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昼夜节律形成对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孔莉芳 王燕 +11 位作者 周书进 王好平 罗慕华 肖琳艳 罗艳红 章依文 姜艳蕊 徐晓娟 孙莞绮 宋沅瑾 朱绮 江帆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2期177-179,189,共4页
目的:探索婴幼儿昼夜节律的建立对其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湖南省浏阳市选择城乡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开展调查工作,共抽取2~30个月的婴幼儿156人。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婴儿睡眠问卷( BISQ)评估婴幼儿睡眠状... 目的:探索婴幼儿昼夜节律的建立对其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湖南省浏阳市选择城乡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开展调查工作,共抽取2~30个月的婴幼儿156人。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婴儿睡眠问卷( BISQ)评估婴幼儿睡眠状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认知发育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1.69±7.81个月(2~30个月)。男童占55.8%,智力发育指数(MDI)为88.83±11.98,运动发育指数(PDI)为90.64±13.51。女童MDI为90.84±11.93,PDI为92.56±12.82。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儿童夜间睡眠占每天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增加( r=0.47,P=0.000)。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影响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因素后,夜间睡眠比例仍然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有独立的影响,即夜间睡眠占全天睡眠比例越高,婴幼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水平越好( MDI:r=0.29,P=0.000;PDI:r=0.29,P=0.000)。此外,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婴幼儿的发育也呈显著相关性,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的MDI(F=3.61,P=0.03)和PDI(F=3.29,P=0.04)都明显越高。结论婴幼儿睡眠昼夜节律,尤其是夜间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率对婴幼儿认知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多关注早期培养婴幼儿形成成熟的昼夜节律,逐步提高夜间睡眠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睡眠节律 认知发育 运动发育
下载PDF
中国内地及港澳发育行为儿科学联合会议纪要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星明 静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6,共1页
由中国香港儿童脑科及体智发展学会(HKCNDP)主办的“学科年度会议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发育行为儿科学联合会议”于2012年11月17-20日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召开,大会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和儿童保健学组内地部分专家参... 由中国香港儿童脑科及体智发展学会(HKCNDP)主办的“学科年度会议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发育行为儿科学联合会议”于2012年11月17-20日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召开,大会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和儿童保健学组内地部分专家参加,包括发育行为学组组长金星明教授,儿童保健学组组长毛萌教授,以及李廷玉教授、静进教授、江帆教授、童梅玲教授、徐秀教授、邹小兵教授、李斐教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 行为学 儿科学 发育 会议 儿童保健学 中华医学会 伊丽莎白医院
原文传递
全国发育与行为儿科学高层论坛会议纪要
3
作者 金星明 静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3,共2页
2013年5月17—19日,全国发育与行为儿科学高层论坛及会前学习班在广东佛山成功举行。全国(包括香港、澳门)200余名发育行为儿科医师、儿童保健医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发育行为疾病
原文传递
过敏性疾病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江晓东 李珂 +1 位作者 李斐 胡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4-956,共3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其核心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过敏是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其核心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过敏是受到关注的疾病危险因素之一.过敏性疾病也是儿童早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多数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共同发生或依次发生,食物过敏和湿疹通常是特应性疾病进展的开始,约50%的儿童湿疹可发展成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过敏性疾病在症状移行的过程中,并不限于过敏性疾病本身,还可能合并行为和神经心理问题[2].过敏性疾病和ADHD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先前研究得出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近十几年来过敏性疾病和ADHD的患病率同时呈逐渐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过敏性疾病和ADHD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和病理生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过敏性疾病 神经行为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疾病危险因素 ADHD 过敏性鼻炎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气道过敏性疾病对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江晓东 沈春 +6 位作者 李珂 季忆婷 李生慧 江帆 沈晓明 李斐 胡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气道过敏性疾病对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随机选取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9个城市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1~6年级在校学龄儿童,集中于2005年11至12月完成家长... 目的探讨气道过敏性疾病对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随机选取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9个城市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1~6年级在校学龄儿童,集中于2005年11至12月完成家长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龄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包括ADHD及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诊断史)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依据有无专科医生确诊的过敏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组作为自变量,包括无气道过敏性疾病(无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组、单一气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组、混合气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组,以有无专科医生确诊ADHD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中6个年级共发出问卷23 791份,回收完整问卷22 018份;其中男10 869名,女11 021名,性别记录缺失128名;平均年龄(8.8±1.8)岁。单一气道过敏性疾病组患儿ADHD患病风险为2.197[95%可信区间(CI):1.823~2.648],混合气道过敏性疾病组患儿ADHD患病风险为3.150(95%CI:2.082~4.760)。对睡眠因素校正后,单一和混合气道过敏患儿ADHD患病风险分别为2.055(95%CI:1.683~2.508)和3.140(95%CI:2.061~4.784),与校正睡眠因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道过敏性疾病增加儿童ADHD的患病风险,两者相关性不依赖于睡眠介导,气道过敏性疾病是儿童ADH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睡眠 危险因素 气道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不同唤醒水平夜间遗尿儿童的临床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祯 张安易 马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唤醒水平夜间遗尿症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6-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100例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 目的了解不同唤醒水平夜间遗尿症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6-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100例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7.78±2.76)岁;患儿遗尿频率≤3次/周24人(24%),4~7次/周49人(49%),8~14次/周14人(14%),>14次/周13人(13%);夜间首次遗尿发生时间在晚间11:00-12:00时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6%),其次为晚间10:00-11:00;遗尿后尿出一点即醒9人(9%)、尿出较多即醒9人(9%)、尿完后再醒的12人(12%),尿完后仍不醒人数为70人,占总例数的70%;单因素分析显示,多动、磨牙、被老师批评与遗尿后不能醒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动是儿童遗尿后不能唤醒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8,95%CI:1.034~7.572)。结论制定遗尿儿童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其神经心理发育及社会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水平 遗尿症 神经心理发育 社会环境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