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钢筋混凝土技术治疗六例股骨近端转移瘤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成建 吴春根 +3 位作者 王涛 田庆华 李明华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即钢筋混凝土技术,治疗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近端转移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例无法耐受外科开放手术且即将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近端转移瘤患者,应用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治疗。结... 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即钢筋混凝土技术,治疗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近端转移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例无法耐受外科开放手术且即将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近端转移瘤患者,应用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治疗。结果 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无患者出现死亡及肺栓塞,随访手术区域未发生骨折。结论经皮内固定联合骨成形术是治疗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近端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固定术 骨成形术 股骨近端 病理性骨折
下载PDF
联合介入治疗功能性甲状旁腺癌骨转移及血钙危象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庆华 吴春根 +2 位作者 顾一峰 刘芳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TC)发病率极低,而甲状旁腺癌发生骨转移并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现将我科近来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甲状旁腺癌 射频消融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转移
下载PDF
加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能力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珏 谭华桥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1-882,共2页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事这一学科的医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影像学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三方面是每一位从事介入放射诊疗的医师都必须为此而努力的。许多从影像诊断转做介入治疗的医师,他们有扎实的影像学知识,...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事这一学科的医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影像学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三方面是每一位从事介入放射诊疗的医师都必须为此而努力的。许多从影像诊断转做介入治疗的医师,他们有扎实的影像学知识,也努力学习介入诊疗操作,但是往往缺乏临床知识,对介入围手术期的处理缺乏相应的临床经验。而介入围手术期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科学的术后处理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临床处理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方睿 牟凌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7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7例(40条患肢)糖尿病足患者行介入治疗,采取个性化的护理。结果 27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肢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足背动脉搏动增强,皮温...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7例(40条患肢)糖尿病足患者行介入治疗,采取个性化的护理。结果 27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肢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足背动脉搏动增强,皮温升高。9例足部溃疡或坏疽患者,7例溃疡面愈合良好,2例溃疡面减小。2例坏疽患者仅行足趾截肢术。结论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截肢平面。围术期消除患者消极心态、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和防范出血是巩固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表面修饰在神经介入治疗材料中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力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0-736,共7页
随着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发展,其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这些新型金属材料植入后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内皮化延迟、血栓事件和再狭窄等,亟待解决。目前,通过表面修饰改善这些金属材料的生物... 随着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发展,其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这些新型金属材料植入后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内皮化延迟、血栓事件和再狭窄等,亟待解决。目前,通过表面修饰改善这些金属材料的生物学行为和功能,是提高临床安全性和疗效的可靠途径。该文主要就表面修饰在神经介入治疗材料,如弹簧圈和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覆膜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中的应用,以及各种靶向治疗药物、中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治疗 金属材料 表面修饰 弹簧圈 支架
下载PDF
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瘤模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力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出现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需要在临床应用前进行可靠性动物实验,这不仅能有效地预测和降低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发生,而且能指导和开发新材料。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瘤模型是测试介入新材料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常用...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出现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需要在临床应用前进行可靠性动物实验,这不仅能有效地预测和降低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发生,而且能指导和开发新材料。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瘤模型是测试介入新材料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常用模型之一。该文主要就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历史,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瘤模型发展,该模型相较其他动物模型的优势,用于新材料临床前实验的优势,如组织病理学、自然史、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该模型弱点及发展方向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性蛋白酶 颈总动脉瘤模型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血管内支架的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玙璠 汤超杰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0-1049,共10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常见的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最有效手术方式之一,血管内支架作为其重要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决定着患者远期预后。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先前金属支架存在的血管急性闭塞与再狭窄等临...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常见的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最有效手术方式之一,血管内支架作为其重要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决定着患者远期预后。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先前金属支架存在的血管急性闭塞与再狭窄等临床不良事件,有望成为未来血管支架主力军,但无论是可吸收金属支架,包括铁基、镁基和锌基亦或是可吸收聚合物支架,都或多或少存在降解速率、支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尚未能完全克服远期血栓事件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本文总结20年来已出现的各种生物可吸收血管内支架,同时从支架原理、特性、优缺点等角度出发对理想的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展望,为更新一代血管内支架的开发提供客观有效数据及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血管内支架 血管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源性脑卒中炎症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龙海宁 朱望舒 +1 位作者 魏黎明 赵俊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CES)主要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诱发,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炎症在心源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 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CES)主要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诱发,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炎症在心源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传统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对CES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但受限于疾病特异性,它们在临床CES中应用并不广泛。因此,特异性更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是近年来研究者寻找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帮助临床决策、治疗及改善CES预后。因此,本文对CES传统炎症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进行介绍,并就心源性脑卒中在miRNA和基因领域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卒中 炎症 标志物
下载PDF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兵 吴春根 +4 位作者 程永德 李明华 顾一峰 王珏 张蓓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11例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患者作经皮骨成形术。对于术前未明确病变性质者,骨成形术前先给予活检。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使用简明疼... 目的探讨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11例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患者作经皮骨成形术。对于术前未明确病变性质者,骨成形术前先给予活检。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使用简明疼痛问卷表(BP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使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溢,未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BPI评价显示患者疼痛明显缓解(P<0.05),疼痛影响的日常活动、情绪、行走、睡眠、生活乐趣等方面均有改善(P<0.05),工作、社交方面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骨成形术 简明疼痛问卷表 溶骨性损害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与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庆华 王涛 +4 位作者 何煜 宋红梅 易飞 吴春根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PCIF)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价值,并与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3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29例采用PCIF治疗(A组),8例采用PCD治疗(B...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PCIF)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价值,并与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3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29例采用PCIF治疗(A组),8例采用PCD治疗(B组)。A组包括L3~4椎间盘节段4例、L4~5椎间盘节段20例、L5~S1椎间盘节段5例;B组包括L3~4椎间盘节段1例、L4~5椎间盘节段6例、L5~S1椎间盘节段1例。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Macnab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来评价疼痛、日常运动功能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上述37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变化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和1年VAS和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PCIF和PCD均为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PCIF较PCD能明显降低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且长期临床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椎间融合 椎间盘成形 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3T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芳 赵俊功 +4 位作者 李力 朱悦琦 李青 乔瑞华 贾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评价3T磁共振血管成像(3.0-Tels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T 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大血管彩超结果,对下肢血管狭窄>50%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3T MRA检查,... 目的评价3T磁共振血管成像(3.0-Tels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T 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大血管彩超结果,对下肢血管狭窄>50%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3T MRA检查,并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对照,评价其对髂总、股、小腿和足动脉等4段血管病变诊断的意义。结果3T MRA能完整显示整个下肢PAD,对踝以上动脉血管病变显像清晰,且病变分布广泛、远端重于近端、呈多节段性狭阻。3T MRA显示的股动脉、小腿动脉的狭窄>50%病变节段数与DSA无明显差异(P=0.965,P=0.846),但其诊断的足部动脉狭阻节段数明显多于DSA(P=0.006).3T MRA诊断狭窄>50%的动脉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股动脉皆为100%,小腿动脉为95.62%和100%,足动脉为100%和72.22%。两种方法诊断不同节段动脉病变的κ值依次为:股动脉1.000(P<0.001),小腿动脉0.949(P<0.001),足部动脉0.635(P<0.05)。结论3T MRA可清楚显示糖尿病患者踝以上的动脉病变,对股及小腿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与DSA类似,但对足部动脉可能有夸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肢 周围动脉病变 糖尿病
下载PDF
经皮椎间融合成形术治疗节段性脊柱恶性溶骨塌陷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成建 吴春根 +4 位作者 王涛 田庆华 肖全平 李明华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胸背部酸痛,并逐渐加重4个月余.2012年3月时只能“含胸驼背”状缓慢行走,胸背部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8分。胸椎MRI检查提示T7~T9椎体破坏,前缘见异常软组织影。PET—CT检查示T7~T9椎体破坏伴周围软...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胸背部酸痛,并逐渐加重4个月余.2012年3月时只能“含胸驼背”状缓慢行走,胸背部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8分。胸椎MRI检查提示T7~T9椎体破坏,前缘见异常软组织影。PET—CT检查示T7~T9椎体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另见双侧锁骨上、纵隔及右肺门多个肿大淋巴结。1个月后胸椎增强CT示T7~T9椎体破坏伴周同软组织影,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融合成形术 脊椎转移瘤 溶骨性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术后血红蛋白尿鉴别诊断及出血分级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燕 葛静萍 +4 位作者 尹媛媛 刘萍 赵伯翔 孔杰 牟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术后实施血红蛋白(Hb)尿鉴别诊断和出血分级管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术联合CDT治疗的急性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术后实施血红蛋白(Hb)尿鉴别诊断和出血分级管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术联合CDT治疗的急性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依据术后Hb尿鉴别诊断评估出血风险,实施出血分级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评价实施出血分级管理策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尿红细胞计数分别为(6.53±0.88)个/μL、(51.7±9.15)个/μL、(13.03±1.94)个/μL、(4.70±1.02)个/μL,Hb分别为0、(81.92±7.86) mg/L、(21.50±7.01) mg/L、(7.10±0.7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 h、48 h、72 h纤维蛋白原、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尿pH、尿比重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9例(22.5%)、17例(42.5%)发生轻微出血,0例、2例(5.0%)发生严重出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腿围消肿率分别为(88.12±20.16)%、(71.51±20.10)%,静脉通畅度分别为(85.25±20.41)%、(74.72±2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gioJet血栓清除术联合CDT术后通过Hb尿鉴别诊断和出血风险评估实施出血分级管理策略,有利于早期鉴别血尿,及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清除术 导管接触溶栓 血红蛋白尿 出血 分级管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庆华 吴春根 +2 位作者 顾一峰 何煜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728,共2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PVP)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全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黎明 付银鑫 +6 位作者 朱悦琦 鲁海涛 王珏 程永德 李晓聪 汪泱 赵俊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与正常大鼠在数量及生物学活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按60 mg/kg腹腔快速注射1%STZ的枸椽酸缓冲液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密度梯度法分离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GMTM-2MV Bulle...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与正常大鼠在数量及生物学活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按60 mg/kg腹腔快速注射1%STZ的枸椽酸缓冲液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密度梯度法分离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GMTM-2MV BulletKitTM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摄取Dil-Ac-LDL与结合FITC-UEA-1双荧光鉴定细胞及检测细胞比例,CCK-8、Transwell小盒等检测细胞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结果内皮祖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呈梭形,贴壁生长,均可表达CD34、CD133和VEGFR-2,且能摄取Dil-Ac-LDL并结合FITC-UEA-1,证明所培养细胞为内皮祖细胞。糖尿病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目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其黏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增殖能力、黏附及迁移能力均降低。结论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但生物学活性降低,主要表现在增殖能力、黏附及迁移能力均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祖细胞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培蕾 周耕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5-389,共5页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少见的危急性、免疫性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并发症。HIT在接受肝素治疗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6%~5%,尤其是对心血管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危害很大,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就HIT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少见的危急性、免疫性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并发症。HIT在接受肝素治疗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6%~5%,尤其是对心血管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危害很大,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就HIT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评估和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流行病学 临床评估 治疗 腔内介入
下载PDF
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37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红梅 吴春根 +2 位作者 程永德 王涛 田庆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盘中心,然后依次使用椎间盘旋切系统及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37例。结果治疗37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有效率为80.6%;1例等离子刀头断裂,但随访无后遗症。结论 PCD联合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等离子消融 髓核切除术
下载PDF
CT模拟两种穿刺入路行经皮骶椎成形术相关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成建 吴春根 +3 位作者 顾一峰 田庆华 李明华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0-923,共4页
目的 CT模拟外侧入路及椎弓根间入路行经皮骶椎成形术,测量和分析主要相关参数。方法 随机选取200例患者行骨盆多层螺旋CT 扫描, ① 后处理工作站上模拟外侧入路经皮骶椎成形术,共600 节椎体,测量项目为S1 ~ S3骶椎左右进针距离、... 目的 CT模拟外侧入路及椎弓根间入路行经皮骶椎成形术,测量和分析主要相关参数。方法 随机选取200例患者行骨盆多层螺旋CT 扫描, ① 后处理工作站上模拟外侧入路经皮骶椎成形术,共600 节椎体,测量项目为S1 ~ S3骶椎左右进针距离、两侧旁开中心距离、椎弓根左右径、椎体高度等数据;② 后处理工作站上模拟椎弓根间入路经皮骶椎成形术,测量项目为穿刺点至骶椎S1上缘延长线与后背皮肤正中线焦点距离、进针深度及角度,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S1 ~ S3骶椎左右进针距离(114.14 ± 14.26)mm、两侧旁开中心距离(102.92 ± 13.28)mm、椎弓根左右径(14.48 ± 1.79)mm、椎体高度(25.38 ± 2.37)mm;② 穿刺点至骶椎S1上缘延长线与后背皮肤正中线焦点距离(116.25 ± 13.98)mm、进针深度(106.86 ± 15.32)mm、进针角度(44.38 ± 5.90)°。结论 CT 模拟外侧入路及椎弓根间入路行经皮骶椎成形术相关测量参数为经皮骶椎成形术中穿刺针的选择及穿刺路径的规划提供基础影像解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骶椎成形术 外侧入路 椎弓根间入路
下载PDF
踝肱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杰 刘芳 +4 位作者 曾辉 赵珺 赵俊功 包玉倩 贾伟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853-857,共5页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ABI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52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按其结果分为:A组(ABI≥0.9)、B组(ABI<0.9且≥0.7)、C组(ABI<0.7且≥0.4)、D组(ABI<0.4),比较各组临床症状...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ABI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52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按其结果分为:A组(ABI≥0.9)、B组(ABI<0.9且≥0.7)、C组(ABI<0.7且≥0.4)、D组(ABI<0.4),比较各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分析ABI与症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管病变症状者占46.74%,ABI异常者(<0.9,B、C、D组)占17.24%;ABI正常者(≥0.9,A组)与C组患者的症状表现形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间歇性跛行47.83%、疼痛23.91%、皮肤发凉17.39%、溃疡26.09%、坏疽4.35%,A组分别为9.95%、24.31%、14.58%、5.56%、0。4组年龄、病程、运动强度、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饮食控制、静脉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呈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病程及年龄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BI对于无症状性血管病变筛查有良好作用;但ABI正常(≥0.9)人群中,仍有部分有血管病变症状表现,对于病程长、高龄或高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应当重视,应进一步进行血管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周围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芳 赵珺 +4 位作者 赵俊功 李力 李青 张锋 贾伟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2期1058-1061,1069,共5页
目的:了解合并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管多普勒超声结果,将8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LEAD+组)和不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LEA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下肢动脉病... 目的:了解合并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管多普勒超声结果,将8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LEAD+组)和不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LEA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LEAD+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P)、空腹血糖(FPG)、超敏C反应蛋白(sCRP)、尿素氮(BUN)、Lp(a)水平较LEAD-组明显增高,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降低;两组的舒张压(DP)、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蛋白E(ApoE)、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病程、FPG和SP、sCRP、Lp(a)、BUN呈正相关,而与GFR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依次为年龄、SP、Lp(a)、FPG、GFR、BUN和病程。结论:年龄、SP、Lp(a)、FPG、肾脏病变和病程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