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焦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星 岑戎 +3 位作者 徐富星 夏俊 罗晨 程福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37-38,41,共3页
目的 :为研究放大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富士能EG - 4 85ZH对 30名随机抽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在完成常规检查后 ,对胃窦部黏膜实行色素喷洒 ,启动变焦放大功能 ,按照金宣真等的新胃炎分类法对黏膜进行分... 目的 :为研究放大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富士能EG - 4 85ZH对 30名随机抽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在完成常规检查后 ,对胃窦部黏膜实行色素喷洒 ,启动变焦放大功能 ,按照金宣真等的新胃炎分类法对黏膜进行分类 ,并在同部位取活检做病理 ,按照悉尼分类法分类后 ,进行对比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新的分型法与患者胃黏膜的萎缩与肠化生程度明显相关 ,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而且F1型为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正常胃黏膜分型。结论 :新的放大内镜胃炎分类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胃黏膜的组织情况 ,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内镜 新胃炎分类法 悉尼分类法 病理
下载PDF
放大色素内镜在诊断结直肠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项平 《胃肠病学》 2007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对其癌前先兆(premalignant precursors)者进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结直肠癌癌前先兆分为癌前疾病(premalignant conditions)和癌前病变(premalignan...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对其癌前先兆(premalignant precursors)者进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结直肠癌癌前先兆分为癌前疾病(premalignant conditions)和癌前病变(premalignant lesions)。癌前疾病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此类疾病时的癌变概率增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结直肠癌 放大色素内镜 诊断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癌前疾病 治疗有效率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胃肠道巨大息肉高频电摘后应用金属夹预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龙 项平 +2 位作者 吕有灵 徐富星 张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69-69,7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巨大息肉高频电摘后应用金属夹预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 2 7枚胃肠道巨大息肉行高频电凝摘除后应用金属夹钳夹息肉残蒂或创面。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及穿孔 ,平均随访 35d。结论 胃肠道... 目的 探讨胃肠道巨大息肉高频电摘后应用金属夹预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 2 7枚胃肠道巨大息肉行高频电凝摘除后应用金属夹钳夹息肉残蒂或创面。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及穿孔 ,平均随访 35d。结论 胃肠道巨大息肉高频电摘后应用金属夹能有效预防迟发性出血和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巨大息肉 高频电摘 金属夹 出血 穿孔
下载PDF
Dieulafoy病的急诊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治疗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龙 徐富星 +3 位作者 张琴 吕有灵 张珏莹 徐周敏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356-357,共2页
我院和上海华东医院自1999年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Dieulafoy病患者11例,急诊内镜下行金属夹钳夹治疗,全部止血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DIEULAFOY病 急诊治疗 金属止血夹 钳夹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假憩室样形态的溃疡性结肠炎1例
5
作者 陈星 夏俊 +3 位作者 岑戎 姚健凤 项平 徐富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 炎症性憩室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硬化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龙 徐富星 +3 位作者 张琴 吕有灵 张珏莹 徐周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72例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EVS)和药物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对有关结果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 硬化治疗 药物治疗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星 岑戎 +2 位作者 徐富星 项平 欧平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1~2 0 0 2年中胃镜检查发现的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患者进行Hp检测 ,对Hp阳性患者 ,进行Hp根除治疗 ,随访 6个月 ,观察其胃镜下的改变。结果  4 939例胃镜检...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1~2 0 0 2年中胃镜检查发现的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患者进行Hp检测 ,对Hp阳性患者 ,进行Hp根除治疗 ,随访 6个月 ,观察其胃镜下的改变。结果  4 939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共发现 1 3例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 ,占检查总人数的 0 2 6 %。平均年龄 2 9岁 ,均为女性患者。主要症状均为上腹部疼痛。所有患者均有Hp感染。Hp根除成功后 ,症状和胃镜下结节状表现消失 ,病理证实胃黏膜下淋巴滤泡也随之消失。结论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可作为Hp阳性胃炎的内镜下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结节状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放大胃镜下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胃黏膜分型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星 刘变英 +2 位作者 汪嵘 原丽莉 徐富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5期336-337,共2页
1983年幽门螺杆菌(Hp)发现以来,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逐渐明确.除菌以后引起的胃黏膜病理的组织学改变也已得到公认[1].但是,由除菌引起的内镜下改变的报道还不多.我们利用金宣真的胃炎分类法[2... 1983年幽门螺杆菌(Hp)发现以来,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逐渐明确.除菌以后引起的胃黏膜病理的组织学改变也已得到公认[1].但是,由除菌引起的内镜下改变的报道还不多.我们利用金宣真的胃炎分类法[2]对除菌前后的胃黏膜进行观察,比较放大内镜下除菌前后胃黏膜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根除幽门螺杆菌 分型 胃炎 胃镜 放大内镜 内镜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