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走出哲学“困境”的几点思考 |
孙麾
江丹林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
|
作为后形而上学建构者的王船山——读《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 |
刘梁剑
|
《船山学刊》
|
2004 |
0 |
|
3
|
探析柏拉图“哲学王” |
李国亮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4
|
略论企业伦理与社会文化背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伦理的一种思路 |
朱贻庭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12
|
|
5
|
心学的理论走向与内在紧张 |
杨国荣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6
|
创造与传统──简论“创造”价值之确立与演进 |
高瑞泉
|
《学术界》
CSSCI
|
1998 |
3
|
|
7
|
神学形式下的人文内涵——董仲舒与儒学的衍变 |
杨国荣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2 |
2
|
|
8
|
自我与群体:价值选择的历史走向 |
杨国荣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9
|
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及其启示 |
顾红亮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
10
|
论《新民主主义论》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
江丹林
|
《学术界》
CSSCI
|
1998 |
1
|
|
11
|
技术与人性的冲突 |
陈蓉霞
|
《科学文化评论》
|
2004 |
2
|
|
12
|
中国近代的实证论思潮及其历史特点 |
杨国荣
|
《中国哲学史》
|
1993 |
1
|
|
13
|
论马克思自由观的真谛——自由是主体的自我实现 |
陈新汉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1989 |
1
|
|
14
|
“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略评冯契先生“智慧说” |
丁祯彦
|
《唐都学刊》
|
1998 |
1
|
|
15
|
马克思非西方社会研究探源 |
江丹林
孙麾
|
《学术界》
CSSCI
|
1997 |
0 |
|
16
|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评《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 |
江丹林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7
|
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 |
顾红亮
|
《学术界》
CSSCI
|
1998 |
0 |
|
18
|
近代中国的成人追求: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古秀蓉
|
《兰州学刊》
|
2000 |
0 |
|
19
|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 |
陈蓉霞
|
《科学文化评论》
|
2005 |
0 |
|
20
|
女人天生是第二性? |
陈蓉霞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