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冰 陈衔城 +4 位作者 吴劲松 潘力 戴嘉中 王滨江 张卫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平均周边剂量20.6Gy。其中51例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随访,AVM完全闭塞率为56.9%;体积<10ml,周边剂量大于20Gy组完全闭塞率较高。头痛、癫痫的缓解率达81.8%。6例于γ-刀治疗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体积、治疗周边剂量、随访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较安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积<10ml,位于功能区或部位深在的AVM是适合γ-刀治疗的病例,周边剂量以20~25Gy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伽玛刀 完全闭塞率 并发症 AVM 影响因素 周边剂量 治疗适应证
下载PDF
第十二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恩敏 潘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对第十二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交流的论文进行综述,介绍伽玛刀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三叉神经鞘瘤、转移瘤、三叉神经痛、黑色素瘤、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方面的经验和最新进展。
关键词 伽玛刀 脑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畸形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猫脑组织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2 位作者 潘力 凌诒萍 施卫东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伽玛刀引起正常脑组织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家猫,分成6组,5个实验组分别给予30Gy,40Gy,50Gy,100Gy和160Gy的剂量照射猫脑皮层。照射后48小时观察其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6... 目的:研究伽玛刀引起正常脑组织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家猫,分成6组,5个实验组分别给予30Gy,40Gy,50Gy,100Gy和160Gy的剂量照射猫脑皮层。照射后48小时观察其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60Gy组,神经元全部或部分空泡化;毛细血管内皮受损,管周形成大的空泡。100Gy组,神经元胞核有空泡化,核膜完整,部分胞浆消失。50Gy组,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40Gy组,小神经元染色质凝聚,线粒体和内质网有空化。30Gy组,只见部分内质网扩张。结论:高剂量(160Gy,100Gy)可直接引起神经细胞核和细胞器损伤,低剂量主要引起细胞器和微血管损伤。细胞核比胞浆内膜性结构对射线有较高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超微结构 放射生物学 脑组织
下载PDF
第十五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纪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民 徐德生 +1 位作者 刘阿力 潘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Leksell伽玛刀 年会 国际 学术论文 功能性疾病 专题讲座 恶性肿瘤 血管疾病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南 潘力 +3 位作者 戴嘉中 王滨江 王恩敏 蔡佩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1995年间,用伽玛刀治疗5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剂量平均 20.6Gy(9~25.2Gy)。30%...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1995年间,用伽玛刀治疗5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剂量平均 20.6Gy(9~25.2Gy)。3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结果:53例平均随访4.2年。4例失访。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见19例病灶缩小。5例治疗后4月到39月再次出血。21例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4例额叶(A)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4月到25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2例治疗后14月和16月再次外科手术切除病灶。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①以边缘剂量16Gy为界,边缘剂量较高时治疗后再出血率明显减低。②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与较高的治疗剂量和水肿的程度较重有关。额叶的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显著。③同样剂量照射相同体积的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后者较前者临床实践中出现严重放射性脑损伤的比率明显增高。④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来找到血管瘤内完全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放射外科 伽玛刀
下载PDF
第11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南 潘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放射外科 伽玛刀 年会 听神经瘤 脑血管畸形 垂体瘤 脑膜瘤 胶质瘤
下载PDF
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7 位作者 潘力 王滨江 王晨 袁士毅 徐伟民 张斌 蔡佩武 戴嘉中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γ-刀治疗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平均38岁(7~74)岁。肿瘤最大直径11.3~69.8 mm,平均35mm。最大中心照射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 本文报告应用γ-刀治疗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平均38岁(7~74)岁。肿瘤最大直径11.3~69.8 mm,平均35mm。最大中心照射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照射的等中心点数1~15个,平均7个。随访40例,随访率83.3%,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死亡16例,3例症状好转,9例病情无加重。40例的存活时间;2~22个月,平均10.9个月。肿瘤直径小治疗效果好,而肿瘤直径大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伽玛刀 治疗 照射剂量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治疗的影像学检查与剂量设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嘉中 蔡佩武 +3 位作者 沈天真 王晨 徐伟民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为提高脑AVM伽玛刀治疗剂量设计精度,作者对如何正确选择和组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收集1993年10月至1994年11月在本院作伽玛刀治疗的40例脑AVM患者。治疗前,33例采用血管造影+CT定位... 目的:为提高脑AVM伽玛刀治疗剂量设计精度,作者对如何正确选择和组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收集1993年10月至1994年11月在本院作伽玛刀治疗的40例脑AVM患者。治疗前,33例采用血管造影+CT定位,7例采用血管造影+MRI定位。观察各例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形态、大小、影像学表现以及它与引流静脉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不同影像学检查作剂量设计在覆盖形态、覆盖体积和确定周边剂量方面的差别。结果:单独采用血管造影定位有21个不规则形病灶和9个长轴方向与X轴或Y轴平面倾斜的卵圆形病灶的覆盖体积过大,18个毗邻重要结构和头皮的病灶无法确定合适的周边剂量;而单独采用CT或MRI定位分别有25个和5个病灶因受引流静脉和正常脑组织部分容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覆盖体积小于采用血管造影+CT或MRI定位者,但各例均能确定合适的周边剂量。结论:对在血管造影和CT或MRI上显示畸形血管团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且与引流静脉相互混杂在一起者应选择血管造影+CT或MRI定位,而对呈圆形、大小基本一致者则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伽玛刀 影像学检查 剂量设计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正常脑组织所致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2 位作者 潘力 凌诒萍 施卫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1,61,共2页
材料与方法12只健康成年家猫,随机分成6组,每组2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使用瑞典产伽玛刀系统和4mm准直器。以左枕叶皮层为照射靶点,5个实验组分别给予30Gy、40Gy、50Gy、100Gy、和160Gy的放射剂量。... 材料与方法12只健康成年家猫,随机分成6组,每组2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使用瑞典产伽玛刀系统和4mm准直器。以左枕叶皮层为照射靶点,5个实验组分别给予30Gy、40Gy、50Gy、100Gy、和160Gy的放射剂量。照射后48小时左右,心脏灌注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照射 脑组织 超微结构 放射疗法
下载PDF
伽玛刀剂量计算系统中三维坐标立体矩阵、栅格大小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士毅 潘力 +1 位作者 王滨江 戴嘉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5-56,共2页
伽玛刀剂量计算系统中三维坐标立体矩阵、栅格大小的运用袁士毅,潘力,王滨江,戴嘉中(上海伽玛刀医院神经外科200233,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脑病中心200040)在伽玛刀剂量设计过程中,栅格大小(gridsize),矩... 伽玛刀剂量计算系统中三维坐标立体矩阵、栅格大小的运用袁士毅,潘力,王滨江,戴嘉中(上海伽玛刀医院神经外科200233,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脑病中心200040)在伽玛刀剂量设计过程中,栅格大小(gridsize),矩阵中心(matrixc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剂量 计算系统 立体矩阵 栅格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帕金森病在MRI图像上靶点坐标标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嘉中 潘力 +4 位作者 蔡佩武 梁辉顺 张南 徐伟民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提高伽玛刀治疗帕金森病靶点坐标标定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在17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测量和比较前连合(AC)和后连合(PC)的坐标。推导靶点坐标计算公式。比较在不同情况下公式法和划线法标定靶点坐标的差别。结果:4例A... 目的:提高伽玛刀治疗帕金森病靶点坐标标定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在17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测量和比较前连合(AC)和后连合(PC)的坐标。推导靶点坐标计算公式。比较在不同情况下公式法和划线法标定靶点坐标的差别。结果:4例AC和PC处于同一层面的MRI横断面图像上,划线法和公式法标定的靶点坐标值相同;13例AC和PC处于不同层面的MRI横断面图像上,前者标定的靶点坐标要比后者标定的靶点坐标偏后、偏高或偏低。结论:在AC和PC处于不同层面时,公式法可纠正划线法在标定靶点坐标上的偏差,主要是Shot 2的Y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立体定向术 伽玛刀 NMR 成像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力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65-66,共2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最早由瑞典Leksell教授提出。经过16年的努力、有179个钴源的第一台伽玛刀(γ-刀)终于面世.并在1967年10月对一例颅咽管瘤病人施行了第一例γ-刀手术。1974年、改进后的第二代γ-刀采用201个。钴源、照射后可产...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最早由瑞典Leksell教授提出。经过16年的努力、有179个钴源的第一台伽玛刀(γ-刀)终于面世.并在1967年10月对一例颅咽管瘤病人施行了第一例γ-刀手术。1974年、改进后的第二代γ-刀采用201个。钴源、照射后可产生类球形的毁损灶.还可选用多个等中心照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治疗 现状 进展
下载PDF
153例脑转移瘤伽玛刀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伟民 杨立群 +3 位作者 潘力 王滨江 戴嘉中 蔡佩武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回顾本院近3年来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情况,阐明其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3年10月~1995年11月治疗的153例脑转移瘤患者(372个病灶)。平均年龄为57岁,平均卡氏... 目的:回顾本院近3年来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情况,阐明其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3年10月~1995年11月治疗的153例脑转移瘤患者(372个病灶)。平均年龄为57岁,平均卡氏评分67%,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通过Cox多元回归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13个因素。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果: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5个月。多元统计分析原发肿瘤稳定,卡氏评分大于70%,病灶3个或更少以及全身化疗加原发肿瘤切除这四个因素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P<0.05),由此引入一个五级评分系统来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每个因素为1分,分别为4,3,2,1,0分)。4分患者有12个月存活时间,3分10个月,2分6个月,1分3个月,0分1个月。结论:伽玛刀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于中、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转移瘤 放射疗法 伽玛刀
原文传递
19例复发性高分级胶质瘤再程放疗的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洋 盛晓芳 +5 位作者 董伟 高伟 倪春霞 戴嘉中 孙磊 潘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1MRT技术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后,复发性高分级胶质瘤(HGG)患者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19例复发性HGG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两次放射治疗间隔时间为9~156个月,...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1MRT技术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后,复发性高分级胶质瘤(HGG)患者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19例复发性HGG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两次放射治疗间隔时间为9~156个月,中位32个月;剂量为40~60Gy,17~30fx,28~45d,中位剂量48Gy,24fx,35d;放射治疗采用IMRT技术;按L-Q模式计算等效生物剂量;记录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算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放射坏死生存率。结果:本组BED_(α/β=10)中位值58Gy(48~72Gy)。急性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为1~2级,经对症治疗能明显减轻,未发现3级以上急性反应;有5例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PR 3例,SD 13例,PD 3例;KPS提高5例,不变10例,下降4例。1、2年总体生存率为62.4%和34.0%;间变性星型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和10个月;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45.6%和26.1%;1、2年无放射坏死生存率为68.8%和55.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采用IMRT技术和合适的放射剂量(中位BED_(α/β=10)58Gy)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HGG安全有效。但本组病例数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再程放射治疗 高分级胶质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7例γ刀治疗脑肿瘤患者MRI和SPECT定位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兴党 刘永昌 +3 位作者 林祥通 蔡佩武 戴嘉中 尹士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5,共2页
为研究脑SPECT立体定位的精确性,对7例γ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行MRI立体定位后再行SPECT立体定位,以MRI的立体坐标值为标准,算出SPECT立体坐标值的精确度。结果:SPECT立体定位精确度X为2537±... 为研究脑SPECT立体定位的精确性,对7例γ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行MRI立体定位后再行SPECT立体定位,以MRI的立体坐标值为标准,算出SPECT立体坐标值的精确度。结果:SPECT立体定位精确度X为2537±2406mm,Y为2719±2800mm,Z为2397±1465mm。表明:SPECT立体定位的精确度主要与其分辨率有关,另外与病灶周围有无组织压迫以及压迫程度等有关。该研究为SPECT、MRI图像融合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NMR 成像 CT Γ刀
下载PDF
复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5 位作者 潘力 王滨江 王晨 徐伟民 蔡佩武 戴嘉中 《临床神经科学》 199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用于脑动静脉畸形、小的良性脑肿瘤和帕金森病,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胶质瘤的作用评价不一。1993年10月~1994年12月底,我们应用伽玛刀治疗术后复发胶质瘤48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胶质瘤 伽玛刀 放射疗法 脑肿瘤 复发
原文传递
复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5 位作者 潘力 王滨江 王晨 徐伟民 蔡佩武 戴嘉中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对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11.3~69.8mm,平均35mm;肿瘤中心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照射的等中心数... 对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11.3~69.8mm,平均35mm;肿瘤中心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照射的等中心数1~15个,平均7个。获得随访40例,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16例死亡,12例病情恶化,3例症状好转,9例病情无加重。40例的存活时间2~22个月,平均10.9个月。肿瘤体积小治疗效果好,体积大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伽玛刀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春华 王恩敏 潘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6期464-465,467,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探讨放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结果:系统随访30例患者,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肿瘤消失,症状迅速改善。术后的生存时...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探讨放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结果:系统随访30例患者,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肿瘤消失,症状迅速改善。术后的生存时间为1~34个月,平均15.5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一旦明确,单发或2个病灶者,行伽玛刀和地塞米松治疗,症状改善后再行化疗和/或全脑放疗。这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γ刀、X刀、强调适形放疗、间质内放射)
19
作者 潘力 张南 +3 位作者 王滨江 王恩敏 戴嘉中 蔡佩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 垂体腺瘤 治疗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正常脑组织引起的放射生物学变化
20
作者 王恩敏 周良辅 +3 位作者 潘力 徐伟民 张福林 施卫东 《临床神经科学》 1997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猫的大脑皮层,照射后不同时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160Gy,180Gy,200Gy伽玛刀术后1个月均引起脑组织坏死,200Gy产生的坏死灶较大;100Gy,70Gy3个月时未见组织坏死,1年时引起严重晚期反应;... 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猫的大脑皮层,照射后不同时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160Gy,180Gy,200Gy伽玛刀术后1个月均引起脑组织坏死,200Gy产生的坏死灶较大;100Gy,70Gy3个月时未见组织坏死,1年时引起严重晚期反应;50Gy,40Gy引起晚期迟发放射反应;30Gy1年时仅局部细胞数量减少,20和10Gy无变化。30Gy可能是伽玛刀引起脑组织放射反应的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放射生物学 放射性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