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甲龟板的抗突变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法京 王明艳 +1 位作者 贾敏 王兴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实验指标,对天然中药鳖甲及龟板的抗突变效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鳖甲及龟板均具有抗突变活性。
关键词 抗突变 鳖甲 龟板
下载PDF
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志鹏 陈福真 +4 位作者 符伟国 徐欣 孙宝荣 纪元 钟慈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建立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0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要分为4组:1个对照组(NS)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己烯雌酚1mg/(kg·d)(D... 目的 建立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0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要分为4组:1个对照组(NS)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己烯雌酚1mg/(kg·d)(DES1组)、2mg/(kg·d)(DES2组)和2mg/(kg·d)加三苯氧胺1mg/(kg·d)(TAM组)胃饲3个月后,观察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病变动脉呈灰白色,管壁僵硬,与无明显病变动脉交替出现;光镜下平滑肌细胞聚集成团束状,晚期被大量纤维组织所取代;电镜下变性平滑肌细胞核膜模糊或消失,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在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周围有许多胶原纤维,病变晚期大量胶原纤维中夹杂萎缩的平滑肌细胞。DES1组、TAM组和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本实验以雌激素诱发大鼠产生类似于人类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疾病模型,提示雌激素参与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大动脉炎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大鼠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细胞溶酶体内外铜分布的研究
3
作者 金洁 夏蓓莉 +3 位作者 李乃忠 左伋 陈秀珍 吴正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1期10-11,64,共3页
本文以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离体细胞模型,首次利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不同基因组成状态(9例患者、7例来合子、8例正常对照)下以及不同病程人的成纤维细胞中溶酶体内外钢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本文以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离体细胞模型,首次利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不同基因组成状态(9例患者、7例来合子、8例正常对照)下以及不同病程人的成纤维细胞中溶酶体内外钢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LD早期患者细胞中溶酶体外的铜含量高于溶酶体内,而随病程的延长,铜逐渐向溶酶体内集聚。与此相比较,来合于和对照组细胞中溶酶体内外铜含量无显著差异。由此讨论了溶酶体在HLD病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提示本法可作为筛选症状前患者和杂台子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成纤维细胞 溶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