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壶腹部浸润性腺癌的MRI诊断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元华 王玉涛 +4 位作者 吴盛赞 丁前江 汪建华 邓生德 张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17例行MR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及胆总管、主胰管改变等。结果 1)T1WI均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 10例呈等信号,12例呈等高信号,DWI18例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度强化。20例伴胆总管扩张、11例伴主胰管扩张;10例侵犯胰腺,5例发生肝转移,8例伴周围淋巴结肿大;2)MRI平扫结合DWI、MRCP、LAVA扫描的定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89.5%(17/19)、94.1%(16/17)。平扫、DWI、MRCP和LAVA多序列联合诊断IAAR准确率为95.5%(21/22)。结论MRI利用其超高组织分辨率、多角度成像及MRCP、DWI、LAVA等多序列联合检查,能较全面、准确地显示Vater壶腹部细节结构,对IAA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肿瘤 浸润性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DWI信号值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评价
2
作者 葛明亮 张静 +5 位作者 吴元华 朱宁 邓生德 王玉涛 张建 朱玉兆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2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DWI)序列的信号值(SI)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恶性肿瘤及29例实性良性肿瘤的DWI信号值进行测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信号之间的差异。若肝脏实性良、恶...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DWI)序列的信号值(SI)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恶性肿瘤及29例实性良性肿瘤的DWI信号值进行测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信号之间的差异。若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信号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信号值鉴别诊断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肝脏恶性肿瘤的DWI信号平均值为(180.6±91.24),肝脏良性肿瘤的DWI信号平均值为(205.6±105.12),两者之间的信号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894)。结论尚未发现DWI信号值能对肝脏实性良恶性肿瘤进行明确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实性肿瘤 DWI信号值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爱民 石华铮 +1 位作者 彭民 王秀梅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彩超及增强CT的影像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54例患者术前均行彩超及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彩超及增强CT的影像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54例患者术前均行彩超及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45例,彩超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3.3%、81.5%,高于增强CT诊断的75.6%、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复发病例复发时间以术后3个月~3年多见(68.9%),复发中位时间为30.5个月;转移部位以颈部最多见(86.7%)。结论:彩超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其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增强CT,但CT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建议术后超声定期随诊至少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增强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一体化^(18)F-FDG PET/MRI用于诊断胰腺肿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欣 冯刚 +2 位作者 孙明祥 袁正 彭莉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I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和检测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疑诊胰腺肿瘤并接受^(18)F-FDG PET/MRI患者,包括38例胰腺恶性病变和7例良性病变,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价一体化PE... 目的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I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和检测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疑诊胰腺肿瘤并接受^(18)F-FDG PET/MRI患者,包括38例胰腺恶性病变和7例良性病变,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价一体化PET/MRI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取3.20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的截断值,^(18)F-FDG PET/MRI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34/38)、85.71%(6/7)、88.89%(40/45)、97.14%(34/35)和60.00%(6/10);以1.78作为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_(mean))的截断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37/38)、71.43%(5/7)、93.33%(42/45)、94.87%(37/39)和85.71%(6/7);联合应用二者则分别为100%(38/38)、71.43%(5/7)、95.56%(43/45)、95.00%(38/40)和100%(5/5)。15例检查前未发现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根据^(18)F-FDG PET/MRI结果,12例的治疗方案获得修正。结论一体化^(18)F-FDG PET/MRI是检测胰腺癌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较好方法;SUV_(max)与ADC_(mean)对于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民 石华铮 +1 位作者 熊爱民 刘文杰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45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比较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45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18F-FDGPET/CT联合应用、单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单纯应用PET/CT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34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5例,单纯淋巴结转移19例,局部复发合并淋巴结转移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单纯应用18F-FDG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18F-FDG PET/CT能显著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尤其是颈部以外区域转移的病灶,两者联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PET/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用于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的群体相似约束功能脑网络建模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凯 高欣 +1 位作者 纪同俭 王政霞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9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功能脑网络为理解大脑功能激活模式及大脑信息传递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标记,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先验信息构建准确的脑网络模型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相似性约束的功能脑网络模型,通过引入张量低秩约束,利用张量的核范数,求... 功能脑网络为理解大脑功能激活模式及大脑信息传递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标记,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先验信息构建准确的脑网络模型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相似性约束的功能脑网络模型,通过引入张量低秩约束,利用张量的核范数,求解一个在组内具有低秩先验的脑网络组。这种方法利用组内的相似性约束,收缩脑网络的解空间,从而有效地构建更优的脑网络模型。将所构建的脑网络用于轻度认知障碍的判别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群体相似性约束的脑网络建模方法,能够构建出更具判别性的脑网络,并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一致的显著性连边,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低秩 大脑功能网络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组约束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评估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彭莉玲 高欣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342-1348,共7页
众所周知,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其中15﹪-30﹪与颈动脉斑块有关[2],因此对颈动脉斑块及动脉壁进行早期非侵入性体内评估非常重要[1,3].以往认为,颈动脉狭窄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佳参考指标,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众所周知,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其中15﹪-30﹪与颈动脉斑块有关[2],因此对颈动脉斑块及动脉壁进行早期非侵入性体内评估非常重要[1,3].以往认为,颈动脉狭窄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佳参考指标,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狭窄程度不是卒中唯-的预测因子[4].目前研究认为,颈动脉斑块的构成、纤维帽的存在和状态、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hemorrhage,I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影像学
下载PDF
上海市^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
8
作者 周雨菁 高欣 +4 位作者 刘从进 张锦明 孙明祥 杨春山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0,1,共7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作为国际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将PET与MR结合为一体,与广泛应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作为国际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将PET与MR结合为一体,与广泛应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相比,有着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也避免了CT带来的X线辐射伤害。但由于其设备普及率低,检查价格昂贵,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自2018年起,国内已有十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PET-MR检查,随着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MR检查在上海市医疗机构的开展,需要标准化的报告规范,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工作、科研、教学等提供依据。因此,为规范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根据国际指南及既往经验总结,上海市核医学专家制定了上海市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内容包括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的基本信息、简要病史、采集信息、影像描述、对比及报告结论等基本要素规范。旨在为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R 肿瘤学 报告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多模态影像学评估
9
作者 李笑笑 孙健 +5 位作者 石华铮 刘春利 张文瑞 刘魏然 梅鑫 沈碧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 V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和MRI检查的108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影像资料,分为m VI阳性组56例...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 V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和MRI检查的108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影像资料,分为m VI阳性组56例和阴性组52例。测量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肿瘤SUV_(max)、SUV_(mean)与肝组织代谢参数比值(SUV_(max)/SUV_(max_liver)、SUV_(mean)/SUV_(mean_liver)和SUV_(max)/SUV_(mean_liver)),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肿瘤FDG摄取的异质性参数变异系数(COV)。MRI定性分析肿瘤边界、血供、肿瘤内血管造影征和肿瘤周围异常灌注。比较m VI阳性和阴性组组间各定量及定性指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指标诊断m VI阳性的效能,并比较各参数诊断效能(AUC)间的差异。结果:2组定量指标SUV_(mean)、SUV_(max)/SUV_(mean_liver)、SUV_(max)/SUV_(max_liver)、SUV_(mean)/SUV_(mean_liver)、MTV、TLG和CO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UV_(ma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参数预测HCC合并m VI效能的AUC为0.614~0.673,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定性参数中的肿瘤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边界、动脉期病灶内血管造影征和动脉期病灶周围肝实质异常灌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COV和强化方式联合诊断的AUC为0.753(95%CI 0.658~0.847),敏感度78.6%,特异度65.4%,阴性预测值73.9%,阳性预测值71.0%,准确率72.2%;与单一定量指标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和MRI可用于术前预测HCC的m VI,联合肿瘤FDG摄取的异质性参数COV和肿瘤MRI强化模式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18)F-FDG PET/CT 磁共振成像 异质性
下载PDF
ICU创伤大输血后老年与非老年患者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月高 陆健 +7 位作者 张晓燕 朱晶 田锐 周志刚 谭小雪 王春光 葛芳侠 邓会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对ICU创伤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1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的严重创伤大输血患者。所有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 目的 探讨老年对ICU创伤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1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的严重创伤大输血患者。所有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通过K-M生存曲线分析判断患者的预后。结果 最终有268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年龄把患者分成观察组(年龄≥60岁)和对照组(年龄<60岁)。2组患者性别比例、入院生命体征及严重度评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输注量及入院当天的输液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7.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1.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入院28 d,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7例(43.6%),对照组中死亡68例(29.7%),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 老年创伤大输血患者并不多见,受伤机制相对单一,与年轻人相比,在没有严重合并症的干扰下,即使≥60岁老年人在遭遇严重的创伤时,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老年 大输血 预后
下载PDF
基于通道权重和数据效用特征的医学图像分割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星 陶晨杰 +4 位作者 李智 张健 孙群 韩先花 陈延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7,236,共9页
在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领域,获取含标签的医学数据代价昂贵,同时对模型的可解释性要求较高,而目前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存在数据缺乏和可解释性差的局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数据增强方法,其优势和新颖之处在于,通... 在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领域,获取含标签的医学数据代价昂贵,同时对模型的可解释性要求较高,而目前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存在数据缺乏和可解释性差的局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医学图像分割的数据增强方法,其优势和新颖之处在于,通过梯度类激活热力图提取数据效用特征并与原图像进行融合,然后构建新的通道权重特征提取器来学习不同通道间的权重,最终实现了不具有破坏性的数据增强效果,提升了模型的性能、数据效用和可解释性。将本文方法应用于超光谱-克瓦希尔(Hyper-Kvasir)数据集,U型网络(U-net)模型的交并比(IoU)和戴斯(Dice)系数分别有所提升;在国际皮肤成像合作组织(ISIC)档案文件(Archive)数据集(ISIC-Archive)上,深度研究实验室V3+网络(DeepLabV3+)模型的指标IoU和Dice系数也分别有所提升。此外,在仅使用70%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原模型在整个数据集上训练所得性能的95%,表现出良好的数据效用。而且,该方法所使用的数据效用特征具有内置的可解释信息,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本文所提方法普适性较好,可以即插即用,适用于不同的分割方法,且无需修改网络结构,因此易于集成到现有的医学图像分割工作中,可提高今后研究和应用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数据增强 数据效用 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原文传递
胰腺腺鳞癌的MRI表现及与导管腺癌的特征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明亮 王玉涛 +2 位作者 张建 丁前江 汪建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9期1157-1160,I000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腺鳞癌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和胰腺导管腺癌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MRI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胰腺腺鳞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和MRI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胰...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腺鳞癌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和胰腺导管腺癌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MRI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胰腺腺鳞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和MRI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胰管改变、胆管改变、胰周渗出、侵犯胰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并与48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胰腺腺鳞癌组和导管腺癌组患者临床表现、糖抗原(CA)1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腺鳞癌MRI平扫T_(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12例瘤体内可见囊性改变区,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19例呈持续轻度强化,5例瘤体边缘呈线样环状强化,信号强度略高于周围胰腺组织及中央区,呈“单环征”表现。胰腺腺鳞癌组和导管腺癌组肿瘤内部结构、强化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肿瘤部位、范围、最长径、最短径、形态、胰管改变、胆管改变、胰周渗出、侵犯胰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腺鳞癌的MRI表现特征为囊性改变和“单环征”样强化模式,术前MRI能够提示诊断,最终明确还需结合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鳞癌 导管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CT、MRI及PET/CT表现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沃方明 王玉涛 +2 位作者 张建 汪建华 丁前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93-996,1000,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A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增强扫描16例、MRI增强扫描8例、PET/CT扫描4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20例肿瘤单发(左侧13例、右侧7例...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MRI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A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增强扫描16例、MRI增强扫描8例、PET/CT扫描4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20例肿瘤单发(左侧13例、右侧7例),1例为双侧发病;直径为(10.9±3.0)cm;16例肿瘤呈分叶状,5例呈类圆形;2)CT表现:15例(15/17)平扫密度不均,2例均匀;瘤内钙化5例。16例整体呈渐进性强化方式;瘤内见血管影13例,瘤内见星芒状无明显强化区6例;假性厚壁囊肿样表现4例,内壁见壁结节样改变;边缘见包膜结构10例,呈延迟强化;3)MRI表现:8例呈T_1WI稍低、T_2WI稍高的混杂信号,DWI高信号;瘤内可见囊变5例、出血7例、瘢痕组织6例、脂质成分2例。强化方式与CT检查基本相同,对比剂扩清延迟;边缘见包膜结构6例,瘤内瘢痕组织延迟强化2例;4)PET/CT表现:4例呈FDG不均匀摄取增高,高摄取区与增强CT强化区一致,SUVmax为(7.5±4.7),假性厚壁囊肿样表现1例。结论ACC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MRI和PET/CT检查在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有助于全面反映肿瘤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INR、HbA1c、ICP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磊 孙静 +2 位作者 张宏泽 张斌 姜永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糖化血红蛋白(HbA1c)、颅内压(ICP)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目的】探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糖化血红蛋白(HbA1c)、颅内压(ICP)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n=37,GOS评分1~2分)、预后良好组(n=48,GOS评分3~5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INR、HbA1c、ICP,应用Pearson分析各指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测预后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脑疝患者比例、NIHSS评分、INR、HbA1c、ICP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NR、HbA1c、IC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7、0.522、0.573,均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INR、HbA1c、ICP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NR、HbA1c、ICP三者联合预测预后的AUC最大。【结论】INR、HbA1c、ICP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预后有关,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红蛋白A 糖基化/分析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99Tcm-双半胱乙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NeuroGam软件评估烟雾病手术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楼菁菁 刘壮 +5 位作者 周雨菁 徐斌 王渊恺 刘从进 刘淼 刘兴党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3-486,共4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起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因此,准确评估MMD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尤为重要,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起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因此,准确评估MMD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尤为重要,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可提供脑血流灌注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NeuroGam软件对MMD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灌注 烟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手术前后 双半胱乙酯 手术疗效 软件评估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I用于直肠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昭廷 高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MRI是目前可用于直肠癌局部分期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一体化PET/MRI可通过同步双模态扫描获得病变的形态、功能及代谢等多方面信息,较PET/CT或单模态MRI、CT评估直肠癌分期、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监测复发的效能更优。本文对一体化P... MRI是目前可用于直肠癌局部分期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一体化PET/MRI可通过同步双模态扫描获得病变的形态、功能及代谢等多方面信息,较PET/CT或单模态MRI、CT评估直肠癌分期、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监测复发的效能更优。本文对一体化PET/MRI评估直肠癌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肝内异位脾脏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魏然 石华铮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1期86-88,共3页
1资料患者,男性,5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2周。至外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7-24为20.72μ/mL,甲胎蛋白、CA19-9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均正常,乙肝及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 1资料患者,男性,5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2周。至外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糖类抗原(carbohydrateantigen,CA)7-24为20.72μ/mL,甲胎蛋白、CA19-9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均正常,乙肝及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上腹部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肝脏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无具体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异位脾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面部注射填充物取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学尧 张国佑 +3 位作者 廉洁 梅鑫 董肇杨 祝联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取出面部注射填充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28例面部注射填充术后患者,患者主诉以局部结节、肿胀变形、疼痛为主。所有患者术前行MRI三维重建检查,分析注射物的量、位置及层次,根据影...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取出面部注射填充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28例面部注射填充术后患者,患者主诉以局部结节、肿胀变形、疼痛为主。所有患者术前行MRI三维重建检查,分析注射物的量、位置及层次,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切口设计于发际线、鼻孔缘、口腔内等较隐蔽处,行注射物取出术,术后3个月行MRI三维重建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MRI三维重建检查,26例无明显软组织填充剂残留,另2例有局部残留,二次手术后无明显软组织填充剂残留。本组28例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结论MRI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辅助分析注射物的性质及分布范围,进行良好的术前评估,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查体情况,综合设计手术方案,对术中取出面部注射物有极大的益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三维重建 注射填充物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探析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
19
作者 吴孝军 《数据》 2021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娱乐方法、社会交流活动手段。基于此种背景,网络数据库系统相继产生,其主要作用是在企业、学校等不同的场景中,对人们工...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娱乐方法、社会交流活动手段。基于此种背景,网络数据库系统相继产生,其主要作用是在企业、学校等不同的场景中,对人们工作、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数据资料、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与利用的系统。系统安全是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切实维护个人隐私、公司机密、行业内部资料的主要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及其现存问题,之后对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控制思路、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控制具体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数据库 系统运行 安全
下载PDF
^(18)F-FDG PET/MRI多模态显像在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玉萍 彭莉玲 +2 位作者 冷晓明 廖衡斌 江桂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1-808,共8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I多模态成像评估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颅脑^(18)F-FDG PET/MRI多模态显像检查的29例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 目的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I多模态成像评估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颅脑^(18)F-FDG PET/MRI多模态显像检查的29例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并分为低级别组(WHO分级Ⅱ级,13例)及高级别组(WHO分级Ⅲ、Ⅳ级,16例)。2组患者均行T1WI、T2WI、DWI、ASL、MRS序列及PET扫描。比较2组患者常规MRI序列(T1WI和T2WI)图像征象差异,以及PET/MRI功能序列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表观扩散系数(ADC)、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NAA)、NAA/肌酸(Cr)、Cho/Cr、相对脑血流量(rCBF)]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各参数诊断高、低级别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效能,以及不同参数联用时对高、低级别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患者T1WI信号、T2WI信号、邻近脑实质水肿比例、跨越中线长入对侧比例、出现占位效应比例、囊变或坏死比例以及生长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NAA/Cr外,2组患者功能序列参数值SUV_(max)、ADC、Cho/NAA、Cho/Cr、rC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功能序列参数诊断效能大小排序为SUV_(max)>ADC>Cho/NAA>rCBF>Cho/Cr>NAA/Cr,其中SUV_(max)诊断高、低级别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94,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100%。不同功能序列参数联用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独诊断的效能,AUC值均>0.9;其中SUV_(max)+Cho/NAA联合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3,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2.3%。结论^(18)F-FDG PET/MRI多模态显像有助于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其中PET与波普技术的联用可发挥更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波谱成像 多模态 分级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