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海涛 唐华美 +4 位作者 彭志海 李大鹏 周崇治 裘国强 贺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通过在4号染色体寻找杂合缺失区域,为定位、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2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4里摩(... 目的通过在4号染色体寻找杂合缺失区域,为定位、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2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4里摩(cmol)。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短臂(4p)、长臂(4q)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4.25%、28.56%,可见3个最小的高频缺失区域(Region):R1:在D4S405和D4S3013(4p1415.2)之间;R2:在D4S3000和D4S2915位点之间(4q1221.1);R3:在D4S407和D4S2939位点之间(4q2531.1)。D4S1534位点与肝脏转移有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4号染色体的3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4p1415.2、4q1221.1、4q2531.1存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等位基因杂合缺失 4号染色体 临床病理因素 高频杂合缺失 D4S1534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海涛 唐华美 +3 位作者 黄力 周崇治 贺林 彭志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 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 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 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 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 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最高的是d4S3103位点(35.62%);最低的是D4S2933位点(12.50%)。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范围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 cM的遗传距离内,该区域内有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D4S1546位点杂合缺失与肿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后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限定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 c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 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