(ED)及延迟相晚期增强(LE)和残余缺损(RD)区域和增强特点。将MSCT测量的梗死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MSCTLVEF)、室壁节段运动情况与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PK)曲线下面积及超声心电图(TTE)测量的LVEF(TTELVEF)和室壁节段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扫描相检出ED 17例,其判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4%。延迟扫描相表现出3种不同的增强特征,分别为孤立性心内膜下LE、心内膜下RD和心外膜下LE以及单纯心内膜下RD。延迟相测得的梗死容积与血清CPK曲线下面积(r=0.840)、MSCTLVEF与TTELVEF(r=0.800)以及TTE与MSCT对室壁节段运动异常的评估结果(r=0.814)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结论 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后的双期MSCT扫描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征。MSCT检查对再灌注后梗死部位和范围的判定具有应用价值。一次MSCT检查尚可了解患者心功能和室壁节段运动情况,且与TTE检查结果高度一致。MSCT可用于对AMI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肺小腺癌中原位腺癌半定量量化分级和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20-192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小腺癌中原位腺癌半定量量化分级和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超高分辨率CT(UHRCT)发现并具病理诊断腺癌的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fGGO104例,用计算机软件测量肿瘤内GGO成分的百分比,并对腺癌中的AIS... 目的探讨肺小腺癌中原位腺癌半定量量化分级和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超高分辨率CT(UHRCT)发现并具病理诊断腺癌的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fGGO104例,用计算机软件测量肿瘤内GGO成分的百分比,并对腺癌中的AIS成分半定量测定分为4级:Ⅰ级为AIS含量≥90%病灶面积,Ⅱ级为AIS含量占约50oA~89%病灶面积,Ⅲ级为AIS含量占约10%~49%病灶面积,Ⅳ级为AIS含量〈10oA病灶面积。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AISI级病灶32例,GGO平均含量85.69%;II级病灶30例,GGO平均含量68.75%;Ⅲ级病灶32例,GGO平均含量51.57%;Ⅳ级病灶10例,GGO平均含量37.46%;除3组和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78),其他各组两两间GGO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腺癌中AIS含量与GGO含量正相关,但当AIs含量小于50%时,GG0含量与AIS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腺癌 原位腺癌 磨玻璃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骼改变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艳 杨世埙 +4 位作者 李明华 潘玉萍 庄奇新 李文彬 姚伟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骨骼改变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34例PHPT患者行X线检查共131例次,9例行CT检查共10例次,7例行MRI检查共8例次,检查部位按病情而定。分析各检查部位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骨骼改变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34例PHPT患者行X线检查共131例次,9例行CT检查共10例次,7例行MRI检查共8例次,检查部位按病情而定。分析各检查部位的影像学表现。结果:34例X线表现:骨膜下骨皮质吸收15例,骨皮质内骨吸收12例,骨内膜下骨吸收9例,棕色瘤11例,软骨下骨吸收9例,骨小梁性骨吸收11例,骺板下骨吸收2例,骨质硬化2例等。5例发生病理性骨折8处。CT表现:骨膜下骨皮质吸收3例,骨皮质内骨吸收2例,骨内膜下骨吸收1例,棕色瘤7例。MRI表现:骨膜水肿、强化4例,棕色瘤5例。结论:骨膜下骨皮质吸收为PHPT的特征性X线表现;棕色瘤是PHPT终末期典型骨吸收改变;CT对发现细小骨皮质吸收较X线敏感;M RI上骨膜肿胀、强化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膜下骨皮质吸收 棕色瘤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造影对非显著冠状动脉病变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关韶峰 曲新凯 +3 位作者 韩文正 焦静 李若谷 戴锦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CTCA)提示非显著病变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以评价其对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入选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就诊并接受CTCA检查的患者并进行临床随访,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 目的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CTCA)提示非显著病变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以评价其对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入选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就诊并接受CTCA检查的患者并进行临床随访,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因胸痛复发人院治疗。分析基线临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CT病变程度、斑块性质与MACE间的关系。结果共847例患者入选并完成临床随访,患者平均年龄为(61.7±12.7)岁,男性占53.8%。CTCA检查结果显示61.3%管腔正常,22.2%为轻度狭窄,16.5%为中度狭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3±2.2)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MACE的惟一预测因素(HR=4.43,95%CI为1.78~11.05,P〈0.01);存在冠状动脉病变较无冠状动脉病变者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1)。结论CTCA非显著病变者MACE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CTCA正常和轻度冠状动脉病变者MACE发生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冠心病 预后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韶峰 方唯一 +5 位作者 曲新凯 叶剑定 沈艳 焦静 李若谷 李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梗死心肌灌注和范围的评估价值。方法5头家猪以球囊封闭左前降支远端90 min后撤除球囊完成再灌注。30 min后行MSCT检查,静脉团注100 mL对比剂后1 min(早期扫描相)与5 min(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梗死心肌灌注和范围的评估价值。方法5头家猪以球囊封闭左前降支远端90 min后撤除球囊完成再灌注。30 min后行MSCT检查,静脉团注100 mL对比剂后1 min(早期扫描相)与5 min(延迟扫描相)接受2次MSCT扫描。取出心脏后切成8 mm厚短轴面切片并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MSCT延迟扫描相高增强和周边低增强区域之和及TTC不染色区域定义为梗死区域;梗死容积以各层面容积总和的百分比表示。结果MSCT上梗死心肌在早期扫描相表现为早期灌注缺损,在延迟扫描相表现为晚期增强和残余灌注缺损。早期扫描相早期灌注缺损区CT值低于正常区域[(213±55)HU vs(304±30)HU](P<0.05),延迟扫描相晚期增强区CT值高于正常区域[(360±75)HU vs(90±37)HU](P<0.01),而残余灌注缺损区低于正常区域[(152±23)HU vs(190±37)HU](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MSCT测得为(8.9±1.0)%,TTC病理染色为(9.2±1.4)%,两者具有一致性。结论MSCT双期扫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有不同于正常区域的特征性增强表现,对于评价心肌梗死容积与病理学方法可比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数学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婧 叶晓丹 +1 位作者 叶剑定 周正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CT判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数学预测模型,并与目前已知的国内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经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的... 目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CT判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数学预测模型,并与目前已知的国内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经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共200例(A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筛选建立方程。另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经手术切除且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89例(B组)用以验证。结果:A组200例SPN中良性64例,恶性136例,建立的数学预测方程为:Y=ex/(1+ex),X=-2.085+0.058×年龄-1.206×性别-2.157×钙化+0.505×短毛刺+1.729×长毛刺+1.782×分叶-1.005×边界。e为自然对数。B组数据进行验证:本组模型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8±0.051。本组模型的特异性最高(94.4%)>Mayo Clinical模型(88.9%)>VA模型(72.2%)>国内模型(66.7%)。国内模型的敏感性最高(88.7%)>本组模型(83.1%)>VA模型(78.9%)>Mayo Clinical模型(45.1%),P<0.05。结论:本组数据建立的模型诊断效能较高,收集的临床及CT资料较以往任何一篇报道更全且全部为中国人,优于国内外公式单纯套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数学预测模型 Log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不同阈值CT测量的磨玻璃密度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群慧 叶晓丹 +5 位作者 朱莉 江一峰 邵晋晨 张杰 李志明 叶剑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上,分别采用-300Hu、-350Hu、-400Hu、-450Hu、-500Hu和-550Hu6种CT阈值进行病灶GGO含量的定量,同时均完成病理上肺泡细胞癌成分的半定量。两种定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小腺癌CT上GGO含量与病理上肺泡细胞癌含量间有明显相关性,当采用阈值为-350Hu进行分析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r=-0.691,P=0.000)。结论: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CT上GGO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以阈值-350Hu进行CT定量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磨玻璃密度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高分辨率 阈值
下载PDF
中国人肺腺癌细胞系CPA-Yang3及其骨转移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顺芳 时梅萍 +7 位作者 曹杰 苏建中 赵兰香 雷贝 常城 陆建英 叶剑定 谢文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9-8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复发和转移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国人肺腺癌转移细胞株,为研究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颖的实验材料。方法本细胞取自首诊双侧淋巴结转移,65岁女性肺腺癌(IIIb期)患者的胸水细胞原代培养即获成功。致瘤率... 背景与目的肺癌复发和转移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国人肺腺癌转移细胞株,为研究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颖的实验材料。方法本细胞取自首诊双侧淋巴结转移,65岁女性肺腺癌(IIIb期)患者的胸水细胞原代培养即获成功。致瘤率实验,细胞生长曲线,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心室造模,核素骨显像和X片活体成像检测小鼠骨转移,取骨转移灶细胞原代培养,invivo-invitro重复多个cycles筛选骨转移细胞。结果传自第4代细胞小鼠致瘤率达100%,经裸鼠左心室种植(1×106细胞/只)后第3周经核素骨显像、X片和病理检测确定骨转移率为:下颌骨100%,肱骨50%,股骨66.7%,脊柱50%,肩胛骨33%。同时伴有多脏器转移,肺(33%)、肝(50%)、肾上腺(17%)、颌下腺(33%)。荧光定量PCR检测ESM1、VEGF-C、IL-6、IL-8、AR、SVIL、FN1等基因过表达。将股骨转移细胞经体内外3个cycles筛选获得骨转移细胞CPA-Yang3BM。结论新建的CPA-Yang3是个取自首诊双侧淋巴结转移肺腺癌病人的胸水原代细胞培养成功并经裸鼠心室造模、体内外4个cycles筛选后获得的多发骨转移的国人肺腺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细胞 模型 裸小鼠
下载PDF
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在肺癌分子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沙慧芳 叶剑定 +4 位作者 孙强玲 杨晓华 包国良 冯久贤 龚乐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8-1181,1195,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及正常人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变化,建立肺癌血浆标志物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08例肺癌患者、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浆标本,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及正常人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变化,建立肺癌血浆标志物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08例肺癌患者、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浆标本,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决策树模型,应用该模型盲筛21例肺部良性疾病和47例Ⅰ期肺癌。结果筛选到23个差异蛋白峰(P<0.001)。盲筛分析显示决策树模型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4%和71.4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和78.95%,诊断正确性为72.06%。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初步建立的蛋白质模型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指纹图谱 血浆 肺癌 蛋白质芯片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CT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其侵袭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艳 叶晓丹 +4 位作者 张玉 马永红 朱莉 李明华 叶剑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CT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79例,根据Masaoka-Koga分期将胸腺瘤分组:A组为(Ⅰ+Ⅱ期)44例,B组(Ⅲ+Ⅳ期)35例,分析两组肿瘤分布、最大横径、形态、密度、内部钙化及与周围组织器官... 目的探讨CT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79例,根据Masaoka-Koga分期将胸腺瘤分组:A组为(Ⅰ+Ⅱ期)44例,B组(Ⅲ+Ⅳ期)35例,分析两组肿瘤分布、最大横径、形态、密度、内部钙化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等CT特征,预测胸腺瘤的分期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与Masaoka-Koga病理分期比较。结果两组肿瘤分布无差异(P=0.418),两组最大横径、形态、密度、内部钙化均不同,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2。CT对胸腺瘤侵袭纵隔脂肪、纵隔胸膜、心包、临近肺组织及大血管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7%、76.92%、71.43%、66.67%、8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6.22%、96.55%、94.83%、97.3%。结论 CT能较好的判断胸腺瘤的侵袭性,区分Ⅰ/Ⅱ期与Ⅲ/Ⅳ期胸腺瘤,从而确定术前需要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率及肿瘤切除完整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分期 侵袭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及定性诊断肺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江一峰 叶剑定 +1 位作者 陈群慧 沈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辐射剂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虞凌明 唐雯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探讨胸膜肺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上海市儿童医院13例,上海市胸科医院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肺母细胞瘤的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中囊实性15例,实性6... 目的:探探讨胸膜肺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上海市儿童医院13例,上海市胸科医院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肺母细胞瘤的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中囊实性15例,实性6例,未见单纯囊性。CT表现:胸膜下肺外带囊实性或实性巨大软组织肿块,胸膜下脂肪线消失;病灶广泛累及胸膜,可侵犯邻近组织,出现胸腔积液、胸壁软组织包块;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部分有延迟强化。MRI表现:T1WI呈等低信号,T2-FS呈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呈不均强化。MRI对肿块范围显示更具优势。结论:影像学表现对胸膜肺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提示意义,尤其在CT表现为胸膜下肺外带的巨大软组织肿块及胸壁广泛侵犯、MRI表现为更大范围的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时,是诊断胸膜肺母细胞瘤重要的影像学依据,确诊需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母细胞瘤 儿童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莉 叶剑定 +3 位作者 陈群慧 吴洁 张杰 李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63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19例中右肺12例,左肺6例,1例为两肺多发肿块。中央型3例,周围型16例。19例均为肺内...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63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19例中右肺12例,左肺6例,1例为两肺多发肿块。中央型3例,周围型16例。19例均为肺内实质肿块,肿块最大直径2.5~8.3cm,密度不均匀,增强后10例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内部强化不明显。14例周围型肿块位于胸膜下,其中11例侵犯胸膜。术后病理多形性癌14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2例、肺母细胞瘤1例。免疫组化CK阳性18例,EMA阳性7例,Vimentin阳性19例。结论:肺肉瘤样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肺癌放化疗后肺部感染影像学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晓丹 叶剑定 虞凌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0-453,共4页
放、化疗是继手术后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肺癌放、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肺部炎症,由于放、化疗后发生的肺部炎症原因各异,早期影像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放、化疗后肺部炎症发生的不同原因,介绍其感染和炎性反应CT影像征象... 放、化疗是继手术后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肺癌放、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肺部炎症,由于放、化疗后发生的肺部炎症原因各异,早期影像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放、化疗后肺部炎症发生的不同原因,介绍其感染和炎性反应CT影像征象并结合临床放、化疗情况及时诊断,重视并及时发现放、化疗后肺部感染和各类炎性反应的早期表现,提高认识,降低放、化疗后肺部炎症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肺炎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