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大脑皮质bcl-2及bax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海健 张莉 何喜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CPR)早期大脑皮质bcl-2及bax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周龄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均先行气管切开插管,并行左/右侧股动脉置管测量血压;采用窒息法致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CPR)早期大脑皮质bcl-2及bax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周龄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均先行气管切开插管,并行左/右侧股动脉置管测量血压;采用窒息法致大鼠心搏骤停(CA),然后进行CPR。模型组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给予0.9%生理盐水8 mL/kg;血必净低剂量组在ROSC后给予0.9%生理盐水4 mL/kg+血必净4 mL/kg;血必净中剂量组在ROSC后给予0.9%生理盐水2 mL/kg+血必净6 mL/kg;血必净高剂量组在ROSC后给予血必净8 mL/kg。记录大鼠体质量、CA时间、CPR-ROSC时间、ROSC比例、24 h多巴胺及生理盐水用量。检测ROSC后24 h时大鼠大脑皮质组织bcl-2、bax阳性蛋白表达量,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血必净低、中、高剂量组24 h内0.9%生理盐水用量(mL:4.2±1.2、2.6±1.0、2.5±1.0比5.5±1.1)和多巴胺用量(μg:1865±189、1376±197、1215±145比3526±141)以及bcl-2(%:33.4±4.3、25.5±4.6、26.1±4.2比38.5±5.1)、bax(%:39.5±4.3、32.8±3.8、31.9±3.7比44.3±5.1)阳性蛋白表达量和bcl-2/bax比值(0.87±0.16、0.72±0.13、0.71±0.14比0.89±0.11)均减少(均P<0.05),血必净中、高剂量组24 h多巴胺和生理盐水用量及bcl-2、bax阳性蛋白表达量及bcl-2/bax比值均较血必净低剂量组减少(均P<0.05)。结论 CPR后早期给予血必净6 mL/kg即可显示出较好的大脑皮质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心肺复苏 脑保护 BCL-2 BAX
下载PDF
氧流量对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监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海健 徐志勇 翁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氧流量对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270例,年龄18~60岁,体重55~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氧流量对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270例,年龄18~60岁,体重55~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共6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后取平卧位,接鼻氧管吸氧,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和研究5组的氧气流量分别为1、2、3、4、5L/min,对照组只接鼻氧管不吸氧气。20min后,通过吸氧管的二氧化碳采集端连接麻醉监护仪,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经桡动脉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目测计数患者的呼吸频率。结果各研究组的SpO2和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的Pet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监护仪测得的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的PetCO2显著低于同组paCO2(P值均〈0.05),研究4组、研究5组监护仪测得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同组目测计数的呼吸频率(P值均〈0.05)。结论应用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吸氧时,给予3L/min氧气流量,麻醉监护仪可准确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频率 监测 氧气流量 自主呼吸
下载PDF
帝视内镜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寿春 翁浩 +2 位作者 王学敏 何喜欢 解淑灿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帝视内镜辅助... 目的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帝视内镜辅助气管插管组(帝视内镜组)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佩戴颈托模拟颈椎制动,常规行麻醉诱导后,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即刻各时间,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声门暴露至插管成功的时间、插管时间〈1min的患者构成比、1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结果帝视内镜组有1例患者因声门显露困难,在2次气管插管失败后改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1次成功。帝视内镜组声门暴露至插管成功的时间显著短于纤维支气管组(P〈0.05),两组间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1min的患者构成比、1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帝视内镜组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DBP,以及气管插管前的HR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HR显著高于同组气管插管前(P〈0.05)。纤维支气管镜组气管插管前的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HR显著高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同组气管插管前和帝视内镜组同时间(P值均〈0.05)。结论帝视内镜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的气管插管,并能缩短插管时间和减轻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内镜 纤维支气管镜 颈椎制动患者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光 刘海健 +3 位作者 何晨辉 谢淑灿 朱新杰 陈渔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044-3047,共4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50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S组):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术前静脉注射0.9%...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50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S组):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术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芬太尼组(F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帕瑞昔布组( P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以上三组均在注射药物后行无痛人流麻醉。神经阻滞组( N组):实施无痛人流麻醉后待患者入睡后行子宫颈神经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2 mL。多模式镇痛组( M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芬太尼1μg/kg,然后实施方法同N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和丙泊酚追加用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缩痛发生率,手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S组、F组、P组、N组、M组的丙泊酚追加用量分别为(78.45±20.36) mg、(15.55±12.33) mg、(16.75±13.13) mg、(14.55±10.25)mg、(9.35±8.27)mg;宫缩痛发生率分别为30%、10%、10%、10%、0。与M组比较,其它四组丙泊酚追加用量均显著增加、宫缩痛发生率显著增多( t=3.05、1.82、1.84、1.78,χ2=72.1、68.2、68.2、68.2,均P<0.05)。 S组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分别为(6.6±1.5)分、(5.6±1.4)分、(4.6±1.1)分、(3.6±1.4)分;F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1±1.5)分、(4.3±1.1)分、(3.1±0.9)分、(2.8±0.8)分;P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6±1.5)分、(4.2±0.9)分、(2.9±0.8)分、(2.7±0.6)分;N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5±1.5)分、(4.1±0.8)分、(2.9±0.8)分、(2.6±0.5)分;M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2±0.8)分、(1.9±0.7)分、(1.5±0.5)分、(1.2±0.3)分。与M组相比,其余四组手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显著升高(t=2.03、1.96、1.86、1.84、1.98、1.82、1.80、1.76、2.05、1.99、1.95、1.86、2.06、1.88、1.82、1.76,均P<0.05)。术后24 h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与S组比较,M组满意度明显提高(t=1.98,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与M组比较,其它四组恶心发生率显著增多(χ2=72.2、68.9、68.1、68.1,均P<0.05)。结论采取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以较好地减轻人流术后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镇痛
原文传递
围术期冠状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秦晨光 翁浩 高鸿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23-526,共4页
背景围术期发生的心肌缺血使得冠状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监测的相关文献,为围术期冠状动脉监测提供参考。内容综述近年来冠状动脉监测的方法,并分析其相关优缺点。趋向近年来冠状动... 背景围术期发生的心肌缺血使得冠状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监测的相关文献,为围术期冠状动脉监测提供参考。内容综述近年来冠状动脉监测的方法,并分析其相关优缺点。趋向近年来冠状动脉监测的技术不断更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作为一项更加有效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冠状动脉 血流动力学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