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停跳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振雷 肖明第 +3 位作者 袁忠祥 卢成宝 吕志前 徐根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因子,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疗效优势的原因。方法 2004年10月-2005年4月我院3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分为2组,15例行停跳冠脉搭桥术(ONCAB组),15例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 目的 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因子,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疗效优势的原因。方法 2004年10月-2005年4月我院3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分为2组,15例行停跳冠脉搭桥术(ONCAB组),15例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组),分别在围术期7个时点抽血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TNF-α、cTnT、CK-MB。结果 2组病人术后血清HSP70均明显上升,术后2h达最高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ONCAB组术后血清HSP70升幅明显高于OPCAB组(P〈0.01)。ONCAB组术后cTnT、CK-MB、TNF-α浓度升幅较OPCAB组大,差异有显著性(cTnT,P〈0.01;CK-MB,P〈0.05;TNF-α,P〈0.01)。HSP70峰值浓度与cTnT、CK-MB、TNF-α峰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25;r=0.673,P=0.033;r=0.745,P=0.013)。ONCAB组体循环中HSP70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有显著相关性(r=0.782,P=0.004)。结论 ONCAB组病人组织细胞损伤、机体应激反应均较OPCAB组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miR-155-5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志标 王洪斌 曹子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 miRNA在癌症的发生、转移、侵袭、血管生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中通过检测miR-155-5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及奉贤区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的2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 目的 miRNA在癌症的发生、转移、侵袭、血管生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文中通过检测miR-155-5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研究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及奉贤区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的2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距病变部位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PCR法检测20对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55-5p的表达差异。将合成的miR-155-5p类似转染物、抑制剂及阴性对照质粒瞬时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55-5p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9.42%vs 100%,P<0.05)。划痕实验表明,过表达miR-155-5p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类似转染物转染的细胞凋亡率[(5.43±3.09)%]较抑制剂[(5.28±1.98)%]及阴性对照[(5.67±1.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5-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具有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上调miR-155-5p的表达对Eca109增殖和凋亡未见明显影响,但显著促进了Eca109细胞的迁移,提示miR-155-5p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食管鳞癌早期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iR-155-5p ECA109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左心房巨大血栓1例
3
作者 张湘 罗俊 +1 位作者 王赛华 薛松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4期2179-2179,共1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心房 二尖瓣狭窄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脏迷走神经活动与心排量和呼气末CO_2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洪生 刘中民 +3 位作者 周嘉 张有荣 张敏 朱木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2-35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脏迷走神经活动的变化对心排量(CO)和呼气末CO_2(ETCO_2)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迷走神经拮抗剂—东茛菪碱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用纯种、同龄猪10头,随机分为对...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脏迷走神经活动的变化对心排量(CO)和呼气末CO_2(ETCO_2)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迷走神经拮抗剂—东茛菪碱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用纯种、同龄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n=5)和治疗组(n=5)。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对照组灌注仁济医院配方停跳液,治疗组加用东茛菪碱(20μg/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N)、心脏复跳即刻(O)、再转流30分钟(R)测定CO和ETCO_2,并取心大静脉血测定乙酰胆碱(Ach)。结果发现:(1)Ach在再灌注期释放明显增多,东茛菪碱能有效地减少其释放,阻断其作用;(2)东茛菪碱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优于常规心肌保护组;(3)ETCO_2呈现与CO相似的变化,说明东茛菪碱有效地减少了肺内分流;(4)在减少肺内分流的情况下,ETCO_2可作为CO的间接观察指标。结论:东茛菪碱可有效阻断再灌注期乙酰胆碱的释放,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迷走神经 东莨菪碱 心排量 CO2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不同血流方式与内脏白细胞隔离及肿瘤坏死因子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李钦传 朱洪生 黄国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循环致全身炎症反应的机理及探寻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的措施。方法对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随机分为搏动(PF)组及非搏动(NPF)组,于体外循环不同时点在上、下腔静脉采血,计数白细胞及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循环致全身炎症反应的机理及探寻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的措施。方法对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随机分为搏动(PF)组及非搏动(NPF)组,于体外循环不同时点在上、下腔静脉采血,计数白细胞及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在NPF组心脏复跳前下腔静脉血内白细胞显著低于上腔静脉(P<005);在PF组生理性搏动血流实现后上下腔静脉血内白细胞无差异(P>005)。于体外循环期间两组血内TNFα均有升高,但以NPF组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体外循环非搏动血流具有内脏白细胞隔离效应,生理性搏动血流几乎无内脏白细胞隔离作用,引起TNFα增加变化不明显,具有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白细胞计数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