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合作组织: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德广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共8页
2008年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和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共建开发银行-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协议书》。2009年6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与"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 2008年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和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共建开发银行-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协议书》。2009年6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与"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举行。研究院理事长、开行董事长陈元率开行各部门负责人一行20余人,研究院理事会各理事,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前中国驻俄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德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努尔加利耶夫,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潘世伟,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副总领事祖耶夫,华东师大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揭牌仪式,一起见证了由我国重要金融机构和985重点大学的一次历史性联手合作的阶段性成果。陈元理事长与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教授为"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揭牌,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教授与努尔加利耶夫秘书长为"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揭牌。张德广大使受聘为"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名誉院长,潘世伟、努尔加利耶夫和杨成绪大使被聘为研究院首批顾问。揭牌仪式后,华东师范大学为张德广大使举行了隆重的名誉教授受聘仪式。其后,张德广大使发表了精彩学术演讲。这两个研究院的成立,是国家开发银行继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办学后的又一战略举措,是当前我国经济界和高校联手,共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次新尝试,旨在将学院建设成为一个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研究为核心、在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领域具有与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学术前沿水准相匹配的鲜明特色、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咨询服务能力、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并拥有多学科研究梯队的研究机构。本期特刊发张德广大使与努尔加利耶夫秘书长的学术演讲,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华东师范大学 国家开发银行 揭牌仪式 国际关系 部门负责人 地区发展 华东师大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新问题与新方法
2
作者 Б.努尔加利耶夫 贝文力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3,共3页
首先,对“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落成揭牌,我谨向研究院的领导和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愿你们在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一责任重大的使命中取得成就。上海合作组织被公认为是一个新型的区... 首先,对“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落成揭牌,我谨向研究院的领导和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愿你们在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一责任重大的使命中取得成就。上海合作组织被公认为是一个新型的区域联合组织,是在真正平等、相互照顾彼此利益、尊重观点、文化和精神价值多样性原则基础上建立关系模式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华东师范大学 国家开发银行 多样性原则 区域联合 关系模式 精神价值 研究院
下载PDF
“一带一路”标准一致化研究——以中国与中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合作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海燕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面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试图从世界规则和标准被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的倡导者和制定者的一个主动选择。而标准一致化建设将为政策沟通,减少贸易投资障碍和壁垒,促进区域贸易投资便...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面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试图从世界规则和标准被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的倡导者和制定者的一个主动选择。而标准一致化建设将为政策沟通,减少贸易投资障碍和壁垒,促进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入手开展务实合作,是促进"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基于此,文本以中国与中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合作为例,对"一带一路"标准一致化进行研究。近年来,中国与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中亚国家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的制度虽有不同,但在功能领域已有多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了双边和多边的制度安排。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一致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在建立沟通机制、信息共享、标准制定等多方面开展更加积极有效的合作。这将对促进"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标准一致化 出入境检验检疫 制度建设
下载PDF
印日防务合作:进程、维度及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岳小颖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0年第2期10-16,I0002,共8页
印日两国的防务安全合作在不到十多年的时间内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合作范围与深度不断扩展,军事演习、培训和各个层面对话机制全面建立并渐趋完善,在先进技术和系统开发方面开始进行联合研究。印日防务合作迅速发展不仅对双边关系而且... 印日两国的防务安全合作在不到十多年的时间内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合作范围与深度不断扩展,军事演习、培训和各个层面对话机制全面建立并渐趋完善,在先进技术和系统开发方面开始进行联合研究。印日防务合作迅速发展不仅对双边关系而且对本地区安全结构与态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旨在探究印日防务关系发展的背景、进程、防务合作的重点领域,进而论述防务安全合作的加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我国的应对方略做出尝试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日本 防务合作 进程 维度 影响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形势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燕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76-82,165,共7页
中亚国家作为我国新疆最主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对外贸易增速普遍放缓,吸引外资呈现多元化、更加开放化的特点,对各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带来重要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会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前景看好。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中亚国家 对外贸易 吸引外资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与上海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燕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5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欧区域,上海具有区位优势、制度创新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等。未来的上海可成为"一带一路"的最大城市集群、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针对上海面临区域安全问题、资源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欧区域,上海具有区位优势、制度创新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等。未来的上海可成为"一带一路"的最大城市集群、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针对上海面临区域安全问题、资源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挑战,本文提出了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和国家地区合作构建常态化的区域安全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体系,确立产业发展的优先重点领域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范畴 内涵 上海的优势与作用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能以“西方的理论为指导”套搬西方模式吗?——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等中央精神与吴敬琏教授商榷 被引量:5
7
作者 程言君 程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4,共6页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原则,以建立更好发挥政府科学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原则,以建立更好发挥政府科学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以使我们的制度更完善、更成熟为目标,以及"两个不能否定",都是中央精神,也是立足国情的正确抉择。然而吴敬琏先生却与此相悖,把新自由主义奉为圭臬,提出了"消除国有企业"等套搬西方模式的主张,包括全盘否定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以贯之性质的观点,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不可小觑的消极作用,很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有制 国有经济 政府调控 市场配置资源 马克思主义 新自由主义
下载PDF
金融危机前后中亚国家经济形势对比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海燕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1,共10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亚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各国工农业生产有升有降,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各有优势;入世为中亚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中亚各国经济仍将可能保持高于世界水平的增长势头。
关键词 中亚五国 宏观经济 第三产业
下载PDF
美国中亚战略的困境、发展与转向 被引量:6
9
作者 袁胜育 钱平广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2期52-61,共10页
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美国的中亚战略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过渡与铺垫、大举进入与迅速扩张、遭遇挫折与政策调整、走向理性与务实四个阶段。尽管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美国的中亚战略目标基本围绕了三个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 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美国的中亚战略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过渡与铺垫、大举进入与迅速扩张、遭遇挫折与政策调整、走向理性与务实四个阶段。尽管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美国的中亚战略目标基本围绕了三个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人权目标。总的发展趋势是安全利益的重要性趋于下降,经济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人权的重视难以回避,不得不在利益和价值之间寻找平衡。基于美国的全球利益和中亚的战略地位,美国与中亚的接触是顺理成章的,但地缘上的区隔和文化上的差异,又成为美国推进其战略目标的短板。未来美国的中亚战略,势必要在战略愿景与现实利益、可动用的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外交政策 中亚战略
下载PDF
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2
10
作者 盛红生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3期27-43,共1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利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qu...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利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中国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在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中国也以自身的能力和方式塑造着国际法体系。由于两者的密切互动,在努力实现国内国际两级法治的过程中,中国应当也能够成为国际法体系的建设性力量。中国推动国际法体系发展的具体路径应当是,通过从融入到参与、从主动到主导,最终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变,逐步引导改变不合时宜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推动构建新的国际法体系,在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有力维护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体系 中国崛起 国际法律秩序 体系转型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与后冷战国际法律秩序
11
作者 盛红生 《观察与思考》 2014年第6期44-52,共9页
在国际刑法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际刑事法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后冷战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因此值得特别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法的性质,使国际法由弱法向强法逐渐转化。然而,目前由... 在国际刑法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际刑事法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后冷战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因此值得特别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法的性质,使国际法由弱法向强法逐渐转化。然而,目前由国际法院审理的8项情势中的21起案件无一例外全部涉及非洲国家,由此引发了国际刑事司法中存在严重的"选择性司法"等质疑。在充分肯定国际刑事法院在惩治"核心罪行"和促进实现国际法治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消极影响,例如国际刑法超越了一般国际法,特别是条约法和外交关系法的原则与规则,使国际法碎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充分发挥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正义和促进和平与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应当倡导国际社会各国在接受采纳国际刑法合理内核的前提下,应该作出努力来消解其过分超前于国际社会关系现实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应该妥善解决国际刑法与现行国际法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冲突和龃龉。此外,还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尽力减少国际刑事司法中的"选择性司法"现象,以增强后冷战国际法律秩序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法律秩序 选择性司法
下载PDF
英美关系的变迁与英国的世界地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小颖 袁胜育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3,共10页
英国从掌控世界霸权到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美国立国、崛起、扩张、称霸的过程,如何看待和处理与美国这个新兴大国的关系,是英国面对的最大挑战,而总体上讲,英国的应对表现出了一个成熟国家的智慧和经验,无论是在如日中天之际还是在夕阳... 英国从掌控世界霸权到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美国立国、崛起、扩张、称霸的过程,如何看待和处理与美国这个新兴大国的关系,是英国面对的最大挑战,而总体上讲,英国的应对表现出了一个成熟国家的智慧和经验,无论是在如日中天之际还是在夕阳西下的境况中,都能够对势易时移做出冷静的判断并主动去顺应,力图保证事态以缓慢和平的方式发展,从而最大程度上维护自身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外交 英美关系 大国关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政策
13
作者 袁胜育 汪伟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7年第1期194-217,共24页
2015年3月28日,在全球瞩目下,中国官方以谦逊、平和的方式正式向世界发布了"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纲领。这两份文件展示了中国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表达了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决心;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倾全国之力,与... 2015年3月28日,在全球瞩目下,中国官方以谦逊、平和的方式正式向世界发布了"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纲领。这两份文件展示了中国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表达了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决心;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倾全国之力,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探索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宏大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政策 丝绸之路 经济带 世界经济体系 全方位开放 区域经济合作 行动纲领
下载PDF
国际反恐法律机制视域下的上合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建设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志亮 袁胜育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184,共17页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威胁,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恐怖主义的应对和打击,需要国际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此,联合国以及各区域性国际组织努力推进反恐怖主义合作的法律机制建设。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威胁,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恐怖主义的应对和打击,需要国际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此,联合国以及各区域性国际组织努力推进反恐怖主义合作的法律机制建设。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怖主义法律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网络化、本土化、碎片化的新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建设,需要借鉴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反恐怖主义 法律机制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政策 被引量:61
15
作者 袁胜育 汪伟民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41,156-157,共21页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区、国际安全的动荡区和破碎区,同时又是多重地区机制的重叠区。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规划下,中亚可望成为中国新国际主义原则实施的首要地区以及探索新大陆主义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前期成果的展示区。目前,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心态复杂,喜忧参半,一方面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与对接,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担心对中国形成经济依赖,害怕中国将来会干涉中亚政治与安全事务。此外,俄、美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中亚政策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缘此,中国既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塑造的方针,又要对中亚地区的内外挑战有充分的评估,并以多方合意的路径循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 地缘战略 区域安全 周边外交
原文传递
论对劫持航空器行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红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突然失联,被人劫持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在外。假设飞机遭人劫持的猜测最终被证实,那么此次事件再一次提醒各国,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和打击劫持航空器这种严重威胁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保障国际民航安... 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突然失联,被人劫持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在外。假设飞机遭人劫持的猜测最终被证实,那么此次事件再一次提醒各国,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和打击劫持航空器这种严重威胁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保障国际民航安全,各主权国家应当摒弃在恐怖主义定义上的分歧,以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重,积极参加打击劫持航空器行为国际公约,并履行本国参加国际公约所承担的义务制定或者修改国内法,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劫持航空器 国际公约 国内法 恐怖主义 刑法
原文传递
亚信会议创新“一带一路”安全体系
17
作者 王海燕 《新华月报》 2016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几乎包括所有亚信成员国、观察员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在内的近40个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
关键词 安全体系 亚信 创新 外长会议 信任措施 相互协作 国际组织 开幕式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 被引量:95
18
作者 王海运 赵常庆 +17 位作者 李建民 孙壮志 A.B.奥斯特洛夫斯基 聂书岭 杨恕 李新 杨成 张恒龙 陈利君 陈继东 王维然 潘志平 朴键一 范丽君 张宁 王海燕 肖斌 吴宏伟 《欧亚经济》 2014年第4期5-58,126,共54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该构想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主张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方的积极参与。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对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该构想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主张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方的积极参与。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对于沿途国家的经济建设、地区繁荣乃至世界经济的平衡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构想一经提出,立刻引发了相关各国的高度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这条古老的文明之路能否再度承载起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动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重任?"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相比有何显著特点?考虑上海合作组织和即将成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俄、美、日、欧等在该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因素,如何在这些组织和利益攸关大国之间进行政治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跨越多国边界,跨境物流需要充分考虑体制、官僚和腐败等因素的消极影响。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讨论,从历史传承和国际合作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进行梳理,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识其内涵,评估其发展可能面临的潜在挑战,进而判断其未来的走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经济带 经济合作模式 国家主席 哈萨克斯坦 贸易通道 经济建设 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中俄关系: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德广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5,共13页
我们回顾中俄关系发展史,研究中俄关系发展史,有助于树立我们对中俄关系的信心。苏联解体以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在两国领导人推动下,中俄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两国摒弃了非结盟即对抗的冷战... 我们回顾中俄关系发展史,研究中俄关系发展史,有助于树立我们对中俄关系的信心。苏联解体以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在两国领导人推动下,中俄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两国摒弃了非结盟即对抗的冷战思维,体现了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这不仅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对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我们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保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并坚定不移地深化这种高水平的战略协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俄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 新型大国关系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主义思潮探析——基于自由主义的视角
20
作者 王晓飞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58-173,共16页
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民族国家也是最为基本的国家形态.民族主义的类型是多样性的,都介于公民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两种谱系之间,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都要求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但自决并不等同于要求政治主权.在多... 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民族国家也是最为基本的国家形态.民族主义的类型是多样性的,都介于公民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两种谱系之间,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都要求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但自决并不等同于要求政治主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主义呈现出了新的内涵.在国内层面,少数族群试图在民族国家内部寻求更多的群体权利,为了保持多民族国家政治团结,在政治共同体内需要更加关注少数族群的需求.在全球层面,全球化挑战了民族国家的地位,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试图超越民族主义,或为民族主义的正当性辩护,体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族认同 多元文化 民族国家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