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经济:二十一世纪上海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鲍宗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9,共5页
文章认为 ,上海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 ,面对新经济对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人才、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的挑战 ,必须进行人才战略选择 ,通过实现国际化战略、价值战略和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 。
关键词 新经济 上海 人力资源 战略选择
下载PDF
当代“文明论”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宗豪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2期53-59,共7页
近现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文明"问题进行了种种反思和探索,形成了四种最具特色的文明论。以马克思的"文明实践论"来解读这些"文明论",可以发现其实则经历了三种转型。由此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开展多... 近现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文明"问题进行了种种反思和探索,形成了四种最具特色的文明论。以马克思的"文明实践论"来解读这些"文明论",可以发现其实则经历了三种转型。由此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开展多向度研究,并在"文明实践"视域中研究当代中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实践,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发展走出不文明、不和谐城市化误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实践论” 科学发展 文明城市创建 城市文明
下载PDF
北京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鲍宗豪 王瑞 《中国建设信息》 2015年第11期20-23,共4页
近年来,北京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在制度规则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个次级系统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突破。
关键词 创新 治理 社会 北京 运行机制 机构体系 规则体
下载PDF
人才资本化评估研究
4
作者 鲍宗豪 向昆 许卫林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研究人才资本无形资产的评估,对于人才价值的实现,对于实施人才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促进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人才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依据马克思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以及舒尔茨等西方经济学家有关人才资本、智力资本的理论... 研究人才资本无形资产的评估,对于人才价值的实现,对于实施人才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促进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人才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依据马克思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以及舒尔茨等西方经济学家有关人才资本、智力资本的理论,我们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构建了人才资本化评估模型——人才总资本的货币计量模型,同时对"人才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货币计量方法"、"人才资本参与收益分配"三个关系到人才资本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作了具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本 特质 总资本 评估模型
下载PDF
关注特大型城市社会新秩序的构建
5
作者 鲍宗豪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18,共1页
作为一家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杂志,《开放导报》在纪念创刊20周年之际,需要更加关注深圳跻身全国特大型城市过程中,有关土地、环境、人口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社会诚信等突出问题的破解,要关注特大型城市社会新秩序的构建... 作为一家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杂志,《开放导报》在纪念创刊20周年之际,需要更加关注深圳跻身全国特大型城市过程中,有关土地、环境、人口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社会诚信等突出问题的破解,要关注特大型城市社会新秩序的构建,在促进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城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城市社会 秩序 创刊20周年 城市公共安全 社会诚信 深圳 国际化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变革——弥补土地资本化缺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鲍宗豪 王滢涛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6-53,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率逐年升高,以“土地资本化”为驱动的城市发展逻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土地财政”看似为城市化提供资本,却因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导致“目的”和“手段”关系扭曲,给中国城市集聚了巨大的社会风险。文章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率逐年升高,以“土地资本化”为驱动的城市发展逻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土地财政”看似为城市化提供资本,却因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导致“目的”和“手段”关系扭曲,给中国城市集聚了巨大的社会风险。文章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财政体制、考核机制等四个分析角度,围绕“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的城市社会风险问题,提出变革土地产权制度和财税制度、政府职能归位、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以期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城市化 社会风险 制度
下载PDF
论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8
7
作者 鲍宗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2,共8页
文章认为,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人在数字化时代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强调站在数字化时代认识人文精神,不仅突出了人文精神的时代性,突出了不同时代人文精神有其不同的历史内涵,而且强调了认识与探讨当代人文精神的新的... 文章认为,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人在数字化时代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强调站在数字化时代认识人文精神,不仅突出了人文精神的时代性,突出了不同时代人文精神有其不同的历史内涵,而且强调了认识与探讨当代人文精神的新的历史条件与新的语境。在数字化时代,要在技术、经济与制度的互动中,促进民族人文精神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人文精神 语境 建设
下载PDF
世界城市与人文精神 被引量:3
8
作者 鲍宗豪 《中国城市经济》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人类城市演进史表明,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文化学上的一个单位。世界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在该城市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人文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只有从过去、从传统、从历史文... 人类城市演进史表明,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文化学上的一个单位。世界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在该城市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人文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只有从过去、从传统、从历史文化遗产中,现代都市人才能获得认识自身以及环境的必要知识,才能认清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现在何处,能够而且应当干什么,以及将走向何方。建设世界城市,可“跨越”经济增长的阶段,但不能“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此文不仅对将目标定位为建设世界城市的上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深圳及其他城市的定位和发展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人文精神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 城市精神 文化形象 人文教育
下载PDF
文明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鲍宗豪 《中国名城》 2011年第4期17-27,共11页
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正面临挑战,如资源约束、空气污染等。从人类城市变迁的四种模式:"商业模式"、"工业模式"、"生态模式"和"文明模式",可以发现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 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化正面临挑战,如资源约束、空气污染等。从人类城市变迁的四种模式:"商业模式"、"工业模式"、"生态模式"和"文明模式",可以发现文明城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的历史逻辑。在比较分析"A模式"、"B模式"、"C模式"基础上,将文明城市界定为"W模式"——可持续城市化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具有的特质:形态文明、功能文明与素质文明的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综合考核可持续城市化绩效的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城市 模式 可持续城市化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宗豪 《党政论坛》 2017年第3期15-16,共2页
近年来,中国的智库建设方兴未艾,种种"智库"不断涌现。但当今中国的智库主要是政府智库、研究机构(全国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西方则主要是民间智库,或与政府和军方有密切利益合作关系的民间智库。中国的民间智库总体较... 近年来,中国的智库建设方兴未艾,种种"智库"不断涌现。但当今中国的智库主要是政府智库、研究机构(全国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西方则主要是民间智库,或与政府和军方有密切利益合作关系的民间智库。中国的民间智库总体较弱,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民间智库,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以"混合所有制"方式运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智库,我认为是中国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方式运作 价值取向 混合所有制 研究机构 特色理论 西方经验 决策咨询 《新华文摘》 测评体系
下载PDF
论维护民族文化主权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宗豪 《政策》 2003年第4期42-43,共2页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主权,输送西方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企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通过维护民族文化,消除'全球场'中文化发展的不平等、不公正性,保证和实现世界新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主权,输送西方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企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通过维护民族文化,消除'全球场'中文化发展的不平等、不公正性,保证和实现世界新文化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主权 中国 文化全球化 文化主权 文化霸权 文化冲突
下载PDF
世界城市与人文精神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宗豪 《上海改革》 2003年第4期9-17,共9页
上海市领导提出“科教兴市”战略,它对于上海在高科技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城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引用当今国外学者对“世界城市”的描述,提出上海未来5年要确立世界城市的目标和定位,并结合上海未来5年“跨越式”发展... 上海市领导提出“科教兴市”战略,它对于上海在高科技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城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引用当今国外学者对“世界城市”的描述,提出上海未来5年要确立世界城市的目标和定位,并结合上海未来5年“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探讨人文精神对上海世界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人文精神 上海 高科技领域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文化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鲍宗豪 《杭州》 2010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全球视野下。
关键词 软实力 全球视野 文化产业 文化强市 城市文化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大城市 发展方式 城市化
下载PDF
试论认识活动的种种预设
14
作者 何云峰 鲍宗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92-96,共5页
本文作者认为,在主体认识客体的现实认识活动中,有许多基础性的预设信念存在。因为主体对诸如对象的存在、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知识)的本质等等基础性问题必须首先给予解答,这是认识活动开展的前提。但是,这种解答往往又很... 本文作者认为,在主体认识客体的现实认识活动中,有许多基础性的预设信念存在。因为主体对诸如对象的存在、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知识)的本质等等基础性问题必须首先给予解答,这是认识活动开展的前提。但是,这种解答往往又很少以显性的方式表现于外,而是以预设的形式存在于主体的全部信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认识活动 预设 信念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强市战略——以“沈阳文化强市战略”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宗豪 《中国名城》 2010年第5期8-15,共8页
以空间形式、材料、技术三个角度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民居体现的生态价值和构思,结合当代生态建筑设计案例,总结出在生态建筑设计创新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 传统民居 生态价值观 生态建筑设计 创新 方法学
下载PDF
论唯物主义信仰的哲学基础——深层解读恩格斯“物质和运动”的哲学本体
16
作者 刘潼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唯物主义的信仰滑坡在哲学上根源于物质本体论的基础缺失。因马克思的哲学是"物质本体"还是"实践本体"的争论长期没有结果,缺失的基础难以弥补。马克思以此岸性的革命实践取代彼岸性的哲学理论,突显了近代哲学转折... 唯物主义的信仰滑坡在哲学上根源于物质本体论的基础缺失。因马克思的哲学是"物质本体"还是"实践本体"的争论长期没有结果,缺失的基础难以弥补。马克思以此岸性的革命实践取代彼岸性的哲学理论,突显了近代哲学转折的鲜明特征。但马克思没有写下自己的理论哲学,却也给后人从实践思想过渡到理论哲学留下了困难。恩格斯对自然哲学的研究试图解决两者统一的难题,却因为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而在物质本体的阐述上陷入了逻辑悖论。若对恩格斯物质和运动关系作深层的矛盾分析,便可与马克思对商品内在价值关系的矛盾分析逻辑吻合。这一方法穿越了后来语言哲学和量子时代的认识,为物质本体内在实践观和辩证法的绽放剖开了逻辑的缝隙,是一条建构信仰的奠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信仰 物质本体 实践本体 本体矛盾 人本崇拜
下载PDF
追问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起点——读张世英先生、俞宣孟先生之本体观有感
17
作者 刘潼福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57-175,共19页
起点问题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个视角:最初是从时间先后的生存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依靠猜测的模糊本体逐渐被科学精准的研究成果所取代,慢慢淡出视野;后来的本体论主要是从理念的普遍... 起点问题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个视角:最初是从时间先后的生存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依靠猜测的模糊本体逐渐被科学精准的研究成果所取代,慢慢淡出视野;后来的本体论主要是从理念的普遍性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因为没有时间先后,绝对的本体与追溯本体的思维同在,凸显了人的存在价值,正在成为显学。张世英先生的本体观兼容了两个视角,而俞宣孟先生的本体观,主要是从后一视角展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本体观 张世英 当代中国 本体论问题 追问 自然科学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网络经济”的伦理学探讨
18
作者 鲍宗豪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网络经济”面临的伦理问题如今,全球经济已加速走向因特同时代,因特网的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意味着生产的传统因素——资金和熟练劳动力——不再是经济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是越来越多地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一方面... “网络经济”面临的伦理问题如今,全球经济已加速走向因特同时代,因特网的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意味着生产的传统因素——资金和熟练劳动力——不再是经济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是越来越多地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变革作用,日益彰显;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伦理学 道德规范
下载PDF
专家学者畅谈十六届三中全会——正确认识“率先”现代化
19
作者 鲍宗豪 《上海改革》 2003年第11期32-33,34,共3页
关键词 “率先” 现代化 信息化 质量 经济发展理论
下载PDF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突出“六大关怀”
20
作者 鲍宗豪 《云岭先锋》 2017年第6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2013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时,又突出了'城镇化'的主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2013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时,又突出了'城镇化'的主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7年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为此,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突出'六大关怀',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全国文明城市 测评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