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伟伟 张浩 +6 位作者 顾洁梅 黄琪仁 陆敬辉 刘玉娟 胡云秋 李淼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年,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年4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的45~80岁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47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年,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年4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的45~80岁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47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147例妇女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1次/周,疗程至少1年。按绝经年限分成两组:绝经年限≤10年者56例,绝经年限>10年者91例。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所有妇女治疗前后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及全髋(totalhip)部位的BMD。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后腰椎BMD平均增加2.42%~3.62%,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与治疗前比较提高1.65%~3.01%。治疗1年后,显效率为72.8%,有效率为10.2%,总有效率为83.0%。绝经年限≤10年和绝经年限>10年者比较各部位BMD增加百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能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的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无论绝经年限长短BMD均显著增加。建议临床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且首次治疗疗程至少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两种骨质疏松筛选方法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浩 章振林 +5 位作者 黄琪仁 胡伟伟 陆敬辉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分别评估亚洲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A)及上海市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简易筛选方法(STLBMS)与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椎体骨折的关系,并比较两种筛选方法对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发生的预测能力。方法共入选988例绝经后妇女,有或无脊... 目的分别评估亚洲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A)及上海市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简易筛选方法(STLBMS)与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椎体骨折的关系,并比较两种筛选方法对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发生的预测能力。方法共入选988例绝经后妇女,有或无脊椎压缩性骨折各494例。两组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并计算OSTA与STLBMS指数。结果两种筛选法均显示骨折组风险指数更高(P〈0.001);在两组中分别比较两种筛选法,均显示STLBMS法的风险指数更高(P〈0.001)。OSTA与STLBMS指数与骨密度均正相关(r=0.336~0.562和r=0.383~0.570,P均〈0.001);而两种筛选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r=0.974,P〈0.001)。以OSTA≤-1和STLBMS≤5为分界点,OSTA与STLBMS法诊断骨质疏松的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和0.74;在预测椎体骨折方面,OSTA与STLBMS法的AUC分别为0.55和0.57。结论OSTA和STLBMS筛选法均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也有助于椎体骨折的发现,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发生的预测能力没有统计学差异,是理想的骨质疏松筛选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筛选工具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及与雌激素β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汪纯 何进卫 +4 位作者 秦跃娟 张浩 胡伟伟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及与雌激素β受体(ESR2)基因Alu I多态位点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入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及与雌激素β受体(ESR2)基因Alu I多态位点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为前瞻性研究,入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一次及钙尔奇D 600mg每天一次治疗一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2-4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RFLP检测ESR2基因Alu I多态性。结果 67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一年治疗,患者腰椎2-4和髋部的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腰椎2-4上升(5.48±4.68)%、股骨颈上升(1.77±4.72)%、大转子区上升(3.81±5.10)%、转子间上升(2.60±3.14)%、总髋部上升(2.50±3.14)%(P值均<0.01);在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E3R2基因Alu I位点的AA基因型,Aa基因型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4%和89.6%。治疗前后腰椎和左髋各部位骨密度变化百分比在aa和Aa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疗效显著,腰椎骨密度的升高超过髋部,但骨密度的变化与ESR2基因Alu I多态性不相关,不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多个多态位点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雌激素受体β基因 多态性 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载PDF
褪黑素与骨质疏松 被引量:2
4
作者 项守奎 华飞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方式增加骨量,可能为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褪黑素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740例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萍萍 柯耀华 +6 位作者 张浩 胡伟伟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3,376,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外周骨折分别为192次(22.9%)、53次(6.3%)、159次(19.0%)和434次(51.8%),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75.0%、81.1%、57.9%和49.1%,不同部位骨折处骨质疏松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多次骨折组的年龄显著高于一次骨折组(P<0.05),而其腰椎1~4、大转子(Troch)部位的BMD则显著低于一次骨折组(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以椎体、桡骨远端为常见,髋部骨折较少见;发生髋部骨折者常具有低BMD;多次骨折患者年龄为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脆性骨折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不同模式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在绝经后女性的应用和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再胜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不同模式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不同临床危险因子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T值情况下的绝经后女性10年骨折概率的差异,探讨各种模式筛选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的能力。方法收集2011年2—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 目的评估应用不同模式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不同临床危险因子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T值情况下的绝经后女性10年骨折概率的差异,探讨各种模式筛选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的能力。方法收集2011年2—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门诊就诊、年龄50~90岁、自然绝经且绝经时间〉1年、诊断为低骨量的女性患者769例9应用FRAX@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模式,计算骨折概率[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MOF)和髋部骨折概率(HF)],同时综合年龄、身高和体质量,设定固定人群,计算单一危险因子、不同年龄和不同股骨颈BMD的T值条件下绝经后女性的10年骨折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的个体。结果FRAX@中国大陆模式MOF、HF低于其他3种模式(P〈0.01)。不同模式FRAX@设定年龄70岁绝经后女性,股骨颈BMD的T值为-2.0SD,体质量60kg,身高160cm的人群,在无骨折危险因子的条件下,中国大陆模式10年MOF为4.6%、HF为1.4%,中国台湾模式分别为10.0%、3.2%,韩国模式分别为7.4%、2.3%,中国香港模式分别为9.0%、2.6%。各种骨折危险因子都增加了绝经后女性10年骨折概率。在55岁时,4种模式10年骨折概率相差不大,但在65、75、85岁时,中国大陆模式明显低于其他3种模式。4种模式的10年骨折概率均随着股骨颈BMD的T值升高而下降。结论FRAX@中国大陆模式低估了10年骨折概率,不能早期发现骨折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绝经后期 女(雌)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下载PDF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现状 被引量:31
7
作者 章振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2953-2955,共3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罹患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的危害凸显严...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罹患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的危害凸显严重。本文就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流行病学做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 全身性骨骼疾病 绝经后妇女 复杂疾病 环境因素 骨量减少 骨微结构
原文传递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8
作者 朱再胜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769人,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腰椎1-4(1-... 目的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769人,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腰椎1-4(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中国模式计算受试个体的10年骨折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的个体。按年龄将受试者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组10年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结果受试者中无人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10年髋部骨折概率为0.40±0.26(范围:0~2.2);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为2.27±0.62(范围:1.0~4.9)。10年髋部骨折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在50至70岁期间,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RAX中国模式运算结果低估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10年骨折概率,尤其是70岁以后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应进一步探讨FRAX中国模式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骨量 绝经后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下载PDF
11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肖文金 章振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症(F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113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为2~75岁的113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63例,平均发病年龄(26.0±16.3)岁,其中31岁以下占62.8%。主诉局部疼痛者79... 目的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症(F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113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为2~75岁的113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63例,平均发病年龄(26.0±16.3)岁,其中31岁以下占62.8%。主诉局部疼痛者79例,肿胀畸形者42例,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者19例,发生病理性骨折21例;其中单骨型91例(79.6%),共累及全身骨骼161块,以股骨最常受累;46例(40.7%)患者血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中位数为94 IU/L,3例患者出现低血磷;X线表现为病灶部位呈毛玻璃样变、丝瓜瓤及囊性膨胀性改变等;骨核素显像(ECT)表现为特征性放射性浓聚。结论骨纤维结构不良好发于11~30岁之间,常单骨发病,股骨最易受累,因此,临床上对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的青少年,应及早行X线和血ALP等检查,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临床特点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女性低骨量的关系
10
作者 张浩 何进卫 +11 位作者 高杲 岳华 虞进波 胡伟伟 顾洁梅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肖文金 柯耀华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25-230,共6页
目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HOX)基因在调节软骨分化和成骨细胞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探讨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筛选711名(年龄61.8±6.9岁)老年男性(其中419例健康男性、276例骨量减少患... 目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HOX)基因在调节软骨分化和成骨细胞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探讨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筛选711名(年龄61.8±6.9岁)老年男性(其中419例健康男性、276例骨量减少患者和16例骨质疏松患者)和617名(年龄58.9±6.4岁)绝经后妇女(其中272例健康女性、291例骨量减少患者和54例骨质疏松患者)共1328个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的汉族人。双能X线吸收仪(GE Lunar Prodigy和Hologic QDR 2000)检测左侧股骨颈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分别按照股骨颈BMD为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和-2.5个标准差,同时排除继发性低骨量的存在。使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HOXD4的3个标签位点:rs1867863、rs13418078和rs497250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与其他人群不同,在我们的研究中rs13418078只发现CC基因型。在711例老年男性中,rs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0.5%)、AC(45.7%)、CC(13.8%),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1.6%)、CT(40.5%)、TT(7.9%);在617例老年女性中,rs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2.3%)、AC(43.1%)、CC(14.6%),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3.5%)、CT(38.7%)、TT(7.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未发现此两位点SNP在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第一次提示了HOXD4的rs1867863和rs4972504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形盒D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护骨素基因多态性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纯 何进卫 +4 位作者 秦跃娟 张浩 胡伟伟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2958-2962,共5页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阿仑膦酸钠治疗后骨密度的变化有关,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人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阿仑膦酸钠治疗后骨密度的变化有关,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人选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1次及钙尔奇D600mg每天1次,治疗为期1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检测。并运用PCR—RFLP对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域3个多态性位点:A163G、T245G和T950C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中的67例完成1年阿仑膦酸钠治疗,A163G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AG和GG基因型)治疗前骨密度腰椎、转子间和全髋[(n732±0.113)g/cm2、(0.775±0.101)g/cm^2和(0.667±0.105)g/cm^2]均显著低于AA基因型[(0.819±0.157)g/cm2、(0.843±0.124)g/cm^2和(0.725±0.091)g/cm^2];T245G位点的G等位基因携带者(TG和GG基因型)治疗前骨密度腰椎、转子间和全髋[(0.723±0.111)g/cm^2、(0.776±0.102)g/cm^2和(0.670±0.109)g/cm^2]均显著低于TT基因型[(0.819±0.155)g/cm^2、(0.840±0.124)g/cm^2和(0.721±0.091)g/cm^2]。治疗1年后,A163G位点AA基因型转子问骨密度变化百分比[2.50(3.47)%]高于AG和GG基因型[0.88(3.47)%,P=0.014];T245G位点啊基因型转子间及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2.50(3.41)%和2.72(2.68)%]高于TG和GG基因型[0.61(3.31)%和0.89(3.01)%](P=0.011,P=0.046)。结论OPG基因A163G和T245G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等位基因,而且A163G位点AA基因型和T245G位点TT基因型的绝经后妇女对阿仑膦酸钠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基因 阿仑膦酸钠 骨密度
原文传递
30^th ASBMR年会介绍
12
作者 章振林 张克勤 +4 位作者 刘丰 赵东宝 陈德才 夏维波 徐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第30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于2008年9月12日至9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蒙他利尔市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7000多名专业同行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取了300名大会发言,1500多篇壁报交流,针对不同的专题召开了8个专题研讨会议。与会... 第30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于2008年9月12日至9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蒙他利尔市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7000多名专业同行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取了300名大会发言,1500多篇壁报交流,针对不同的专题召开了8个专题研讨会议。与会的部分中国代表将本次会议的内容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会 专题研讨会 研究学会 加拿大 骨矿盐
下载PDF
肿瘤性骨软化症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3
作者 柯耀华 章振林 +8 位作者 张惠葳 张浩 胡伟伟 何进卫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高云朝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7,共3页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由肿瘤引起肾脏排磷增加所导致的获得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1947年由McCance首次描述,至今国际上仅有一百余例报告。我国在1980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教授报告1例由腹股沟间...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由肿瘤引起肾脏排磷增加所导致的获得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1947年由McCance首次描述,至今国际上仅有一百余例报告。我国在1980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教授报告1例由腹股沟间叶瘤所致TIO,此后仅3例报告。现将我院2例肿瘤性骨软化症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文献复习 肿瘤性 北京协和医院 低血磷性 诊治过程 获得性 间叶瘤
原文传递
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第三届国际研讨会纪要
14
作者 岳华(译) 章振林(审校)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第三届国际研讨会回顾了七届(2002)会议以来关于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由各与会团体代表组成的PHPT专题组提出关于诊断、内外科治疗和术前影像检查等问题,分别交由四个独立的专题组讨论。本... 第三届国际研讨会回顾了七届(2002)会议以来关于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由各与会团体代表组成的PHPT专题组提出关于诊断、内外科治疗和术前影像检查等问题,分别交由四个独立的专题组讨论。本文重点报道关于PHPT诊断的一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国际研讨会 T诊断 无症状 PHPT 内外科治疗 影像检查 治疗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