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方农科院下属研究所管理模式的探讨
- 1
-
-
作者
顾琳珠
王建明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1,42,共5页
-
文摘
地方农科院下属研究所管理模式的探讨顾琳珠,王建明(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上海201106)(一)在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势态异常迅猛,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股大潮也给长期以计划经济运行机制...
-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研究所
管理模式
-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上海草坪草种应用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烈
吕卫光
沈国辉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上海市农科院环科所
-
出处
《四川草原》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农科院青年科技基金赞助项目
-
文摘
系统总结了上海地区草坪种植的历史、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以期为上海草坪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关键词
草坪草种
应用
发展趋势
上海
-
Keywords
turfgrass species
Shanghai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信息技术在植保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 3
-
-
作者
严巍
李琳壹
-
机构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园林科技信息》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本文着重阐述了数据库、多媒体、3S 等信息技术在植保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信息技术在植保领域的发展作了比较,提出了植保信息化发展方向。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植物保护
应用
-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上海郊区番茄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史士英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蔬菜》
1989年第4期28-30,共3页
-
文摘
番茄在上海蔬菜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番茄病害严重,制约着番茄产、质量的提高。据调查,一般年份番茄病害造成的损失为1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为了弄清本市郊区番茄的病害种类及危害状况,特作调查,以便为制定和实施番茄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
-
关键词
上海
番茄
病害
种类
调查
-
分类号
S436.4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上海芦笋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 5
-
-
作者
史士英
匡开源
邹珏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蔬菜》
1995年第3期32-33,共2页
-
文摘
芦笋在上海地区名、特、优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病虫草害制约着芦笋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益。我们经过几年的调查和研究,明确了上海地区芦笋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和发生危害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石子柏
病害
虫害
草害
发生
防治
上海
-
分类号
S436.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上海地区的褐飞虱生物型变化
- 6
-
-
作者
王冬生
陈德明
袁全昌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22-22,共1页
-
文摘
褐飞虱(Nilaparvatazlugens Stal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上海地区不能越冬,每年从热带、亚热带地区通过季风迁入上海。为了掌握褐飞虱的发生动态,指导褐飞虱抗性品种的选育及其防治,我们从1979年开展了对褐飞虱生物型的监测工作。方法是用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表1),种在种子箱中,每品种15粒种子,待苗出齐后于一叶一心期去除弱苗,留壮苗10株,二叶一心期按每苗接入5头2~3龄若虫,重复3次,按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的标准评级系统评价各品种对褐飞虱的反应。测定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1991年以前。
-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变化
上海地区
-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上海郊区留种洋葱病害调查
- 7
-
-
作者
史士英
匡开源
夏其明
郑海柔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89年第5期23-23,26,共2页
-
文摘
洋葱高产、耐贮、供应期长,对调剂淡季蔬菜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洋葱营养丰富,风味佳,肥大的内质鳞茎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蔬菜。上海郊区种植洋葱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由于病菌危害,致使上海地区的洋葱无法结籽留种,产量和种植面积连年下降。洋葱的病害防治和留种成为上海郊区洋葱种植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7~1988年在嘉定县南翔乡和上海县华漕乡及上海农科院园艺场试验田进行了调查。一、内容与方法内容1.
-
关键词
洋葱
病害
调查
留种
-
分类号
S436.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上海郊区黄瓜枯萎病防治问题商榷
- 8
-
-
作者
黄振兴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蔬菜》
1989年第2期29-30,共2页
-
文摘
上海郊区黄瓜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茎基腐烂,茎基部向上的主茎或大分枝半边组织坏死变枯,另半边基本正常。天气潮湿时,组织坏死部位产生大量红褐色粉状物—枯萎病菌分生孢子,逐渐全株枯死。北京地区过去用嫁接法防治保护地黄瓜枯萎病,近年来又研究了铺地膜防治黄瓜枯萎病。
-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
分类号
S43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上海郊区麦种的混杂及防除
- 9
-
-
作者
王学鹗
陶妍
唐洪元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89年第5期22-22,26,共2页
-
文摘
农田杂草的危害众所周知。杂草与农作物共生,竞争力很强,据报道一株看麦娘平均能结籽4690粒,多的达39200粒;单株牛繁缕平均结籽1000~5000粒。杂草种籽具有多年生存(休眠)的特性,一旦散布在土壤里,就给杂草的防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部分杂草种籽不会自身移动,必须借助外力(风、水、动物等)才能传播,而人为的引种、调种(杂草种籽混入作物内)是杂草种籽扩散的重要途径。为了摸清上海郊区麦种内混杂杂草种籽的情况,防止其扩散,减轻田间杂草的发生基数,1983年冬。
-
关键词
小麦
杂草
种子
混杂
防除
-
分类号
S339.3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
-
题名上海郊区蔬菜疫霉属病菌种类调查
- 10
-
-
作者
杨芝
朱宗源
黄晓敏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89年第4期19-19,2,共2页
-
文摘
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是植物病原菌中普遍存在、危害性极大的一个类群。1845年,由于致病疫霉P.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造成了爱尔兰几十万人的饥馑。1985年以来,我们在上海郊区蔬菜上广泛收集病害样本,由茄科、豆科、葫芦科等8科、22种蔬菜作物的37份样本中分离得到13个疫霉病菌株。经鉴定,这13个菌株包括甜椒疫霉病菌,黄瓜疫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韭葱疫霉病菌4种疫霉病菌。
-
关键词
蔬菜
疫霉属病
菌种
-
分类号
S43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1991~1992年上海水稻区试品种抗性测定初报
- 11
-
-
作者
陈德明
王冬生
邵小花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23-23,共1页
-
文摘
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虫害。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水稻本身的抗病虫性,免于或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减轻水稻病虫危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是协调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对参加本市区试的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病虫性鉴定,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供生产部门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抗性
区域试验
-
分类号
S51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辣椒疫病发病因子和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 12
-
-
作者
刘永刚
吕和平
谢丙炎
朱宗源
杜蕙
-
机构
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6-59,共4页
-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005-01-12)资助
-
文摘
总结了甘肃省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明确了辣椒疫霉菌交配型、土壤菌源量、温湿度、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与病害发生流行的关系,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辣椒疫病的为害,由此确立了以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对甘肃及邻近辣椒产区的辣椒疫病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发病因子
化学防治
疫霉菌
-
Keywords
Pepper blight(Phytophthora capsici)
Pathogen
Factor of disease epidemic
Integrated management
-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实验室快速评价复配除草剂药效的新方法
被引量:7
- 13
-
-
作者
强胜
喻如俊
陈新
李扬汉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
文摘
以稻田杂草稗、鳢肠和鸭舌草作试验材料,将它们的子实与水稻在光照培养箱中用培养液进行培养.1d后加入除草剂,其加入量与每公顷田地面积用量成比例.7d后,观察根和叶的受害症状.结果表明,配方Ⅲ比单施了草胺增效明显,与恶草灵相比,虽增效不显著,但对水稻的安全性要比恶草灵大大提高.
-
关键词
药效
评价
除草剂
复配除草剂
-
Keywords
batachlor
oxadiazon
mixture
efficacy
evaluation
-
分类号
S482.4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田间试验
被引量:15
- 14
-
-
作者
顾真荣
马承铸
徐华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上海绿达蔬菜园艺基地
-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6-207,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 2 0 0 2年科技攻关项目 (0 2 3912 0 0 2 )
-
-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叶霉病
生物杀菌剂
田间试验
-
分类号
S436.4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2.292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砂培体系中甜菜多粘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彭日荷
韩成贵
杨莉莉
刘仪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
出处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7-310,共4页
-
基金
农业部重点资助
-
文摘
在改进的砂培体系中,甜菜多粘菌(Polymyxabetae)完成生活循环只需7天。利用砂培体系研究了多粘菌在不同pH值、光照、接种材料和接种量条件下,对寄主的侵染以及在其中繁殖的情况,研究了多粘菌完成侵染所需时间,侵染的游动孢子最初释放时间,游动孢子体外存活期和休眠孢子对温度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
-
关键词
甜菜多粘菌
砂培体系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Polymyxa betae, Sand cultur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S435.6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匡开源
史士英
夏其明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6,共2页
-
文摘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上海地区该病4月上旬开始发生,平均温度在15.1℃时,潜育期为7—10天,多数5—10天内能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再作秋季的侵染源。该病多发生于梅雨和秋雨季节,平均气温19.8—28.6℃时为发病盛期。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能加剧病害的流行;嫩茎生长期,肥料配比和用量以及土壤湿度等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消长。
-
关键词
芦笋
茎枯病
侵染循环
发病
-
分类号
S43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被引量:10
- 17
-
-
作者
赵建周
吴世昌
-
机构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5年第2期22-23,41,共3页
-
文摘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赵建周,吴世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201106)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j是一种分布极广(遍布各大洲)、食性很杂(粮、棉、菜等)和间歇性暴发危害的害虫。国内在60年代即有其危害...
-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抗药性
治理
-
分类号
S481.4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寡孢节丛孢菌和褶生轮枝菌对根结线虫的致病力
被引量:7
- 18
-
-
作者
钱振官
张大业
马承铸
倪根桂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浙江省金华县农业局
-
出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2期91-92,共2页
-
文摘
寡孢节丛孢菌(Arthiobotrys oligospora)属于捕食性线虫真菌,菌丝上产生的环状捕捉器,可将线虫的头部或尾部套住,即使线虫剧烈挣扎也难逃脱。进而环状菌丝长出芽管,伸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菌丝长满体腔,使线虫死亡。褶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lamelicola)是寄生性线虫真菌,对线虫的卵粒和固着寄生线虫均有较强侵染力。
-
关键词
寡孢节丛孢菌
褶生轮枝菌
根结线虫
-
分类号
S476.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洋葱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史士英
匡开源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40-44,共5页
-
文摘
用常规方法培养,观察洋葱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病菌生长的 pH 值为3~11;光照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病菌在添加硫酸镁和碳酸钙的 PDA 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
-
关键词
洋葱
叶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产孢特性
-
Keywords
Onion
Leaf blight fungus
Biological characters
Conidium formation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小菜蛾抗药性的现状、机理和对策
被引量:13
- 20
-
-
作者
吴世昌
-
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3年第2期19-22,共4页
-
文摘
小菜蛾(Ple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的、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代数多(一般在亚热带地区8~12代,热带地区20代以上),繁殖系数高(平均每头雌成虫产卵量在170粒以上),世代间虫口数量增长快,重叠现象严重。据调查,在上海地区主要世代的自然危害损失,轻的在10~20%,一般约30~50%,严重的达70%以上,以至绝产,对蔬菜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小菜蛾的防治从一开始就依赖于使用有机杀虫剂。
-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发展
成虫产卵
交互抗性
有机杀虫剂
虫口数量
亚热带地区
抗性机理
抑太保
蔬菜生产
-
分类号
S48
[农业科学—农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