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VI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姜衡 张从虬 +7 位作者 李涛 尹宗宪 吴宗华 黄佐 黄高忠 殷仁富 陈金明 吴宗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研究长期起搏器治疗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的变化及电极使用的寿命。 32例病人 ,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 ,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电极参数。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0 4 .2 2± 30 .10 (49~ 16 8)个月。置入时起搏阈值为 ... 研究长期起搏器治疗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的变化及电极使用的寿命。 32例病人 ,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 ,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电极参数。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0 4 .2 2± 30 .10 (49~ 16 8)个月。置入时起搏阈值为 0 .72± 0 .33(0 .2~ 1.5 )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85± 0 .75 (1.0~ 3.5 )V ,P <0 .0 0 0 1。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阈值是置入时的 2 .5 7倍 ,增加幅度为 2 0 1.2 %± 16 2 .9% (10 %~ 70 0 % ) ,增加绝对值为 1.13± 0 .71(0 .1~2 .5 )V。置入时电极阻抗为 6 4 2 .83± 185 .39(333~ 980 )Ω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70 2 .79± 73.0 0 (40 2~ 12 4 0 )Ω ,P >0 .0 5。更换起搏器后 ,对继续使用原心室电极的 2 8例随访 5 4 .91± 5 1.2 1(1~ 16 8)个月。 3例在更换术后 1~ 2 4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及感知障碍 ,再次手术时发现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包鞘破损及微脱位。结论 :置入性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在使用 8年以上 ,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 ,可考虑继续使用 ,但早年生产的电极 ,更换术时参数即使正常 ,亦不排除电极可能短期内发生故障 ,须随访及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电极 起搏阈值 电极阻抗 VVI型起搏器 心室电极直接参数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行体外电复律二例报告
2
作者 姜衡 吴宗华 殷仁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2,172,共2页
关键词 电抗休克 阵发性心动过速 人工起搏器 体外电复律
下载PDF
rs2200733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关联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衡 刘兵 +2 位作者 王芹 严轶文 吴宗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5期6862-6866,共5页
目的:探讨人基因组rs2200733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房颤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208例(房颤组)和不伴房颤的高血压患者405例(对照组)。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 目的:探讨人基因组rs2200733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房颤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208例(房颤组)和不伴房颤的高血压患者405例(对照组)。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rs220073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rs2200733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别为TT、TC和CC型,其基因型频率在房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1%、33.7%、8.2%和72.9%、25.9%、1.2%。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房颤组TC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s2200733位点多态性与房颤显著相关(OR=3.143,95%CI:1.442-6.581)。结论:rs2200733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房颤发生存在相关性,TC和CC基因型可能是房颤发生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rs220073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