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因为设计而精彩——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产学研发展之路
1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规划技术 设计研究院 上海 国民经济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 研发 社会需求 同济大学 生产力转化 经济增长点
下载PDF
上海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戴慎志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简述海绵城市的内涵和规划建设目的,分析上海的地理水文特性、气象气候特性和城市水环境与水安全问题,提出上海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和总体策略,阐述统筹水利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抗潮、排涝能力;完善、更新道路、广场、绿地系... 简述海绵城市的内涵和规划建设目的,分析上海的地理水文特性、气象气候特性和城市水环境与水安全问题,提出上海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和总体策略,阐述统筹水利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抗潮、排涝能力;完善、更新道路、广场、绿地系统,科学有效排蓄雨水;建设街区雨水调蓄系统,保障街区水安全;联通城市地下雨水调蓄系统,适度解决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等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海绵城市 规划建设 策略研究
下载PDF
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为例
3
作者 于一凡 詹烨 罗贤吉 《世界建筑》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如何通过规划编制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整体目标,二是如何针对多元空间层次和对象有序推进规划实践。《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的编制和实施,对此开展了有...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如何通过规划编制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整体目标,二是如何针对多元空间层次和对象有序推进规划实践。《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的编制和实施,对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规划立足儿童视角和儿童需求,着眼于利用好资源、设计好过程和使用好证据的规划过程,兼顾“标准化举措保底线”和“因地制宜创特色”的规划设计思路,针对三级三类空间对象构建了规划干预框架,推进了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实践项目。通过主体协同联动推进规划实施,形成了可资借鉴的浦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规划导则 浦东新区
下载PDF
精准更新导向下的数字化城市设计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陆家嘴水环为例
4
作者 叶宇 张华丽 +3 位作者 陈星汉 于瀚婷 陈君 匡晓明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研究面向精准更新需求,提出了数字化城市设计分析范式,推动设计分析与效能评估从主观经验向量化解析的转换。在现状问题研判上以“人本”为核心,基于移动互联网LBS数据解析场地人口组成与行为特点,基于路网组构和sDNA诊断慢行堵点断点... 本研究面向精准更新需求,提出了数字化城市设计分析范式,推动设计分析与效能评估从主观经验向量化解析的转换。在现状问题研判上以“人本”为核心,基于移动互联网LBS数据解析场地人口组成与行为特点,基于路网组构和sDNA诊断慢行堵点断点,基于美团与微博数据研判空间品质,基于结构化网页数据与POI兴趣点数据提炼功能布局,在方案效能评估上强调“量化”,结合大数据案例库与空间分析技术形成针对性效能提升分值评价。陆家嘴水环片区,这一紧邻上海核心CBD的“城市背面”,作为具有更新潜力和复合问题的代表性区域被选为案例。通过多源城市数据和城市设计分析技术的城市体检,本研究在实现从问题诊断到效能评估的多环节嵌入性支持的同时保证了相关分析方式的可推广性。通过实践需求引导下的技术与设计深度融合,本文有望为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新范式的涌现提供针对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更新 数字化城市设计 多源城市数据 设计科学 城市体检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规划的碳核算方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5
作者 刘超 陈树熙 庄宝怡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城市更新规划面临多维挑战。然而,目前对于城市更新规划带来的碳排放量变化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便于规划从业者使用的核算方法。因此本文试图研究构建面向城市更新规划的碳核算模型,对比杨浦区2... 随着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城市更新规划面临多维挑战。然而,目前对于城市更新规划带来的碳排放量变化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便于规划从业者使用的核算方法。因此本文试图研究构建面向城市更新规划的碳核算模型,对比杨浦区2022年现状与2035年多情景下的碳核算情况,揭示规划实施前后碳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浦区某街道在2022年的用地现状碳排放量为15.34万t,在2035年的用地更新规划后达到19.35万t,但在可持续发展的情景下碳排放量能够降低至9.88万t。这些成果有助于科学预测规划方案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而促进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规划碳排放 用地碳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
下载PDF
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金云峰 周聪惠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共9页
近年来绿道规划设计在我国开始兴起,本文首先以研究范围和关注点为两条脉络,回顾了绿道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关注点的演变。接下来阐述了我国当前绿道规划的总体背景和发展现状,并选取了最为典型的广东区域层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 近年来绿道规划设计在我国开始兴起,本文首先以研究范围和关注点为两条脉络,回顾了绿道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关注点的演变。接下来阐述了我国当前绿道规划的总体背景和发展现状,并选取了最为典型的广东区域层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规划和市区层面的佛山市绿道网规划为例来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理论在我国应用实践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当前城乡规划当中的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特性差异性对于绿道发展的挑战,如何将绿道规划良好地整合到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体系当中,以及绿道当中的用地来源、组成与控制、绿道平衡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其它国家和城市的规划经验,来探讨应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理论 绿道网络 绿地系统 城市用地
下载PDF
城市遗产及其保护体系研究——关于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辨 被引量:35
7
作者 周俭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73-80,共8页
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先后于2003... 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先后于2003年重新划定了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5年增加了32片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7年公布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于2015年又确定了119个风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然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与国家现行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如何从理论上评价上海的这种保护方法,从城市遗产的概念切入,对正在编制中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一些研究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体系 上海
下载PDF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戴慎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依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和内涵,坚持因地制宜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原则,针对高地下水位城市的特征和主要问题,研究提出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以供此类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参考。
关键词 高地下水位城市 海绵城市 规划建设策略
下载PDF
城市公园设计策略——上海桃浦中央公园弹性空间与边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希萌 金云峰 周晓霞 《住宅科技》 2016年第7期1-6,共6页
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建设宜居城市环境的主要平台,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户外活动场所,在提供绿化环境和休闲活动空间的同时,公园也成为了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逐渐开放并与城市相互作用。为了使... 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建设宜居城市环境的主要平台,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户外活动场所,在提供绿化环境和休闲活动空间的同时,公园也成为了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逐渐开放并与城市相互作用。为了使公园与城市更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其功效,选取上海桃浦中央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概念策划、功能分区、游线设计、分期建设、节点设计5个方面,结合实例从不同阶段、不同尺度研究公园弹性空间与边界的设计,旨在通过分析与实践,探索适应当代及未来生活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设计策略 弹性空间 弹性边界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海外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运升 任琛琛 《时代建筑》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章作者通过回溯分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海外历程,试图分析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操作模式;并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中国式城市规划如何从自身的体制和文化环境中剥离出来,适应海外环境,与当地观念、体制和文化的相互沟通,并作为一种... 文章作者通过回溯分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海外历程,试图分析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操作模式;并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中国式城市规划如何从自身的体制和文化环境中剥离出来,适应海外环境,与当地观念、体制和文化的相互沟通,并作为一种可参考的经验和模式,为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城市提供帮助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城市规划设计 和谐
下载PDF
上海市总体城市设计中水系肌理的分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静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1,共8页
针对总体城市设计中面临的郊野地区地域景观特征认知和设计导控问题,提出一种以“水系肌理”为切入点的基础分区方法。依托水系资源所具有的单要素、跨区域和整体覆盖的特点,形成一种以水系指标的数据分析来识别水系形态特征的分区方法... 针对总体城市设计中面临的郊野地区地域景观特征认知和设计导控问题,提出一种以“水系肌理”为切入点的基础分区方法。依托水系资源所具有的单要素、跨区域和整体覆盖的特点,形成一种以水系指标的数据分析来识别水系形态特征的分区方法。以上海市域为研究对象,选取7项形态相关指标。通过单因子栅格测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不同维度的3项关键性指标,即反映规模特征的水面率指标、反映分布密度特征的岸线密度指标和反映水系复杂程度的分维指数。通过对关键性指标的栅格化测评、聚类和归并,提出上海市域范围内总体城市设计基础分区的初步建议,探讨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肌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并提出后续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肌理 总体城市设计 数据分析 分区 上海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导向下上海城市ESG发展的特征与挑战
12
作者 高璟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93-97,102,共6页
文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政策要求,分析城市ESG理念的来源及国际经验,总结上海在中国城市ESG评估排名中的领先地位,从而说明上海城市ESG实践对中国城市ESG实践具有充分的价值和贡献。文章继而聚焦上海城市ESG的发展现状,... 文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政策要求,分析城市ESG理念的来源及国际经验,总结上海在中国城市ESG评估排名中的领先地位,从而说明上海城市ESG实践对中国城市ESG实践具有充分的价值和贡献。文章继而聚焦上海城市ESG的发展现状,提炼了从市级到区级两个层面全面、深入、前瞻三个实践特点,分析上海城市ESG和企业ESG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上海城市ESG实践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展望,帮助城市实现更加可持续、公正和包容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上海 城市ESG 城市ESG评估
下载PDF
我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南凯 赵学彬 燕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81,共5页
我国自2000年实施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取得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日益增加,但大多分布在规划编制单位与管理部门,且存在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现象。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 我国自2000年实施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取得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日益增加,但大多分布在规划编制单位与管理部门,且存在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的现象。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制约了城市规划行业行为的规范化发展,应以资质管理带动执业制度,以执业注册为手段,建立较完善的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制度,规范和发展城市规划技术市场,保障城市规划行业的合法程序性,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编制水平与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城市规划师 执业资格制度 实施对策
下载PDF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基于38个重点城市七普人口与规划人口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王伟 欧阳鹏 +1 位作者 蒋雅婷 陈懿慧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编制内容,影响着城市资源承载、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的可持续性。通过对38座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划值与七普人口实际值差距比较分析,发现2020年规划人口和实际人口呈现不...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编制内容,影响着城市资源承载、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的可持续性。通过对38座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划值与七普人口实际值差距比较分析,发现2020年规划人口和实际人口呈现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差异化系统性偏离状况,进而对其成因展开剖析,最后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出需要正确定位规划人口预测的作用,加强从技术预测逻辑到政策调控逻辑的转变,创新人口类型认知概念体系、多情景推演模型方法和动态精准响应机制,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弹性应对等建议,以期更好地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预测 总体规划 城市
下载PDF
机制设计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兼议《城乡规划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阎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81,共6页
结合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施行,通过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发现其在特定目标的实现、有效利用信息、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符合方面对城市规划目标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城乡规划制定中信息利用的合理性、城乡... 结合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施行,通过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发现其在特定目标的实现、有效利用信息、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符合方面对城市规划目标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城乡规划制定中信息利用的合理性、城乡规划实施中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同时机制设计理论在行为主体"经济人"假设、零信息交流成本、激励相容的物化等方面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 城乡规划法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的创新作用
16
作者 刘文波 陈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168-172,201,共6页
在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城市设计成为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多个规划设计实践案例,阐述了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促进有机共生,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运用设计思维,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明确公共属性,维... 在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城市设计成为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多个规划设计实践案例,阐述了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促进有机共生,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运用设计思维,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明确公共属性,维护市民公共利益”等创新作用,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阐述城市设计方法运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设计 创新作用 方法运用 空间品质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慢行系统规划研究——以舟山市核心区为例
17
作者 江一凡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治理和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慢行系统的更新建设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慢行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宏观系统协同、微观复合利用、搭建管控体系、制订行动计划的...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治理和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慢行系统的更新建设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慢行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宏观系统协同、微观复合利用、搭建管控体系、制订行动计划的规划方法,以舟山市核心区慢行系统的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建成区慢行系统规划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慢行系统 城市建成区 规划管控 舟山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策略——基于上海松江科技城 X 片区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靳玉文 《中国地名》 2024年第9期0013-0015,共3页
燃气管网的规划与设计,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合理的设计方案来保障其规划和施工的有效性。面对能源现代化的趋势,本文提出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的策略,以适应智... 燃气管网的规划与设计,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合理的设计方案来保障其规划和施工的有效性。面对能源现代化的趋势,本文提出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的策略,以适应智能化、低碳化和互联互通的发展需求。通过在上海松江科技城X片区的规划实践,探索建立分类供气、弹性冗余、智慧互联的燃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燃气管网 规划设计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历史风貌区街道更新改造方法研究——以上海外滩地区“第二立面”城市更新为例
19
作者 吴睎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S01期49-52,共4页
本文深入对比分析历史与当下的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街道的断面、界面、尺度、街道家具等要素,结合现状问题与需求的分析,探究街道更新改造策略的应用,以期为历史风貌地区街道空间更新提供可参考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城市更新 街道改造 原型提取
下载PDF
上海市市管城市高架及快速路日常养护封道研究
20
作者 张建华 韩胜风 李轶成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上海市市管城市高架及快速路日常养护封道存在封道段落缺乏整体、系统的考虑,宣传告知渠道少、平台关注度不高,封道信息有时不全面、不准确,缺乏绕行提示和地面交叉口拥堵改善措施。研究围绕“立交节点”重新划分封道段落,并且以7天为... 上海市市管城市高架及快速路日常养护封道存在封道段落缺乏整体、系统的考虑,宣传告知渠道少、平台关注度不高,封道信息有时不全面、不准确,缺乏绕行提示和地面交叉口拥堵改善措施。研究围绕“立交节点”重新划分封道段落,并且以7天为一个周期,固定每个段落封道时间的优化方案,同时给出了日常养护封道的配套措施。研究成果将作为上海市市管城市高架及快速路日常养护封道方式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对其他城市类似问题的解决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及快速路 日常养护封道 封道周期 信息告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