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额外附加能量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震 李欣 +3 位作者 徐凌峰 常昕 李健 徐志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搏动和平流灌注模式下,血流携带能量的大小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因单纯心脏二尖瓣病变拟行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PP)和平流灌注(NP)两...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搏动和平流灌注模式下,血流携带能量的大小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因单纯心脏二尖瓣病变拟行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PP)和平流灌注(NP)两组,通过能量等效压(EEP)和附加血流动力学能量(SHE)计算搏动和平流两种灌注模式在主动脉阻断后即刻、10 min、20 min、30 min和开放前各时间点血流能量的大小,并检测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30 min(T2)、停机后30 min(T3)和术后6 h(T4)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研究搏动灌注能量传递效率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主动脉阻断后,PP组各时段EEP和SHE明显高于NP组;ET-1在T2和T3时点PP明显高于NP组;IL-10在T2、T3和T4时点PP组明显低于NP组;组内比较,各细胞因子与基础值(T1)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术中尿量PP组明显多于NP组[(672.71±310.55)ml vs(397.79±171.74)ml];两组肌酐、尿素氮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平流模式体外循环相比较,体外循环中采用有效搏动灌注赋予血流更多能量,这些能量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影响内皮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血流 炎性因子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心脏病心会有哪些体表特征
2
作者 杨天阳 朱丹 《家庭用药》 2020年第10期19-19,共1页
众所周知,所谓诊治,应以诊为先,后而治之。无可否认,发现可疑的蛛丝马迹继而确诊疾病是对症施治的先决条件,由此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所以中医学的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为第一步,对应西医诊断学中的... 众所周知,所谓诊治,应以诊为先,后而治之。无可否认,发现可疑的蛛丝马迹继而确诊疾病是对症施治的先决条件,由此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所以中医学的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为第一步,对应西医诊断学中的“视诊”,简单的说就是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其外貌体态里发现具有疾病提示或者诊断意义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证据 诊断意义 西医诊断学 对症施治 中医学 心脏病 体表特征 防患于未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