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学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荣军 郑秀娟 +1 位作者 熊思东 储以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以放射线处理建立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并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1.25 Gy放射剂量照射C57BL/ 6小鼠,不同时间点计数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免疫细胞数,FACS动态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 目的:以放射线处理建立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并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1.25 Gy放射剂量照射C57BL/ 6小鼠,不同时间点计数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免疫细胞数,FACS动态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进一步以DC-gp100瘤苗免疫放射处理小鼠,B16F10黑素瘤细胞攻击,观察肿瘤生长的大小。结果:放射线处理后小鼠淋巴细胞数显著减少,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4highCD62low记忆样T淋巴细胞形成;T-bet表达明显上调,GATA-3表达无明显改变。与未照射组比较,放射处理小鼠经DC-gp100瘤苗免疫后具有增强抵抗 B16F10黑素瘤细胞攻击的效应,肿瘤生长明显减缓。结论:以放射线处理成功建立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并具有增强免疫保护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 CD4^+CD25^+T细胞 放射线 免疫重建
下载PDF
斑马鱼:一种新的免疫学研究模式生物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晓华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斑马鱼作为遗传、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该生物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其存在着较为完整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并且具备血液系统发育过程透明、对特异性免疫系统依赖性低等特点 。
关键词 斑马鱼 模式生物 免疫学研究 发育生物学
下载PDF
牛血清中27kDa蛋白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先安 沈燕 +3 位作者 徐薇 王缨 胡新美 熊思东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为探讨牛血清中存在的HBsAg样蛋白的性质,给HBV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研究提供依据,我们采集93份牛血清,以SDS-PAGE、WesternBlot对血清中HBsAg样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其分子量约为27kDa;以SDS-PAGE分离牛血清中的HBsAg样蛋白,经皮下多... 为探讨牛血清中存在的HBsAg样蛋白的性质,给HBV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研究提供依据,我们采集93份牛血清,以SDS-PAGE、WesternBlot对血清中HBsAg样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其分子量约为27kDa;以SDS-PAGE分离牛血清中的HBsAg样蛋白,经皮下多点免疫小鼠,可产生与人HBV编码蛋白HBsAg反应的抗体。表明该27kDa蛋白可能存在与HBsAg相似的免疫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 鉴定 抗原性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ITAC转染乳腺癌细胞系4T1的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秀利 储以微 +1 位作者 乔滨 熊思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ITAC对乳腺癌细胞系4T1体内及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ITAC真核表达质粒,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ITAC的乳腺癌细胞系ITAC-4T1。体外及体内观察ITAC-4T1细胞的生长情况。RT-PCR检测肿瘤组织ITACmRNA转... 目的:观察转染ITAC对乳腺癌细胞系4T1体内及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ITAC真核表达质粒,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ITAC的乳腺癌细胞系ITAC-4T1。体外及体内观察ITAC-4T1细胞的生长情况。RT-PCR检测肿瘤组织ITACmRNA转录水平。杀伤实验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FACS检测CD8+T细胞IFN-γ的分泌。结果:体外ITAC-4T1细胞的生长与未转染及转染空载体的4T1细胞没有差别(P>0.05)。体内ITAC-4T1细胞形成的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ITAC-4T1肿瘤组织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TACmRNA转录(P<0.01)。接种ITAC-4T1细胞的小鼠脾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IFN-γ分泌明显增加(P<0.05)。结论:ITAC基因转染可以抑制4T1细胞体内生长,与ITAC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增强效应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AC 乳腺癌 生物学行为 培养的肿瘤细胞
下载PDF
原核表达系统真核化中的核定位信号对乙肝病毒(HBV)基因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念 熊思东 袁志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研究核定位信号对真核化的T7表达系统在真核细胞及基因免疫中表达HBsAg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体外培养细胞中 ,无核定位信号的T7系统表达效率比有核定位信号组明显要高。基因免疫时 ,无核定位信号组诱发小鼠产生了针对HBsAg的特... 研究核定位信号对真核化的T7表达系统在真核细胞及基因免疫中表达HBsAg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体外培养细胞中 ,无核定位信号的T7系统表达效率比有核定位信号组明显要高。基因免疫时 ,无核定位信号组诱发小鼠产生了针对HBsAg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而含核定位信号的T7表达系统则未能诱发小鼠发生明显的免疫应答。提示T7系统是一种胞浆表达系统 ,将T7RNA聚合酶引入核定位信号后该系统的表达效率降低 ,甚至不能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定位信号 乙肝病毒 基因免疫 T7表达系统
下载PDF
2011诺贝尔奖:免疫学研究的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储以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1-475,共5页
201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从事免疫学研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树突状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基于他们的研究,人们逐渐明确了固有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在抗原识别,进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的作... 201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从事免疫学研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树突状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基于他们的研究,人们逐渐明确了固有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在抗原识别,进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文对上述3位科学家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及他们所开创的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诺贝尔奖
下载PDF
SmB/B’抗原表位的基因免疫诱导多谱系抗体的生成
7
作者 吴瑾 吴厚生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SmB/B’抗原表位的基因免疫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SmB/B’抗原表位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基因免疫的方法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B/B’抗体及多谱系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结果SmB... 目的 研究SmB/B’抗原表位的基因免疫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SmB/B’抗原表位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基因免疫的方法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B/B’抗体及多谱系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结果SmB/B'自身抗原表位为基础的基因免疫正常小鼠诱导了多种抗核抗体的产生,除抗SmB/B’抗体外,还包括抗SS-A、SS-B、rRNP、Scl-70,这些抗体可与细胞的多种成分相结合。结论 抗SmB/B’抗体可由自身SmB/B’的抗原表位诱生,并可进一步诱导多种抗核抗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原表位 基因免疫 诱导 RNP 免疫印迹法 体外 正常小鼠 核型 细胞
下载PDF
科帕卡巴纳海滩拾贝--13届国际免疫学大会汇集了什么新进展和新思路?
8
作者 金伯泉 吴玉章 +3 位作者 熊思东 徐薇 于益芝 周光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关键词 胸腺髓质 Th IL Treg 抗原提呈细胞 AIRE 免疫学 基础医学 细胞克隆 提呈抗原 TLR 亚群 杀伤功能 肿瘤免疫 LP DC
下载PDF
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增强HBV preS2/S基因免疫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志刚 张进平 +3 位作者 王缨 储以微 徐薇 熊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15,共6页
目的研究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共表达体系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基因免疫小鼠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及二者所诱生的抗体亚型的差异。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真核... 目的研究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共表达体系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基因免疫小鼠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及二者所诱生的抗体亚型的差异。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将构建的质粒进行基因免疫,应用DOT-EIA和ELISA等检测其所产生的抗体水平。结果①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②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基因免疫小鼠不仅可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且具有明显增强效应(P<0·05)。③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与常规真核表达质粒相比不仅可诱生同等程度的Th1型免疫应答,而且能够诱生更强的Th2型免疫应答(P<0·01)。结论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pCMV-T7pol/pT7IRES-HBs双质粒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化的原核表达系统 基因免疫 HBV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中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52
10
作者 岳文杰 刘懿 +6 位作者 徐薇 董乐 罗晓婷 蒋蔚茹 孙旭 钟良 刘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9,488,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病灶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以半定量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从中选取10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该10例UC患者外周血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结果 IL-2在UC患者肠黏膜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周围正常黏膜。在UC患者不同活动度组间,IL-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轻度组的IL-2mRNA表达水平高于中、重度组。IL-4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17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10在病灶部位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黏膜,但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UC患者中的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UC患者。UC患者肠黏膜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ESR、CRP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2、IL-4、IL-17及IL-10通过发挥不同的促炎或抑炎作用可能参与介导了UC发病,其mRNA表达水平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IL-4、IL-17及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亦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用来评估UC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4 IL-17 IL-10 溃疡性结肠炎(UC)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格局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储以微 刘荣军 +4 位作者 张镭 金美玲 郑秀娟 郑惠如 熊思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数量、亚群比例、细胞表型及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次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术对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记忆样表型T细胞进...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数量、亚群比例、细胞表型及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次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术对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记忆样表型T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体外以PH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h后检测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化疗后外周淋巴细胞数量迅速减少,1周左右达最低水平,此后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淋巴细胞恢复过程中,CD3+、CD8+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记忆样表型T细胞(CD44high,CD62Llow)比例增加;增生期淋巴细胞在体外以PHA刺激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没有下降,个别患者的杀伤能力还有所增强。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不仅没有降低免疫功能,反而可增强其免疫效应,该结果为临床肿瘤患者化疗后开展免疫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减少症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重建 记忆样表型 肺癌
下载PDF
CXCL16趋化因子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焕宾 龚燕萍 +3 位作者 储以微 张进平 蒋正刚 熊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9-373,378,共6页
目的 :研究CXCL1 6在免疫性肝脏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XCL1 6在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通过特异中和抗体的体内阻断CXCL1 6功能实验 ,观察ALT水平、肝脏病理变化、TNF α和FasL凋亡基因表达、肝脏内... 目的 :研究CXCL1 6在免疫性肝脏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XCL1 6在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通过特异中和抗体的体内阻断CXCL1 6功能实验 ,观察ALT水平、肝脏病理变化、TNF α和FasL凋亡基因表达、肝脏内浸润淋巴细胞及其主要T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及小鼠存活率等指标 ,研究CXCL1 6在肝脏炎症和损伤中的作用 ,并初步探讨它的可能机理。结论 :肝脏组织中CXCL1 6的上调表达介导了特异性淋巴细胞向肝脏局部组织的趋化和募集 ,并协同调节其它相关分子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6 趋化因子 淋巴细胞 免疫性肝损伤 卡介苗 脂多糖
下载PDF
C家族趋化因子XCL1增强CVB3基因疫苗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岳艳 徐薇 +3 位作者 蒋正刚 胡林昆 李康 熊思东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提高以往构建的基因疫苗pcDNA3.1-VP1的抗B3型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的免疫效果,以编码C家族趋化因子XCL1的质粒pcDNA3.1-XCL1共注射,观察诱导的CVB3特异性免疫应答及CVB3病毒性心肌炎预防效果。将两种质粒各50μg混合后分别于0、2、4... 为提高以往构建的基因疫苗pcDNA3.1-VP1的抗B3型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的免疫效果,以编码C家族趋化因子XCL1的质粒pcDNA3.1-XCL1共注射,观察诱导的CVB3特异性免疫应答及CVB3病毒性心肌炎预防效果。将两种质粒各50μg混合后分别于0、2、4、6周肌注免疫小鼠4次,末次免疫后4周分别以5×LD50剂量CVB3攻击小鼠观察保护率,或以3×LD50剂量CVB3感染小鼠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的诱生。结果显示,与单纯pcDNA3.1-VP1质粒相比,XCL1质粒共注射可增强血清CVB3特异性IgG以及特异性CTL应答。5×LD50病毒攻击后,共注射组体重降低7.28%,而pcDNA3.1-VP1组体重降低10.97%;共注射组28 d保护率达40%,高于pcDNA3.1-VP1组的30%。3×LD50病毒感染后心肌组织病理显示,共注射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心肌内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而pcDNA3.1-VP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提示XCL1质粒共注射可增强CVB3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抗病毒保护,可有效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B3 基因疫苗 XCL1 共注射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活性DNA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的量效关系及其特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瑾 熊思东 +1 位作者 吴厚生 吕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1,87,共4页
目的:研究活性DNA的剂量与其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关系,并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研究。方法:从ConA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DNA,以不同剂量的活性DNA免疫同系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IgG类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产生抗体的亚... 目的:研究活性DNA的剂量与其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关系,并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研究。方法:从ConA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DNA,以不同剂量的活性DNA免疫同系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IgG类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产生抗体的亚型,用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结果:10μg活性DNA能100%诱导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生成,诱导的抗体以IgG1类为主,且小鼠肾脏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5μg活性DNA诱导小鼠ANA阳性率为25%。结论:10腭活性DNA即可诱导小鼠SLE样综合征,主要诱导自身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学 活性DNA 剂量 关系 ELISA法 免疫荧光检测法 IgGI类 自身体液免疫应答 动物实验
下载PDF
C3d-P28增强乙肝病毒基因免疫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立新 徐薇 +1 位作者 关庆东 熊思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研究补体C3d中P2 8分子对HBV基因免疫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为增强基因疫苗细胞免疫的效果寻求新方法。方法 :分别分离获取C3d P2 8和HBV preS2 /S编码基因 ,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VAON33中 ,构建相应重组质粒pVAON33 S... 目的 :研究补体C3d中P2 8分子对HBV基因免疫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为增强基因疫苗细胞免疫的效果寻求新方法。方法 :分别分离获取C3d P2 8和HBV preS2 /S编码基因 ,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VAON33中 ,构建相应重组质粒pVAON33 S2 /S (仅含HBV preS2 /S编码基因 )和pVAON33 S2 /S P2 8.4 (含HBV preS2 /S和 4拷贝C3d P2 8的编码基因 ) ,并以PCR、酶切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以肌肉注射法对BALB/c小鼠实施 3次基因免疫 ( 10 0 μg/10 0 μL·只 ) ,间隔 3wk ,并以空质粒免疫小鼠作为对照。免疫小鼠脾细胞体外经HBsAg刺激后 ,用3 H TdR掺入法和同位素释放法 ,分别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和CTL杀伤活性。结果 :pVAON33 S2 /S和 pVAON33 S2 /S P2 8.4免疫小鼠的脾细胞 ,均显示较强的特异性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 ,但后者显著强于前者 (P <0 .0 5 )。结论 :C3d P2 8可增强HBV pre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 细胞免疫应答 补体C3d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下载PDF
IP10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秀利 储以微 +1 位作者 邓富刚 熊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3,108,共6页
目的:研究IP10对机体整体及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IP10的4T1细胞株(IP10-4T1)。观察IP10-4T1细胞生长情况,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情况。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免疫应... 目的:研究IP10对机体整体及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IP10的4T1细胞株(IP10-4T1)。观察IP10-4T1细胞生长情况,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情况。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水平。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XCR3的表达。结果:pcDNA3-IP10转染不影响4T1细胞体外生长。IP10-4T1形成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瘤重显著减轻,该荷瘤小鼠生存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IP10-4T1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P<0.05)。IP10-4T1细胞形成的肿瘤内CXCR3+细胞浸润增加,肿瘤内分离的淋巴细胞抗原刺激后显著增殖(P<0.05)。结论:IP10可能通过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促进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并增强肿瘤内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介导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10 抗肿瘤免疫 机制
下载PDF
肿瘤细胞诱导抗双链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吕顺 恽小婧 +3 位作者 吴瑾 郑秀娟 吴厚生 熊思东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为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诱导anti 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 ,将灭活的SP2 /0、Wehi 16 4、P815等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 ,结果均产生了高滴度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对肿瘤细胞诱导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表明 ,其结合DN... 为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诱导anti 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 ,将灭活的SP2 /0、Wehi 16 4、P815等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 ,结果均产生了高滴度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对肿瘤细胞诱导的anti dsDNA自身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表明 ,其结合DNA不具有种属、序列、构象特异性。进一步用c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 ,anti dsDNA自身抗体还能结合多种肿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诱导 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产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淋巴细胞减少状态下的肿瘤免疫格局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储以微 温锦娣 熊思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3,共7页
放化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改变了免疫细胞亚群的格局,启动了免疫细胞的内源性增殖,重建了一个新的免疫微环境。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免疫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功能显著下调;内源性细胞因子IL-7、IL-15等供应增多,淋巴细胞高效扩增;抗原... 放化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改变了免疫细胞亚群的格局,启动了免疫细胞的内源性增殖,重建了一个新的免疫微环境。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免疫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功能显著下调;内源性细胞因子IL-7、IL-15等供应增多,淋巴细胞高效扩增;抗原提呈细胞功能增强和以非对称性为特点的淋巴细胞自稳性增生的改变等相关。经历了淋巴细胞减少状态下肿瘤免疫格局的改变后,机体消除了抑制肿瘤免疫的重要因素,打破了肿瘤免疫耐受。肿瘤放化疗后选择合适时间点与生物治疗联合治疗,可以诱导出优于单一生物治疗的抗肿瘤效应,部分修正了以往认为放化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不利于抗肿瘤免疫生物治疗的观念,为临床攻克肿瘤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减少状态 肿瘤免疫格局 免疫重建 肿瘤免疫生物治疗 肿瘤疫苗 细胞过继转输治疗
下载PDF
不同免疫途径对chitosan-DNA疫苗诱导CVB3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薇 沈燕 +2 位作者 张进平 王缨 熊思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确定新型chitosan DNA疫苗的有效免疫途径。方法 将chitosan pcDNA3 VP1疫分别苗以肌注、口服、滴鼻 3种免疫方式免疫Balb c小鼠 ;以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gG、IgM、IgA ,评估其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以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目的 确定新型chitosan DNA疫苗的有效免疫途径。方法 将chitosan pcDNA3 VP1疫分别苗以肌注、口服、滴鼻 3种免疫方式免疫Balb c小鼠 ;以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gG、IgM、IgA ,评估其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以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CTL活性反映其诱导细胞免疫 ;以 5LD50 致死剂量CVB3攻击免疫小鼠 ,评价不同免疫途径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①在诱导CVB3特异性体液免疫方面 :chitosan pcDNA3 VP1疫苗肌注组诱生了高水平IgM和IgG ,但未能诱生黏膜IgA ;口服免疫组仅诱生低水平的黏膜IgA ,未能诱生特异性IgM和IgG ;滴鼻组可诱生低水平的IgM及高水平的IgG和黏膜IgA。②在诱导CVB3特异性细胞免疫方面 :仅滴鼻组诱导了较高水平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和CTL活性 ;口服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活性稍弱 ;肌注组几乎不能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③免疫保护作用 :滴鼻组可保护 33.3%小鼠长期存活 ;口服组仅达到 16 .7%的保护率 ;肌注组无保护作用。结论 滴鼻免疫途径可能是chitosan pcDN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DNA疫苗 诱导 CVB3 特异性 免疫应答 影响 滴鼻
下载PDF
Th17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毅 储以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7,共3页
Th17是最近发现的CD4+效应T细胞的新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的共同作用下分化发育成为Th17细胞。在其分化发育过程中,RORγt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分化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L-17在多... Th17是最近发现的CD4+效应T细胞的新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的共同作用下分化发育成为Th17细胞。在其分化发育过程中,RORγt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分化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使用抗IL-17的抗体或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的症状。Th17细胞的发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与其相关的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IL-17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