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胆肠内瘘治愈胆管损伤性胆漏1例
1
作者 林擎天 安大玖 毛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04-204,共1页
患者,女性,42岁,因在外地行胆囊切除术后致胆漏转入本院.于2003年3月5日施行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 创伤与损伤 胆漏 自发性胆肠内瘘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新平 韩毓 +3 位作者 柴宇啸 王炳 张怡 曲兴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FISH法检测40例晚期(IV期)胃癌患者Her-2基因均为扩增,按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FISH法检测40例晚期(IV期)胃癌患者Her-2基因均为扩增,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SOX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按WHO规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标准D_2手术比例为83.3%(10/12),R_0切除率为83.3%(10/1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标准D_2手术比例为57.1%(4/7),R_0切除率为71.4%(5/7),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2=6.027,4.128,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表现为I^II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其中骨髓抑制26例(65.0%),恶心、呕吐18例(45.0%),神经毒性19例(47.5%),腹泻10例(25.0%),肝功能损害7例(17.5%),心脏毒性1例(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进展期胃癌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血管重建治疗胰头、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被引量:3
3
作者 曲兴龙 陈新平 陈福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28-83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确诊时,多数为晚期,常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即属手术禁忌症。本研究旨在探讨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切... 背景与目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确诊时,多数为晚期,常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即属手术禁忌症。本研究旨在探讨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切除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及生存率。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5年6月5例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其中胰头癌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3例,十二指肠癌合并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2例。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人工血管感染、阻塞并发症。随访10个月死亡1例,24个月死亡1例,术后存活超过3年2例,超过4年1例。结论:对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血管重建手术是安全的,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人工血管 血管重建
下载PDF
氟尿嘧啶、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抗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和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新平 曲兴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FA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抗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上海博爱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FA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抗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上海博爱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FAC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情况,最后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OD、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A、AST、ALT、LDH、CK及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70.0%(2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降低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减少对心肌及肝脏功能的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晚期乳腺癌 抗氧化能力 肝功能 心肌酶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曲兴龙 陈新平 陈福真 《中国医药》 2006年第8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CT-PV患者的上消化道钡餐、彩超、磁共振门静脉成像、间接门静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TPV诊断主要依据为X线钡餐、胃镜、彩超、磁共振门静脉...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CT-PV患者的上消化道钡餐、彩超、磁共振门静脉成像、间接门静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TPV诊断主要依据为X线钡餐、胃镜、彩超、磁共振门静脉成像、门静脉造影。其中磁共振门静脉成像、门静脉造影是确诊的完全标准。结论对需手术者应选用断流术,门静脉压力>30cmH2O以上者应加作脾、肾静脉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高血压
下载PDF
胃平滑肌肿瘤1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曲兴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 13例 ,分析肿瘤生长的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 :肿瘤位于胃体部 8例 (6 2 % ) ,胃窦部 3例 (2 3% ) ,胃底部 2例 (15 % ...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 13例 ,分析肿瘤生长的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 :肿瘤位于胃体部 8例 (6 2 % ) ,胃窦部 3例 (2 3% ) ,胃底部 2例 (15 % )。胃镜诊断率 5 4 % ,钡餐诊断率 75 % ,B超诊断率 6 9% ,CT诊断率 4 0 %。行胃次全切除术 5例 ,局部切除术 4例 ,全胃切除术 3例 ,姑息切除术 1例 (肝多发转移 )。病理诊断 :胃平滑肌瘤 7例 ,胃平滑肌肉瘤 6例。结论 :结合病史 ,多种辅助检查 (尤其是B超 )综合诊断 ,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 ,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胃平滑肌肉瘤 B超检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经腹腔化疗泵化疗的并发症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大玖 毛锋 +2 位作者 曲兴龙 陈新平 郁瑾瑜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591-592,共2页
目的 :探讨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在联合腹腔化疗中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经治的 186例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行术中植入化疗泵 ,随访并总结植泵近期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引起原因及措施。结果 :共出现与化疗... 目的 :探讨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在联合腹腔化疗中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经治的 186例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行术中植入化疗泵 ,随访并总结植泵近期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引起原因及措施。结果 :共出现与化疗泵有关的并发症 2 8例 ,发生率 15 .2 % % ,其中化疗泵周围并发症 12例 ,发生率为 6 .4 % ,包括泵周积液、局部感染、药泵渗漏、导管堵塞及药泵翻转。腹腔内并发症 16例 ,发生率为 8.8% ,包括腹痛、包裹性积液、腹腔感染。结论 :植入式化疗泵引起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化疗泵 并发症 腹腔化疗 预防
下载PDF
同时三源性消化道癌1例
8
作者 安大玖 陈福真 曲兴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道癌 多原发肿瘤 十二指肠癌 腺癌 三源性癌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曲兴龙 安大玖 +1 位作者 陈新平 陈福真 《腹部外科》 2006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itonealtumor,PRPT)的诊断、治疗及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6例PRPT。结果临床表现多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消瘦,辅助检查CT...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itonealtumor,PRPT)的诊断、治疗及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6例PRPT。结果临床表现多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消瘦,辅助检查CT、MRI诊断率为100%,26例中23例恶性,良性3例。肿瘤全切除术18例,肿瘤整块切除术(即联合脏器切除)8例。因复发再手术5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CT、MRI是最重要的诊断性辅助检查,行肿瘤全切除及肿瘤整块切除是治疗PRPT的关键。对复发及多次复发的腹膜后肿瘤仍应争取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外科手术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4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安大玖 林擎天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近 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 1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本组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恶性肿瘤 12例 ,良性肿...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近 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 1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本组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恶性肿瘤 12例 ,良性肿瘤 2例 ,良、恶性之比为 1∶6。恶性肿瘤主要为腺癌 ( 8例 ) ,平滑肌肉瘤 ( 3例 ) ,恶性淋巴瘤 1例。上腹隐痛、隐匿性体重下降、大便隐血 (“三隐”症状 )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术前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 70 % ,上消化道造影为 67% ,CT发现率为 60 % ,全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5例 ,扩大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 (包括胃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十二指肠第 3、4段加空肠上段切除术 ) 6例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 2例 ,1例行旁路手术 ,切除率 93 %。结论 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PTD的主要手段 ,恶性肿瘤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十二指肠第 3、4段肿瘤未浸润胰腺者可行扩大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可行节段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十二指肠镜检查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一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傅红 高敏侃 +2 位作者 曲兴龙 孙国防 沈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腺癌Ⅰ-Ⅱ级。术后1周胆红素降至正常:但2周后出现胃.空肠吻合输出袢粘连性不完全性梗阻,经内镜下置管、鼻饲、营养支持、针灸等处理,40d后痊愈出院。经检索,全球自1936-2006年间报道的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仅15例;其中只有5例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胰头与壶腹周围癌的报道。结论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肿瘤时,若无明显禁忌证,应同样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应注意完全相反的解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脏反位 十二指肠 壶腹周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膜后肿瘤切除并重要血管重建86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福真 师英强 +3 位作者 蔡铭智 戈小虎 曲兴龙 蒋劲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受侵犯重要血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总结自1994年7月至2007年6月,8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获随访81例,随访时间1-157个... 目的探讨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受侵犯重要血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总结自1994年7月至2007年6月,8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获随访81例,随访时间1-157个月,平均6.8年。81例人工血管移植病人中,移植物血栓栓塞4例,其中1例左髂动脉移植术后8个月发生血栓栓塞延误就诊左下肢坏疽行左髂关节解脱。3例术后7-12个月髂静脉移植物血栓栓塞,肢体稍肿胀。生存期〉1年者74例,〉3年者61例,〉5年者39例,其余病例尚在随访中。随访中11例肿瘤复发再次切除。结论切除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并大血管重建,手术安全,可明显提高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延长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血管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原文传递
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征 宋晖 +1 位作者 孙太明 汪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收治的189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单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收治的189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相关因素。结果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3.1%。收入水平、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族史及乳腺疾病史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年龄、性行为状态、生育次数及吸烟饮酒史与乳腺癌患者早期防治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乳腺疾病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且危险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CT扫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家族史、乳腺疾病史、收入情况与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层螺旋CT扫描 早期防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