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洁 徐琴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8期26-26,28,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地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是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治疗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就治愈了,它并不能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也不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地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是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治疗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就治愈了,它并不能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也不能解除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术后冠状动脉的其余血管甚至支架部位仍有狭窄的可能,且不少病人还存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ETC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陈洁 徐琴 《科技视界》 202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ETC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处置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实验组采取ETC模式,分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ETC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处置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实验组采取ETC模式,分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处置。比较两组患者的CT完成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CT完成时间、DNT时间、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处置中应用ETC模式,可有效缩短CT完成时间、DNT时间、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C模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急诊处置
下载PDF
气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衡洁 《益寿宝典》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分析在急诊科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病例抢救期间实施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抛硬币的方式将 66 例急诊 RF 患者分为 33 例参照组与 33 例研究组,前者在抢救过程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是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采取气... 分析在急诊科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病例抢救期间实施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抛硬币的方式将 66 例急诊 RF 患者分为 33 例参照组与 33 例研究组,前者在抢救过程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是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采取气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 结果:研究组抢救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 81.82% ,研究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3.15±4.28)d、平均住院时间(15.35±4.31)d 低于参照组(16.88±7.15)d、(20.36±3.25)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3.03% 低于参照组 21.21% ,且 P<0.05。 结论:在 RF抢救期间配合气道护理,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质谱激光病原学检测气管导管末端病原菌的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莉 汪婉婷 +5 位作者 李武林 孙亚蒙 豆振锋 姜婷婷 徐军 吴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5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末端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2020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 目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末端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2020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及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计算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记录导管留置原因及留置时间,随访患者并记录住院天数及预后,统计分析气管导管末端病原菌的临床特征。结果机械通气患者ICU总体病死率为36.2%。纳入患者气管导管末端检出病原菌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10.5%;革兰阴性菌86株,占81.9%;真菌8株,占7.6%。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相较于2019年,2020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增加(P<0.001)。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在<65岁组和≥65岁组之间,以及导管留置时间≤6 d组和导管留置时间>6 d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总体病死率随着病原菌菌种的增多而增加(P<0.05)。检出耐药菌50例,均为革兰阴性菌,占所有病原菌株的47.6%(50/105)。耐药菌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呈正相关(r=0.246,P=0.01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末端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比最高,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与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存在关联,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存在复合病原菌的患者,ICU病死率显著增加;耐药菌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管导管末端 病原菌 临床特征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仲继勇 康文慧 游达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二氧化碳分压[ p (CO 2)]、氧分压[ p (O 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度(PEF)]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 P <0.05)。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 p (O 2)、SaO 2均显著升高, p (CO 2)显著降低( P <0.05或 P <0.01);治疗后,观察组 p (O 2)、SaO 2显著高于对照组, p (CO 2)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FEV 1%、FVC、PEF等指标均显著升高( 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FEV 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水平与其发生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郁利萍 马建宁 +3 位作者 刘敏 王飞 王伟 吴晓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入院COPD患者415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177例和不合并冠心病...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入院COPD患者415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177例和不合并冠心病组23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预判COPD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在COPD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为42.7%,相对于不合并冠心病组,合并冠心病组的吸烟率、合并高血压率及糖尿病率、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尿酸水平显著增高,而血红蛋白、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校正相关因素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仍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03(1.001,1.005),(P<0.01)];以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预判冠心病发生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557(P=0.048)。结论在除外常规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史及高尿酸血症以外,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比值与COPD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密切,可能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冠心病 尿酸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联合血乳酸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5
7
作者 任广胜 胡善友 +5 位作者 张和凤 王飞 姜婷婷 徐峰 游达礼 吴晓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乳酸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入住嘉定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12例,测定入室1~7d血CysC、乳酸和肌肝(SCr),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诊断标...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乳酸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入住嘉定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12例,测定入室1~7d血CysC、乳酸和肌肝(SCr),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CysC、乳酸和SC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ysC和乳酸单用或联用时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AK1组患者CysC、乳酸和SCr水平分别在诊断脓毒症后3、3、4d升高,与非AK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AUC为0.647[95%CI(0.530.0.763),P=0.010].CysC联合乳酸预测脓毒症并发AK1的AUC为0.796|95%CI(0.700.0.892),P<0.001]结论脓毒症并发AKI患者CysC及乳酸水平明显升髙,诊断脓毒症并发AKI的时间点早于SCr;联合应用CysC及乳酸可早期预测AKI的发生.优于单一指标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乳酸 肌肝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连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游达礼 王飞 +1 位作者 姜婷婷 胡善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连蛋白(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连蛋白(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最大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峰值速度(E/A)的水平。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35,同型半胱氨酸(Hcy)、NT-proBNP、APN、NSE的水平。对比2组的中医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VEF、E/A明显高于治疗前,IVST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E/A高于对照组,IVST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IL-17、Hcy明显低于治疗前,IL-35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17、Hcy低于对照组,IL-3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NT-proBNP、APN、NSE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T-proBNP、APN、NS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进一步降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助于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联素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肽与氧化应激介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潘荣 豆振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介质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9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轻度106例(轻度组...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介质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9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轻度106例(轻度组)、中度59例(中度组)、重度30例(重度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在体检当天,AP患者在入院d1、d3和d7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内源性Ghrelin、PON-1、SOD和MDA检测,分析各组对象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内源性Ghrelin与PON-1、SOD、MDA相关性。【结果】AP患者血清内源性Ghrelin、PON-1和SOD水平随着病情程度的缓解其水平逐渐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MDA水平则正好相反,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AP患者血清内源性Ghrelin、PON-1和SOD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升高,而血清MDA水平则逐渐降低,同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AP患者血清内源性Ghrelin与PON-1、SOD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35和0.414,P<0.001),而与MDA呈负相关性(r=-0.393,P<0.001)。【结论】血清内源性Ghrelin水平随着AP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呈降低趋势,并与PON-1、SOD、MDA等氧化应激介质相关,为AP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搁板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洁 徐琴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第2期143-143,149,共2页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型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和外科、内科一并成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相比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而言,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血管相关性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具有术后活动限制较少、恢复...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型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和外科、内科一并成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相比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而言,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血管相关性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具有术后活动限制较少、恢复快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广泛地被掌握和应用[1~4]。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床狭窄,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搁板放置患者手臂并使其外展。现阶段手术中所使用的搁板为单侧搁板,进行经桡动脉行血管介入手术时,在一侧桡动脉进行穿刺,搁板置于患者一侧手臂下方。但是当此侧桡动脉穿刺失败,需要更换到另一侧桡动脉进行穿刺,此时搁板一部分已经被压在患者下方,如需更换另一侧桡动脉行介入诊治,则需从患者身体下方抽出再行更换,操作繁琐,而且也会使手术无菌区域污染,影响手术进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当前的单侧搁板进行了改良,研究设计出手术搁板并申请专利,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手术搁板包括: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两侧的搁板,用于放置患者手臂;位于搁板远离固定板一侧的挡板,用于放置患者手臂,还用于保护患者手臂免受撞击。两侧挡板上均设有滑槽和放置于滑槽中的滑块;两板上均有手腕支撑垫位于滑块上,用于放置患者手腕,手腕支撑垫剖面呈马鞍形。固定板、搁板及挡板均为塑料材质,手腕支撑垫包括海绵垫以及包覆于海绵垫表面的皮革。其结构见图1、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治疗 手术搁板 制作与应用
下载PDF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判定
11
作者 张烨 《益寿宝典》 2021年第12期94-96,共3页
分析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 80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则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 结果: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15.36±3.68)min、现场救治至转运所需... 分析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 80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则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 结果: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15.36±3.68)min、现场救治至转运所需时间(15.48±5.36)min、院内救治所需时间(25.15±5.18)min 短于对照组(20.18±4.36)min、(21.35±5.48)min、(30.16±6.42)min,抢救成功率 97.5% 高于对照组 80% ,且 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无缝隙急救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12
作者 陈萍 《益寿宝典》 2021年第9期59-61,共3页
提高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2018 年 6 月收治的 92 例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延续护理。 结果:出院30d、60d、120d,研究组患者的 NIHSS 指数评... 提高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2018 年 6 月收治的 92 例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延续护理。 结果:出院30d、60d、120d,研究组患者的 NIHSS 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 30d、60d、120d,研究组患者的 Barthe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 脑梗死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研究
13
作者 豆振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1-22,共2页
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急诊临床治疗方式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地区急诊消化内科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90例患者作为本期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与综合观察组各45例,汇总各个患病个体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 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急诊临床治疗方式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地区急诊消化内科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90例患者作为本期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与综合观察组各45例,汇总各个患病个体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于现阶段数据,在常规基础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辅助治疗的综合观察组疗效、患者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现阶段的上消化道出血,需要通过及时的西医内科治疗结合云南白药等传统中药综合治疗,更能有效且多角度的为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们提供满足理想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科 治疗方法
下载PDF
ICU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自军 朱丽丽 +6 位作者 孟盈 王飞 李华 游达礼 胡善友 王伟 孙岚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了解ICU危重症患者的DVT发生情况及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我院2018-07—2019-06期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以Caprini量表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高危组(Caprini评分≥10分,n=100)和低危组(Caprini评分<10分,n=89),比... 目的:了解ICU危重症患者的DVT发生情况及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我院2018-07—2019-06期间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以Caprini量表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高危组(Caprini评分≥10分,n=100)和低危组(Caprini评分<10分,n=8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DVT发生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找出DVT发生高危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ICU危重症患者DVT的发生率为5.3%;相对于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年龄、合并脑卒中、脓毒症、深静脉穿刺置管比例均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左足背动脉血流流速显著减慢[41.8(30.3,48.5)vs.47(35,57.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足背动脉流速减慢(OR=1.026,95%CI1.003~1.049,P=0.025)、合并脑卒中(OR=9.398,95%CI1.142~77.322,P=0.037)、深静脉置管(OR=2.451,95%CI1.022~5.876,P=0.044)是高危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U的危重症患者中,高危DVT患者的占比较高,合并脑卒中、行深静脉置管及左足背动脉流速减慢增加患者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高危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 危重症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左心功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游达礼 王飞 +4 位作者 吴国林 姜婷婷 黄慧慧 胡善友 吴晓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规律及其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102例胸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AD组,48例)和急性心梗组(AMI组,54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规律及其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102例胸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AD组,48例)和急性心梗组(AMI组,54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健康对照组体检当日和CAD组、AMI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的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D乳酸),同时记录比较CAD组、AMI组患者心脏彩超、心肌梗死部位、住院期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①胸痛患者(CAD组和AMI组)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第1天D乳酸水平高于C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第3天D乳酸水平高于CA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AD组第3天D乳酸水平高于第1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第3天D乳酸水平高于第1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MI组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数值均高于CA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入院第3天D乳酸水平和患者ESV、是否发生心梗相关(P<0.05)。结论:AMI组患者的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存在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左心功能受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肠道屏障 左心功能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者并发2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飞 李娴 胡善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10-912,共3页
2型心肌梗死(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T2MI)是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无关的心肌氧供需失衡所致的心肌坏死,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低氧血症、休克、重症感染、贫血、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等~[1-3],而这些危险因素是危重症患者的... 2型心肌梗死(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T2MI)是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无关的心肌氧供需失衡所致的心肌坏死,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低氧血症、休克、重症感染、贫血、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等~[1-3],而这些危险因素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心肌梗死 危重症 危险因素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4-54,共1页
2022年1月,《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目的是评估和比较1型心肌梗死和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纳入了10家医院的48282例临床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既往... 2022年1月,《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目的是评估和比较1型心肌梗死和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纳入了10家医院的48282例临床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既往诊断为1型心肌梗死者4981例(10.32%),既往诊断为2型心肌梗死者1121例(2.32%);随访1年,有1331例(2.76%)发生了心肌梗死,其中1型心肌梗死924例、2型心肌梗死407例。1型心肌梗死和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相似,均包括年龄(1型心肌梗死:aHR=1.34;2型心肌梗死:aHR=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心肌梗死 2型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2型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星雨 胡思琪 +6 位作者 李武林 游达礼 姜婷婷 豆振锋 王飞 胡善友 吴晓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期39-43,共5页
背景心肌氧供需失衡是导致2型心肌梗死(T2MI)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机械通气是患者因机体缺氧而采取的治疗方式,故推测机械通气患者T2MI发生风险高,但目前临床针对该类患者的T2MI诊断存在一定难度。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影响因... 背景心肌氧供需失衡是导致2型心肌梗死(T2MI)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机械通气是患者因机体缺氧而采取的治疗方式,故推测机械通气患者T2MI发生风险高,但目前临床针对该类患者的T2MI诊断存在一定难度。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识别T2MI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2019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85例,经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87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T2MI发生情况将其分为T2MI组130例和非T2MI组157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疾病类型、氧供需失衡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影响因素。结果T2MI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院内死亡率及心肌肌钙蛋白(cTn)基线、最低、最高水平高于非T2MI组(P<0.05)。本组患者疾病类型以肺部疾病为主,占48.8%(140/287),T2MI组患者中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出血性疾病者占比高于非T2MI组,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多发伤者占比低于非T2MI组(P<0.05)。T2MI患者重度贫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休克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率高于非T2M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070,95%CI(1.021,1.121)〕、呼吸衰竭〔OR=4.847,95%CI(2.533,9.277)〕、休克〔OR=5.922,95%CI(2.558,13.710)〕、出血性事件〔OR=7.963,95%CI(1.392,45.561)〕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ICU机械通气患者T2MI发生率为45.3%,APACHEⅡ评分、呼吸衰竭、休克、出血性事件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2型心肌梗死 机械通气 危重症 ICU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