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采集、分离、鉴定和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 钱立 乔建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探讨从患者体内获得有毒力和生物活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方法。方法用咽拭子从患者咽部采集标本,离心后通过RT-PCR方法鉴定RSV,随后从RSV阳性标本中,以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进一步分离和培养RSV,并观察细胞致病变效应,检... 目的探讨从患者体内获得有毒力和生物活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方法。方法用咽拭子从患者咽部采集标本,离心后通过RT-PCR方法鉴定RSV,随后从RSV阳性标本中,以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进一步分离和培养RSV,并观察细胞致病变效应,检测病毒滴度。结果从6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采集分离到6株RSV,阳性率为10%,且成功培养、传代,镜下观察RSV感染的细胞致病变效应明显,病毒滴度为106.33/100μL。结论采用咽拭子、Hep-2细胞和RT-PCR方法能够成功采集、分离、初步鉴定并且培养获得有毒力和生物活性的R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咽拭子 HEP-2细胞
下载PDF
慢性烟曲霉暴露对哮喘大鼠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霞 金先桥 +1 位作者 郑明睿 乔建瓯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烟曲霉暴露对哮喘大鼠气道嗜酸粒细胞的募集活化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后雾化吸入法制备Wistar大鼠哮喘模型,采用雾化吸入孢子悬液的方式模拟慢性烟曲霉暴露,并设置相应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测定反映... 目的探讨慢性烟曲霉暴露对哮喘大鼠气道嗜酸粒细胞的募集活化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后雾化吸入法制备Wistar大鼠哮喘模型,采用雾化吸入孢子悬液的方式模拟慢性烟曲霉暴露,并设置相应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测定反映大鼠气道反应性的指标Penh值,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浓度,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性病理改变,测定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瑞士姬姆萨复合染色计数BALF中嗜酸粒细胞比例。结果烟曲霉可引起哮喘大鼠气道反应性升高及气道嗜酸粒细胞增多,加重哮喘大鼠气道过敏性炎症。烟曲霉暴露组中气道嗜酸性细胞增加与IL-5、Eotaxin水平升高相一致。但烟曲霉对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及IL-5、Eotaxin水平改变无显著作用。结论烟曲霉孢子雾化吸入可促进IL-5、Eotaxin的生成从而加重哮喘大鼠气道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并可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反应性 哮喘 嗜酸粒细胞 大鼠模型 烟曲霉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中16个已知肺癌基因突变的综合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会君 俞莎莎 +2 位作者 张乐乐 宋怀东 郑翠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3期6449-6454,共6页
目的:对过去已知的肺癌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分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挑选出16个已知的肺癌基因。在112例肺癌样本中,对这16个基因进行大样本的靶基因测序并用Sanger测序来验证。同时,对突变在... 目的:对过去已知的肺癌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分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挑选出16个已知的肺癌基因。在112例肺癌样本中,对这16个基因进行大样本的靶基因测序并用Sanger测序来验证。同时,对突变在不同亚组中的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6个已知肺癌基因突变可评价60.4%肺癌样本。同时,这些基因的在不同的样本亚组中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特点;通过功能域的分析及蛋白空间结构的模拟,发现9个可能的突变热点既位于蛋白的功能域内又能导致蛋白空间结构或者表面电荷分布的异常。结论:通过靶基因深度测序,全面分析了16个已知肺癌基因在肺癌不同亚组中的突变分布差异,发现并初步验证了9个可能的肺癌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靶向治疗 已知肺癌基因 突变图谱
原文传递
应用全外显子测序和显微切割技术识别1例肺癌患者高频突变基因的异质性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俞莎莎 谢会君 +2 位作者 张乐乐 宋怀东 郑翠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606-610,62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肺鳞癌患者全外显子测序来识别这例肺癌的可能致病基因,并通过显微切割初步探索这例肺癌肿瘤细胞的起源与演化。方法: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肺癌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测序;用COSMIC肿瘤数据库比较分析统计出肺癌可能... 目的:通过对一例肺鳞癌患者全外显子测序来识别这例肺癌的可能致病基因,并通过显微切割初步探索这例肺癌肿瘤细胞的起源与演化。方法: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肺癌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测序;用COSMIC肿瘤数据库比较分析统计出肺癌可能致病基因;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提取五个不同部位肿瘤细胞;巢式PCR扩增,一代测序验证基因分型。结果:发现了这例肺癌病人的7个高频突变基因:LPHN2、TP53、MYH2、TGM2、C10orf137、MS4A3和EP300;这些基因在10×镜下和20×镜下经显微切割的肺癌组织的5个不同部位上的基因分型不同。结论:我们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这例肺癌的7个可能致病基因,并初步探索了这例肺癌肿瘤细胞是多克隆起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异质性 全外显子测序 显微切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