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胰外科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翟茂东 杨俊 +1 位作者 贾震易 秦环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调查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风... 目的调查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共有411例住院患者入选,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0.6%,肝癌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59.3%),其次为胆管癌(32%),胆囊息肉营养风险发生率最低(4.4%);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44.7%vs19.6%,P<0.001);而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34.2%vs32.8%,P=0.88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38.1%vs63.6%,P=0.038;(15.41±2.47)dvs(17.00±3.38)d,P=0.021]。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者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下降,相反却升高(21.9%vs17.5%,P=0.319),住院时间也较未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延长([12.75±2.63)dvs(11.75±2.97)d,P=0.002]。结论肝胆胰外科住院患者中恶性疾病患者营养风险较高,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给予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营养风险 NRS2002 营养支持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干预周期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结肠上皮屏障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华中 梁勇 +1 位作者 石忱长 杨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203-3210,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两歧双歧杆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ifidumS17)干预周期对IL-10-/-小鼠结肠上皮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成4组:WT组、WT+BBf(B.bifidum)组、IL-10-/-组和IL-10-/-+BBf组,周期设为2、4、6wk,5只/组,分... 目的:探讨不同两歧双歧杆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ifidumS17)干预周期对IL-10-/-小鼠结肠上皮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成4组:WT组、WT+BBf(B.bifidum)组、IL-10-/-组和IL-10-/-+BBf组,周期设为2、4、6wk,5只/组,分别灌饲PBS液或B.bifidum溶液,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干扰素ν(interferon-ν,INF-ν)浓度,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和TER,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B.bifidum干预4wk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INF-ν浓度,结肠黏膜上皮通透性、TER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干预2wk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干预6wk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bifidum干预4wk可检测明确的肠屏障保护作用,增加干预周期,并不能增加肠屏障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不同方法建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肠道感染动物模型的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华中 杨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0-74,I0008,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肠道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方法,为实验研究和治疗因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提供良好的模型。方法 24只6周龄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MDR-PA组、MDR-PA+抗生素组和MDR-PA+禁食组,6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建立肠道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方法,为实验研究和治疗因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提供良好的模型。方法 24只6周龄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MDR-PA组、MDR-PA+抗生素组和MDR-PA+禁食组,6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PA悬液灌胃、自由饮用含头孢曲松钠水后PA悬液灌胃和禁食后PA悬液灌胃。实验结束后对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炎症评分;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NF-γ浓度。结果结肠组织病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炎症因子TNF-α和INF-γ浓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肠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可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建立模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肠道感染 肠屏障 小鼠
下载PDF
甲状旁腺癌的分子生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华中 杨俊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5期2751-2754,共4页
甲状旁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1%~5.0%,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高甲状旁腺素血症及颈部肿块等。由于该病的病因不明,且早期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造成误诊... 甲状旁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1%~5.0%,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高甲状旁腺素血症及颈部肿块等。由于该病的病因不明,且早期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造成误诊,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甲状旁腺肿瘤有着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者寄希望于相关的分子生物遗传学研究取得突破。近年来,有关甲状旁腺癌的分子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癌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分子生物遗传学
下载PDF
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滨 郭伯敏 +3 位作者 康杰 邓先兆 王宗平 樊友本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50例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87例患者行传统颈正中切口颈部探查术,70例患者行改良Miccoli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及93例行颈侧区小... 目的探讨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50例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患者。87例患者行传统颈正中切口颈部探查术,70例患者行改良Miccoli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及93例行颈侧区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记录3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相关生化指标并比较3组的术后并发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伤口长度。结果传统颈部探查术组及颈侧区小切口组中各有1例复发,行再次手术,其余患者均经手术治愈。1例颈侧区小切口组患者因病变旁腺异位行全身麻醉,其余颈侧区组患者均行颈丛麻醉。3组间在暂时性低钙血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伤口长度降低(P<0.05)。结论颈丛麻醉下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区入路 甲状旁腺切除术 颈丛麻醉 甲状旁腺腺瘤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胃旁路术与胆胰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狄建忠 韩晓东 +4 位作者 张宏玮 杜贻豹 汪昱 郑起 张频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比较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 目的比较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15g,自由进水;对照组不限食量。记录手术时间、死亡率。每周测空腹体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16周的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min,BPD组为(35±6)min;GBP组大鼠死亡1只,BPD组死亡3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前各组大鼠血糖、瘦素及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大鼠血糖及瘦素均无明显变化。饮食控制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第4周时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6周(P〈0.05),但血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GBP组与BPD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而血IGF-1水平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6周[血糖:(6.8±1.0)、(6.3±0.8)mmol/L比(13.9±2.6)、(14.1±2.4)mmol/L;瘦素:(16.1±3.3)、(17.2±3.2)pg/ml比(29.4±3.9)、(29.4±3.9)pg/ml;IGF-1:(166.1±8.3)、(142.2±8.2)ng/L比(119.4±8.8)、(109.8±7.9)ng/L,P值均〈0.01],但这两组的血糖及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GBP组大鼠血IGF-1水平较BPD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胃旁路术 胆胰转流术
原文传递
应用传统器械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杜航向 吴祯乾 +2 位作者 阎钧 谭戈文 王志刚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应用传统器械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45min。...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应用传统器械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45min。患者术后6h开始下地活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28h,平均(10.46±4.85)h,平均住院时间(2.37±0.48)d。结论应用传统器械行改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方法简单、价廉、适应证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单孔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肺癌空肠转移致多发肠穿孔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狄建忠 张频 汪昱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7,共1页
患者 男性,67岁。岗“突发中上腹疼痛12h”于2007年1月7日入院。2006年11月患者因反复咯血2个月余体检提示左上肺肿块,进一步行剖胸探查术,术中病理检查为肺癌(图1)。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有咯血伴胸痛,长期服用抗炎镇痛药物,... 患者 男性,67岁。岗“突发中上腹疼痛12h”于2007年1月7日入院。2006年11月患者因反复咯血2个月余体检提示左上肺肿块,进一步行剖胸探查术,术中病理检查为肺癌(图1)。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有咯血伴胸痛,长期服用抗炎镇痛药物,不伴恶心、呕吐,无反复腹痛、腹泻,无反复发热、盗汗,不伴皮肤黄染。病程中消瘦,伴进行性体重下降。患者否认有肺结核、伤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转移 肺癌 肠穿孔 多发 肺上叶切除术 抗炎镇痛药物 反复咯血 剖胸探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