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加强上海地区三级医院骨质疏松学科的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章振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7-228,共2页
许多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以4级学科或专病为特色组建科室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不仅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有利于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深入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本文结合笔者的专业,就上海地区三级医院骨质疏松学科... 许多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以4级学科或专病为特色组建科室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不仅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有利于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深入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本文结合笔者的专业,就上海地区三级医院骨质疏松学科的建设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三级医院 上海地区 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遗传 被引量:6
2
作者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849-1851,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遗传 基因
下载PDF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振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7期6-7,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脆性骨折 全身性疾病 临床诊断 绝经后妇女 老年男性 脊柱骨折 微结构 特发性
下载PDF
上海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进卫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1-532,535,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上海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I型胶原α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为阐明骨质疏松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50例上海地区绝经后健康、汉族、无亲缘关系妇女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的...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上海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I型胶原α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为阐明骨质疏松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50例上海地区绝经后健康、汉族、无亲缘关系妇女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的BMD,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绝经后妇女I型胶原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同时随机选择20例绝经后妇女的PCR反应目的条带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250例绝经后妇女的PCR产物无一例能用BalI酶切开,显示均为SS基因型,其中20例绝经后妇女的PCR反应目的条带经DNA序列分析证实是SS基因型。结论绝经后汉族妇女I型胶原基因SP1结合位点无多态性,亦即不存在与BMD变异的关联性,提示汉族妇女骨质疏松的遗传背景与白种人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洁梅 章振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临床症状的变迁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1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HPT发病年龄多见于50~80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误诊率高。3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临床症状的变迁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1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HPT发病年龄多见于50~80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误诊率高。31例中表现为不同程度骨骼病变者17例(54.8%),泌尿系结石者14例(45.2%)。30例(96.8%)血清钙升高;28例行甲状旁腺素(PTH)检查均增高。本组患者结合超声、99mTc-MIBI和CT等检查后,除1例未行手术外,其余3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合术后病理,术前定位准确率达100%。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占70%。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钙、PTH值明显下降。结论:对PHPT早期诊断,早期行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可减少严重骨病变的发生,术前功能诊断和影像学定位检查联合,可显著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女性骨面积大小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虞进波 章振林 +3 位作者 张浩 胡伟伟 胡云秋 李淼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女性骨面积大小(BAS)和骨矿物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BAS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2000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3 390例20~84岁女性L_1~L_4后前位和左侧股骨近端(全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骨矿物质含量(B... 目的了解女性骨面积大小(BAS)和骨矿物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BAS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2000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3 390例20~84岁女性L_1~L_4后前位和左侧股骨近端(全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骨矿物质含量(BMC)、BAS和BMD。结果L_1~L_4的BMC、BAS和BMD峰值均出现在30~34岁组,随后逐年下降,三者变化趋势一致;而股骨近端各部位BMC、BAS和BMD的变化趋势不同,BMC峰值出现在40~44岁组,BAS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的趋势,BMD峰值出现在20~24岁组。L_1~L_4的BAS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2,P<0.05);全髋部和大转子部位的BAS与年龄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股骨颈和转子间的BAS与年龄不相关(P值均>0.05)。L_1~L_4(r=0.521)和近端全髋部(r= 0.083)的BMD均与BAS呈正相关(P值均=0.000),股骨颈的BMD与BAS呈负相关(r=-0.102,P=0.000),大转子和转子间的BMD均与BAS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使用面积BMD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时,应该重视不同骨骼部位BAS的影响,是否使用体积BMD作为诊断标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面积大小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仪
下载PDF
肾小管酸中毒、骨软化、病理性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伟伟 章振林 +7 位作者 张浩 何进卫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顾洁梅 高杲 傅文贞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2,F0004,共3页
1 病历摘要 1.1病史 患者女,29岁,河南农民。因双股骨骨折、血肌酐升高1个月于2007年4月2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2007年3月在当地因第2胎、第2产行剖宫产术后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发作2次,平均每次持续1min。予地西泮等对症处理... 1 病历摘要 1.1病史 患者女,29岁,河南农民。因双股骨骨折、血肌酐升高1个月于2007年4月2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2007年3月在当地因第2胎、第2产行剖宫产术后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发作2次,平均每次持续1min。予地西泮等对症处理后出现双下肢乏力。骨盆X线摄片示双股骨头下骨折(图1,见封四),血肌酐为189.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骨折 肾小管酸中毒 骨软化 双股骨骨折 剖宫产术后 双下肢乏力 意识丧失 四肢抽搐
下载PDF
上海市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的简易筛选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琪仁 章振林 +6 位作者 周琦 朱国英 秦跃娟 张浩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8-811,共4页
目的建立一项简易的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筛选的方法。方法经筛选获得405名上海市绝经后健康妇女,填写有关低骨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表,并使用双能 X 线吸收仪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MD)以诊断骨质疏松(T 值≤-2.5)。将股骨颈 BMD 与危险因素进... 目的建立一项简易的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筛选的方法。方法经筛选获得405名上海市绝经后健康妇女,填写有关低骨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表,并使用双能 X 线吸收仪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MD)以诊断骨质疏松(T 值≤-2.5)。将股骨颈 BMD 与危险因素进行单元回归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与股骨颈 BMD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进一步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将筛选出来的变量建立筛选指数模型,应用此模型中的变量计算筛选指数(Index)。将筛选指数做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决定最终模型的参数。结果建立筛选指数仅由年龄和体重两个参数组成。筛选指数=2×体重(kg)/10+[-1×年龄(岁)/10]。这项 Index 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52.6%,它的 AUC 为0.818(95%可信度:0.766~0.870)。高危险人群组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58%,中等危险人群和低危险人群的患病率各为26%和2%。结论此筛选方法,可以帮助临床简便评价绝经后妇女的骨量状况,筛选出骨质疏松高危和低危人群。对低危险人群组,可能不必进行 BMD 检查,以节省检测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